回覆列表
  • 1 # 侯迦藍

    取決於對文化價值的判定。

    其文化價值最重要的特質是為人類所用,一部分包括直接使用造福人類,一部分包括啟迪民眾智慧。

    而文化的精華部分大多數是有這兩種特質中的一種,或者兩種都具備。

    而文化的糟粕部分大多對人類沒有價值存在,或者對人類文明程序有所負面作用,有的早就消失,有些還沒有來得及迭代。

    比如非常具體的文化形式,今年大部分地方開始禁止煙花爆竹,預示著著這種過年放鞭炮的文化特質在逐漸失去其價值,被人們所拋棄。

    而思想領域更是典型,比如女性生存環境極其尷尬的古代,一夫多妻制度的男權思想遺留對女性的負面思想影響就是透過肉體換得長期糧票的行為,吳秀波先生與其小三陳昱霖的勒索案便是典型的文化思想糟粕的遺留,男人利用自己生存優勢,與女性的性別優勢在婚內做出交易行為,這些就是需要不斷清除的糟粕部分。

    而中國文化中傳統思想誕生於封建農耕社會,很多思想的誕生都是給於服務帝王家的思想,這啟發民智方面貽誤很深遠,需要格外慎重對待。

    文化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成,站在整個世界的角度,無論是思想還是物質文化成果,其存在和延續的價值在於是否能夠造福民眾,其價值並非只是個人情感喜好,其生命力也會更加旺盛。

    文化的精華和糟粕是一個動態平衡過程,中國兩千多年更新迭代太慢,而今天正是一個吸納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

  • 2 # 蟲不知我心

    《易經》,存世的也就是《周易》,如今被神話成“博大精深”,“群經之首”,“闡述變化之道的辯證法哲學著作”。

    實際上,《易經》成書於中華文化孕生的年代,是那個時代古人受認知和能力的侷限而產生的一部占卜經集。根據《周禮》的描述,在周朝《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個易由卜官掌控,對國家大事、軍事戰爭、祭祀活動進行預測。可以說,《易經》有著深刻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烙印,而“易者象也”,“聖人立象以盡意”,“取象比類”,“觀物取象”都是貫穿《易經》的精神,是向上求整體“象”的方法,這種精神貫穿以後中華文化的每個時期和每個角落。

    客觀來說,《易經》是符合當時時代特徵的,也體現了我們祖輩濃縮化、分類化、抽象化、精簡化、符號化的智慧,這些智慧都屬於歸納法的範疇。然而,只有歸納卻沒有推演,終究就是走入“歸虛”而非“化實”的歧途,所得一切都是空中樓閣,好比連道是什麼都完全沒有認識和理解,就過早下了大道至簡的結論。

    所以,《易經》成為中華文化的最大糟粕不在於其內容,而在於它影響了中華文化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決定價值觀,價值觀指導方法論。《易經》是以奇至極則玄,玄至極則道的方式將未知歸虛,它不僅歪曲了物質世界的真相,矇蔽了華人的雙眼,還牢牢鎖禁了中國的發展,斷絕了我們祖先以智慧和勇氣認知世界,利用自然之路。

    可以說,《易經》壞了整個中華文化的根基,其最大的惡果就是直接影響近代科學沒能在中國萌芽,也註定了中華文明在唐代人文發展達到頂點,宋代經濟發展達到頂點後,必然開始停滯不前,繼而走向衰落,被依靠科學的啟蒙和發展帶來技術爆炸的西方以摧枯拉朽之勢全面超越的最終結局。

    兩千多年來,《易經》為中華民族造心中神,立宿命觀,相對於儒家為封建王朝構建道德秩序,公序良俗來說,《易經》算是徹徹底底有百害而無一利,可以說《易經》就是一副慢性毒藥,最終竟能讓一個足夠優秀的偉大民族淪落,成為中華民族最終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中華文化糟粕的源頭與核心。

    令人遺憾的是,至今還有不少人對早已失傳的《易經》前兩部《連山》和《歸藏》抱有無盡的迷思,這些人自以為研習和了解了祖國曆史和傳統文化,實際上卻是在一個自建且封閉的認知架構中,秉承著傳統思想糟粕中一脈相承的思維方式,習慣一邊享受科學文明進步的成果,一邊卻歌頌著易經,陰陽五行、伏羲八卦這些所謂優秀的傳統文化,嘴裡高喊文明古國,行為上卻發揚著李自成,太平天國還有義和團一樣的精神力量,他們樂於拿傳說來替換現實,歌頌祖先的偉大和豐碑,活在杜撰的虛妄之中,以一種只有自己才能理解的傲慢與偏見對待現實世界,對待現代文明社會。

    的確,對於大多數華人來說,生活在靠西方科學啟蒙發展而來的現代社會,無疑是憋屈的,可以說,現代的一切都是西方創造的:無論是自然領域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藥,天文,地質,網際網路等,還是人文領域的近現代哲學、音樂,藝術,法律體系,國家制度,標準規則等,我們都用著別人的東西,或者在別人建立的基礎和平臺之上栽花種樹,然而即便嫩芽到了枝繁葉茂之時,也還是生長在別人的土壤中。

    於是,當靈魂中不可磨滅的驕傲和內心深處隱隱的憋屈和自卑激烈的衝撞之下,很多華人開始扭曲了心態,他們失去了理智的頭腦和客觀的判斷,拿西方創造的現代去對比自己先輩創造的古代,然而念想終究只是精神慰藉心靈的虛幻。

    俱往矣,輝煌璀璨的中華歷史對於華夏子孫來說,已經沒有幾多榮耀,所留的滿是負累。 這是理智與情感的衝突,形象思維與羅輯思維的碰撞,封閉與開放的矛盾,也是保守與進步之間的鬥爭。

    且不說為什麼有人會將《易經》定性為中華文化的源頭,甚至是民族之魂。即便真是,也必須要打倒它,我們不僅要破廟堂之神,更要除心中之神,《易經》帶給中華民族思想的枷鎖必須徹底解開,讓深陷其中的華人不再固守愚昧,從天啟、內省、精古、崇聖以及宿命論的迷思中擺脫,不再精神慰藉心靈。

    作為後輩子孫,我們必須以虔誠之心去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思想的崇敬,緬懷和讚美祖先們創造豐功偉績的勇氣和智慧,但卻不能被愚蠢和懦弱束縛了自己。 障目之葉,除之方見海闊;自縛之繭,解之方感天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夢是靠現代科學技術,靠全體華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而不是一本早該扔進墳墓的命書算出來的。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 3 # 寧靜致遠156774934

    是聖人文化,神文化那容思辯?孔子也說不信亂力怪神,這儒家子弟是怎麼了?幾千年前孔子能獨立思考、創新思維才有戰國儒家學說。為什麼不學孔子的探索精神與時俱進而去抱殘守缺拖歷史的後腿呢?

  • 4 # 星空攬夢

    中國的傳統文化淵遠流長,它是中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積壘出來的一種文化,是經過人們一代代的傳承而發展的。現如今雖說社會在發展進步,科技的發展在加快,但傳統文化在人們的思想中是根深諦固的,在一年一度的節日和祭祀中它是人們的精神寄託。

    那麼就有人會問,在咱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是和國粹差不在哪裡了,我們能不能夠從中區分出好的文化傳承,去除舊的封建色彩和迷信觀念呢,這是完全可以的。

    傳統文化帶有積極性的正能量的,我們就要吸取。比如我們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八月中秋是歡聚團圓的,過年的是為了辭舊迎新,新年伊始紅紅火火有個好的開始。

    而帶有封建迷信的節日如:清明.七月半.冬至這些節目是帶有糟粕的。在這些節日裡我們就要區別對待,首先燒紙磕頭就是迷信活動,我們為什麼不把燒紙改為獻花呢,一樣可以寄託我們的哀思。這三個節曰民間叫鬼節,它是真正的封建糟粕。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想去除迷信是很難的,鞠躬磕頭是中國的古禮,無論是老人去世還是家庭祭祀都必須要行此大禮。這就是文化的傳承,這當中也牽涉到孝道和德行,這也是後代人對先人的一種敬意。如果沒有這種傳承對下一代的感染,很可能會出現孝義和道德的淪陷。

    所謂的糟粕只要我們思想意識中有個認識就行了,不談我們平頭百姓,就說高階的幹部將軍他們還歸鄉祭祀悼念先人呢,我們知道這是迷信就行了。這就是華人的國粹,是一種精神上的慰問與自我慰問,這是千百年來的規律。並不是說不能夠破壞不能夠剷除的,我們在文革中不是剷除過嗎,可是如今春風吹又生,人們更加的信奉了。

    人們物質生活有了,就有了對先人的思念,用這種所謂的糟粕撫慰那沉甸甸的心靈,這就是現代人為什麼舍不去迷信的原因,我看這種方式還是讓它傳承下去吧。

  • 5 # 楊朱學派

    傳統文化中,法家思想是100%的糟粕。儒家思想是100%的精華。

    先說法家。

    法家是捍衛君權,奴役臣民。其手段有刑罰、陰謀詭計、愚民。刑罰和陰謀詭計是低階手段。愚民是高階手段。其目的是使人民成為沒有思想,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商鞅主張尚奸,即選拔重用奸惡之人。尚奸必出惡政。惡政包括愚民六術:弱民、貧民、愚民、疲民、辱民、虐民。

    韓非子是讓人民做犬民,做狗奴才。韓非子謂之: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寡聞從令。

    韓非子還提出了三綱理論: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

    韓非子甚至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主而誅臣,焉有過!

    而儒家認為,把人民當奴才的君主,必須誅殺。孔子謂之湯武革命,孟子謂之,湯武誅獨夫。

    再說儒家思想。

    一、祖先崇拜。

    二、親親之愛。 儒家的道德核心是親親之愛:父母有慈、兒女有孝,丈夫有情、妻子有義,兄長有愛、弟妹有敬。此為私德。 此外還有公德:見利思義,君子救急不救貧。與人方便,遵守公序良俗。

    三、珍愛身體和生命。反對婦女纏足和隆胸整形手術。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無論是昔日的纏足。還是今天的隆胸整形手術,都違背聖人之言,違背儒家思想。

    四、憲政。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標準約束君主。然後,再以臣道的標準約束臣子。就是以禮法把權力關進牢籠。而人民卻擁有廣泛的自由——禮不下庶人。今日謂之憲政。

    五、法治。

    立法為民——奉法以利民。

    司法獨立——孔子批判君主折獄無論,以意為限。反對君主鉗制司法。

    疑罪從無——孔子曰:大辟,疑,赦。五刑,疑,赦。孔子提出的疑罪從無,利於被告的無罪推定論。比古羅馬領先了五百年。 比西方法治思想的奠基人孟德斯鳩領先了1800年。

    不罪無辜——孔子修訂的《尚書》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人類法治思想的鼻祖不是孟德斯鳩,也不是古希臘羅馬的某位先賢。而是聖人孔子。

    六、言論自由。

    《左傳》中,有子產不毀鄉校的故事: 子產執政後,華人在農閒時,常聚集在鄉校謗子產之政。有人建議毀掉鄉校。子產認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應放開言論。對於人民的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孔子聞後,盛讚子產大仁。

    七、民主。 儒家的最終政治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與能。鰥寡孤獨皆有所養。世界大同。

    八、誅殺暴君,造福於民。 前文有言。法家是讓人民做奴才。韓非謂之:從主之法,順主之為,專心於事主者,為忠臣。 韓非子還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主張——主而誅臣,焉有過! 而儒家則認為,把人民當奴才的暴君,必須誅殺。孔子歌頌湯武革命(革命一詞,最早由孔子提出),孟子歌頌湯武誅獨夫。

  • 6 # 李漁生

    優秀傳統文化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是基因、是靈魂、是精神血脈,是抵禦外來文化侵蝕的硬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尤是!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沒有斷裂的根源所在。

    既然有優秀,當然就有糟粕,那怎樣去鑑別呢?

    1.真。就是真實的,科學的,具備唯物思想,就是優秀的,反之就是糟粕。

    糟粕例:鬼神論、天人感應學說、煉丹修仙術等等。

    2.善。就是高潔,高—-最大多數人的利益,潔—-符合人的自然天性,而不是扭曲,具備這些的文化就是優秀,反之就是糟粕。

    糟粕例:愚忠愚民,婚姻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女子纏足,妾文化等等。

    3.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礎上,經過歷史的反覆錘鍊凝練的精華,這些美,我們的祖先在一輩輩的守護,甚至不惜為此付出生命:比如“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對於當代的我們而言,不止是區分優秀與糟粕,更主要的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繼承就是要挖掘整理普及,發展就是要創新,賦予新的內含。

  • 7 # 真相很簡單

    精華一:上善若水,海納百川,提倡開放、包容與寬容,順勢而為,水流就下。

    精華二:以人為本,提倡社會人和社會人應盡的職責,並變成基本道德規範,避免極端個人主義和只顧自己的自私自利,如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社會對老人的尊重等。

    糟粕:缺乏人人平等的法制精神,不尊重個人的獨立性和個人尊嚴,承認並維護特權(如皇權)者利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自己變笨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