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商務新觀察
-
2 # 雄風投資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我的答案是:銀行人員,當然會把錢存進銀行裡面。
一,銀行員工的權利。
銀行的員工,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們的錢,也不能一直放在家裡面,錢太多放在家裡必定不安全,所以將錢存入銀行裡面,也是銀行員工的權利。這個權利,就如公交車公司的員工,也有權利乘坐公交車一樣,就如房地產公司的員工,也可以買自己公司的房子。不能因為是銀行的員工,就讓員工沒有把錢存入銀行的權利,只要符合法律法規,存入多少錢,就是多少錢,當然這是可以做的事情,除非存100元,顯示是200元,這樣的情況就是是違法違規。
二,很多銀行員工的錢,存在哪裡呢?
我有認識很多銀行的朋友,他們的錢,其實都會存在自己所在的銀行,而是存到別的銀行裡面。舉例,一位工商銀行的員工,他的錢,不會存在工商銀行裡面,而會選擇存到建設銀行或農業銀行裡面,這樣的做法,也許是員工為了保護自己的隱私,擔心存在自己工作的銀行,而被銀行同事知道和掌握。
-
3 # 灞波兒奔WOO
銀行人員是對利率最敏感的。顯然銀行的利率和其他理財產品利率相比不佔優勢,銀行人員可以運用自己的行業知識去購買利率更高的理財產品。但是銀行人員在以下時間段,也會把自己的錢存進銀行.。
央行考核期銀行的考核期一般在月末,季度末和年末,在銀行中稱為衝時點。中國對銀行的監管,有個存貸比的指標,銀行既要滿足存貸比不超過75%的考核,又不願減少貸款,於是只能抬高存款擴大分母,降低存貸比。這時銀行的資金需求量最大,最高開日息萬分之5的利率,相當於年化利率18.25%,銀行人員都會在這個節點存錢進銀行。
績效考核期銀行每個職員都有攬儲指標,職位越高,攬儲額度越高。攬儲額度直接和績效掛鉤。這關係到升職加薪,攬儲額度不夠的職員會面臨績效達不到,而影響年終獎金。而對於新入行的職員也需要達到攬儲額度後才能轉正。因此,銀行人員在年末前的績效考核期,不僅自己存錢,還發動親朋好友幫完成攬儲額度。
結論銀行人員存款進銀行都是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相比理財產品多的那點利息,還是自己的飯碗比較重要。而由於銀行的考察期都是固定集中在某個節點,因此銀行人員存錢進銀行都是以短期為主。在實行日均存貸比考核後,銀行職員的攬儲任務就不能以打游擊戰為主了,更需要犧牲自己的資金利息,來完成銀行攬儲任務。
-
4 # 熊貓投資
先說答案:會的!
銀行員工也是人,是人也有投資理財的需求。而最熟悉的,無疑是自己所在的工作單位,因此銀行員工的錢也會存進銀行。
或許很多人說,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那麼低?銀行員工還專業人士,怎麼會這麼傻?先不說存自己行可以完成自己的業績指標,再者銀行並不是只有存款一個理財方式的。
目前來說銀行可以理財的種類分為:儲蓄存款、基金、理財產品、保險、國債、外匯、貴金屬、信託等等。當然銀行員工並非高淨值人士,只會選擇其中一部分進行投資,下面具體以本人及周邊同事為例進行說明:
銀行理財產品這個產品是目前低風險產品中,收益率最高的,也正是出於對於這個產品的瞭解(低風險理財產品的風險度可以忽略不計),因此大於5萬元以上的資金,銀行員工普遍會購買自己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針對餘額寶的挑戰,各大銀行紛紛推出自己的貨幣基金,比如建行速盈、中信薪金寶、民生如意寶、興業掌櫃錢包、招行朝朝盈等等,銀行系貨幣基金,也是1元起存,隨時存取,且收益率高於餘額寶,唯一的劣勢就是無法直接用於消費,但這點的影響並不大,所以銀行員工的零錢不少是購買自己銀行的貨幣基金。
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指的是每個固定期限,投資一筆固定的金額(比如500元或1000元)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基金定投長期持有的收益率還是蠻可觀的。很多人不懂基金定投,我這裡說明一下:
舉例:你每隔兩個月投資100元於某一隻開放式基金,因為基金的單位淨值是不斷不變的,所以我們假設你投資的100元每次可購得的份額數分別為100份、105.3份、111.1份、108.7份、95.2份和90.9份,累計購買的份額數為611.2份,那麼你每份基金的平均購買成本為600÷611.2=0.982元。最後一期你是花100元,購買90.9份,則最後一期購買時,基金的淨值為:100/90.9=1.1元/份。
因此在最後一期購買時,你的投資報酬率為:(1.1×611.2-600)÷600×100%=12.05%,比起一開始即以1元的申購價格投資600元的投資報酬率10%為佳。
PS:1.1是當前的基金單位淨值,611.2是你持有的分數,600是你的投資成本。
當然了,基金定投也有可能虧損的,比如上述你最後一期是花100元購買的108份,則可能是虧損的,但因為我們整體社會經濟是處於上行階段的,所以總體來說基金定投是賺大於虧。
其他部分銀行員工會購買國債或者投資股票,這兩類也算是比較常見,至於其他的分紅型保險、外匯、貴金屬這些,則基本沒人會投資;而信託則是大部分人達不到投資起點(信託的起投點一般為100萬元)。
總結銀行員工也是人,也需要資金的保值增值,受益於對自己銀行的瞭解,因此他們也會把資金投入到自己的銀行中去實現增值。
-
5 # 淡然1704253
資金存進銀行可供選擇的投資產品眾多,例如:銀行儲蓄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國債、貴金屬投資、基金購買等。我身邊的銀行員工在預留日常開支後,會將暫不花的錢購買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基本無風險,年化收益率可達4%左右,較銀行普通定期存款三年期利率還高,流動性更好。待貨幣基金市值達到5萬元會贖回,購買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最低起購價5萬),銀行理財產品雖說不保夲保收益,出現虧損的情況不多,且收益比貨幣基金更多。有的銀行員工會在合適的時機,選擇購買銀行代售的基金公司的股票型基金長期持有,基本不會選擇基金定投。
銀行員工的錢都是存進銀行的,只不過存進銀行的產品不同而己。銀行員工深知資金的回報率和風險的緊密關係,不會將錢存入除銀行外的任何公司和機構獲取高額回報。
-
6 # 飛刀47號
現在還有人存銀行啊?莫非生活在前幾年?
現在不管你是不是銀行員工,存銀行不是一個好選擇。
1,有錢去投資啊!如果有幾百萬,可以買房(買地段好的,瞎買未來可能賠錢)。
2,如果有五萬以上可以去買理財啊!年收益5%左右。五萬元一年是2500元,可以啊。
3,有技術可以去炒股啊!萬一翻翻了呢?
4,有渠道,信得過的去買p2p理財啊,年息7%-8%,很正常。
5,實在窮了,只有幾千元,咋辦?存某寶,或者買銀行活期類理財啊!利息也有4%吧!
全民理財的時代,去銀行存錢……呵呵了!不過據說有的小銀行,存款利率都到了5.3%以上,還有禮物拿……這個存存也行的。
-
7 # 奇點財經78050741264
謝謝邀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現在的人生活中誰能離開銀行嘛?多多少少都會與銀行打交道的,包括銀行工作人員。他們把錢存進銀行的那種強烈需求遠超其它人,只恨自己的收入少存款少,不但自己存銀行還把不得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把錢存進自己所在的銀行,而且是越多越好(部分沒有攬儲任務的願望沒有這麼強烈)。往輕裡說,誰願意把大量的現金放在家?存銀行既安全還有利息收入,出門帶張銀行卡比帶現金方便多了吧!還有就是現在需要繫結銀行卡的事太多了,微信、支付寶、代繳代扣的費用等等,現在要是沒有銀行卡那生活是很不方便的。偶爾買個基金、國債、理財產品或存入餘額寶,這就看個人的投資喜好了。
-
8 # 鑫財經
當然會啊。
任務要知道,銀行從業人員都有存款任務,不僅自己要存款,七大姑八大姨,同學朋友鄰居的存款也要拉來,正所謂一人在銀行,全家跟著忙,讓別人存,自己能不存?
投資銀行人的投資理念,一般來說都比較全面,銀行存款是投資產品的一種,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種,因為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是為數不多能夠保證本金安全的投資品種,沒有理由把它排除在投資選擇之外。
所以我認為,銀行工作人員當然會在銀行存款,而且我身邊的同事,包括我自己都會在銀行存款,當然,大部分人在銀行的貸款比存款要多。
-
9 # 財經文化評論
經常聽到人們提問:銀行人員會反自己的錢存銀行嗎?
甚至也有人會直接得出結論性問題:銀行員工都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裡?
甚至還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明確採出廣告:銀行員工爭相購買的理財產品?
那麼,銀行的工作人員會把錢存進銀行嗎?
首先,銀行的員工如何理財也是千差萬別
銀行的員工由於行業的特殊性,能夠得到的資訊量大,接觸新的事物快,況且很多可以提前介入,因此,銀行的一些員工理財方式是比較激進的,有的把全部資金都投入到股市,有的還借錢投入股市;有的銀行員工參與期貨市場投資,有的參與基金、新三板投資,還有的投資黃金、大宗商品投資。
其次,大部分員工會在自己的銀行存款
以前,銀行員工都把自己的錢存在自己的銀行裡,或者購買自己銀行的理財產品。一是為了存取方便,畢竟自己在銀行存取款很便利;二是畢竟大自己的銀行,對自己的銀行還是有親切感和歸屬感;三是銀行的很多員工都有存款任務,因此不但自己的錢存在自己工作的銀行,還會讓自己的親屬和朋友來自己工作的銀行開戶、存款、開卡等。所以,那些銀行的員工都不在銀行存款是有很大偏差的。
其三,銀行的員工也不會將存款全放在自己的銀行裡
以前,銀行的員工存款會全部放在自己的銀行裡,但是近幾年由於銀行破產法的實施,所以銀行的員工也不會將自己的存款全部存在自己的銀行裡。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重要的原因是銀行員工的資金在自己銀行的進出5萬以上會需要向分行做解釋和說明,雖然對銀行工作人員的行為規範有很大的好處,但是畢竟需要解釋和說明比較麻煩,所以銀行的員工會將不用的資金如存款、理財資金放在自己的銀行裡,將有交易性質的資金放在其它的銀行裡。這也許就是人們傳說中的銀行員工不在自己的銀行存款的由來。
總體而言,存款和理財畢竟仍然是目前比較安全穩妥的方式,銀行的員工大部分資金仍然會放入存款和購買理財,而對網際網路理財平臺的購買還是比較謹慎的,對投資股市也不會全部資金投入。
-
10 # 筆墨詩書
原因有;一,銀行是以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賺的收益維持自己的生存和發展,這樣就可以說、銀行的收益與員工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說,理論上銀行人員應該把自己的錢存進銀行,存進自己所在的銀行或熟悉的銀行。
二,銀行人員熟悉銀行業務。在存款時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比如大額存款,通知存款,結構性存,本銀行發行的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三,3000多家銀行,大多數都小銀行,小銀行吸收存款難。我家小孩在農商行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攬儲。到這時就不是員工自己把錢存不存進銀行的問題,而需要全家、親戚朋友總動員了。
四,銀行利息雙軌制要改革,網上理財,寶寶類理財都在變化,馬雲的螞蟻金服也在調整。促進銀行發展可以,改變銀行就難了!總之,如果銀行利率市場化,利率上浮,不受限制利率合理,不但員工自己的錢要存進銀行,很多人也願意把錢存到銀行。當然這得還需要一個過程!
回覆列表
銀行職員也同樣是工薪一族,自然也需要理財產品使自己的資產得以保值增值。和咱們普通老百姓沒有差別的。
至於銀行員工會不會把錢存入銀行,取決於是否能實現資產升值保值。眾所周知,當前國內銀行的活期儲蓄基準利率只有0.35%,確實是很低的,一年期定存利率也僅為1.95%,而目前國內通貨膨脹率達到了7.5%左右呢!也就是存入銀行根本餘無法跑贏高通脹。換句話說,存入銀行意味著虧本,存的越久虧的越多!
因此,當前我們處於一個負利率時代!銀行員工也不例外。都是要生活的,每個人的理財意識也都提高了,當然是選擇較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為佳。據我所知,很多銀行員工也同樣會買入餘額寶等貨幣基金進行理財,另外也會選擇銀行自己的“寶寶類”理財。
所以,大家不要對一個職業進行定位而產生特別看法。比如說開面店的人會吃麵,同時也會吃別人家的米飯。
理財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尤其是現如今的理財產品非常豐富。不一定選擇傳統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應用而生,同時進行了創新。隨買隨用,有著很好的使用者體驗也同樣適用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