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戴科偉
-
2 # 精品奧數課堂
我認為適時適度的陪伴孩子學習是增進兩代人感情很好的方式。其中陪伴孩子學習介入的方式又分為多種:
2、默默支援性 孩子學習,家長靜靜地呆在孩子身邊,學習,看書,看報,等等,營造一種舒適溫馨,濃濃的學習和家庭環境,孩子耳濡目染,也就慢慢鑽進學習裡了。
3、輔導監督型 家長親自輔導,題題把關,這樣的輔導弊大於利,孩子容易形成柺杖學習,很難獨立思考,學習的重點就在於培養孩子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核心就是獨立思考,積極主動,家長過多參與,扼殺了孩子學習的這一過程。
4、心急脾氣大,無耐心的家長輔導孩子,往往事與願違。做作業前“母慈子孝摟摟抱抱”,做作業時“天崩地裂鬼哭狼嚎”,被公認為家長輔導孩子做作業的日常窘態。“過來人”用經驗和教訓給出一份陪孩子寫作業的“專業建議”:《莫生氣》《強迫症的自我恢復》。
-
3 # 大懶貓兒1
個人認為不需要陪寫作業!但家長需要知道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有改正的地方!還有孩子的學習態度是否端正!根據這兩點,在熟知孩子當天作業的情況下,給孩子限定時間,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並且讓孩子學著自己檢查一下!最後家長再給孩子檢查一下,幫助孩子找到不足,定立改正措施!
-
4 # 蘇小妮
一年級的孩子,家長最要緊的就是培養他們準時、快捷地完成作業的習慣。不能讓他們拖拉,也不要讓他們事事都問,學會自己去思考,獨立完成作業。給孩子規定好時間。等孩子完成作業後,家長再來看完成作業的質量。而不是他一邊做,你在一旁說,一來會讓他分心,二來會養成他依賴別人的習慣。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對於一年級剛剛入學不久的孩子,家長要有耐心,學會觀察他們,引導他們,並在這過程中因勢利導,把習慣培養起來,這樣的話,對於他今後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忌諱孩子在專注做作業的過程中對他指指點點,說這裡也不對那裡也不對。
不管怎麼說,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作業的對錯並不是最重要的,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這個頭沒有開好,很有可能後面家長跟著累死還沒有效果。
-
5 # 劍客談教育
在輔導孩子做功課上,許多家長都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1.有的不能容忍孩子出錯。一旦出錯,輕則挖苦喝罵,重則施以體罰。讓孩子覺得做作業很恐怖,家長意識不到,還以嚴格要求沾沾自喜。殊不知,摧毀了孩子對於求知的興趣。
2.有的見不得孩子慢思考。總把孩子跟自己比,也不想想自己是多大的人,受過多少教育,有過多少經歷。只要看到孩子想得慢,特別是在一些他們一眼就能看出解題方法乃至答案的題目上發愣,就忍不住要插嘴插舌,嘴欠的還會加上“你真笨,這題還要想這麼久”之類的話,徹底消滅了孩子自主思考的慾望。
3.有的甚至全程代勞,迅速完成任務。為了正確率,一些家長還時不時地查手機。這樣一來,孩子作業全對,就讓家長產生了誤覺,以為孩子學得很紮實,一到獨立考試,孩子現出原形,家長就各種懷疑。
4.還有些家長則是根本不管不問。孩子的作業做也好,不做也好,對也好,不對也罷,跟家長全無半點關係。就連老師讓家長簽名,孩子的父母也是互相推諉。最後,孩子乾脆什麼都不告訴家長。而家長竟然覺得落個清閒自在!
低年級的孩子做作業,起初家長是一定要輔導的。但輔導的是什麼?不是直接教給他們答案,也不是替孩子動腦,而是輔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思考的習慣(自己動腦,不等不靠)按時的習慣(及時完成,不拖沓)良好的行為習慣(全神貫注、端正坐姿等)逐漸養成習慣後,家長就應該從輔導轉為陪伴,多看多聽少說少動;最後,讓孩子完全獨立、自律自制。孩子做作業,家長從一定輔導到不一定輔導再到一定不輔導,整個過程的變化,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拿捏好分寸。這樣才能少犯錯,對孩子有切實的幫助。
-
6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孩子做作業,家長一定要積極的參與輔導。並在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當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逐步形成的時候,家長就可以慢慢的脫離開孩子的家庭輔導,讓孩子自行獨立完成家庭作業和學習。
孩子的學習本身就分成學校學習和家庭學習兩部分,而家庭學習則是孩子學習成長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機。
其實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在幼兒階段就可以有效的開展和實施,並不只是孩子進入小學開始學習了以後才開始。
輔導孩子做作業並不是簡單的孩子不會什麼,家長教什麼,這是非常糟糕的一種家庭教育輔導方式,我們應該是在孩子的家庭輔導當中逐步培養起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和思考的能力,這才是我們每個家長最應該做的。
可以說絕大多數家長的家庭輔導都是不及格的,家長朋友應該去學習專業的家庭輔導常識,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
-
7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直接亮觀點:需要適當輔導,幫助孩子平穩過渡。
總體來說,現在家長對一年級的孩子的知識輔導參與過多了,很多孩子的依賴性也因此變得嚴重。
我的孩子也上一年級,每天老師都會佈置作業讓家長輔導。但是我一般都讓孩子先自己完成,然後自己看一下,大致明白孩子的掌握情況。
我的孩子上學前,沒學過寫字,沒學過拼音。所以一開學還是遇到了挑戰,也會有bd.pq不分的問題,甚至還出現過整體認讀音節寫成ish的情況。
這些問題,我沒刻意糾正她,而是讓她自己對照課本,現在問題似乎自動消失了。今天語文默寫整體認讀音節,孩子回來跟我說:爸爸,今天我沒有得100分。我明明全檢查過了,都對的了。而且我後來翻書看了一遍,都沒有錯的,怎麼會沒得100分?
我誇獎她已經學會檢查,這是了不起的進步。檢查,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而且今天你知道去檢查平時會寫錯的地方,非常了不起。
我覺得,比起輔導孩子作業,我更願意孩子有面對學習的正確態度:獨立,樂觀,上進,有寬容心,樂於助人。
所以,我很少管孩子的作業。但我對她學習之外的教育很多,我只是不教老師上課講的知識。
總之,輔導孩子,應該是為了讓孩子獲得學習的能力,而不是僅僅獲得高分。
適當地輔導,對絕大多數孩子,都是有必要的。
-
8 # 三隻肥汪的修煉
陪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及時、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現在的陪,就是為了以後的不陪,這個目的一定要明確。在孩子還需要家長幫助,還沒有認為你是文盲之前,好好陪孩子做作業吧,陪出素質,陪出水平,陪出效果,最後不需要再陪,那就大功告成了。
官宣!做到這四點,三個月根治陪作業難題
陪娃作業,真的很危險,傷心又傷身,有骨折的,有心梗的,腦溢血的,那些聲帶息肉的、回奶的都不叫事了。
有人說大號廢了,練小號吧,可是如果還是老樣子陪作業,小號也很大機率給練廢了。
其實有個根本性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沒空仔細想,那就是:
為什麼要陪作業?
這個問題不搞清楚,陪作業難題就根治不了。
家長頭疼的各種問題,一言以蔽之,就是孩子不能及時、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
說及時。孩子放學回家有沒有很快開始寫作業,還是磨磨蹭蹭不願意寫?能不能在規定的睡覺時間點前完成所有作業,還是拖拖拉拉到很晚?
說認真。孩子做作業時能不能很快進入狀態,專心致志?能不能嚴格按照作業要求去做?審題準不準確,正確率高不高?指出錯誤了,能不能接受錯誤,並仔細分析改正?能不能做到下次不再錯?
說獨立。孩子能不能自己有條不紊地很利索地完成作業,還是得家長說一樣做一樣?如果家長不給安排好,孩子是不是就茫然忙亂?
很清楚,陪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夠及時、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
現在的陪,就是為了以後的不陪,這個目的一定要明確。在孩子還需要家長幫助,還沒有認為你是文盲之前,好好陪孩子做作業吧,陪出素質,陪出水平,陪出效果,最後不需要再陪,那就大功告成了。
1.激發內在動力
大人眼中小小的成就,在孩子眼裡可不容易完成。小小的成就感,給孩子的激勵作用超乎想象。
孩子上一次得意洋洋地賣弄自己,是什麼時候?很多家長在孩子高興地時候,總是習慣潑冷水,讓他不要驕傲。殊不知,這些語重心長的話,卻讓孩子興致索然。
孩子再微不足道的進步,都值得大肆表揚。
家長們要多觀察孩子,及時發現孩子努力有成就感的事,多多表揚,加以強化,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逐漸愛上學習。
2.建立時間觀念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家長如果沒有從小引導,孩子可能對時間長短並不敏感,有時候會有一些錯覺,比如,作業本來不多,他卻覺得任務如山根本完不成,手忙腳亂地;有時候作業挺多,他又覺得能輕鬆搞定,不緊不慢地。
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做計劃表。
下午放學回到家,家長先和孩子一起,把需要完成的任務都列出來,預估多少時間能完成,做出計劃表來。
注意,一定要和孩子商量,最終達成共識的計劃表才是有效的!
做好計劃表後,就按照表去執行,每完成一項,便在後面打"×",記錄下完成時間。比對計劃時間,看看實際耗時長短。
這樣"計劃-執行-比對",不僅讓孩子對完成各項任務需要多少時間有了具體概念,也讓孩子具有更多成就感。
當孩子慢慢能夠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家長就可以逐漸放手了。
另外,當孩子計劃好時間並執行得很好,節餘的時間一定要交給孩子自由支配,家長就不要再加碼了。這其實是對孩子超額完成計劃的一種獎勵。
3.搞好程式訓練
寫作業是有方法的,一般按照"準備-複習-作業-收拾"的程式來完成。
做作業前要做好身心準備,吃完東西,喝完水,上好廁所,拿出作業和各種學習用品。
先複習當天的功課,學習課本和筆記,搞懂課堂上模糊的知識,完成課後思考題,補充整理好筆記。
然後再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別人,不看答案。認真審題,正確答題,仔細檢查。書寫工整,紙面整潔。做完一科作業之後,認真檢查,及時訂正,並將錯題收集到錯題本。
最後,所有作業完成後,逐項檢查是否有遺漏,並收拾書包,整理書桌。
長久如此,孩子就能有條不紊地完成作業,形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良好的作業習慣易產生,也易消退,所以要嚴格要求,反覆訓練,直到鞏固為止。
4.創造良好氛圍
準備一個完成作業的良好空間。包括安靜的房間,充足的燈光,乾淨整潔的書桌,舒適的椅子,以及完成作業所需要的文具、工具、書本等。
家長要減少干擾。家長最好不要守在旁邊,看著孩子做作業,可以自己拿本書在旁邊看,不要讓他覺得你是在監督他,而是在真正的陪著他。不要去打擾他,一會給他送水,一會給他送水果,這樣只會讓他分心,無法專注於作業。
家長要情緒穩定。很難想象,一個動輒大喊大叫容易崩潰的父母,孩子能溫和理智地處理遇到的各種難題。打罵沒有用,耐心才有用。家長有一個穩定的情緒,會讓自己所處的環境變得舒適,會讓家庭變得和諧,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才不會緊張、敏感,才能沉穩面對學習中的困難。
常言說,初步養成一個習慣需要21天,鞏固一個習慣需要三個月。家長們,下定決心改變,努力做好上述四點,堅持至少三個月,孩子定能給你驚喜,陪作業不再是畏途,而是成為融洽的親子時間。
一句話認識我們仨爸爸完美汪,工學博士,有點完美主義
媽媽自由汪,醫學博士,嚮往自由的生活
兒子奮鬥汪,小學生,奮鬥成長中
我們仨,一起修煉,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
9 # 王欣WH
就是陪著熬夜,也輔導不了。不會做的上網查,或者多買幾種參考書,總能應付過去的。如果做錯了被老師罰也認了。總之完成作業很重要,課堂上認真聽講做筆記則是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我們家孩子就是這麼讀完小學的,成績還算不錯。現在自覺性挺強,不需要我們陪著了,因為也不用簽字,很省心。
-
10 # 家長話題
感覺能提出這樣問題的家長是一定要輔導孩子的。一般情況下家長弄不清的問題。一定要先炒作,然後從中感知是不是需要的。
一般的講孩子是不是需要家長輔導,是說家長在前期對孩子成長的幫助是不是到位?
通常的家長的幫助是不到位的,所以大家都是需要輔導的。當然也有一些家長的輔導幫助工作是到位的。基本上就不需要輔導。
當孩子適應了學校生活之後,一般是不需要輔導功課。
我經常講一句話,假如孩子到了初中還需要家長輔導的話,那這個孩子永遠當不了校尖的。
-
11 # 迪恩的生活
不一定。如果不輔導去學後班,讓老師記住他不會的,回家再複習,不能回家什麼也不管。如果陪孩子,不要馬上告訴答案,要讓他多多思考,實在不會要引導,輔導孩子要安靜的,不要總指手畫腳,打斷孩子思路。默默的記住倒下筆的字等問題。把問題分類總結。
-
12 # 高考同行軍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
做起作業,雞飛狗跳!
哈哈,我想這就是家長輔導作業最常見的情況吧!
其實,孩子做作業是否需要家長輔導要看孩子的階段,當進入初中和高中以後,肯定是不需要家長更多的輔導,家長最主要是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孩子向目標去努力!
在小學階段,我認為還是需要家長輔導的,首先是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加學習信心,同時加深感情,讓孩子有信心去更好學習;這個時候就要考驗家長的耐心,學會引導孩子思考,平衡渡過由幼兒園到小學的階段。
你認為呢?
回覆列表
家庭作業有一個人們未曾料到也並不歡迎的副作用,即傳統的家庭作業實際上造成了諸多不平等。就這一點而言,它不僅有違州政府制定的教育目標,而且與“公平”兩個字背道而馳。如果父母能夠為孩子答疑解惑,那麼父母受過良好教育的孩子自然佔據了更大優勢。即便父母無法給予直接幫助,那些家中藏書無數且家庭成員都是知識分子的家庭也能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或者父母本身已經在超負荷工作,那麼孩子放學後很可能要打工或者做家務,而家境優越的孩子就無須面對這些瑣事。簡而言之,從教育角度來講,家庭作業實際上創造了一個不公平的競爭環境,它導致富人越來越富有,窮人則越來越貧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