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山本不好戰。但他是曰本少有的資深戰略家,深知日美必有一戰,與其被動挨打,倒不如先發制人。他更知道,珍珠港會嬴,能取得戰鬥術上的預期成果,可是從戰略上講,曰本會輸掉戰爭,但是他別無選擇。

  • 2 # 青年維也納

    山本五十六其實沒有資格發動太平洋戰爭,這一點從他的職位上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

    (跟最近的役所廣司相比還是三船敏郎扮演的山本五十六形象更廣為人知)

    山本五十六1941年的職位是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和海軍大臣、海軍軍令部總長並稱海軍三長官。但是海軍三長官也並不是平等的,首先我們從舊日本軍隊的軍令、軍政分開的體制來看,軍隊的軍費、裝備的採購這些事物因為要花國家的預算,所以屬於政府職權,陸軍和海軍的兩位大臣因此是國務大臣,是內閣成員。而軍隊的組織、訓練、調動、戰爭時期的作戰用兵的權力是屬於天皇的。也就是天皇統帥陸海軍裡的“統帥權”。因此負責輔弼天皇行駛統帥的陸海軍“兩總長”,也就是陸軍參謀總長和海軍軍令部總長是直屬天皇的軍部最高負責人。而陸海軍雖然都有所謂的“三長官”,但扣掉兩位大臣和兩位總長,剩下的哪倆也就是陸軍的教育總監和海軍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地位就比較尷尬。

    從晉升順序上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海軍三長官之下是所謂的“五長官”。五長官按照地位來說吳鎮守府和橫須賀鎮守府的長官還有軍令部次長是前三位的,而海軍次官和第二艦隊司令則是靠後的。當三長官裡的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出缺的時候,五長官都有資格晉升。但假如出缺的是大臣或者總長,那麼靠後的那兩位是沒有資格繼任的。這也是為什麼山本五十六在就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以前作為海軍次官和當時的海軍大臣米內光政關係那麼鐵,而且他自己在海軍和政界、新聞界也有很好的人望,卻沒有資格直接繼米內之後成為海軍大臣,而只能去作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海軍省的這座大樓今天已經看不到了,電影裡一般都是用吳鎮守府的大樓來頂替)

    而且日本雖然名義上是兩大臣、兩總長,但事實上因為陸軍模仿普魯士,而海軍模仿英國。所以即使是大臣和總長的關係也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在陸軍或許大臣和總長是可以分庭抗禮的,但在舊日本海軍的歷史上很長時間裡幾乎保持著海軍省主導的局面。海軍軍令部和聯合艦隊司令部模仿的是英國的海軍作戰部和本土艦隊司令,這兩個職位在英國體制裡都是從屬於海軍大臣的。

    (為了跟陸軍的閒院宮總長分庭抗禮,海軍才抬出了伏見宮來當軍令部長,還給軍令部長加了個總字變成軍令部總長)

    日本的海軍軍令部總長的職位原本叫做海軍軍令部長,是海軍省下轄的機構之一,後來為了跟陸軍分庭抗禮才提升為與海軍大臣平等的職位,頭銜也加上了一個“總”字,成為海軍軍令部長。但事實上海軍軍令部連自己的辦公樓都沒有,只是在海軍省大樓裡分出一層成了軍令部。

    (相比獨立的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就是在海軍省裡佔了一層,真是寒酸太多了)

    而且雖然把海軍的作戰用兵之權統歸海軍軍令部,但事實上海戰不同於陸戰,不可能嚴格的按照參謀部的命令和計劃去執行,因此作為實戰指揮者的聯合艦隊司令部也有相當強的話語權。所以海軍又把作戰用兵的指導權劃分為海軍戰略上的作戰用兵的指導權,和具體落實的作戰實施的指導權,前者歸海軍軍令部,後者則歸聯合艦隊司令部。

    所以如果我們理解了舊日本海軍的這種權力劃分,我們就可以看出山本五十六其實根本沒有資格參與是否對美開戰的決策。對美國開戰發動太平洋戰爭,是根據御前會議的決議。而御前會議是日本最高決策機構,有資格參加御前會議的人只能是大本營政府聯絡會議的出席者,或者根據小磯國昭設定的“最高戰爭指導會議的成員”。而無論是哪個會議裡也不會讓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出席。在1941年決策的過程中,兩大臣兩總長都經常出席御前會議,天皇甚至召見陸海軍兩總長詢問對美開戰是否有把握,因為在作戰用兵的問題上他們是輔弼天皇行駛統帥權的法定人選。而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並沒有這樣的職責也沒有這樣的資格。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不能出席御前會議的)

    山本五十六按照職責只能在御前會議決定開戰的情況下,就軍令部制定的對美作戰的計劃提出自己的意見。也就是說山本在打不打的問題上沒有發言權,從職位上說他甚至連決定打哪裡的權力都沒有,因為聯合艦隊只有實施作戰計劃的具體問題上提意見的權力。也就是說山本只能決定怎麼打,當然隨著珍珠港和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勝利山本積累了巨大的威望,所以在之後的作戰力壓軍令部一頭,聯合艦隊可以主動提出自己的作戰計劃那是另一回事。

    (聯合艦隊司令部,並不能違逆軍令部的命令,只能負責具體實施)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山本五十六在對美開戰的問題上沒有任何發言權。我們知道雖然從制度上說山本沒有發言權,但是山本畢竟是海軍三長官之一。而且隨著舊日本陸海軍內的藩閥的失勢,也就是陸軍沒有了以山縣元帥為首的長閥,海軍沒有了以山本權兵衛為首的薩閥,實際上處在一個群龍無首的狀態。頻繁的派閥傾軋和下克上讓日本軍部裡出現了一個曖昧的“軍內部”的輿論,或者壓力集團。在擁有強勢大臣和總長的時候這種“軍內部”的輿論可以被置之腦後,比如說米內光政當大臣,山本五十六自己當次官的時候他們就對這種“軍內部”的輿論採取高壓政策。但是米內光政以後的海軍大臣都不是強勢大臣,島田繁太郎甚至被海軍看作是軟骨頭“東條的勤務兵”。

    在這些耳根子軟的弱勢大臣時期,“軍內部”的輿論就有了相當的影響力。所以山本五十六才會到處公開表示自己反對對美開戰。但是一旦這種輿論沒能支配大臣和總長,甚至在御前會議上作出了對美開戰的決定,那麼作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山本也只能執行和策劃具體實施手段,而不能在體制上找到進行抗拒的機制。

  • 3 # 戲看天下_

    這是那個蠢人提出來的問題,山本五十六日本海軍最高指揮官反對侵略,你怎麼不說日本天皇反對侵略!

    這是被日本洗腦了吧!日本當時侵略中國是全國一心的,甚至有的女的為了讓男的參加侵略,而自殺,讓男的沒有後顧之憂,所以日本人上下老幼沒有幾個是好東西!

    日本就是一個心裡只會崇拜強者的惡狗,你厲害它就像你乞尾,你弱它就像惡狗一樣咬你幾口!你打的它越狠它越聽話!永遠在外尋找自己的主子!

    華人,永遠不要忘了南京大屠殺,這是一個沒有人性的民族,永遠不值得原諒,最好的方式就是毀滅,一個不留!

  • 4 # DDG的老船塢

    首先一點,山本五十六從來沒有反對過侵略戰爭,比如對於侵略中國,他是石原莞爾戰略的堅定支持者,堅決支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和內蒙古,反對在徹底消化滿蒙之前擴大侵略(可以說山本和石原一直惺惺相惜)——這是反對發動侵略戰爭嗎?這明明只是反對侵略步伐太大扯到蛋而已!順便,山本的好基友,所謂反戰鐵三角之一的井上成美就是轟炸重慶的策劃者,雙手沾滿華人民鮮血的劊子手之一——這是反對侵略戰爭的態度?

    山本五十六從沒反對過侵略戰爭

    山本的好基友,同為所謂反戰鐵三角的井上成美,是侵華劊子手之一,親自策劃指揮了重慶轟炸

    山本和石原莞爾一樣,不反對侵略戰爭,只是反對侵略步伐太大容易扯到蛋

    山本反對對美開戰不假,問題是他反對對美開戰是基於美日實力對比太過懸殊,一旦開戰並無勝算的判斷,而不是什麼反對侵略戰爭,僅是基於這樣的理由反對對美開戰,那麼在開戰後孤注一擲進行偷襲珍珠港這樣的賭博,對於山本這樣的標準賭徒心理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可理解的事情吧。

  • 5 # 挖掘機式遂發槍

    山本不是反對發動侵略戰爭,而是反對同英美的大東亞聖戰。山本能不能啊影響了日本戰爭走向,給你我的看法是前期尚可,因為內閣分海,陸相,海相米內光一是親英派,是山本死黨。在內閣有投票權,後期內閣改組,法西斯狂人東條下令宣戰,米內下臺。親英美的井上誠美也被排擠。主撕英美派提刀上陣。山本五十六作為一個長崗武士,只好不負皇恩,周密徹夜出偷襲珍珠港的方案,:好在這之後的一年半中找時機同美國談和:也就是先動手把美太平洋艦隊打的站不起來,再拿出皇軍的條件談判,但歷史的走向不是侵略者能專斷的,山本也只能在南太平洋中的索羅門群島上找到自己的候機大廳。

  • 6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在珊瑚海海戰中,美日雙方進行了首次航母對航母的決戰,尼米茲和山本五十六越發推崇“航空制勝論”。由此,二人的目光同時聚焦在中途島上。但是大家未必知道為什麼山本五十六要極力爭取攻佔該島,並且他是如何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計劃。

    一、該島的戰略位置突出,是霸佔太平洋的前沿基地。

    中途島,顧名思義,位於太平洋中部,西距日本2250海里,東距美國本土1135海里,由東島和沙島兩個部分組成,建有港口和飛機場。它面積雖小,卻五臟俱全,更重要的是其戰略位置。

    對於美國來說,飛機自島上機場起飛後,可以控制半徑達600海里的區域;而島上的港口可以作為美主力艦隊機動作戰的補給和前進基地,進可攻,退可守,是美軍最為理想的戰略前沿基地。

    對於日本來說,佔領該島,可以把防禦圈大大向東推進,並可利用島上的海空軍基地,有效監視和警戒位於夏威夷的美主力艦隊的一舉一動,甚至可以化被動為主動,隨時威脅美國本土。

    二、計劃遭到排斥,他力排眾議。

    正因如此,早在1942年年初,珍珠港事件後沒多久,他就極力主張進攻該島,當然,佔領個把小島從來不是他的本意,他真正的意圖,是以攻擊該島為誘餌,引出美軍航母編隊,將其一舉殲滅。但在日本國內,無論是陸軍還是海軍,都異口同聲地表示反對。冒著天大的風險,投入全部主力,去佔領一個位於美國家門口的彈丸小島,這簡直是瘋了!

    他來到軍令部,跟各路人馬展開激烈的辯論,他認為:佔領太平洋的真正障礙不是菲律賓,不是新加坡,不是澳洲,而是美海軍主力。如果進攻該島,美國必然會派出其航母編隊支援,到那個時候,就可以與敵人進行艦隊決戰。雖然他說得振振有詞,熱血沸騰,但其他人還是不以為然,還有人公開譏諷他,說他只會紙上談兵,想把海軍全部主力壓上去賭博,是他個人的事情,我們可不能陪著這個瘋子去玩命!

    甚至連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支援他的海軍部部長永野修身,也勸他不要操之過急,打仗畢竟是一件慎重的事情,不能每次都搞得像賭博一樣。他不為所動,堅持己見,但其他人也不是吃素的,沒有他們點頭,他就是叫破喉嚨也沒有用,於是雙方僵持不下,誰也不願意提前讓步。

    三、轟炸東京,柳暗花明,計劃面面俱到。

    直到空襲東京事件的爆發。日本軍部曾向天皇保證過,絕不允許敵人的炸彈落到神聖的國土上,但明顯這個保證變成了一紙空言。天皇發怒了,軍部也吃不消,在鐵的事實面前,軍部不得不承認來自東方的威脅遠比南方的要大。

    聰明的山本馬上意識到機會來了,他理直氣壯地對反對他的人說:“諸位大人,我想說的是,進攻它就是保衛東京的安全,保衛陛下的安全,這是軍人的神聖天職!”搬出天皇來背書,反對者還能說什麼?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默許了他的方案。

    1942年5月5日,日海軍通過了由他全盤統率指揮的作戰方案。這次行動日軍共計出動水面艦艇206艘,艦載機470架,岸基飛機214架,登陸部隊及岸基部隊1.68萬人。動用如此大的兵力,實為日本海軍建軍70年來的頭一回。

    後記

    山本可謂是傾其所有,把所有家當一把全賭上了。從戰鬥佈置上來看,他的方案面面俱到又重點突出,進攻、防守、警戒、支援,一個不少,航母和飛機唱主角,艦艇、潛艇緊跟其後,再加上登陸部隊,無論美軍是負隅頑抗,還是等待救援,他都有應對之策。一場決定美日雙方主宰太平洋的大決戰拉開了序幕。

  • 7 # 麥田軍事觀察

    如果仔細瞭解一下山本五十六的經歷的話,以及他在戰爭中的所作所為的話,那麼就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了。

    山本五十六不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士兵,以他的身份來說,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早期的所有作戰行動都是由他來作為總指揮,計劃制定與實施與其直接相關。包括:珍珠港作戰計劃就是由他本人提出來,作戰方案的最終批准等更不了他,如果沒有他的堅持也許就沒有珍珠港事件了!

    不知那個角度說,山本五十六有過反對侵略戰爭的言論,能找到理據嗎?反對對美開戰算反對侵略戰爭,那麼日本侵略中國就不算侵略戰爭了?他又何時反對對華作戰的?他只是反對與美華人開戰,他曾經作為駐美武官有相當的經歷,對美國的情況進行非常瞭解,他知道日本沒有勝算,在戰前就已經明確的指出了對美作戰,日本只能夠保證六個月到一年左右的優勢。

    山本五十六隻是一個軍人,在最終是否發動戰爭的問題,他不是一個決策者,而是作為一個執行者,他服從命令之外,作為日本的太平洋戰爭中的主要實施者,他擔當重要的戰爭責任,而不是一個反戰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諾維斯基和大加索爾哪個歷史地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