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時燒錄

    朱元璋是一個疑心、殺心很重的皇帝,馬皇后是一個仁慈、善良的皇后,而劉伯溫則是一個智慧、能幹的賢臣,至於馬皇后為何送與劉伯溫一梨兩棗,而劉伯溫又為何因此而告老還鄉,下面由我為您詳細分析。

    朱元璋大殺功臣

    草根出身的朱元璋,最終奪取天下,不管是什麼逆襲了,也算是真真正正的逆襲了,由於朱元璋知道獲得天下的艱難,以及自己的天下有多麼的好,

    因此,朱元璋便很珍惜自己的這個天下,而這一珍惜就導致朱元璋的疑心特別重,總覺得有人要圖謀自己的皇位,以及做一些不利於自己的國家的發展的事情,隨著一天一天的過去,朱元璋的疑心逐漸的演變為了殺心。

    於是開始大殺功臣,一手製造了明初四大案,前前後後受此牽連的有十幾萬人,像什麼開國元勳李善長、藍玉、胡惟庸等人更是均被滅了三族,由此可見朱元璋的殺心有多重。而劉伯溫同樣的為開國功臣,此時劉伯溫不得不多想想自己,會不會步入他們的後塵。

    馬皇后送與劉伯溫的一梨兩棗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呢?

    梨、棗都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東西了,而馬皇后貴為皇后,劉伯溫為當朝之重臣,馬皇后自然不會無緣無故的送其這些東西,並且就算是送也不能送一個兩個的啊!因此,這定然有特殊的寓意,那麼究竟是什麼呢?

    原來是這樣,棗通“早”,梨通“離”,所以兩個要便是“早早”,一個梨便是“離”,加在一起便是“早早離去”。劉伯溫是整個歷史上都十分少見的聰明人物,自然一看就看出了馬皇后的這個用意,也知道了自己此時身處險境,應該“早早離去”,於是便立即向朱元璋請求告老還鄉了。

    以物傳意

    其實,在古時,這樣的傳話的方式用的很普遍,當然這樣的方式必須兩方都是聰明人才可行,要不然聽不懂,自然便沒有結果。

    比如,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盒子,告訴其要你何用,或者是已無漢祿可享,荀彧看此便立即自盡身亡了。

    在比如漢景帝宴請周亞夫吃飯,在其面前放了一塊大大的肉,但是不給其餐具,意思就是告訴周亞夫。

    沒有我的幫助以及允許,即便是肉放在你嘴邊你也吃不到,而周亞夫便沒有明白此意,還向漢景帝要筷子,由此遭受到記恨,為其以後的身死埋下了伏筆。

    以上便是以物傳意的例子,也可以說是聰明人間的交談方式,所以以後的生活中要多注意細節呦!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有人要給你傳遞資訊呢!

  • 2 # 說古明今

    勸你"棗棗梨開",方得善終!

    馬皇后,她是朱元璋的,原配老婆,朱元璋還沒有當上皇帝之前,她們兩個就在一起了,兩個人也是一起經歷了難,後來朱元璋當上了皇上,肯定對馬皇后待遇很好,因為馬皇后也沒有嫌棄過朱元璋。所以一般馬皇后要求他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他自己的底線,他都會答應的。

    這一點,在朝中的所有大臣當中,沒有一個人比得上馬皇后的地位高,之所以朱元璋,非常的寵愛馬皇后,是因為之前,朱元璋被抓到牢裡的時候,馬皇后冒著生命危險,去給他送飯,那個時候送飯,他把很燙的一個餅,藏在自己的衣服裡面,當時肉都燙熟了,可以說馬皇后是一個非常值得讓朱元璋愛的女人。

    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才是夫妻之間最幸福的。所以朱元璋以後當上了皇帝,從來沒有虧待過馬皇后,大家也都知道,朱元璋這個人,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他很討厭,這種喜歡貪汙的大臣,就算你之前在和他一塊打江山的時候,立過很大的功勞,只要是有一點貪汙的情況出現,朱元璋也是直接格殺勿論,一個都不留。

    也因為這件事情,最後朱元璋落了一個,濫殺功臣的罪名,馬皇后也不喜歡朱元璋去殺那些功臣,於是他就跟大臣劉伯溫送了一句,一梨兩棗這句話,並且告訴劉伯溫,讓他抓緊回家,劉伯溫這個人很聰明,他明白馬皇后話中的意思,這個梨呢,就是等於離開,棗是相當於早走,也就是說讓劉伯溫,抓緊離開,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小命。然後劉伯溫就向朱元璋說要回家鄉,不當這個大臣了。儘管朱元璋當時非常盡力的去挽留他,但是劉伯溫的去意已決,沒有辦法,還是把他放走了,到最後劉伯溫還是因為捲入了一場案子。最終還是被殺死了。

  • 3 # 秉燭讀春秋

    劉伯溫(1311~1375)是朱元璋的軍師,民間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之美譽。有“前朝軍師諸葛亮,後世軍師劉伯溫”之說,由此可見,朱元璋和劉伯溫的關係,猶如當年劉備之於諸葛亮的關係。

    確實如此,當朱元璋和漢王陳友諒爭天下關鍵的時刻,朱元璋聽說劉伯溫是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能人,於是“三顧茅廬”聘請他出山輔佐自己,劉伯溫感其誠意欣然接受了,這一年劉伯溫49歲。

    劉伯溫走馬上任後,積極為老朱建言獻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講真堪比當年諸葛亮的《出師表》,老朱看後龍顏大喜,連連誇劉伯溫是真乃孔明再世也!

    ▲朱元璋畫像

    劉伯溫在鄱陽湖之戰中,“錦囊妙計”火燒陳友諒的戰船,上演了一出明朝版的火燒赤壁。陳友諒在混亂之中被冷箭射死,朱元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這一年朱元璋40歲,劉伯溫57歲。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劉伯溫被封為誠意伯,歲祿240石。古代爵位的順序是:公、侯、伯、子、男。

    說實話,劉伯溫被封的爵位並不高,老朱的淮西24將都封了侯,朱元璋為何如此對待劉伯溫呢?

    原來朱元璋是過了河拆橋,唸完經後打和尚,故意打壓劉伯溫。究其原因劉伯溫不是朱元璋淮西系的人,朱元璋對他懷疑、嫉妒,總是提防害怕他奪了自己的江山,這就是才高被嫉真實的寫照。

    ▲劉伯溫畫像

    當時馬皇后從種種跡象中看出了端倪,看透丈夫將來要對劉伯溫下手,馬皇后為人寬厚,仁慈。平時極力保護大臣們不被傷害。

    馬皇后想提醒劉伯溫,又不便明說,只能暗示老劉趕快離開南京。於是她就往籃子裡裝了“一梨兩棗一桃”來到了劉伯溫的住處。

    馬皇后見到了劉伯溫,對他說:“聽說軍師身體近來不好,特送來新鮮水果”,說完馬皇后放下籃子,沒停留就轉身走了。

    劉伯溫很納悶,皇后平時是個熱情大方人,這次怎麼僅僅送“一梨倆棗一桃”呢?

    劉伯溫果然是聰明人,他很快想出了這是皇后暗示他趕緊逃走的意思。皇后暗示自己“早早逃離”(棗棗桃梨)。

    劉伯溫感激的望著皇后消失的背影,淚水逐漸模糊了視線。

    ▲馬皇后畫像

    第二天,劉伯溫上書朱元璋請求回老家養老,朱元璋巴不得他早點離開,爽快答應了劉伯溫。

    古語云:“君疑臣,臣不反必死”,儘管劉伯溫遠離了政治中心,但是朱元璋最終沒放過他。

    公元1375年,劉伯溫喝了胡惟庸送來的中藥湯,值得一提的是,這中藥湯是朱元璋讓胡惟庸送來的。沒過兩天劉伯溫去世,享年64歲,人們懷疑是朱元璋下的毒。

  • 4 # 史學達人

    馬皇后的一生都是十分的仁愛的,她是朱元璋在貧苦的時候,娶的妻子。兩個人是在一起共患難過的。

    可以說一定程度上馬皇后還救過朱元璋的性命,所以,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也是十分的特殊,既有愛情又有親情,還有友情,總之,很複雜。

    到了朱元璋統一天下之後,馬皇后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朱元璋的皇后。可以說這時候統一天下之後的朱元璋開始變了,他變得更愛殺戮了。

    比如說,他對功臣下手,對自己侄子、外甥下手。

    但是,朱元璋始終沒有變的,就是對馬皇后的愛。在那個皇權高於一切的時代,也只有馬皇后的話,朱元璋能聽進去一些。

    所以,朱元璋要殺的很多人,最終沒有殺成,不得不說這都是馬皇后的功勞。

    劉伯溫大家都知道,他是智慧的化身。很多人把他的聰明才智,與諸葛亮相比,甚至世間“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之說。

    之所以有這種說法,這說明劉伯溫確實不一般,正是因為他的才能。朱元璋才能夠那麼容易一統江山的。

    不過,在朱元璋的晚年,他還是對功臣下手了。

    小說中朱元璋火燒慶功樓,就是說的他想把功臣們給一網打盡的一場戲。

    話說劉伯溫也是在朱元璋要殺的名單之內。

    馬皇后得知這個訊息之後,她就開始想要營救劉伯溫了。

    那麼要如何挽救劉伯溫的性命呢?

    馬皇后知道劉伯溫是一個聰明人,所以,他就給劉伯溫送去了“一梨兩棗”,兩個“棗”的意思,就是“早早”的意思。“梨”當然了就是“離開”的意思了。

    很顯然馬皇后是告訴劉伯溫,早早的離開吧。

    否則,就沒有性命了。

    劉伯溫擁有經天緯地之才,他當然了明白馬皇后的意思了。所以,他在收到了這兩個棗一個梨之後。

    就連夜卷著鋪蓋逃走了,因此,他也躲過了一劫。

    不過,劉伯溫最終的死亡,還是和朱元璋有關的。儘管他當時逃過了一劫,遠離了朝中是非之地。

    但是,朱元璋始終就沒有忘記他。最終劉伯溫是吃了朱元璋御賜的藥,然後一命嗚呼的。

    不過,不管怎麼說,馬皇后都救過劉伯溫的命,她一直都是一個好人。朱元璋的一生都是再殺人,她的一生都是在救人。

    就連她去世的時候,都在挽救醫生想性命。當時朱元璋看到快要奄奄一息的馬皇后,把御醫都給請了來,給馬皇后看病。

    馬皇后拒絕看病,她告訴朱元璋自己的壽命已盡,非人力不能為。所以,醫生是看不好她的病的。

    為了不至於連累醫生,她拒絕醫生給自己看病。省的朱元璋看到醫生沒有把自己給救活,再把醫生給殺了。

    你看馬皇后就是這樣的一個奇女子。

  • 5 # Z先生評說歷史

    一、首先這個故事的真偽就有待考證,根本沒有一本官方的史書記錄過這件事。

    二、其次,針對這個大部分都是民間傳說的故事,無非就是取諧音“早早離開”之意,馬皇后是一個心善的大好人,劉伯溫是一個十足的聰明人,一個好人對一個聰明人提出“早早離開”的善意忠告,聰明人立馬就聽從了。這個故事不也就完美了。

    三、其實這個故事還有另外的版本,大體內容差不多,但水果變成了一個棗和一個桃,那就是取諧音“早逃”之意,換湯不換藥,一個意思,由此可見,這件事的可信度的確不高。

    四、真實的歷史早已淹沒在塵埃之中,到底有沒有發生過如同電視劇一般的生活情節,我們已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只是,劉伯溫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並沒有受到重用,而是在兩個派系之中掙扎,所受到的待遇也沒有今人看歷史所認為的高,其之後告老還鄉,生病而亡。而且,他死在朱元璋大肆屠殺建國功臣之前。

    但是民間傳說的可愛之處在於,“關公大戰秦瓊”式的驚人想象力。所以,不難想想,這個故事就是把朱元璋大殺有功將領這事提前了。而作為我們的再世諸葛亮劉伯溫當然要有逃生的故事了,再和善良的馬皇后一起,這個故事就更加完美了,你們說,是不是?

  • 6 # 綠野農夫961

    這是個邏輯上完全說不通的事情

    假設這個說法是真的,就是說馬皇后先給劉伯溫送了水果,劉伯溫在看到水果後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義,然後就告老還鄉了。如果這個說法要成立,那麼以下幾個先決條件就要成立:

    1、劉伯溫此前,至少在看到馬皇后送的梨的棗之前沒有打算告老還鄉。

    2、朝廷要有緊急情況發生,必須儘快離開,晚了就來不及了。

    3、這個告老還鄉的訊息不方便說或不能直接說,只能用水果來暗喻。

    據史料記載劉伯溫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告老還鄉,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逝世的。

    從時間上來看,馬皇后送水果的事兒應該發生在洪武四年。對應相關的史料可以發現,條件1有成立的可能性,只要這幾個梨和棗在劉伯溫的退休申請上交之前送,條件1就是成立的。

    條件2完全不成立。首先是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四年朱八八沒有殺功臣的想法,更沒有殺劉伯溫的打算,就是說事情還沒有緊急到要玩雞毛信的程度。

    另外,要注意的是劉伯溫告老還鄉是經過朱老大批准的,不是私奔。如果朱老大有想法,劉伯溫走得了嗎?李善長退休回家了都可以再抓回來殺掉,攔住劉伯溫有什麼難度?

    很多時候很多人在讀歷史的時候總是一廂情願的把歷史簡單化,情緒化。朱元璋兇狠,馬皇后仁慈,這些只是相對的。套用一句現在的流行語:“都說馬皇后仁慈,你反對一下朱重八試試。”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在看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時候,應該置身於當時的具體環境,站在歷史人物當時的角度來看等問題。如果你是朱八八,穩定朝局、加強皇位統治和最仁慈皇帝的光榮稱號,你會選擇哪個?如果你是驕兵悍將,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和花天酒地,欺男霸女,你會選擇哪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BA總決賽今晚正式打響,賽前預測,誰將拿下總決賽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