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成才攻略

    1.選材多元化,高考標準化

    讓偏才、怪才也有發揮空間,從中學開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特色班,將文化課和特色課並舉。培養更加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高考標準化就是全國統一標準,實行無差異化教學,根據招生專業設計考試科目體系。學得全,考得準,做到專統結合。

    2.渠道多元化,培養差別化

    高考一條指揮棒,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引發課外輔導、擇校大戰、尋租效應、資源配置等一系列問題。

    條條大道通羅馬,把選材的統一化向分散化轉變,拓展渠道。按專業需要針對性考核相應的學科知識。比如歷史、中文、法律需要很深的物理和數學知識嘛?中學學、大學還在學,真是浪費時間。尤其全民學英文是一個極大錯誤,把寶貴的時間放在未來方向上的學科知識上。

    3.師資輪崗制,消除等級差

    讓所有老師在縣市範圍內輪崗,提升教學能力,交流教學經驗。日本的老師就是3年輪崗,在不同學校流動。消除等級差,讓功利化老師失去市場,老師都按基本工資加績效工資,績效按360網路考核定星級和標準。對離家比較遠的老師,不能照顧家庭的給予配偶教育津貼。同時在學校配備教師公寓,保證教師能安心工作。

    總之,不拘一格降人才,千篇一律造廢材。社會上太多人都覺得應試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但看似公平的機制引發太多的不合理、不科學,本身就是不公平。改革可能出現新問題,不改革只會讓問題更嚴重,甚者阻礙人才培養和發展。讓人成為書的主人,千萬別讓大家成為書的奴隸。

  • 2 # 夢語連篇

    教育的功利化現象與去功利化建議

    我們所生存的社會越來越功利化了,教育也是如此。所謂功利化,指的是以強烈的終極利益為慾望追逐的動力,完全忽視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目的,無視過程的愉悅享受,僅求得結果速成的一種心理和行為模式。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帶來了人心的浮躁和鼓動,人們的功利化心態就這樣約定俗成。以學校亂收費、學生課業負擔沉重、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及考證過級熱、高分低能、考試舞弊等現象為表現形式的教育功利化現象正蓄勢而發,如洪水猛獸般侵蝕著教育事業的根基,吞噬著未來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成長。特別是在今天,教育功利化就像是一個開啟的潘多拉魔盒或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它的積弱和連鎖破壞效應帶來的不僅僅是對教育產業的摧殘和人才資源的破壞,更是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嚴重威脅。

    從以往的教育來看,中國學生的刻苦、勤奮和基礎知識的紮實而著稱,但是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心理除錯能力不足也不容迴避。一頭扎進書海中,以高考為最終極目標,不聞窗外之事,以至流傳起一個考上清華的同學不知道馬拉多納,沒有聽說喬丹之類的希奇事情。在現實中,惟有好的學習成績才是人才的標準,才是家長炫耀的資本,才是教師眼裡的乖小孩。但是隨著社會價值追求的多元性,以及現實成功人事的經歷研究,“第十名現象”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同。但是,在家長的觀念裡,有好成績,考好學校,這樣功利性學習取向始終影響著學生,約束著教育改革。學習的功利更是以培養“聽話”、“乖巧”、“順從”為主要特徵。一個人的成長經歷,影響著他以後的人生態度和價值選擇。如果一向“順從”和“服從”,而缺乏自我獨立的人格,無異於培養“奴才”,與社會發展要求的素質相關甚遠。學習功利的危害雖不是一時所能估量出的,但是從整體的社會發展而言,已經成為中國教育的困境。幸而,目前教育的改革開始進入試驗之中,但願這次規範空前的教育改革,能讓民主、自主和創新的教育理念紮根現實,逐漸成為中國主流的教育文化。

    教育功利化和讀書功利化的結果是形成了社會的功利化思維。廈門大學打破教育體制常規、打破“非博士不納”的怪圈,破格聘請只有大專學歷的謝泳為文學院教授一事,迅速引起了國內學界的高度關注和國內輿論的廣泛討論,本來應該以才能和學識為準繩任用教授,以“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惟才是舉為準繩,就因為謝泳先生的“大專”學歷,使這件事廣惹爭議,鬧得沸沸揚揚,不能不說是社會“惟學歷論”的流弊,這是社會功利化思維的體現。教育和讀書功利化是造成社會功利化思維的罪魁禍首,現實社會經過這些林林總總功利化思維的浸淫,就會發生價值觀的偏離和扭曲,社會原有的價值判斷體系、是非評判體系和道德倫理體系就會發生偏移,接著人們的行為活動失去了準則,最終形成一個失去規範的人類社會,導致人類社會關係和生存環境的惡化。

    而正常發展的社會是充分尊重人的價值的發揮,集合每一個個體的力量形成整體的發展實力。這樣的社會充分尊重知識和教育的強大作用,尊重高學歷人才而又不“惟學歷論”,更加講求人們能力(特別是潛能)和素質的發揮,視人才為社會的寶貴資源和強大財富,使人才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不懂得尊重知識、珍惜人才的人或組織註定會在優勝劣汰的競爭法則中被淘汰,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知識的閒置時最大的閒置,人才的浪費是最大的浪費。當社會惟知識和能力識人用人時,知識的價值才得以凸現,人才的效用才得以發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景象才可以蔚然成風,得到全社會的宣揚和倡導。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評判體系才是公平合理的,才是有利於促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因此,我們應當明確和清醒地意識到:教育和讀書功利化只是對知識的效用的暫時矇蔽,功利化對於汲取知識、人類科技進步和社會文明發展都是有害的。只有這樣,我們才會在現實面前找準自己的人生航向,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國家的各級教育部門在這個方面承擔著重大的責任,應該正確引導教育傾向,轉換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轉變、教育方式轉變、教育氛圍營造、教育方法更新和教育水準提升上下功夫,在引進教育人才上下功夫,在破解欠發達地區教育難題上下功夫,使教育去功利化,走上科學的發展道路。

  • 3 # 研美食小米

    教育的功利化不僅破壞了人的培養規律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直接扼殺學生的主動性,更忽略了孩子的全面教育。所以首先必須從全社會解放思想,引導建立新的辛福觀和人生觀,新的社會價值取向入手,同時加強孩子們的思想品德情感和藝術教育,使傳統的“科舉”教育逐步過度到全民素質教育的正確軌道上來。

    教育功利化 藝術教育 價值觀 素質教育

    今年兩會的關鍵詞是“改革”,而教育改革又是重中之重。回顧這十幾年來教育的發展,深感其功利化趨勢不斷加強的憂慮。作為一名有志青年,我受益於國內教育,有掙扎於此,所以想用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對國內基礎教育的改革提出一點建議,以供商討。

    一,現狀

    只有強了教育,中華民族的復興才有可能。而擔負著塑造,培養國之少年的國內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卻存在著很多不足和誤區。一直以來國內教育都圍繞著高考,重點考察知識的掌握和應對高考方面的訓練,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依然一考訂終身。儘管目前來說,這是相對公平的一種選拔,但也因考試內容造成的“重知識,輕實踐”,“重記憶,輕思維”,“重繼承,輕創新”的不足以及因成長路徑狹窄而造成的對考試分數的多度重視和過度的競爭心理,使整個教育思想和環境變得急功近利。眾多的學生為擠進重點,名牌學校而拼命,報各種特長班,家長為提高孩子成績四處奔波,傾其所有,學校更是教育功利化的重要推手,因為成績好的學校便可以在搶奪生源中立於不敗之地。在分數決定一切的環境下,其他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體育鍛煉等素質教育自然都變成了浮雲。而在揹負著巨大學業壓力的同時,少年們逐年下降,精神世界變得越來越脆弱,敏感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適應能力,自立能力和自信心,依賴性強,甚至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情緒消沉和人際交往障礙。

    二,危害性及原因

    (一)教育功利化的危害性

    首先是破壞了人的培養規律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然而功利性教育卻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要名利,不要事業。教書為賺錢,讀書的為考試等等功利思想和行為都在危害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我們的教育往往是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甚至高中化,高中把研究生該學的東西都學完了,這不僅是摧殘孩子,更違背了教育應該遵循基本規律,其次是直接扼殺學生的主動性,再次是忽略了孩子的全面教育。

    (二)原因

    一直以來“傳宗接代,光宗耀祖”又是作為一個家庭成員的首要任務,獨立子女是很多家庭精神的寄託和希望所在,儘管他們得到了更多的物質享受,但並不比父母輩辛福,他們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壓力:學業的壓力、就業的壓力、成功的壓力。如今大家都把教育和將來的工作、生活、居住、收入以及名聲等緊密聯絡在一起,認為讀了大學,而且是要上名牌大學,找個好工作才是王道。家長都只在乎形式和結果,自然使教育變得越來越功利化。

    三、對策

    (1)要改變教育的功利化,離不開社會大環境的淨化。

    (二)進行教育觀念的改變,樹立傳承中華文明之教育思想,吸納西方教學經驗,逐步確立新時代中國教育思想理念。

    總之教育的本質是提高公民的素質,樹立起一個名族的精神情感。是靈魂的教育,文化的樹立,境界的提升,眼界的高遠,是事關中華民族千秋萬代的事。我們的教育,著實應該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穩,少一些虛榮,多一些真實,少一些短視,多一些長遠。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優秀更全面的人才,使中華民族永遠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4 # 初中人教版英語

    首先說,教育的功利化不但破壞了顯示的培養規律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更直接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例如:老師讓學生做一些題,學生問:“老師,這些題算分數嗎?”如果不算分數,個別學生就會應付。這樣孩子的思想,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影響特別大。沒有“利”不出力。這樣會害了孩子的未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然而功利化的教育卻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要名利,不要事業。教書為賺錢,讀書為考試等等功利化思想和行為都在危害我們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長期以來,中國在學術領域缺少大師級的人物,產生不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教育問題有很多。教育功利化是影響中國教育健康發展的障礙之一。

    表現為:過於看重結果而輕視過程;過於看重知識的學習而忽視能力的培養;過於看重學業發展而忽視健人格的全面塑造;過於看重外在的形式而忽視內在建設。而學校和家長的急功近利更助長了教育的功利性。我們的教育往往是幼兒園小學化,小學初中化,這不僅是摧殘孩子,更違背了教育應該遵循基本規律。

    教育的功利化結果是直接扼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校僅僅為了升學率、為了領導的政績而無休止的擠壓學生的各種時間。再加上社會和家庭對成績的過分重視,這種情況下學生的壓力太大,從而導致許多學生逐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甚至相當一部分學生已經沒有絲毫的學習興趣。

    要改變教育的功利化,離不開精華社會大環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生的意義常被我們眼前的種種現象遮蔽,甚至迷失。人的生活意義的缺失,享樂主義成為了支配人們生活的根本方面。所以首先必須全社會解放思想,引導建立新的幸福觀和人生觀,新的社會價值取向。

    教育不能夠離開感情而存在。在教育過程中,老師和被學生之間必須以感情作為橋樑,作為紐帶,才能產生教育的效果。教育過程離不開感情,感情最能教育好人,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對於教師,師風、師德應當成為首選,好的教育不僅僅能夠做到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現在的兒童、少年,因為外界的誘惑,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少了,疏遠了。所以培養學生健康的、豐富的感情世界,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人的培養問題方面,藝術教育有著獨有的作用。它是一種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非功利的教育。也是美的教育,也是一種快樂教育與遊戲教育。藝術教育的特點就在於它不是強迫學生在做某些事,而是透過藝術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打動學生的感情,讓學生愉快地受到教育,可很好地幫助學生明是非、知善惡、識美醜,以“善”為美,以“德”為美。在這方面,是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儘管分為各式各樣的門類教育,它們在發展學生的智力與能力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教育的本質是提高中國人民的素質,樹立起來一個民族的精神情感。是靈魂的教育、文化的樹立、境界的提升、眼界的高遠,是事關中國千秋萬代的事。我們的教育,應該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沉穩;少一些虛榮,多一些真實;少一些短視,多一些長遠。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培養出更優秀、更全面的人才,使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 5 # 育鄰人

    這是一個好問題:

    教育到不培養標準產品的時候就可以沒有那麼多功利,還有一個就是教育需要社會支撐,教育行業"自給自足"必然催生功利。

    話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切科技、科學前行的基石,他是社會進步的源頭。動物界有烏鴉“反哺”,教育亦需要其他行業的反向哺育。當今西方著名大學均有強大的校友團,校友更多的承擔了學校的在發展、在壯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薏米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