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父母堂
-
2 # 8爪媽媽
0-12個月
0-5個月的時候,語言發育基本停留在“聽”的階段。一般情況,3-4月,發出母音,如a ~o,啊~噢~,父母可以微笑著模仿寶寶的聲音,這樣會激發他的興趣。雖然他聽不懂,但在他發出咿~呀聲音時,要及時給予迴應,目光和寶寶對視並微笑。
6個月以後,寶寶通常能發出子音和母音組合,如:ba~ba,ma~ma,很多父母以為這是在叫自己,其實這時寶寶只是機械發音,並不懂具體意義。
8-12個月的寶寶,對講話的注意力提高,一些發育較早的孩子,對一些簡單的語言命令會有反應。有時會含混的發出一些變調音,這時的寶寶還處於適應不同音調的變化階段,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關於稱呼
從6個月開始,有些發育較早的寶寶,就能發出ba~ba,ma~ma,爸爸、媽媽的音調,這時他還不能把語意進行關聯,這時媽媽,就要指著自己,並看著寶寶說“媽媽,我是媽媽”,其他稱呼同樣的方法進行引導。
2.搖頭表示“不”
寶寶7-8個月後,會透過面部表情進行識別,對一些簡單指令會做出反應,如:寶寶抓媽媽的頭髮,媽媽搖頭表示不可以,並收起微笑,面露不開心的表情,撥開寶寶的小手。寶寶透過這一系列反應,也會逐漸理解,並學會搖頭這類簡單動作。
3.統一事物名稱
這個階段,最好對同一事物,統一稱呼,避免寶寶產生混淆。如:汽車,所有人都要統一說汽車,不要說:車車。
4.識記物品
指認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在8個月以後就可讓寶寶看實物卡,或有聲掛圖,圖片要是實物照片,不要用卡通、萌化的圖片,這樣更易識別理解。這一方法其實適用於寶寶學說話的所有的階段,家長要隨時給寶寶指認物品。
1-2歲寶寶學說話1歲以後,進入了語言發展期,寶寶似乎突然就理解你說的話了。對於家長髮出的指令,已經能做出反應了,通常寶寶在2歲達到語言爆發,不僅能明白講話時的大部分內容,還開始使用代詞。寶寶的語言發育是不同的,會有早晚差異,所以,這個時候只要加強引導和鍛鍊,不用和別的寶寶做比較,可按以下方法教寶寶說話:
1.發音準確
不說兒語,如:“車車、鞋鞋、飯飯”。因為,1歲左右寶寶正在積累詞彙,父母一定要用標準的發音和名稱來交流、示範,隨時指認生活的常見物品和圖片,累積詞彙量!無論是在家、外出,比如看到“斑馬線、紅綠燈、公共廁所、雕塑”等任何物品,隨時指認,並簡單的給寶寶說明這個物品是用來幹什麼的,以便於他理解。
2.語言+動作+場景相結合
和寶寶說話時,語速要放慢,多說短句子,多說他熟悉的事物。在說到具體行為時,要將語言和動作場景相結合,如:踢球時,要邊說邊示範,上臺階時說“抬腳”,方位詞數量詞都可以這麼教,如:“寶寶在門裡面”“媽媽在門外面”,這有助於寶寶對語意產生聯絡理解。
3.多發指令
這個時候家長要減少代勞,讓孩子自己動手,並對孩子多發出指令,如:“把XXXX給我”,“去房間拿XXX和褲XXX”,“吃飯了,坐到椅子上面去,”透過指令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同時,也要根據寶寶的理解,適當增加或減少指令。
4.識記性別名稱
一問一答,你叫什麼名字?你幾歲了?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讓他在問答中熟悉自己的資訊,熟練以後再以這個方法訓練,爸爸媽媽的名字,並逐漸擴大識記範圍。
5.代詞的使用
很多寶寶對代詞(你我他)容易混淆。如:媽媽說:“你要吃飯嗎”寶寶通常回說:“你不要吃飯”。
所以最初建議換個問法“寶寶要吃飯嗎”,他會回答“寶寶不要吃飯”。在他熟悉理解後,再逐漸加入人稱代詞。
前期可先從“我”開始,頻繁讓他理解,如:我的玩具,我的小車,我的衣服,讓他明白,自己就是“我”,對方是“你”。這一點要完全理解通常需要一定時間,家長不必著急。
6.創造語言環境
要給寶寶創造語言環境,可講故事或放音樂讓寶寶聽,這時並不要求聽完或理解。透過兒歌、詩詞或故事等對提升語言的辨音及韻律節奏是非常有效的。寶寶在上學前往往就是透過聽故事,在提升語言表達的同時,也在學習掌握規則。
最後,再總結一下,教寶寶學說話,除了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就是耐心,懂得這些道理方法,就要應用到生活場景中,耐心聽寶寶說,還要耐心引導寶寶說!
-
3 # 七寸憂傷
保持耐心。
孩子開始學說話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要有耐心陪伴,每天教寶寶學習幾個簡單的發音,就算學不會或錯誤了,也不要心急責怪孩子,保持冷靜耐心。
注意教學語言。
有的家長認為跟孩子說話就應該多用疊詞,這樣顯得親切,比如吃飯飯,洗手手,這些寶寶語儘量避免少用。這樣會影響孩子學說話完整性,容易誤解意思。
正確發音,少用方言。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但是在教孩子說話時要使用標準普通話,注意發音的正確性,比如h.f不分。
不宜重複寶寶的錯誤發音。
有時候家長覺得寶寶奶聲奶氣學說話很可愛,忍不住要重複一遍寶寶錯誤的發音,比如爸媽不分,把姑姑讀成嘟嘟,這些都是正常的,但家長不要重複寶寶錯誤發音,堅持用正確的讀音教他,時間久了自然會糾正過來的。
理解有些孩子學說話比較晚。
有些家長比較性急,寶寶到一歲多了還是不會說話,於是強迫性要求他說。其實,有些寶寶確實說話比較晚,其智力,聽力都是正常的,與他溝通也有反應,這種情況家長也不用太過於擔心,到兩三歲自然會說話了。
注意超過2歲未說話可能是病理訊號。
雖然有的孩子說話比較晚,但超過2歲還是遲遲不會說話家長就要引起重視,是否有疾病引起。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下,找到病因,及早治療。
7總之,教孩子學習說話需要耐心,也要多觀察寶寶的變化,與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跟你分享一下我自己育兒的一些經驗心得,現在的科技發達,我就嘗試用數字產品幫助自己教育孩子,之後也試用果很多款名為“早期閱讀”或“學字”的應用軟體,都不是十分滿意,要麼是到後期課程需要交費,要麼就是說是免費,但內建廣告頻繁,影響學習效果。直到朋友向我推薦了 ,【貓小帥學漢字】應用。讓我知道孩子如果先接觸漢字,感受漢字,感受漢字閱讀帶來的樂趣,可培養孩子的初步語感,給孩子帶來更多學習興趣。後來我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使用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僅課程全部免費,可以讓孩子持續學下去,並且每一個關卡還都有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鞏固先前所學內容。我們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培養孩子的用眼習慣。
-
4 # 豆粑粑聊育兒
如何教寶寶說話呢?
1、重視日常交流
比如在換尿不溼時,可以說:"寶寶屁股髒,媽媽換新的,換完屁股乾乾淨淨,寶寶真高興!"。在喂寶寶喝水時,可以說:"寶寶渴了喝水了。"。帶寶寶外出時,所見到的景色均可作為與寶寶談話的內容。總之就是要與寶寶多交流。不能每天對著寶寶不說話。
2、適當的語言刺激
在跟新寶寶說話時,聲音要輕柔,速度要放慢,還可以伴著優美的旋律。比如:媽媽可以給寶寶輕輕地唱兒歌,給寶寶講故事等等。但是,一定要把握度,語言刺激不能過於頻繁,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寶寶大腦和神經的疲憊,適得其反。
3、注意語調和擬聲疊詞
寶寶雖然不會說話,但是他們大人說話的聲音是有不同感覺的。父母們要用語調較高的聲音和寶寶們交流。高聲用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低緩的聲音用來安慰寶寶的情緒。父母和寶寶講話時,要多用寶寶喜歡聽的擬聲和疊詞。比如:"小雞嘰嘰,小狗汪汪等",寶寶聽後會很開心,然後自然就模仿了。
4、巧用手勢
我們可以先自己示範用手指寶寶的照片,牆上的掛圖等,邊指邊說,然後拉寶寶的手去指。當寶寶指到某一物品時,我們要說出該物品的名稱,降低語速,多說幾次,發展寶寶的語言。
5、多用積極肯定的詞句
在寶寶學說話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應該儘儘量少用諸如"別碰它"或"不能做"等這樣的否定詞句。而積極肯定的詞語,會將帶給寶寶極大的信心。比如:寶寶抓了茶杯要玩,你不妨換一個皮球給他,說:"不要拿杯杯,我們一起來玩球球。媽媽把球球滾過來,寶寶接住了,再滾給媽媽。",不要說"別玩杯子,把杯子放下!"。
6、做遊戲
寶寶們天生就喜歡玩,我們不妨多和寶寶玩玩遊戲。在遊戲互動中,寶寶們能學到不少東西呢。比如,摸五官和四肢的遊戲,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讓他看著你。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你問他:"媽媽或者爸爸的鼻子在哪裡?"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指自己的身體部位。寶寶們在這種有組織的遊戲中,自然能快樂的習得語言。
其實總結起來就是要多和寶寶交流,想盡各種方法讓寶寶多聽多看,慢慢的就能開口了。千萬不要為了省事就給寶寶些玩具讓他自己去玩,不和他交流。而且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到了寶寶10個月以後,要有意的去刺激讓他早日開口。比如,他想要一個東西時肯定會咿咿呀呀的指那個東西,這時我們不能馬上去幫他拿過來,要先問他想什麼,然後拿過來告訴他這是什麼,讓他說。每次都這樣做,慢慢的寶寶就能開口了。
-
5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教寶寶學說話,不懂這5個小妙招,坑到深處是親媽
1、當孩子無意中用短語來表述自己的想法時,父母應當多加鼓勵和支援,以此來幫他建立自信,儘量讓他使用短語代替哭鬧和手勢。
2、協助他不斷認識周圍的人和事物,並介紹給寶寶,向他詳細述說細節,把幼兒經常置身於語言環境之中,對他語言學習十分有利。
3、平時多鼓勵寶寶多使用口語來表達,而不是隻動手指就可以了。你可以教會他說出“牛奶”、“水果”等詞彙,而不是讓他想吃想喝時,就指向冰箱。每次寶寶能說出自己想要表達的詞彙,無論標不標準,都是一次不錯的進步。
4、教幼兒說話也要本著做什麼像什麼的原則。吃飯時教給他,“牛奶”、“葡萄”、“香蕉”、“張開嘴巴”等。睡覺時,“上床了”、“脫衣服了”、“閉上眼睛”等,教寶寶說話要像遊戲一樣有趣。在玩玩具時,教給他玩具的名稱,怎麼玩的,如“把球扔給媽媽”。教寶寶學說話時融入生活,具體又形象,不斷重複給寶寶的語言學習帶來了強化作用。
5、當寶寶想要一樣東西或想做一件事情時,父母先不要急著滿足寶寶的意願,而是要先耐住性子細心的觀察。如寶寶想要奶瓶時,先不急著滿足他的意願,他肯定會著急去達到自己的意圖,這個時候是教會他透過語言表達意願最好的時機。父母多支援寶寶說話,也不要急著代替他說話,讓寶寶多參與語言的交流和表達,讓寶寶既能提高語言能力,也能滿足心理和生理需求。
不想做一個坑娃的爹媽,就抓緊學習上面的育兒技巧吧。需要強調的是,寶寶在2歲還不樂意說話,或不能清晰表達自己意願,或者無法把詞彙連線成短語,就應該及時尋求兒科大夫了。
回覆列表
第一種幫助:給身邊的每個物體貼上標籤
在寶寶的世界裡,每樣事物都有名字,你可以利用這一點,用你口中說出的話語來為寶寶生活環境中的各個物品“貼上標籤”,指給他看,哪個是奶瓶、杯子、碗、桌子、椅子;告訴他,每天都要穿的東西分別叫做紙尿褲、衣服、褲子、襪子、鞋子;讓他認識自己的小手、小腳、小肚子、臉上的眼鏡、鼻子、嘴巴……
到戶外玩耍時,也可以指指小貓、小狗、花草樹木、車輛房屋等,更不要忽略了人們的稱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哥哥姐姐等,也可以多讓寶寶說一說自己的名字,這樣有助於自我認同感的發育。
第二種幫助:寶寶說的話,你要多聽!多聽!再多聽!與你對寶寶說話一樣,寶寶對你說的話也很重要,即使你還沒有聽出他說的任何實際詞彙,你也要拿出“我正在認真聽你說話”的姿態,並且迴應他,“嗯,好的,很有趣哦!”你提出問題時,也要留一個空檔,等待寶寶的答覆,即使只是幾句聽不懂內容的嘟嘟囔囔,或興奮得肢體動作,哪怕是一個微笑,也是很有價值的。
第三種幫助:將概念演示給寶寶看讓寶寶摸一摸咖啡杯的外壁,讓他感受到溫暖;再讓寶寶摸一摸冷水,讓他感覺到冷。
將寶寶輕輕抱起來,然後再緩緩放下,或將物品放在高出再拿到地面,讓他感受到上下概念。
將食物或玩具放在盒子裡面,再拿到寶寶面前,讓他感受外和內。
以此類推,大和小、空和滿、溼和幹……此類概念都可以用到演示法,讓寶寶理解得更加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