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坡老怪

    老莊之道,是無為之道,這裡的“無為”,不能說是“無能為之”的意思,道德經第一章說“無為,天地之始”,可以理解為“無”是一切的根本,也就是事物的起源,是一切規律的源頭,應用到社會學中,就是凡事要講究自然規律,順著規律去做,違背規律也就違背大道,背道而馳不能達到目的的意思。應用到現代科學中,就是一切從最根本的基礎學開始。應用到現代商業中,就是以“無為”的眼光看待市場,從市場的根本需求出發,尋求適合自身發展的定位去從事商業行為,所以,道德經的“無之以為用”和莊子的“無用之用”,要從文字的作用去理解,“無”之“以為”“用”,“無”是根本,“以為”是手段。“用”是結合實際的實用,莊子的“無用”“之”“用”,是要區分這個“用”在應用之處和前後的定位,前面的“無用”是銜接老子“無之以為用”的全部,後面的“用”是提升應用的水平,這樣就能根據“道”的規律把事情做得更好。

  • 2 # 潛龍初學者

    老子的“有之以為器,無知以為用”和莊子的“無用之用”意思差不多,如果從文字上闡述可能大家不好理解,舉幾個例子比較好!杯子

    一個杯子就是因為中空(空無一物),才能有盛水的功能。如果中間不空,那只是一個物體而已,或許是一塊玻璃、一塊木頭、一塊陶器!

    房屋

    房子因為中空所以才能住人,否則就是一堆木頭、一堆混凝土、一堆磚頭而已。

    人與其他動植物根本的區別是人大腦可以思維,可以利用工具。就是因為人有超越實體的精神本質,故而才可以創造美好的生活,否則就如植物人一樣,就是一坨肉而已。

    綜合來看,所謂無之以為用對於人類來說主要是強調人精神的重要性,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往往才是萬物的主宰,而一切有形的東西作用皆是有限。你如果能從每一個有形的物中悟到無形的東西,那麼恭喜你,你開悟了!

  • 3 # 國內ERP專題

    《道德經》中 有以為利,無以為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意思是:

    三十根輻條集結為一個車輪,正是因為它們拱成一個圓形的中空之處,才能連線車軸,成就了車輪的用途。揉和黏土製成陶器,正是因為它留有中空的部分,才成就了它的用途。開鑿門窗建成居室,正是因為它中間是空的,才成就了房屋的用途。所以,“有”給人方便之利,“無”發揮著作用。

    老子講了“有”和“無”的關係。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所謂有無相生,沒有“無”,也就無所謂“有”。所謂“無中生有”,確實如此。這裡既承認了事物的客觀存在和使用價值,又強調了內在規律和虛靜的無形而巨大的力量。

    《莊子》中“無用之用”

    完整的句子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莊子也是道家學派,但與老子的思想又略有區別。這句話原文為:

    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絜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後有枝,其可以為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壽。”

    大意是:櫟樹之所以能活這麼久,是因為他不能做船,也不能做門,在傍人看來簡直就是百無一用。在莊子的眼時,百無一用也是一種用處,即憑這點用處能在世間生存。

    萬事萬物都有用處,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他的具體用處是什麼而已。還有一個隱性的意思:真正的大材表面上看起來是沒有什麼用處的。一般來說對於現代社會來說百無一用的人,是會被人們唾棄的,除非是被人供奉的神像,否則很難生存下去。莊子因為處於戰國的戰亂時代,所以他對保全自己非常重視,而要保全自己,從莊子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做到“無為”,而無為的表象就是“無用”。“無用”是保全,“無為”是修道,為了修道而保全自己有何不可呢?你看商鞅、吳起這些有用之材哪個有好結果呢?

    莊子還有一辯證的名言來說明這個問題:“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 4 # 墨書微閱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原文如下:

    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是,“車輪上的三十輻條彙集到一個轂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這三個比喻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有”與“無”的不同。雖不是專講人生哲理,但也能讓人很自然地從悟出人生哲理。

    但現在的人只注意“有”的東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無”的東西及其作用,往往會以“無”來否定“有”。老子在此章節裡舉例說明“有”和“無”即實物與虛無部分之間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為用的,“無”的東西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人所覺察。

    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曾說:“老子所說的‘道’,是‘有’與‘無’的統一,因此它雖然是以‘無’為主,但是也不輕視‘有’,它實在也很重視‘有’,不過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第二篇說‘有無相生’,第十一章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一段話很巧妙地說明‘有’和‘無’的辯證關係。一個碗或茶盅中間是空的,可正是那個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裡面是空的,可正是那個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實的,人怎麼住進去呢?老子作出結論說‘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它把“無”作為主要的對立面。老子認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無’的辯證的統一,這是對的;但是認為‘無’是主要對立面,這就錯了。畢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子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本來沒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沒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沒有了。”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這句話出自莊子《內篇•人間世》,摘自部分原文如下: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有些人自認為在做“有用”的事,卻收效甚微;有些人看似在做“無用”之功,卻流芳後世,引為大用。

    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莊子的道理,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不用而寓諸庸。”怎麼叫做“庸”呢?“庸”就是“用”的意思,莊子說“庸也者,用也。”把《莊子》內七篇搞通了,就明白莊子並非是主張完全不用,還是用,用而恰當,用而適可,他下面就有“用”字的解釋:“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所以《中庸》的來源差不多也有這個意思。

    我們不妨想想,祖輩們種樹難道是為了當時就享受清涼嗎?這“有用”嗎?過不了幾年,人死樹枯,又能落得什麼呢?

    而這些所謂的“有用”,只不過是一些目光短淺之人看見蠅頭小利而迸發出的欣喜之詞;而種下一棵樹看似“無用”,卻為後世帶來了一片清涼。

  • 5 # 紫天雲

    01 老子的“無之以為用”

    《道德經》第十一章雲:“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帶來便利,而“無”才能使“有”得以發揮作用。

    這裡的“無”,是道家哲學的重要概念之一,老子正是從現實世界中的車轂、陶器、房屋門窗等器物“無之以為用”的現象出發,才引申出其重要的哲學觀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德經》第四十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聯絡《道德經》第十一章的論述,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天下萬物生“以”有,有生“以”無。即,天下萬物因“有”而生,而“有”皆因“無”以為用,離開了“無”, “有”也就不能發揮什麼作用了,這也正是《道德經》第二章所論證的“有無相生”的辯證思想。

    對於“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這句話,有的哲學家把它上升到本體論的高度,認為“有”之前必須是“無”,由“無”生“有”,這種看法的確有待商榷,因為如果這樣去理解的話,就會滑向神秘主義論的深淵,而歷史上的魏晉玄學正是如此。

    02 莊子的“無用之用”

    《莊子﹒人間世》雲:“支離疏者,頤隱於齊,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脅 。挫針治繲,足以餬口;鼓策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 ;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鍾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 !”

    意思是說,有個名叫支離疏的人,下巴隱藏在肚臍下,雙肩高於頭頂,後腦下的髮髻指向天空,五官的出口也都向上,兩條大腿和兩邊的胸肋並生在一起。他給人縫衣漿洗,足夠餬口度日;又替人篩糠簸米,足以養活十口人。國君徵兵時,支離疏捋袖揚臂在徵兵人面前走來走去;國君有大的差役,支離疏因身有殘疾而免除勞役;國君向殘疾人賑濟米粟,支離疏還領得三鍾糧食十捆柴草。像支離疏那樣形體殘缺不全的人,還足以養活自己,終享天年,更何況像形體殘缺不全那樣德行的人呢!

    由於支離疏形體殘疾、醜陋無比,因而國家徵兵時,根本不會讓他參軍,也不會讓他去服勞役,真的是個“無用”之人,但這種“無用”,卻是有大用的,因為不去參軍打仗,也就不會出現在戰場上遭遇死傷的情況,從而能夠在亂世中保全自己的性命,得以頤養天年,這比起那些在戰場上作戰犧牲計程車兵,支離疏的“無用”,不正是有大用的嗎?

  • 6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中“無之以為用”和《莊子》中“無用之用”,雖然講的都是道家思想“有用”之論,但表達的思想所產生的效果並不一樣。應值得論述一下:

    《道德經》中“無之以為用”實際上是反而有用,而《莊子》中“無用之用”,是一種放棄私慾形成的無用,反而自由自在快樂。先來論述《道德經》中“無之以為用”: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德經》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就是做人做事,以貌似消極的方法來達到最積極的目的。如果真以為“無之以為用”“無之”這就大錯特錯了。這裡所說的無之,就是從“陰”入手,實際上就是以陰制陽,以陰勝陽,達到最大的陽為目的。

    “常道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這裡指的“道”是無為的,但實際上還是無不為的,無不為就是沒有什麼不可作為,意思也就是有為。同樣問題裡面“無之以為用”,並不是沒有什麼不可作用,其實意思就是有用。“無之”其實就是不要亂用,不可濫用,而是按自然法則去做有用的人和事。

    “弱者道之用。”做柔弱的人更能發揮最大的作用,柔弱勝剛強,以柔克剛。柔弱,謙虛和忍讓才是做人的法寶,才是取得成功的有用。再論莊子的“無用之用”: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莊子《逍遙遊》原文。

    從莊子的這一論述中也就得知,人生在世有用或無用,過得好不好,自在不自在與物質體的大和小,多和少並沒有什麼關係。關健在於避免追求不必要任何私慾。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原文

    什麼才是真正的“無用之用”這就是莊子的最好回答,意思也就是真正達到自由自在的境界才是人生最大的有用,就必須做到無己,無功,無名。

    總之,綜上所述《道德經》中“無之以為用”和莊子的“無用之用”,都是道家思想自然而然做人做事的道德修養。只是兩種做人做事的方式表達而已。主體思想意識就是教導人們做人做事不要一一高傲自大。對我們當今社會的人來說有很大的積極教育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擇適當的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