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朝居士
-
2 # 崑崙山的神龍
唐朝三品官員和明清三品官員權利相差極大。以正三品職官為例,唐朝正三品職官有中書令、侍中、六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護衛,可以看出上數職位不是位高權重的宰相,就是各部首長或掌兵權的大將,最差的也是一個清貴的職位。而清朝正三品職官有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順天府府尹等職,基本上都是各部副職和一些比較重要司的主要長官。
這麼說吧,唐朝的正三品職官可以說是唐朝主要的政府軍隊領導,相當於現在比較重要的正部級到正國級幹部。明清的正三品職官就是高階官員和中級官員的分水嶺,相當於現在的局級到副部級幹部。而且從爵位上也能看出來,唐朝的開國候只是一個從三品,而明清的侯爵確實超品。因此唐朝三品和明清的三品不論從權利還是待遇上說都是天差地別的。
-
3 # 滔客歷史
我是愛歷史的小曹氣,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唐朝官員等級有“正,從,上,下”分為九品十級。
其中三品官有兩種,為正三品和從三品。
唐朝的一品、二品官職多半是榮譽性質的官銜,是虛職,一般只在合適的時候授予合適的人,正一品官職包含了: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唐太宗李世民稱帝前的官職,之後不設)。正二品官職包含了: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長期空缺)、大行臺尚書令。而從二品則是: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唐朝實施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長官就是宰相,宰相就是正三品職位,歷史上唐朝有名的宰相有狄仁傑,他就是正三品職位。
所以三品官員在唐朝已經是文人士大夫能達到的最高官職了,除非開國功臣,可能加上一個一品或者二品榮譽頭銜,如程咬金去世後追贈“大都督”,就是從二品。所以在唐朝,正三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副國級。
到了清朝三品,也分為正三品和從三品,清朝三品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級別,文職京官:督察院左右督御史【中紀委副書記】 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信訪辦主任】 大理寺卿【最高法院院長】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北京市長】 奉天府府尹【直轄市長】 按察使司按察使【省紀委書記】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王府長史【軍級軍隊領導】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為正三品。
一般大家所熟知的兩江總督,湖廣總督,巡撫這種職位是二品職位(有些特別厲害的為一品),然後下面各府(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的知府則為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廳級,三品在這中間,比二品小,比四品大,也就是頂多一個省的省長至副省長位置。
所以唐朝的三品和清朝的三品相差還是很大的,一個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一個是隻能管一個省還受限於地方總督的省長。這待遇也就不用說了吧。
-
4 # 物語情歸
唐朝正三品,比如侍郎,參加朝廷大政,臨軒冊命,門下省有門下侍郎2人,正三品,為侍中之副,"門下侍郎,掌貳侍中之職,大祭祀則從,盥則奉巾,既帨,奠巾,冬至,奏天下祥瑞,侍中闕,則蒞封符券,給傳驛。"
門下省屬官有左散騎常侍2人,正三品下,掌規諷過失,侍從顧問。
尚書為正三品,尚書的地位高。尚書是高官全職的兼職,不能具體處理本部事務,六部尚書分為三行,吏兵為前行,刑戶為中行,禮工為後行。
唐代官員接品級分得糧食俸祿和土地,俸料三項
1.三品分得祿米四百石,每年供給一次,給祿三品為30石。
2.均田制下,唐代事官等按品級受職分田和永業田,三品8頃,皆給百里之地,三品10頃,永業田,縣公職事官三品25頃,
3.唐代俸料制包括月俸,食料,雜田,職事官有防合,一品至五品有防合,一品防合96人,百官防合,僕俸食雜用以月給之,總稱月俸。
4,三品官員致侍可享受朔望聽朝參,唐朝三品月俸五千一百,雜用九百,月薪24000,摺合年薪28萬以上人民幣。
清朝的三品相當省部級職務,文官三品中的光祿寺卿,太僕寺卿,掌管祭祀,皇帝出行,順天府尹,奉天府尹管地方事務,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嚴查官員的違法問題,
而三品官中的武官掌握兵力超過千人,是有將軍街的官員,
總之,唐朝,明清的三品官員根據職位不同,他們的權力也不同,唐朝的三品官員從祿米,月俸等分實物待遇和特殊實物待遇按品級,有人力,職田,月雜給一起,獎勵等一品官年俸80多兩,約326400元,祿米650石,約134355元,總計一百多萬元,三品以此類推,比較豐厚,而明清經濟蕭條,官員俸祿比唐朝低很多,明朝常拿布匹等頂替俸祿,九品官員年俸66石大米,一品年祿576石大米, 三品官員介於之間,清朝主要是年祿,每一年春秋兩季發給,年俸不高,三品俸銀130兩,一般比唐朝少得多。
-
5 # 秋風拂檻
唐朝文官
三品有以下職務及職責:
中書省:中書侍郎 (二人)(正三品)
職責:中書省----發令。這些命令大周朝叫做“敕”,雖以皇帝的名義發出,卻不由皇帝擬定,而由中書省擬訂。其程式如下:由中書舍人草擬聖旨多份,稱“五花判事”,再由中書令(中書省長官)或中書侍郎(中書省副官)選出一份並稍加潤飾,成為正式詔書,接著由皇帝畫一敕字成為皇帝的命令,最後下達門下省。
門下省:門下侍郎 (二人)(正三品)、 左散騎常侍 (二人)(從三品)
職責: 門下省----複核。由中書省發出的皇帝命令,至此須經過複核。若複核不透過則由給事中(有封駁權的官)批註送還中書省,稱“塗歸”,意思是要求中書省重擬。若複核透過,還需侍中(門下省長官)或門下侍郎(門下省副官)簽名,詔書才正式生效,然後下達尚書省執行。若由皇帝直接發出命令,而沒有中書、門下的印章,在大周朝這被認為是違法的。
尚書省下六部: 吏部尚書 (一人)、戶部尚書 (一人)、禮部尚書 (一人)、兵部尚書 (一人)、刑部尚書 (一人)、工部尚書 (一人),均為正三品;
職責:尚書省----執行。尚書省長官叫尚書令,先祖在做皇帝前曾任此職,所以其後朝臣無人敢再當尚書令,常虛懸其缺。尚書省實權遂在其副官,稱左、右僕射者。左僕射管吏、戶、禮三部,右僕射掌兵、刑、工三部。每部下有四司,共二十四司。 秘書省:秘書監 (一人)(從三品) 秘書省職責---掌經籍圖書
殿中省:殿中監 (一人)(從三品) 殿中省職責-----掌天子服御
二臺:
御史臺:(監察機構):御史大夫 (一人)(正三品) 職責:它分為左、右御史,左御史監察中央政府官員,主要是尚書省六部官員,而中書、門下省不在監察之列;右御史檢查各地方官員,全國分十道,每道一個,稱“觀察使”。這“觀察使”本是中央的監察官,在各道巡查,後來就變成常駐地方的中央官了,無形中成為地方的最高長官。假使他的任務是巡視邊疆,在邊防重地停駐下來,中央又賦予他全部權力以應付地方事宜,這即成為“節度使”。節是當時一種全權的印信,有了它就可以排程一切,故稱“節度使”。由於其權力極大,所以逐漸演變成“藩鎮”。
司天臺:(又稱太史局):司天監 (一人)(正三品)
九寺:太常、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 每寺均設有:正卿 (一人)(正三品) 1、太常寺----“常”,本作“嘗”,取以食物供奉祖先,讓其時時嘗新之意,故太常寺管皇帝理祭祀之事; 2、光祿寺----其來源為漢代光祿勳,“勳”通“閽”,是皇家的門口,故光祿寺掌管宮門警衛; 3、衛尉寺----漢本是皇家衛隊,至唐變為僅管皇帝依仗帳幕等; 4、宗正寺----掌管皇帝的宗族之事; 5、太僕寺----僕,是趕車人的意思,故太僕寺掌管皇帝的輿馬; 6、大理寺----源於漢代廷尉,為中央審判機關; 7、鴻臚寺----臚,是傳呼之義,源於漢代之大鴻臚,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等於皇帝私人的外交部; 8、司農寺----源於漢代大司農,管政丨府經濟的機構,天下田賦收入名義上均歸司農寺管理,而入國庫; 9、太府寺----也是管經濟的機構,但是是管山澤鹽礦等稅的,這部分收入納入皇帝私人錢庫中去。
五監: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國子監:祭酒 (一人)(從三品)------負責全國教育及考試少府監:正監 (一人)(從三品)------負責推動和普及農業、手工業技術將作監:正監 (一人)(從三品)------負 責宮室建築、金玉珠翠器皿的制紗羅緞匹 的刺繡等事軍器監、都水監不設三品官職
女官職位: 女侍中(一人)(正三品)------絲綸閣女官掌撰擬詔書,女侍中可參決奏章,直隸皇帝。
唐朝武官
正三品: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從三品: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明朝中央官員(三品)
中書省: 參議 1人 正三品
中書省參議府 參軍 1人 從三品
斷事官 1人 從三品
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順序) 六部各設尚書一人,直接對皇帝負責,尚書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長)、郎中(司長)、主事等。 (1)吏部(人事部):負責官吏的管理,考核,升遷等 正二品吏部尚書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 (2)戶部(財政部):有十三個司,分別管理各地的收支與報銷 正二品戶部尚書1名,正三品戶部左右侍郎2名 (3)禮部(禮儀部):主管國家兇吉大典,教育與考試,招待外賓,宴勞功臣等 正二品禮部尚書1名,正三品禮部左右侍郎2名 (4)兵部(國防部):管理天下軍政(軍令由五軍都督府管理) 正二品兵部尚書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 (5)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書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 (6)工部(建設部):管理建築、後勤、水利、製造等 正二品工部尚書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 。
督察院------直屬於皇帝的監察部門
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
詹事府 詹事1人 正三品
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
大理寺卿 1人 正三品 相當於今天的法院,是全國最高上訴機關
太常寺卿 1人 正三品 主管祭祀
光祿寺卿 1人 從三品 主管宴享
太僕寺卿 1人 從三品 管馬
通政司: 通政使 1人 正三品
還有地方官員不等
明朝三品武官
京衛指揮使司: 指揮使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留守司: 副留守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斷事司: 都指揮僉事四人,正三品
衛指揮使司: 指揮使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土官: 宣慰使一人,從三品
另外還有:昭勇將軍(正三品)、昭毅將軍(正三品)、參將(正三品)、懷遠將軍(從三品)、定遠將軍(從三品)
唐代三品官員工資待遇
唐代的官員俸祿一般由祿米、人力、職田、月雜給、常規實物待遇和特殊實物待遇幾部分組成。以唐朝前期正三品京官(相當於今國務院各部部長、北京市市長級別)為例:每年祿米400石,職田9頃,雜役38人,每日發常食料九盤(細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醬四合,醋四合,瓜三顆,鹽、豉、蔥、姜、葵、韭之類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釐;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約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費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賜絹5匹、金銀器、雜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據品級國家配發至少五種不同場合的服裝(包括全套衣帽鞋帶配飾);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給營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級配給喪葬所需一應器物,贈絹、布、綿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況,還有賞賜。一般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業績突出者可加俸祿,反之則減扣。
明代三品官員工資待遇
回覆列表
唐朝三品就是宰相了,副 國 級,明清三品只相當於副省長,你說差別多大,
唐朝三省六部制,侍中、中書令都是宰相,品級三品,所以同中書門下三品就是宰相的加衘,
清朝三品官,文職京官: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職外官:順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