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跟著我看美國房
-
2 # 凱恩斯
情況各不相同:
直升機撒錢:直接給每個國民發錢。
量化寬鬆:首先必須利率降到零,或者近似零利率。然後透過購買債券,讓債券面值上升,到期收益率下跌,從而使得債券市場無利可圖,大量資金從債券市場脫離後走向風險資產,從而託舉市場。
日常提供流動性:透過定量購買債券的方式,來調節市場流動性。美聯儲此時是作為一個債務投資的競爭者出現。他將利率穩定在一定水平,買進,也賣出。
可以簡單看做,量化寬鬆是坐莊,試圖影響市場主體的決策,而日常提供流動性是促進利率競爭日常提供流動性,不只是美國,中國的央行也在一些常規炒作,比如MLF,比如央票炒作。也有再抵押再貸款。目的是讓利率維持在合理區間。有時候會出現流動性的異常波動,突然的利率升高可能會使得市場主體發生一些意外。所以,讓利率長期看是穩定的,透過買入債券和賣出債券,央行調節流動性的豐沛程度。這並不能稱之為量化寬鬆。
而量化寬鬆首先一定是在利率異常時期。我們稱之為流動性陷阱。即使利率到零,投資人依然選擇債券,而不是買股票。這並不是理性人的行為,可以說一定程度上恐慌讓人嚇破了膽,出現了非理性行為。那麼,繼續透過購買債券,逼迫資本流向股市,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失敗的歐盟日本和歐盟已經負利率,歐盟同時使用了量化寬鬆,來放鬆銀根,但是情況似乎不容樂觀。由於這些國家貨幣並沒有邊界線,所以寬鬆沒有使得他們的企業或者股市獲得資本,反而使得歐盟的資本出現了全球化流動。這源自於歐盟內部本身可投資的專案不多。成熟市場,新企業開立之後倒閉率非常高,五年倒閉率超過90%。所以即使資本被從債券中擠壓出來,他們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道應該去哪裡,於是很多資本選擇了離開歐洲。另一些資本則選擇在歐洲遍地搜尋低風險資產。傳統的低風險資產是黃金和國債,而如今德國國債近乎是負收益率。但依然有人樂此不疲。
-
3 # Tom大呆瓜
分成兩部分,拆借市場流動性替本該由銀行間相互提供,但銀行因對擔保資產不信任而惜借只好由聯儲來提供這樣的流動性,這屬於短期借貸概念;聯儲開始每月購買幾百億短期國債就屬於擴表,及QE,主要是人為地修復長短債收益率倒掛現象,粉飾太平。
-
4 # 諮詢師天生
不一樣。
量化寬鬆是日本央行最先發起的概念,是一個比較狹義的理念,它意味著央行定量的購買長期國債,從而壓低長端國債收益率,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量化寬鬆的標誌性有兩個,第1個是面對長期國債的購買,第2個是過量的提供流動性。比如說現在市場上缺100塊錢量化寬鬆,要透過持續的注入流動性,為市場提供1000塊錢甚至更多。所以說量化寬鬆是一次非常寬鬆的操作。
但是提供流動性本身卻有很多種方式,比如說最近為了彌補美元流動性短缺的情況,美聯儲採取了購買短期債券的操作,這也是擴張資產負債表,同樣是釋放流動性,但是與量化寬鬆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方面購買短期債券意味著債券會有到期的情況,這樣提供的流動性相對短期不像量化寬鬆購買10年期國債那樣為市場提供了持續穩定性的流動性。另一方面購買短期債券目標是重新擴張資產負債表,彌補美元流動性短缺,比如說現在市場上有100美元的短缺,那麼美聯儲只會購買100美元的債券,而不會過量購買,這與量化寬鬆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不過這兩者之間在某種情況下會互相轉化,比如說美聯儲的扭轉操作就是賣出短期國債,購買長期國債相當於進行了長期國債的購買,也就是量化寬鬆,這就是為什麼市場對於08年危機之後美聯儲採取了量化寬鬆有不同次數的認知的原因,因為第4次量化寬鬆就是通常所說的賣短買長。另一方面,如果購買短期國債的行為持續時間比較長,到期的國債繼續用於購買的話,那麼實際上本質上也是為市場注入了持續的流動性,與量化寬鬆的作用就相對來說趨同了。
-
5 # 馨月說財經
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有幾個突出的特點:1、央行實行零利率、負利率或超低利率政策;2、透過購買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鉅額流動性,俗稱印鈔;3、一般在利率等常規貨幣工具基本失效且存在流動性陷阱時央行才會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4、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執行期較長。
由於美聯儲在超低利率、購買中長期證券、執行週期等方面還沒有完全滿足QE的條件,所以美聯儲暫時可以宣稱自己沒有推行QE。因為當前聯邦基金利率維持1.5%-1.75%,且美聯儲主要購買短期證券,而且擴表執行週期暫定為明年中旬,執行時間不足一年,一年內一般為短期行為,所以美聯儲宣稱不是QE。
美聯儲自2015年開始加息,至今年本輪共加息九次,將利率從零區間提升至2.5%。同時美聯儲進入到縮表程式,將資產負債表縮減了一萬二千億美元,相當於美聯儲的總資產的25%。這是對次貸危機美國4萬億美元QE的修正,也是對美元信任危機的修復。
去年與今年初我們曾多次評估美聯儲的緊縮與縮表過程,就認為美國在今年9~10月將會出現流動性緊張局面。由於連續加息和縮表導致了美元流動性明顯下降,再加上海外資本逐漸流出,9 月中旬美元隔夜回購利率大幅飆升,美國由此出現了流動性陷阱問題,之後貨幣市場出現困局、金融市場動盪、美股動盪、美債收益率大跌、黃金大漲、槓桿貸款市場也出現了拋售現象,這些現象的出現說明美聯儲對於次貸危機的紓困機制的糾正將告一段落,必須續作新QE才能穩定美國金融市場。
所以美聯儲三次降息+降準+大規模回購+大規模擴表,預期至明年六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再創歷史新高。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速度與次貸危機時期的QE1相當,且快於QE2或QE3,這不是QE又是什麼呢?
之所以美聯儲還保持利率暫時穩定,沒有出現超低利率,主要是利率的快速扭曲會嚴重威脅美國金融市場安全,會激化股市泡沫與債券市場動盪,所以美聯儲為了避免利率下降過快而主要利用擴表來維持美國市場的流動性,大量購入國債等證券,這從市場操作手段以及擴錶速度來說實質上就是QE行為。
雖然美聯儲的購債行為以短期證券為主,與QE購買長期國債等證券的行為有所區別,且在週期上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是QE的根本指向還是印鈔的規模,從美聯儲的短期貨幣投放量來看此輪操作就是美國整體QE過程的續作。短期之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就再上4萬億美元的規模,這就非常說明問題了。
而從週期來看,明年美聯儲也很難輕易停止寬鬆政策腳步。當前美股的上行支撐可以說與美聯儲的寬鬆政策息息相關,一旦美聯儲停止QE腳步,預期美股就可能大幅回落,那時美國金融風險將再次擴張,一旦美國金融市場出現大動盪,那麼美聯儲除了再次QE之外,幾乎別無選擇,所以個人預期未來美聯儲的QE不會是短期過程,而會繼續延長。
因此美聯儲當前是否是QE行為,我認為側重兩個要點就可以看清楚了,一是看負債表的擴張幅度,二是看美國金融市場明年中旬之前是否會產生動盪。
-
6 # 琅琊榜首張大仙
提供流動性和量化寬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QE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一種是對於危險的預防,一種是對於危機的補救,並且從它們實施的體量,必要條件,以及引數來看,都是千差萬別的。
就好比當下美聯儲三次降息的舉措,其實更多的是一種預防性降息,而不是量化寬鬆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從本質區分,不要人云亦云。
1目的不同其實從歷史的幾次量化寬鬆,我們可以發現出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量化寬鬆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金融危機所造成的問題,以及避免經濟衰退等刺激出更大的危機從而出臺的一種“補救措施”。
它往往是在危機已經發生,甚至發生之後出臺的政策,而不會在危機還未出現就開始大張旗鼓的出手。
因為道理非常簡單,它的目的是“控制”,而不是“刺激”!
就拿當下的美國情況來舉例吧:
現在的美國處於的是一個經濟衰退的前期徵兆週期,也就是說還未進入經濟衰退,但是未來一個短週期內進入衰退的機率非常大,因為:
1、長短美債利率倒掛;
2、美股處於歷史高位,風險很大;
3、失業率達到歷史地位,處於4%紅線下方;
4、就業資料表面上看很好,實質存在問題;
5、美國債務嚴重,非常缺錢;
這個時候,經濟衰退將成為美國未來一段週期裡大機率會要經歷的磨難。所以,在經濟衰退之前正確地走法其實不是量化寬鬆,而是預防性降息和放水,從而拖延時間,給予美聯儲更多的空間去解決問題。
如果在經濟衰退之前就大肆推動量化寬鬆,那無疑就是加劇美股泡沫,經濟崩盤,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加重問題的嚴重性,得不償失。
因此,此次提供的流動性更多的是為了解決當下“錢荒”的問題,而不是算量化寬鬆,因為推出量化寬鬆的時機還未成熟!
2條件不同從美國曆史上幾次量化寬鬆的條件來看,其實此次也不滿足,所以根本談不上什麼量化寬鬆。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之行量化寬鬆之前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條件,那就是降息空間不足,或者說聯邦基準利率已經到達了一個“降無可降”的底部區域,才有可能執行量化寬鬆的結果。
而此次呢?其實美聯儲只是剛剛開始執行了一輪所謂的預防性降息,目前的聯邦基準利率還處於1.5%~1.75%的範圍,所以未來的降息空間還是非常充分的。
對於美聯儲來說,當下只要經濟衰退沒有出現,他們更願意是“能拖就拖”,給自己製造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制定未來的挽救措施和部署,自然不會隨意、長期、大幅度地降息。
這就從側面告訴了我們,想要短期內,在聯邦基準利率沒有“見底”的情況下見到量化寬鬆,其實不切實際。你有見過戰爭還未打響,就亮出底牌的行為嗎,現在就是這個情況。
3方法不同!我們其實可以發現,最近幾次美聯儲大肆購買的都是一些短期的債券,而並非長期的債券。但是對於量化寬鬆來說,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量購買資產,不僅金額龐大,而且週期也非常長。這類資產也都是以長期債券為主。
所以,從最近美聯儲的行為來看,方法不同自然可以排除量化寬鬆的可能性!
QE1的金額:截至2010年3月第一輪量化寬鬆結束,美聯儲購買了1.25萬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援證券、3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1750億美元的機構證券,累計1.725萬億美元左右。QE2的金額:QE2寬鬆計劃於2011年6月結束,從2010年11月開始,購入總計為1050億美元的金融資產,每個月由聯儲購買7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總共購買總額6000億美元。QE3的金額:QE3啟動以來,美聯儲總計購買了1.6萬億美元的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援證券。最後一定要說下,為什麼美聯儲多次否認QE?本來量化寬鬆已經到了桌面上的事情,可為什麼還要遮遮掩掩呢?其實原因也真的太簡單了:
1、這真的不是QE,這只是解決短期流動性危機的一種策略;
2、美聯儲否認QE,是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安撫市場情緒,讓大家知道我還有許多“王牌”在手,沒有打出;
3、許多人都會把QE和金融危機掛鉤,認為只要美聯儲執行了量化寬鬆就是說明美國的經濟不行,金融危機可能會出現,所以否認QE,無疑也是否認當下美國經濟糟糕的表現;
我認為他們這樣的做法沒有錯,反而非常聰明!
因為當下的對策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只有當美國經濟真的出現了衰退,美聯儲才會根據未來發生的狀況做出進一步的措施。而對於現在的美國經濟和股市來看,還未出現巨大問題,也就沒有必要大動干戈,啟動什麼量化寬鬆!
因為誰都知道後發制人的道理!
回覆列表
貨幣寬鬆被市場認為是經濟發展的強心劑,具體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 不管是從價寬鬆還是從量寬鬆,都會增加貨幣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刺激投資消費,從而刺激經濟走強。2008年,美國經濟危機後,美聯儲先降息到零左右,然後又進行量化寬鬆,市場迅速反應,到2009年左右,很快各項經濟指標開始回暖,這和當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果斷的貨幣寬鬆政策有很大關係。
第二, 提高資產的價格。貨幣寬鬆就相當於給旱田裡面注水,如果灌溉的好,那麥子就會茁壯,但是如果控制不好,水就會流向其他地方。央行加大貨幣供應流動性,是沒有辦法控制貨幣方向的,可以流向實業,也可能去搞投機,買股票、債券等等, 提高資產價格。
所以,無論是從價寬鬆還是從量寬鬆,都會刺激經濟,提高資產價格,增加貨幣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