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思界網
-
2 # 前瞻產業研究院
安防工程市場佔比趨於提高
近年來,隨著平安建設程序的穩步推進,中國安防行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行業政策法規逐步完善,產業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市場應用得到極大拓展,中國安防市場結構日趨合理,形成了上游科研開發,中游生產製造、銷售代理、施工設計,下游維修維護、報警運營、中介服務等一體的相對較為完整的安防產業鏈。
從中國安防行業市場結構來看,2017年中國安防工程產值約3760億元,安防工程佔安防行業總產值的比重為61%,安防產品佔安防行業總產值的比重為32%,而安防服務只佔安防行業總產值的7%。估算2018年安防工程產值佔安防行業總產值的比重進一步提高。
2012-2017年中國安防行業總產值統計及增長情況
2015-2018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結構佔比統計情況及預測
安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從國內市場看,2017年安防市場格局逐漸明朗,形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領跑市場,科達、高新興等第二梯隊企業奮起直追。2018年安防將延續2017年智慧化發展趨勢,屆時科技含量的提升將進一步提高行業壁壘。可以預測安防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
中小型企業則是在行業巨頭和人工智慧獨角獸的夾擊下謀發展。智慧化發展趨勢對中小型安防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結合AI技術為細分行業使用者量身打造滿足其需求的解決方案,這是中小型安防企業的翻盤機會。另外,中小型企業,也可以借鑑其他行業領域的創新做法,獨闢蹊徑,以差異化優勢突圍。
從國際市場看,全球安防需求依然高漲,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為代表的中國安防企業正積極走出國門擴充套件海外市場,以每年兩位數的市場增長率成功地將中國聲音傳向世界,安防產業的中國名片愈發鮮明。
毫無疑問,在國內市場逐漸趨於飽和,增長率放緩的當下,海外市場已經成為安防企業的必爭之地。不管是看重海外市場,還是為了響應 “一帶一路”建設,做大做強民族安防企業,或者是避免在國內打“價格戰”,現狀是安防企業或收購兼併,或設立分支機構,積極搶佔海外市場份額。2017年受政策環境利好因素影響,加上自身優越條件和海外巨大需求,中國安防企業加快“出海”,且在多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與發展。當下,安防企業的“走出去”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主動適應國際化的新形勢、新要求已經成為安防企業2018年的“必修課”。
從行業政策環境來看,2017年《影片監控系統無線傳輸裝置射頻技術指標與測試方法》、《公共安全影片監控數字視音訊編解碼技術要求》、《報警運營服務規範》等行業政策法規的釋出實施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尤其是SVAC標準2.0,填補了國內安防監控視音訊專用編解碼標準的歷史空白,更解決了安防監控普遍存在的資訊保安隱患、安防專用功能標準化、全網影片互聯互通以及國外專利風險等問題。
伴隨著安防行業轉型升級,標準化在便利經貿往來、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規範社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2018年安防行業還將實施《公共安全影片監控聯網資訊保安技術要求》、GB/T34678-2017《智慧城市技術參考模型》、《可移式通用LED燈具效能要求》等一系列行業政策法規。標準建設與行業發展相輔相成、互為犄角,陸續頒佈的標準及要求將會更好地助推安防轉型升級發展。
緊跟行業趨勢,才能在2018年新的博弈中把握風向、鎖定戰局,衝破行業“天花板”,引領行業發展。希望2018年安防企業能拿出勇氣、鼓足幹勁,奮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的新業績,大踏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
3 # 春銀說管理
先來看一組資料:2018年全國共上線了3559個安防監控、雪亮工程、平安城市專案,佔了全國總專案數量的70%。其中千萬以上的專案“雪亮工程”佔了三分之一。
再看國外,那些處於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安防監控水平,相當於二十年前的中國,那些國家甚至總統府等核心政府部門的安防監控工作才剛剛開始部署,而這些國家很多是依靠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由中國的具有一定實力的系統整合商過去幫助他們進行承建。
總的來說,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高速發展,溫飽等基本物質需求已經得到解決,安全正在上升為人們的需求,中國透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在一二線城市建成了完善的安防監控系統,目前國家正在大力往三四線城市推進,甚至是非常偏遠的地區比如新疆、內蒙等地的安防監控也納入了“雪亮工程”的範疇,在人們安全需求的引領下,中國的安防市場正處在飛速發展期。而處於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裡面的安防市場隱藏著多大的潛力,就更加不用說了。
-
4 # 中研網
安防行業國內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國內安防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長期以來,中國安防市場競爭格局較為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歐美國家安防行業發展較早,早期,歐美的霍尼韋爾、博世、泰科等安防巨頭企業憑藉完整的、先進的解決方案佔據了高階安防市場,而索尼、松下等日本大型電子企業憑藉在影像技術上的領先佔據了監視攝像機領域的高階市場;南韓、臺灣的電子企業則主要定位於中端市場。
隨著技術的積累和進步以及成本優勢,國內領先的影片監控裝置供應商在部分領域已經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尤其在硬碟錄影機產品細分市場,國內領先的影片監控裝置供應商已超越南韓、臺灣的企業,逐步佔據中高階市場,行業影響力逐漸擴大,成為國際主導。
目前,國內安防市場越來越集中,大部分市場份額逐漸被少數領先的裝置供應商佔據,國內主要的生產企業如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達、天地偉業、漢邦高科、等。而隨著安防行業向“數字化、高畫質化、網路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產品技術水平和市場門檻都將大大提高,多數規模較小的企業,由於技術水平較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將被逐漸淘汰。
國內區域競爭格局方面,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依託各自先進的電子科技優勢和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加之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形成了中國三大安防產業基地。這三大產業基地的共同特點是:安防電子資訊企業集中,產業鏈趨於完整,具有相當的規模和配套能力。其中,以珠江三角洲為中心的安防行業帶已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產品數量、種類最多的安防高新產品加工密集地區;以上海、江蘇、浙江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已成為安防產品製造業的一個重點地區,甚至在近幾年有超越珠三角之勢;環渤海地區則形成了北京、遼寧、山東、天津的安防產業群。
在以SVAC標準為核心的安防技術體系下,以中星微為代表的晶片廠商開始逐漸發力,未來空間巨大;行業中游出現可能出現調整,此前海康、大華憑藉規模優勢形成對上游晶片的議價優勢將下降,雙寡頭格局或將鬆動。演算法廠商將獲得更多參與機會。基於Svac標準開發應用平臺的企業較少,領先企業將容易實現異地擴張,從而在市佔率上有數倍提高。
二、國內安防行業集中度分析
1、企業集中度分析
安防行業發展類似通訊行業,隨著行業龍頭產品製造具備全球競爭力後,安防企業往安防解決方案以及安防運營等大方向發展成為大趨勢,而從全球安防行業研究來看,安防運營的區域性特徵明顯,但安防運營與客戶粘性最強,集中度最高,透過安防運營將匯入其他業務,並且安防運營客戶均是高階客戶,透過加速佈局,客戶積累,客戶的大資料分析、雲端儲存及智慧安防將使行業龍頭強者恆強!全球龍頭都透過多次大型併購完成了產業鏈的佈局,快速成長全面卡位,海內外併購是核心商業模式!從業務結構特點來看,安防安保消防三大業務構成的強電弱電運營大安全整體解決方案也將是行業發展趨勢,安保行業海外已經非常專業成熟,國內政策上已經放開,逐步開放給民營企業,預期兩到三年迎來高速增長,未來萬億級的蛋糕帶來安防行業新的一輪高增長,行業龍頭將透過海外併購完成全球化佈局再切入國內市場。
“十二五”以來,一批骨幹企業迅速崛起,投入巨資進行技術研發,全力塑造企業產品品牌,同時加強科學管理,苦練內功,使企業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有了質的提高,一批龍頭企業發展成為了現代化的企業集團。
在產品製造領域:“十二五”期間,生產要素及市場份額快速向主流廠家集中,形成了一批卓越的領軍企業,梯隊式分佈特徵更加明顯。如2015年海康威視銷售總額已超過200億元,大華也超過了100億元,形成了行業的第一梯隊;其次為10餘家銷售額在10-50億元的企業,形成了第二梯隊;第三為100餘家銷售額在1-10億元的企業,最後為數千家銷售額在1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
在系統整合施工及運營服務領域:“十二五”期間,系統整合施工企業、報警運營服務企業產業集中度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地域性的龍頭企業。目前,已有多家整合或綜合型公司年主營安防收入超過了10億元,約有100餘家系統整合及報警運營服務企業總收入在1-5億元之間,其餘為大量的中小企業,年總收入在數百萬和數千萬元不等。
“十三五”期間,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2、行業資產集中度分析
近年來,安防行業中企業集中度大幅提高,行業競爭加劇,資源向龍頭企業集中趨勢愈發明顯。隨著安防龍頭企業快速崛起,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再加上產業鏈延伸、橫向跨界、行業深耕方面的優勢,強者越強、贏者通吃的趨勢已經顯現。國內安防行業價格競爭日趨激烈,導致傳統產品毛利率略有下滑,具有技術壁壘的安防龍頭公司佔據優勢。行業長尾效應明顯,洗牌加劇,龍頭企業依託技術、資源和規模優勢仍能保持高速增長,而位於長尾尾端的眾多中小企業已逐漸處於盈虧平衡狀態,生存艱難。
三、國內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圖表:2014-2016年國內安防行業市場規模
回覆列表
新思界釋出的《2017-2022中國安防裝置行業市場現狀綜合研究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3-2016年中國安防行業呈現快速增長態勢,2013年安防市場規模為3882億元,到2016年增長到5400億元。
2013-2016年中國安防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智慧化帶動安防訴求升級
智慧化是影片監控網路化與高畫質化之後新的競爭熱點,這也是安防行業一直追求的目標。在各級政府大力推進“平安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監控點位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幾千路到幾萬路,甚至於到現在幾十萬路的規模,影片和卡口產生了海量的資料。尤其是高畫質監控的普及,整個安防監控領域的資料量都在爆炸式增長,依靠人工來分析和處理這些資訊變得越來越困難,已無法簡單利用人海戰術進行檢索和分析,需要新的智慧化技術作為專家或助手,實時分析影片內容,探測異常資訊,進行風險預測。因此安防本身業務應用的需求決定了安防人工智慧市場的潛在需求巨大。
國家政策加碼推進智慧安防的應用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平安城市、平安社群等工程在全國各地深入推進,全民安防理念已經基本形成。2015 年 5月,國家發改委等多個部門出臺《關於加強公共安全影片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按照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安全的實際需要,推動公共安全影片監控系統聯網,整合各類影片影象資源。《意見》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到 2020 年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影片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在加強治安防控、最佳化交通出行、服務城市管理、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2016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釋出了《“網際網路”人工智慧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方案》設定的主要任務中提及將智慧安防作為人工智慧產品創新的重點應用推廣領域:即提出實施智慧安防推廣工程,鼓勵安防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開展合作,研發整合影象與影片精準識別、生物特徵識別、編碼識別等多種技術的智慧安防產品,推動安防產品的智慧化、集約化、網路化。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 安防”在幫助客戶提升業務效率的同時,打開了新的市場空間。隨著技術成熟,智慧安防產品成本有所下降,進而走進千家萬戶,智慧安防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新思界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有深度的行業分析及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