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過街請走斑馬線

    麥當勞、肯德基、百事可樂、星巴克、百威、藍帶、沃爾瑪、微軟、谷歌、蘋果手機、普惠電腦、戴爾膝上型電腦、英特爾晶片、必勝客、箭牌、吉利剃鬚刀,高露潔牙膏、佳潔士、強生、雅詩蘭黛、美寶蓮、萬寶路、博士、耐克運動裝、福特汽車、通用汽車,路虎汽車、凱迪拉克、雪佛蘭、吉普、固特異、科勒衛浴、美標、迪斯尼。別克,福特,通用汽車,波音客機、星巴克咖啡,寶潔日化,花旗銀行,微軟,臉書,推特,耐克,NBA,好萊塢電影

  • 2 # 細說漫畫

    中國產運動品牌李寧正式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8月14日,李寧釋出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近六個月以來,李寧狂賺62.55個億,同比增長了32.72%。

    如今李寧已成為潮人“新寵”,而誰又能想到,幾年前李寧還在倒閉的邊緣瘋狂試探。

    那麼這個曾輝煌無比,又曾跌落谷底的中國產品牌,到底是如何讓自己“起死回生”的呢?

    拋物線式發展

    1990年,在廣東三水,家喻戶曉的“體操王子”李寧正式創立了李寧運動品牌。

    李寧“出道”時的起點很高。

    在創立之初,李寧就獲得了與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合作的機會,頻頻在各大體育賽事中“露臉”。成立僅5年,李寧就一舉成為中國體育用品行業的“一哥”。

    之後李寧一直都是春風得意,2004年它的銷售額甚至創下歷史新高,幾乎要和國際一流品牌接軌了。

    但總還是差一口氣。

    2012年2月,李寧公司被曝出大量裁員,隨後李寧股價大跌。2013年3月,李寧遭遇上市以來首次鉅額虧損,虧損了19.79億元。2014年8月,虧損的數字繼續擴大,並且李寧開始陸續關閉國內線下門店,因虧損過大而關門的店鋪數量達到244間。

    雖然李寧方面對虧損這一情況做了看似合理的解釋,但當時業界人士都不太看好李寧接下來的發展。

    此情此境,李寧似乎該做出改變了。

    事業“第二春”

    李寧比較明顯的改變,在於廣告詞的改變和代言人的改變。

    那句傳播度頗廣的“李寧,一切皆有可能”,已在2010年7月改成了“李寧,讓改變發生”。

    此前一直選擇田亮、林丹、李小鵬等體育明星作為代言人的李寧,也開始簽下鄭爽、張翰、林志玲等娛樂明星。

    從這兩個明顯的改變,可以看出,李寧正在試圖使自己變得年輕化。

    它抓住“潮”這一特性,大搞“聯名”。

    它與紅旗汽車聯名,與EDG電子競技俱樂部聯名,與迪士尼星戰系列聯名,與《國家寶藏》聯名,甚至與人民日報聯名。

    這些聯名款的衛衣、外套、T恤,一經發售便獲得年輕人的熱情追捧,人們在李寧門店前排起了購買的長龍——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透過抓住年輕人的心,李寧不僅成功轉型為“中國產優質潮牌”,還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至此,李寧已然“起死回生”。

    深究李寧“起死回生”的原因,用一句話總結便是:既順應了時代的潮流,又堅守了自己的本心。

    如今的時代,是年輕人的時代,是酷潮席捲的時代。李寧順應了這股時代潮流,更換了自己的設計風格,推出了多款符合市場審美的衣服,將“李寧”與“酷、潮”劃上等號,讓年輕人“一眼就愛上”。

    同時,李寧也並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血統純正”的民族品牌。它依然堅持在用於走秀的衣服上,印上“中國李寧”這四個方方正正的中國字,向全世界高調地宣示:我來自中國。

    適當的“改變”,以及恰當的“不變”,也許這就是“光復”李寧的秘訣所在。中國產品牌曾有過一段“黑色歲月”,但現在正是它們逆襲的最佳時機。希望所有的中國產品牌都能像李寧一樣,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模式:打造體驗

    “只要品牌與運動專案在一起,符合人群追求的體驗,使用者自然會跟著走。”李寧曾這樣告訴《21CBR》。

    有關李寧品牌之前的挑戰,曾有各種解讀,比如,有的稱其“國際品牌之下、國內品牌之上”,有的指其年輕化策略失誤。然而,李寧本人認為,一個關鍵的癥結在於,作為專業運動品牌,李寧品牌並未深入到各細分品類,與運動進行集合。

    2012年啟動轉型時,李寧即明確,聚焦資源於“李寧”主品牌,深耕籃球、跑步、綜訓、羽毛球等細分品類,從設計、功能、推廣、銷售等多個維度入手,將產品與具體運動結合,強調專業屬性,打造差異化運動體驗。李寧公司CFO曾華鋒如此解釋,“等於將不同品類當作獨立的生意來做。”

    基於專業品類,李寧將使用者體驗作為戰略新支點,從產品、運動和購買三個維度,構建差異化的三大體驗。“我們不是做工廠,關鍵是將品牌做到更有價值,走價值競爭的經營策略,我們不會容許李寧品牌進入價格競爭的泥潭。”

    李寧認為,使用者的消費行為往往基於體驗和場景,不再是孤立的決策,“比如,週末與朋友一起聚會跑個步,有運動裝備需要,順手就能下單,休閒、體驗和購買在同一場景下發生。”因此,從三大體驗為輔,構造核心競爭力,讓李寧品牌更貼切運動人群,以鞏固李寧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2015年以來,李寧進行了大量深度場景的探索,比如,可穿戴裝置開始興起,聯手華米,主推智慧跑鞋,單品銷售數十萬雙;感觸到電競人群和文化的興起,李寧聯手EDG俱樂部,發行聯名款,線上7分鐘售罄,線下銷售速度超過6倍。

    李寧時尚線18FW、19FW首席設計師,BADFIVE主設計師陳李傑已經在李寧公司待了8年,他告訴《21CBR》,過去設計師的工作是結果制的,結果達成即為事畢。現在工作原則轉變為追求極致,產品服務於體驗,要做到真正貼合年輕人的喜好和需求。管理層要求設計師,由淺層的外圍觀察深入到生活細節中,去大學校園的球場、街頭籃球的賽場裡,完全融入年輕人群共同體驗生活。

    這種體驗戰略延展到李寧改造的方方面面。比如,李寧在購物中心開設的品種齊全、面積寬敞的大店,會著力購物、健身、休閒、運動、社交於一體。又比如,店員會向用戶提供體脂率測試、跑步姿勢測試服務,並就資料給出專業講解,給出步態等專業分析和建議。2018年,體驗店參與運動人士約4萬人,運動體驗相關銷售佔比超過3%。

    這種基於專業化的體驗生意,幫助李寧品牌在其主力品類中,牢固建立了差異化的體驗。2018年,其零售生意的跑步、訓練、籃球、運動時尚品類(羽毛球未計入內)大體各佔四分之一,都已成長為20億以上的生意,與相應的運動人群建立了牢固的連結,並開始形成專業化能力。李寧在釋出會現場表示,這是轉型來公司最大的進步。

    態度:“國潮”開路

    所有一切都在專業運動的基礎上,只是產品承載的形式添上了時尚色彩。用集團副Quattroporte洪玉儒的話說,“左手體育專業,右手潮流時尚,兩者融合並不矛盾。”

    洪玉儒目前掌管李寧公司所有產品的規劃和設計,是自家產品的狂熱粉絲,從頭到腳,清一色“李寧”。他本人是羽毛球運動員出身,性格直率,個性鮮明。2014年底,他接手籃球產品線,也將鮮明的態度帶到了品牌。

    “這款‘李寧2020 ACE’的鞋底,工序特別麻煩,很多仿冒的一看就不行,不敢用我們技術來做鞋底,成本太高,我們做的是世界上最好的籃球鞋。”洪玉儒對每雙鞋的細節和特點如數家珍。

    2015年3月,北京隊衛冕CBA總冠軍,洪玉儒拒絕用“冠軍”這種不痛不癢的詞,“拿CBA冠軍,我只懂兩件事,一個叫牛B,一個是老大,所有人都這麼說。”於是,就在紀念T恤上印了金光閃閃的“牛B”字樣,引起搶購熱潮。

    洪玉儒告訴《21CBR》,李寧產品線的設計,就是用中國語言、中國元素去承載。他反覆強調的是自信——對李寧的自信,也是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本土的即是世界的,中國品牌如果用別國語言和文化,做得再好,也是跟在人家屁股後面走。”他敏感地察覺到,新一代中國年輕人有這種文化認同和自信。

    李寧公司在設計元素上,要求靈感來源要來自中國。設計師陳李傑告訴《21CBR》,為讓設計師們深入瞭解中國文化,洪玉儒親自帶著設計師去敦煌看壁畫,開設關於中華文化的講座,公司甚至有中華文化主題的創意室,收集繪畫、瓷器、文字等形式作品。於是, “悟道”、“重燃”、“行”等漢字元素出現在多款產品上,輔之鮮明色彩帶來了衝擊感。

    2018年以來,李寧三登時裝週的舞臺,引領“國潮”風,正是自信、有態度的表達。其實,首登紐約時裝週時,設計師為走秀準備的時間只有一個多月,而且不看好的聲音不少。洪玉儒自信,“產品一定沒有問題。”他的判斷是對的,只是“火爆程度只預估到了30%”。

    2018年,“中國時尚”拉動運動休閒品類增長42%,未來一年,將有100家“潮店”開出,李寧預計,該系列會成為更具引領力的品類。

    “中國李寧”系列火了後,經常有人問洪玉儒,是不是從美國、法國新請了設計師,才有了這種驚豔的表現?他回懟說:“我們的設計師就是李寧自己培養的,幹了十年八年,只不過以自信的態度,幫助人家開啟心智,這麼多年的積澱,能夠釋放出來。”

    執行:決勝終端

    在李寧公司的復興計劃中,零售執行模式是一個重要方向,轉型的緣起在於,過往批發模式極為粗陋,大量貨品擠壓到經銷商的渠道。李寧一直在完善精準分析的體系,提升零售能力,提高以需求為導向的效率。

    集團副Quattroporte楊海威2014年底全面接手集團零售運營時,壓力非常大,雖然庫存已大幅降低,應收款依然高達30多億元,不少貨在渠道里頭。李寧上任開始,即優先於零售執行,避免為追求財務增長(2015年營收增長了11%),而將壓力轉嫁給經銷商。

    “我們整個產品組貨、零售推廣的思路變了,深入聚焦到單品、單店,更加看重貨到底有沒有賣出去、怎麼賣出去、獲取多少利潤、掌握了多少消費者資訊、有多少庫存,我們開始全面關注進銷存的各種指標。”楊海威說。

    基於零售終端的分析報告,李寧公司在管理上注重零售指標的表現,如新品佔比、應收賬款週轉等,強化貨物銷售過程的全鏈條數字化。同時,重視當地訂貨與庫存消化,以單店為訂貨單位,並提供一百多個店鋪的訂貨模板作為參考,實現標準化管理。這些舉措使得存貨週轉、現金週轉等相關財務指標獲得極大改善。

    2018年,李寧公司的店鋪增長主要來自經銷商,訂貨會訂單額加速增長,也反映了經銷商的信心。

    零售轉型,決勝於終端。結構最佳化和店面擴張成為李寧的發展關鍵詞。2015年開始,公司就有針對性地調整店鋪結構佈局,發力購物中心渠道,開設高效大店。

    目前,大店策略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公司已與約20家主流購物中心品牌、50傢俱備區域影響力的購物中心品牌達成合作。2018年,李寧新開店436家,同步關閉258家,佈局位置佳、影響力更大的大店,提升購物體驗、升級店鋪形象以鞏固品牌認知度。

    渠道與供應鏈是相互配合的。如今,李寧產品上新的週期,已被要求縮至一個月,“中國李寧”產品線的更新頻次是每兩週上新,而且大量實現門店直送,甚至已經開始實驗工廠直送。

    為了保證運營效果,楊海威堅持用“神秘訪客”機制對雲零售運營管理進行監控,每個月會根據考核資料和經營管理資料,對經理及店長進行全國性大排名。 “輪崗,最佳化,淘汰,我們的管理工具全都用上。幹好了,你拿的有可能比領導還多,幹不好末位淘汰。”楊海威說。

    陳李傑表示,過去四年,感受到公司的一個變化,是設計思維的變化週期是以天來計算的。李寧本人經常在選樣、看圖、話題性事件的策劃等環節參與進來,在不干涉專業細節的前提下,給出有價值的戰略意見。“很多時候我們都感受到,公司追求極致與卓越的最初目標,又回來了。”

    對於李寧個人來說,百億隻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釋出會上,他坦承現在的淨利潤率只有6.8%,屬於行業中等水平,“2016-2018年,我們打下了不錯的基礎,2019-2021年將會是一個健康成長的過程,公司在產品、渠道、效益、零售運營等方面的質的提升。”

  • 3 # 找尋存在的意義

    當時正處於金融危機時期,其他老牌兒運動品牌的日子也不好過。全國的運動品牌都在面臨著生存危機,而李寧是中國第一家基於傳奇運動員打造的傳奇運動品牌,在社會上還是積累了一定的口碑。當時李寧要倒閉,分析阿迪和耐克的歷史,可以得出,這只不過是經濟週期和行業週期共振所導致的。當時李寧的困難並不是人們不喜歡他了,也不是他的產品質量出現了問題。當時的主要原因就是奧運期間店鋪開太多,庫存壓了太多,人員成本太高。李寧並沒有發生系統性的摧毀性的風險。它所出現的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他在中國還是很受人們歡迎的。所以當這些問題解決了以後,李寧還是可以重振雄風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雪中臘梅優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