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星遊

    金星的大小跟地球差不多,離地球也近,按理說確實更適合我們去探索,但是,金星的環境很惡劣,而我們人類對外星探索很大目的是尋找外星生命,與此相比,火星環境就更吸引人類目光。

    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一開始,人類猜測金星上有可能有生命存在,但後續觀測發現,金星上溫度高達400多度,就跟個地獄似的,生命在這上面很難存在,所以也就讓人類對它的興趣大減。人類也朝金星發射了很多探測器,但金星環境的惡劣讓發射的絕大部分金星探測器都以失敗結尾,成功著陸的探測器也並不能工作多久,傳回來的資料也顯示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低,這也就讓我們對金星沒了興趣。

    與金星相比,火星上的環境好太多了,火星的條件更有可能存在生命,火星也處於宜居帶,這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後來對火星加深了了解,發現火星上有水的存在,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可能有生命,於是,更多的人更喜歡去探索火星而不是金星,所以金星也就被冷落了。

    以上回答為個人觀點!

  • 2 # 地理沙龍

    人類對於宇宙空間的探索,有一個重大的命題,那就是“尋找地外生命及其相關的證據”,從這個角度來看,金星顯然並不具備人類理解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首先,金星有著太陽系八大行星最高的表面溫度,金星表面溫度高達464℃,比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的表面溫度還高,這與金星稠密的大氣層產生的強烈的保溫作用有關。

    其次,金星雖然擁有大氣層,比火星大氣層要厚的多,甚至比地球大氣層都要厚的多,金星表面相當於90個地球標準大氣壓,另外金星大氣層的成分,二氧化碳佔了96%,氮氣佔了3%,無法提供生命呼吸的氧氣。所以,金星的環境如此惡劣,顯然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極低。另一方面,人類發射的探測器很難再金星著陸進行探測,主要的障礙包括金星大氣層中的大風、硫酸雲層、稠密大氣層覆蓋下太陽輻射很難到達金星表面等,探測器很難在金星表面堅持工作。前蘇聯探測器拍攝的金星表面(探測器只堅持工作了不到2小時)

  • 3 # 兔斯基聊科學

    科學家對金星也是進行探索的,只是不如探索火星那樣熱情,相對於火星探索而言對金星的研究確實顯得有些“冷落”。為何是這樣?原因是金星過於“火熱”!

    金星不但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還是和地球最像的一顆行星。金星被稱為地球的姐妹星。金星的半徑是6073公里,只比地球半徑小了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88%,質量是地球的80%。同樣擁有濃厚的大氣層。乍一看,金星和地球太相似了。而且金星到地球只有3820萬千米。

    早期的科學家認為金星和地球這麼相似,金星發現生命的可能性要比火星還大。在上個世紀60年代時,科學家對金星探索的熱情要比火星高得多。尤其是前蘇聯連續發射了十幾顆金星探測器,對金星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而這時的美國,大部分精力則放到了探測火星上了。

    但是當金星探測器到達金星後給科學家的熱情潑上了一盆冷水。金星的表面溫度很高,最高溫度可達到500攝氏度。金星的大氣壓有非常的高,大約是地球的90倍,這相當於地球上海平面900米以下的壓力。而且金星上時不時的再來點硫酸雨。這樣惡劣的星球環境怎麼能夠產生生命呢?

    金星上的環境這麼惡劣,要發射像火星探測器那樣的金星探測器登陸到金星上是非常困難的。金星探測器要成功登陸金星就要能夠承受金星的高溫和高壓環境。前蘇聯向金星發射了7顆金星探測器,前6顆都被金星的大氣給壓扁了,直到金星7號才成功的在金星上登陸了。這可是真正燒錢的探索啊!

    金星7號拍攝的金星表面

    有資料顯示,在2005年歐洲發射金星快車之後,就很少有金星探測器考察金星了。看來科學家還是更鐘愛相對容易登陸的火星啊!

    大家認為還有哪些原因讓金星的研究遭遇“冷落”呢?

  • 4 # 地理那些事

    謝邀!金星和火星作為地球在太陽系的兩個“近鄰”,地球到金星的距離確實要比火星近,按照三者到太陽的平均距離計算(按照到太陽的遠近依次為火星2.28億公里、地球1.496億公里、金星1.08億公里),地球到金星的距離足足比到火星要近3680萬公里,足足是地球赤道的920倍。

    既然如此,為何科學家們捨近求遠而熱衷於探索火星呢?下面小地就從金星和火星這兩大天體自身環境和外部環境來分析,以解答“為何金星研究遭冷落”。

    1、金星的宇宙環境

    金星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處在地球公轉軌道的內側,且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被人們形象的叫做地球的“姐妹星”。雖然地球和金星在質量、體積等方面與地球類似,但是在環境等方面卻存在天壤之別。

    首先,在大氣層和雲層方面,金星表面被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濃密的大氣和雲層包圍,其厚度遠遠大於地球大氣層厚度。據研究,金星表面的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相當於地球900米深海中的壓力),這遠遠超過了一般潛水器所承受的壓力,無生命所需的充足的氧氣和正常的氣壓。

    其次,金星表面溫度過高,由於距離太陽較近,所獲得的太陽能量較大,且被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層包圍,其溫室效應(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極強,導致金星表層溫度達500度左右,不利於生命所需的液態水的儲存。

    再次,金星的軌道面近似於圓形,由於距離太陽較近公轉週期相對要快,但其自轉週期極其緩慢為243天,與公轉週期的224.7天幾乎相等,如此的宇宙環境也不適合人類的生存,畢竟在金星上待著真是“度日如年”,真的會上演“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最後,就是金星硫酸雲層對探測器的破壞。金星大氣中硫氧化物等酸性組分凝結成酸性液體會對探測器造成損害。

    綜上,由於金星環境不具備生命存在的可能,故而遭到“冷落”!

    2、火星

    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太陽第四遠的行星,同時作為太陽系四大類地行星之一,火星在自轉週期、傾斜角、遠近日點等方面與地球相似,由於距離太陽較遠軌道面較大,其自轉週期相對較長,約為地球的2倍。

    雖然無論是在質量、體積、密度等方面,火星都比地球小得多,但在眾多相似之中,其整體環境要比有著“姐妹星”的金星““貌合神離”要優越的多,在某些方面火星真可謂是地球的“縮小版”,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

    更為重要的是,種種跡象表明,火星上可能存在水。這也是科學家在找宇宙生命時,為什麼一定要先找水,這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結。

    不過話說回來,火星的自然環境要比金星好得多,火星其實沒有“火”,而金星相比會更“火熱”一些。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對宇宙的認知進一步加深,逐步從“探月”走向到“探火”,為地外宇宙環境的研究積累經驗。

  • 5 # 科學日記

    確實,最近幾十年,金星逐漸被科學家冷落了,對於金星的探索也是少之又少,現在你用搜索引擎輸入金星去搜索的話,估計搜出來的也是某個主持人。那麼為什麼金星離地球最近,而火星離地球更遠,科學家會更熱衷於探索離我們更遠的火星呢?

    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質量和地球相似,因此也有人說金星是地球的姐妹星。雖然這麼說,但是金星上的環境可與完全不一樣,金星上大氣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組成,由於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金星上的溫室效應非常嚴重,在金星上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500攝氏度。金星上的大氣壓也是非常大,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的90倍,這樣高的大氣壓足以壓扁探測器,之前科學家就曾發射過探測器過去,但沒有想到金星上的大氣壓這麼大,著陸器還沒著陸就被壓扁。另外在金星上還會經常下硫酸雨,如果探測器不能夠承受強酸性,那麼探測器估計進到金星的大氣層就被溶解了。所以發射的探測器必須要能承受高溫高壓,並且要耐腐蝕,後來科學家發射的探測器也成功在金星上著陸,透過對金星的探索發現,金星上的環境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生命的,所以這些年來逐漸把目標轉向其它星球。

    例如火星,火星就不一樣了,火星跟地球一樣,有四季變化,在火星上的夏日的平均溫度可以達到27攝氏度,冬日的平均溫度低至-133攝氏度,在這樣的溫度是可能產生生命的,而且火星上的大氣壓也不會像金星那麼高,火星上的大氣壓只相當於地球大氣壓的1%。相比於金星,在火星上更可能存在生命,未來,火星或許是人類星際移民更好的地方,而且隨著這幾年的探索,科學家發現火星上存在著水,這也意味著火星上極有可能存在生命,所以說火星的探測顯然更有價值,所以科學家把目光轉向離地球更遠的火星。

  • 6 # 世界真的很大

    並沒有。美國NASA的科學家,正在設計一種專門用於金星的載人登陸器,希望可以順利地登上地球的“姐妹星球”,還可以在極端殘酷的自然條件中,嘗試住上一些日子。當然,目前這種登陸器,還在研發階段。研發製造完畢,還需要測試。

    金星的地表溫度,高達攝氏470度,而且還有逐漸升高的趨勢。這一變化,導致以前可能存在過的海洋,因為高熱和猛烈的太陽風,全都乾涸了。要製造抗如此高溫的登陸車,還要能太空飛行和持續工作,無論是材料還是工藝,都存在巨大的挑戰。

    金星地表的氣壓,是地球的92倍。包裹著金星的大氣層,比其他行星的大氣層都厚。而且大氣層中,96.5%是二氧化碳,其餘的3.5%是氮。金星是一片永恆的荒漠景觀。點綴其間的像岩石一樣的板塊,則因為火山作用,不斷地改變。

    金星是太陽系4個類地行星之一,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地球和金星,在星體大小、密度、質量、重力和構成等諸多方面,也是最為相似的。曾經有人認為,金星的自然條件,可以支撐的生命長度,可達數百萬年。

    因此,金星成為人類最早的星際研究和探測目標。蘇聯從1961年2月到1983年6月,共發射16個“金星號探測器”。從1970年開始的“金星7號”,到1983年的“金星16號”,連續10次,在這個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上軟著陸。

    美國也從1962年7月開始,到1973年11月止,先後發射了10個“水手號探測器”,專門用於金星研究。“水手1號”雖然發射失敗,但“水手2號”成功抵達離金星3.4萬公里的軌道。“水手5號”,則到達距離金星只有4000公里的軌道。

    “水手號系列金星探測器”,發回的資料包括:金星的大氣層、磁場、質量、密度、風速與風向、帶電粒子、星際塵埃、地形地貌,等等。1989年5月,美國的“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攜帶“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與“水手號”不同的是,“麥哲倫號” 用了整整4年時間,對金星95%的地區進行了高解析度的重力測量,並進入金星大氣層。雖然沒再登陸金星,但對這顆星的研究,恐怕比任何其他星球都多。因為人類一直希望,在那裡發現生命的痕跡。

  • 7 # 不吃腸的大腸

    確實是。現在來看,相比於人類對火星探索的超高熱情,對金星的探索實在是有點冷淡。

    但其實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探索始於金星,美國和蘇聯都向金星發射過不少探測器,還是獲取了不少金星的資料的。

    早些年人類探索金星,可能是因為金星乍一看和地球太像了,它的體積和質量都與地球非常接近。地球的半徑6300公里左右,金星的半徑6000公里左右,密度比地球略小,質量大概是地球的五分之四。兩顆行星的基本引數如此接近,也難怪金星會被冠上“地球姐妹星”的稱號。

    類地行星,左二為金星但是後來人們對進行加以探測之後發現,金星分明就是黑化版的地球姐妹,環境極其惡劣。

    我個人認為人類近些年對於金星的探測不如火星那麼多,可能也是與環境惡劣這個原因有關。畢竟這些年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地外生命,而金星的環境可以說是扼殺了一切生命存在的可能。科學家自然會把眼光聚焦在那些更有可能發現生命蹤跡的星球上了。

    金星的惡劣環境其實和它的大氣成分有很大關係。

    金星大氣的主要組成氣體是二氧化碳,佔比超過95%,此外還有少量的氮氣,極少的水汽、二氧化硫等等。

    金星大氣組成

    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大約只佔0.03%,就已經讓人類對溫室效應頭疼不已了。

    地球大氣組成

    金星大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更是讓溫室效應極其強烈,金星的地表溫度在450℃以上,即使是溫度相對較低的雲頂,溫度也不低於400℃。

    並且金星的大氣壓也比地球高很多,大約是地球的90倍。在地球上,要潛入深海1000米,才能感受到金星表面的壓力。

    金星上空有20~30公里厚的硫酸雲,相當於在金星外圈裹了一層厚厚的屏障,讓金星的天空變成橙黃色。金星上還有閃電和雷暴……

    總之真的是環境相當惡劣了。

    不過現在人們對金星的探索也並沒有完全停止。

    進入到21世紀,比較有名的金星探測器應該是歐洲的“金星快車”,主要是去探測金星上的火山活動和大氣成分,金星的溫室效應很嚴重,科學家們也想透過研究金星的大氣,找找解決地球溫室效應的辦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具紅衣大炮,滿清是如何打進中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