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中畢業自學考研
-
2 # 說歷史講考古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產生較早,根據史書記載,先秦選官制度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時期,即:史前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在史前期主要是原始的民主選舉制,到夏商西周時期除世官制外, 下層官吏的產生通常有選舉、學校教育、考核等多種途徑。至春秋戰國時期世官制已名存實亡,一些新型選官制度隨著社會的變革不斷出現,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簡單概括起來整個先秦時期至少有六種選官制度:選舉制、學仕制、軍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這種多渠道選官制度成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淵源, 對秦王朝以至後世官制產生深遠影響。
選舉制這一制度的基本運作方式是採用推選與舉薦方式產生領導人,這最早產生於原始社會時期,比如堯舜禹時代就是採取這種“賢能共主”的方式 ,當熱其也包括在夏商周時期官吏選拔時的舉薦。選舉制是古代最早的選官制度,發展到先秦時期前後就已經實行了幾千年 。其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原始社會的原始民主發展階段 、夏商西周奴隸社會時期的低落階段 、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階段 。
學仕制學士制則指由學入仕 , 學有成而入仕 , 靠學到的知識和本領入仕 。公學的創辦為官員選拔創造了條件 。
先秦時期,尤其是西周時期,“學在官府”的這種模式一直是佔據主流,即國家透過學校教育方式,培養入仕人才。
軍功制所謂的軍功制即透過戰爭實踐考驗而選拔人才,這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因戰功而入仕 、按照作戰功勞大小賞給爵位和官職的制度 。春秋戰國時期 , 諸侯爭霸 , 列國爭雄 , 戰爭使得軍人憑軍功入仕而顯得特別突出, 以軍功選拔官 吏漸成制度 , 各國都注意從下層有實踐經驗的人中選拔人才, 有軍功者授爵或做官 。 憑軍功和治績擢升, 成為各諸侯國大批中下級官吏的重要來源, 其中優秀者還可升為高官。
客卿制客卿制是指在一國做官的其他諸侯華人,被以客禮相待,以客的身份入仕 。 春秋戰國時期 , 社會變革,諸侯爭霸,“得士者強、失士者亡” 。因此各國為達到爭霸圖強之目的,招賢納士,禮賢下士,不惜重金引天下賢才,重用外籍遊說之士,成為一代風尚。“客卿”這個名稱,最早出現於戰國 ,當時燕、齊、趙 、韓 、秦各國都有客卿,尤其以秦客卿最為活躍。
考核制考核制主要是從“官”系統內選拔人才,由低階官吏選拔為高階官吏。低階官吏經考核證明確有德才、政績或民望好,一般會提拔重用, 委以要職 , 政績特別突出的 ,還可能越級任用 。考核制度是選拔官吏的重要途徑, 在官吏隊伍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世官制世官制即古代貴族世代承襲官職的制度,主要存在於夏商西周到春秋初期。此種任官制度阻絕了許多賢能之士步入仕途的道路,是一種封閉性的任官制度。 夏商與西周時期實行宗法、分封之制,被分封的各級貴族,同時又都是王朝的官吏,世代承襲各種官職 。特別是商與西周時期, 王室大臣均為同姓或異姓貴族 。春秋列國卿大夫也大都是世襲貴族
-
3 # 折緣
不同歷史時期,選官的方式不同。原始社會末期,部落聯盟民主推舉首領制度為禪讓制,依據標準為德高望重,具有原始民主色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的私慾不斷產生,公元前21世紀左右,禹開創了家天下時代,以宗法血緣為核心的王位世襲取代了具有民主色彩的禪讓制,選官的方式也隨之變化。
“世官制”盛行於先秦時期,出現了“大人世及以為禮”的世襲制。世襲制的特點就是王權與族權統一,選官依據血緣和出身,範圍固定。周天子分封諸侯主體以具有血緣親疏的姬姓為主,土地肥沃、戰略要地王族把持,以達到保衛王族的穩定和特權的壟斷來拱衛周天子。
同時,它透過家族血緣關係來確定政府各機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搞下。擔任官員的大小櫃組必須經國學教育,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於學”。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它是歷史的進步,其根源在於生產力的發展。先秦時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時期,為了增強軍隊戰鬥力,改變秦國落後的局面,商鞅打破傳統的選官制度,按軍功大小授於官位,即軍功爵制,打破了依據血緣標準選官,軍功越大爵位越高,授官的範圍擴大,有利於社會平民階層入仕,方法得當,秦軍作戰勇敢,號稱虎狼之師,為秦統一創造條件,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增強。
察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是兩漢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察舉制初期以“鄉舉裡選”為依據,注重鄉里輿論對某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在選官制度日趨腐朽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批世代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權的豪門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並發展起來。
後期,士族把持用人大全,選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現“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腐朽局面。權操於上,具有封閉性。
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出身。中正即考官,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中央。這對杜絕朋黨,破除門閥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別在實行初期,對加強曹魏政權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起初,這一制度是致力於解決朝廷選官和鄉里清議的統一問題,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但到魏晉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個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壟斷,他們在評定品級時,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劃分,已經背離了“不計門第”的原則。此後的三百年間,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因此當士族沒落以後,九品中正制也被徹底廢除了。
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入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時,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增加科舉取士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一稿考據考試地位,後成為定製。
北宋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嚴格科舉考試程式,舉人經禮部考試後須經殿試才算合格,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試成為定製;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科目。到明代,程朱理學風行,不許發揮個人見解,於是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定,分八個部分,稱之為“八股文”。
隋唐實行科舉制度,的確滿足了封建君主專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權中央、鞏固封建統治的效果。官吏選用大權由中央朝廷來行使,這就加強了全國政權的統一和集中,選官有統一的標準,全國要想做官的人都以全力去適應這些標準,這就加強了思想的統一。
向各地的庶族地主、平民打開了門路,刺激、網羅了一批中下層知識分子,使他們有了參與政權的機會,這就調和了階級矛盾,擴大了統治階級的基礎。科舉看起來好像是最公平不過的,任何人只要讀好書,就有資格應考做官,這樣不僅掩飾了官僚的階級實質,還可吸引全社會的知識分子,使他們埋頭讀書,養成極其馴服的性格,不易發生不滿封建統治的不穩定思想。這也就是科舉考試製度能再封建社會維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古代選官和用人是否得當,直接關係到社會興衰。因此,選官制度是保證和鞏固統治的重要舉措;歷代選官制度在執行初期都主要起到鞏固統治的積極作用,但這些制度在執行得後期,逐漸影響和阻礙社會的發展;選官制度的 主要標準由家世、財產、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漸趨嚴密科學、標準逐步趨向公平開、公平、客觀;影響中國時間最長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度,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選官方式。明朝之前的科舉制度推動了中國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積極性占主導地位;但明朝之後的科舉制度消極作用佔據主導地位,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進步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
4 # 奇怪的石子
春秋戰國時期,整個先秦時期至少有六種選官制度:選舉制、學仕制、軍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時期主要的選官制度世襲制,選官標準是依據出身門第。從“王位世襲”、“世卿世祿”制到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先秦多渠道選官制度成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淵源,對秦王朝以至後世官制產生深遠影響,其中選舉、薦舉等選官方式直接發展為察舉以至科舉制度。
-
5 # 辰晨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看看古代哪些人能當官。
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經歷了世官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式、科舉制四個階段。其中九品中正制可以作為察舉制在魏晉時期的一種特殊表現。故也可以說分成世官制、察舉制、科舉制三個階段。
但是要只聊先秦選官制度的發展和演變,在時空定位上有些問題,為了講清楚選官制度發展演變的脈絡,我們需要把它作適當的拉長、延伸。
先秦的選官制度就是世官制
簡單明瞭,就是世代為官。誰世代為官呢?貴族。世官制起源於夏、發展於商、興盛於西周。因此世官制與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密不可分。正是因為分封制之下諸侯、卿大夫、士階層所享有的世襲統治權,才有了世代為官。而分封制又與宗法制相互依存,所以官位也就在一家一姓之內流轉。其他平民是沒有機會的。所以西周時期的階層是固化的。無流動的可能。
情形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改變。春秋戰國大動盪、大變革時代,要想在亂世生存,就得依靠能臣朝中輔佐、良將馬上徵天下。誰能在戰爭中取勝是唯一的標準,所以各國變法的核心環節就是獎勵軍功。商鞅在秦變法,制定了二十級軍功爵制。依靠軍功就可以實現階層的流動。軍功爵制之下一切看軍功,將卒斬敵首一人,授爵一級,可為五十石之官;斬敵首二人,授爵二級,可為百石之官。各級規定的非常詳細。哪怕是宗室貴族你沒有軍功,也不得授爵位。軍功爵制的實施意味著世卿世祿的世官制的衰亡。
這樣秦依靠征伐實現了一統天下的大業。但秦二世而亡。漢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政府,一樣是從馬上得天下的。漢承秦制。在漢初,官吏的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漢初對漢王室有功之臣,當然有功主要指軍功。漢高祖定天下,大封同姓子弟為王,封有功之臣為侯。並約定“非劉姓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這主要是指政府的最上層。第二類主要有郎、吏出身。郎是隨從在皇帝身邊的一個侍衛集團,跟先秦時期貴族門下的食客差不多。郎的來源主要有:蔭任,就是地方的郡守和中央的九卿這些二千石的高官,要把自己的兒子送到皇帝身邊來,這又有些人質的感覺。另一類是納貲,就是家裡有錢的買一個郎的職位。第三類就是有特殊才能的人,比如說黃河發大水了,有治水技術的人;比如說要出使外國,會外語的人。在漢朝吏與官是不同的,官專指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如郡守、縣令,他們屬下的辦公部門,那些人稱為吏。而且地方長官是可以自己闢屬掾吏的。就是自己招人為吏。所以吏的標準、出身也不一樣。不過就實際而言,也大多為富人家子弟所佔有。這樣看來,以漢初官吏的選拔無非主要是兩大類,一類還是軍功,另一類是錢財。
到漢武帝時,雄才大略的他需要能臣良將來實現自己的偉大報復。可是當官的兒子出身的郎或者是花錢買來的郎官,能力素質沒有保障,找不到真才實學的人。為他提供治國理論的董仲舒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之下,自然要按照儒家的標準來選拔官吏。於是就有了察孝廉一說。孝就是孝子,按照儒家學說,孝才能為百姓作好示範。廉是百官之行,廉潔才能於民秋毫無犯。所有武帝令各郡每年舉孝廉各一人。由此察舉制正式形成。在以後太學發展基礎上,太學畢業考試,成績好的為郎,去皇帝身邊成為侍衛集團的一份子,成績次些的回原籍為吏。這樣一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每年都有郎充斥到中央政府中來,每年也有學習出身的吏充斥到地方行政隊伍。這樣慢慢的漢朝的政府就完全由士人組成了。政府也就成了士人的政府。那些吏在地方實習幾年,由地方長官以廉的方式推舉上去為官。所以慢慢的漢朝的選官程式就形成了這樣一套程式:讀書--考試--地方行政實習--舉薦為官。這樣一種選拔官員的方法比之前要好的多,進步的多了。
因此來講,先秦選官制度的演變,到漢武帝時才有了改變。因此,題目中想聊先秦選官制度的發展和演變。不能只限於先秦,而是要把時間延伸到漢武帝開創察舉制之時的。
回覆列表
世官制是先秦時期在選官用人方面實行的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
先秦時期是各種制度包括選官制度孕育、發展的時代.先秦選官制度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史前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整個先秦時期至少有六種選官制度:選舉制、學仕制、軍功制、客卿制、考核制、世官制.先秦多渠道選官制度成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淵源,對秦王朝以至後世官制產生深遠影響,其中選舉、薦舉等選官方式直接發展為察舉以至科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