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原一哥
-
2 # 勇戰王聊歷史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團隊,是他們在背後默默的支援我,幫助我。
說起我的團隊,我首先要感謝張玉,他為了完成我的夢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張玉同志,永遠活在我的心中。
我的好朋友姚廣孝,雖然是個和尚,但是,一直在激勵我爭取皇位。沒有他的出謀劃策,我也不會邁出靖難的第一步。
還有我的兩個兒子,江山以後是你們的,珍惜。
其次,我要感謝(懷念)我的敵人們。
然後,我要聲討鐵鉉這類冥頑不靈的人。我大侄子被奸臣挾持,我要去救我的侄子,他們竟然阻攔我!?他們就是齊泰等人的幫兇!必將“遺臭萬年”!
最後,我們一起懷念(感謝)下我的大侄子朱允文。
我的那個大侄子啊,你命好苦啊。從小看著你長大,你又聰明又善良。本來,你的皇帝當的好好的,都是齊泰,黃子澄這兩個奸臣忽悠了你。他們兩個就是沒用的文人!他們竟然還挾持你謀害叔叔們,真是禍國殃民啊。是我來晚了,沒能救你出火海。。。
-
3 # 火耗歸公
第一因
建文帝改革內政,驟然丟擲許多措施,目的可能是符合歷史方向的,但具體執行操作中有些急功近利,實際上是觸犯了很多既得利益集團,削弱了自身政權的統治基礎,功臣、縉紳、士子、僧道等都對此有怨言而不敢發。加之,建文帝用人不當,造成文官集團內部的分裂以及軍隊高階將領的背叛。
第二因
朱元璋幾番發動反腐倡廉運動,大案迭起,嚴厲的打擊大地主和官宦豪門,直接削弱了地方實力,加強了中央集權。但是,對於邊防藩王的軍隊卻沒有做出調整,致使南京-北平呈現一種兩頭都大的啞鈴格局。因為沒有了地方政權這個中間地帶的有力緩衝,所以朱棣的邊防軍可以比較輕鬆地進行大縱深穿插作戰,攻破濟南,長驅南下,兵臨金陵城下,絲毫不用擔心周邊地區的攻擊,因為周邊地方政權根本沒有力量反抗,自保勉強有餘。這樣一來,戰爭就不是國家-叛逆的模式了,而演變成單純的叔-侄私人爭鬥模式。朱棣,明顯強過朱允炆。
第三因
朱棣集團本身很有實力,政治手段高超,軍事技能熟練,戰略戰術合宜。
-
4 # 青言論史
這個問題如果要詳細地說起來,寫一本專著都不一定寫得完。我在這裡也不多做展開,只簡單地給大家講幾點:
1、朱棣自己有本事。有一說一,朱棣雖然推翻朱允炆的手段有些陰損,但是皇帝這個職業又豈是老好人乾的了的?政治這個東西本就是陰陽相生王霸兼用的,而朱棣無論從戰功、能力以及治國成績來看,確實都可以算得上一個好將領、好皇帝。這樣的人,確實有覬覦大位的資本。
2、朱允炆太菜。這個是真沒辦法了,不能說朱允炆是個昏君,也不能說他就不是個好人、好皇帝。但是實在沒辦法,他四叔確實比他厲害,他和他四叔比起來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尤其是在厚黑和手段方面。
3、朱標死得早。如果不是朱允炆他老爸、老太子朱標死的早,朱棣估計根本就不會動這個心思。這不僅僅是因為大哥是無可爭議的皇位繼承人,還因為由於朱標的死,導致朱元璋不得不舉起屠刀大殺功臣,結果給朱棣留下了一個無與爭鋒的真空。
4、群臣給力。不得不承認,燕王藩邸的人確實厲害,起碼比南京那邊的人要厲害。文官中的道衍、武將中的張玉、朱能,都是極能幹的臣子。而朱允炆手裡的牌由於被老朱給洗掉的太多,導致剩下的都是些不能打的,靖難之役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
5 # 龍支子
朱棣之所以奪位成功,不是因為他有多厲害,靖難之役的過程中也是屢陷險境,幾乎性命不保,但屢屢絕處逢生,主要是他的運氣太好了,遇上了一個好父親,幾乎將那些能征慣戰的將帥以及有能力維護朝廷體制的政治精英全部斬盡殺絕,同時又給他留下了一個非常孝順的侄子為對手,這個侄子在刀槍無眼的廝殺中,一再傳令三軍“毋使朕有殺叔父名”,一腔至誠至孝的仁慈之心可圈可點,前線的將士們在皇帝的家事與國事搖擺中,無所適從,因此從來就沒認真打過一仗。
不僅如此,一生精於算計的朱元璋,連朱棣舉兵的藉口都為他找好了,相當於大明王朝開國憲法的《皇明祖訓》中規定:“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也就是說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舉兵清君側的權利,朱元璋既不放心臣屬,也不放心兒孫,其殫精竭慮的算計的確是煞費苦心了。
當然,有鑑於漢朝“七王之亂”再度上演,朱元璋其實對藩王造反也做了防範,規定諸王之間不得相互來往,甚至終身不得相見,即便到京師也得等一王離開後,另一王方可啟程,就是自己死後,“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連奔喪都不允許,同時在各王封地周邊還駐有中央控制的軍隊,以及其他諸王相互牽制,也算是算無遺策了。
燕王朱棣雖傭兵10萬,但他的北面有寧王朱權“帶甲八萬,革車六千”,南邊有代王朱桂、東邊有齊王朱榑、西邊有岷王朱楩等相互掣肘,朱元璋的安排不可謂不周全,但根本不具備政治素養的朱允炆,在動議削藩之初就先廢了燕王東、西、南邊的諸王,還有更南邊的周王朱橚也一併廢除,使朱元璋的層層設防失去緩衝,所以朱棣在騙取寧王朱權的軍事力量後,北方地區除幾個戰略要地有中央軍抵抗外,盡數落入朱棣的控制範圍內。
史學界對朱允炆用人不當多有指責,其實真正用人不當的應該是朱元璋,朱允炆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他不是政治家,做個普普通通的王爺尚屬勉強,坐在皇帝的大位上,其實是害了他,四年多的靖難之役他就沒有認真打過一仗,不是約束部下別傷害叔父,就是不斷議和,從來就把國事當家事來對待。
所以明成祖朱棣奪位成功是必然的,比起他的侄子來,朱棣的經歷才幹要豐富得多,朱棣生於戰亂年代,小時候曾居住在老家鳳陽,“民間細事,無不究知”,就藩後又多次率部出征塞外,與部下同甘共苦,在政治、軍事方面已經有相當複雜的歷練,在朱元璋活著的幾個兒子中是最富有政治經驗的一個了,所以削藩之初,朱棣不斷裝病賣傻,以此迷惑朱允炆,這樣的人和朱允炆就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他的對手朱允炆繼位時剛剛二十歲出頭,從小長於深宮,史書記載他是“性至孝”,父親朱標養病期間寸步不離,盡心服侍,父死後,悲痛欲絕,一度身形憔悴,朱元璋看到後勸慰道:“而誠純孝,顧不忘我乎。”不僅以孝聞名,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仁君之道,身邊全是明初有名的博學鴻儒,其中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1835年)探花,齊泰也是同年進士,是對經書學有大成的學者,方孝孺就更不用說了,是一代大儒,這樣的一個看起來完全像是搞學術研究的團隊,完全不具備對付朱棣這樣的成熟政治家的能力,與其說是這個學術團隊不靠譜,還不如說是朱元璋親手設計的這一結果更具說服力。
-
6 # 歷史大學堂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藩王造反的事例可以說是不絕於史書。但造反者眾多,成功者甚少。這是因為在中央朝廷與地方藩王的戰爭中,朝廷所擁有的巨大號召力和朝廷所能呼叫的戰爭資源是造反藩王所不及的。因此,藩王在起兵反抗中央朝廷的戰爭中往往在道義和物質上處於劣勢地位,使得靠造反而成功登位的藩王很少。
但凡事都有特殊,在明朝,就發生了中央朝廷擁有巨大優勢,卻在鎮壓藩王造反的戰爭中屢屢處於劣勢,並最終被地方藩王所推翻的事例。這場戰爭就是在後世知名度很高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_圖
靖難之役始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為了應對建文帝的削藩政策,打著“奉天靖難”的旗號,自北平起兵,歷時三年,終於攻克了京師南京,成為了明成祖永樂皇帝,而原本的建文帝也在宮中的一場大火中而不知所蹤。
面對燕王朱棣,身為天子,在戰爭中擁有巨大優勢的建文帝為什麼沒有削藩成功,反而落了個不知所終的下場呢?要想探究這個問題,首先便不得不提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明太祖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每天矜矜業業,勤理朝政,使得新生的大明在他三十多年的統治下蒸蒸日上,並最終造就了洪武之治。因此,皇太孫朱允炆從他的祖父朱元璋手裡接過來的是一個強盛的大明,並非那容易被地方造反所推翻的腐化王朝。所以,建文朝廷所代表的明朝中央在對燕戰爭中的失敗,應歸根於建文帝和建文朝廷自身的不足之處。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_圖
首先,是在削藩的政策上沒有宏觀方略,急於求成。
建文帝早在即位之前,就深感明太祖朱元璋所分封的二十多位藩王成為了尾大不掉之勢,對地方藩王開始有了警戒之心,而後來建文朝的重臣黃子澄對建文帝講了漢朝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的故事,給本就對藩王有警戒之心的建文帝樹立了削藩的信心。
於是建文帝剛即位沒多久,便立馬著手削藩。建文帝削藩的策略急躁冒進,又急於求成。當時的諸王之中,反形最為明顯的是燕王朱棣,並且燕王所掌握的勢力也是頗為強大。有些朝臣認識到削藩是個敏感問題,搞不好會造成國家動亂,於是給建文帝提供了一些穩妥,效果更好的手段。如戶部侍郎卓敬上書建文帝,主張將燕王從北平徙封南昌,使燕王遠離他勢力最為強大的老巢,利於朝廷進一步控制。前軍都督府的高魏也曾上書,主張效仿漢武帝時的推恩令,用和平的方式弱化各藩王,使其勢力越來越弱。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兩點都是可行的。但建文帝卻沒有認識到削藩問題的嚴重性和敏感性,沒有分清主次,愚蠢的先把勢力並不強大,反形並不明顯的周、齊、湘等王廢除,美其名曰“翦燕手足”。那些被廢黜的藩王都落了個要麼被流放,要麼自殺的下場,使得燕王朱棣越來越堅定了反抗的決心。同時,先拿這些威脅小的藩王開刀,為朱棣接下來的反抗留出了寶貴地積蓄力量的時間。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即建文帝_圖
其次,是建文帝在用人上的失當。
朱元璋在洪武朝大殺武將勳貴,給建文帝在戰爭中的武將任用上造成了先天的不足。更致命的是,朝廷內有謀劃之才的大臣也寥寥無幾。建文帝所重用的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都是飽讀詩書之輩,也許在治國上他們尚且有些用處,但在戰爭中,他們多“本書生,戰事非其所長”。
建文帝沒有知人善任的能力,在靖難之役中,他重用被朱棣稱為“李九江,紈綺少年兒”的李景隆,將幾十萬大軍交到了李景隆的手上。李景隆貪生怕死,氣量狹小,使得南軍先後在鄭村霸之役、白溝河之役和濟南城下之大敗,六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戰敗後,如果建文帝嚴懲李景隆,重新鼓舞士氣,組織兵力再戰也未嘗不可,但他偏偏因李景隆是其表兄弟,“念其至親”而沒有殺他,使得很多朝中大臣和軍隊將卒憤憤不平。等到燕軍包圍南京之時,這位建文帝的“至親”,屢戰屢敗的大將軍李景隆卻開門迎敵,使得南京失守,建文帝的統治被推翻。
而在建文四年,力阻燕軍南下,在齊眉山大敗燕軍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因是朱棣的妻弟而遭到建文帝的猜忌,建文帝將其召回南京,使得好不容易有了轉機的局勢再度惡化了起來。徐輝祖被召回後,燕軍所向無敵,南軍潰不成軍,直至南京被攻破。而被建文帝所猜忌的魏國公徐輝祖卻在南京被圍時,仍組織抵抗。城破後,面對被朱棣的召見一言不發,因而被廢除爵位,圈禁至死。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_圖
最後,建文帝個人性格的柔弱也是他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史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至孝仁厚,並且聰穎好學。這樣的性格作為守成之君尚可,但在與燕王的戰爭中就顯得“仁柔少斷”了。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多次衝鋒在前,也正因如此,他也數次身陷絕境,幾乎必死。但建文帝卻給南軍將領士卒們下詔,說“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正因此詔,使早就應成為南軍“刀下之鬼”的朱棣多次死裡逃生,甚至藉此為北軍充當前鋒和殿後,而南軍在作戰中則束手束腳,顧慮重重。
建文朝廷和建文帝一系列的錯誤,使得朱棣積蓄了力量,在獲得戰場勝利的同時還多次死裡逃生,並最終導致了朝廷被推翻,建文帝下落不明。因此,朱棣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建文帝和朝廷在削藩上急於求成,缺乏大略方針,用人失當以及建文帝自身柔弱的性格所致。
文:李光彩
回覆列表
很多人都說朱棣有反心,必定奪皇位,實則是朱棣也是被逼。
朱允炆上臺後,大搞撤藩,包括朱棣,當時八王是鎮守在北方對抗匈奴的重要力量,年輕的皇帝急於撤藩給同性王帶來滅門之禍。
燕王朱棣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以“清君側”的名義進行反抗。
朱元璋只考慮給孫子留下便於統治的人物,把老將殺的殺,老臣殺的殺,朝內可用人才少之又少,開國宿將耿炳文,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平叛,一個月兵敗定城。十月,換將李景隆領兵五十萬,再徵再敗。水陸重鎮德州失守,城內百萬石糧食及無數兵器盡為燕軍所得。
朱允炆,表面滿腹經綸,韜略過人,雷厲風行地大力削藩,實際卻是多謀寡斷,毫無權謀之術。
面對自己的叔叔朱棣,長期在外領兵打仗,他能不失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