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齊融雪
-
2 # 使用者3986969536
湖南平江縣天嶽幕阜山皇壇是安葬千古第一帝伏羲墓地被尊為東陵,天嶽幕阜山是中華六嶽之首,是很多大神仙昇仙之地。
(一)天嶽幕阜六嶽之首。眾所周知,“五嶽”,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殊不知,天下還有個“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首,統管五嶽,位於湖南嶽陽平江,幕阜山脈山體總面積約為 4800 平方公里,岳陽境內為 460 多平方公里,相比泰山 426 平方公里、衡山核心景區200 平方公里、華山 150 平方公里、恆山 62 平方公里、嵩山 450 平方公里,幕阜天嶽名符其實。
幕阜山古稱雷公山,天嶽幕阜是雷公住所,雷公即雷神,在古人和其宗教裡,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極高的天神,是代天主持正義、懲惡揚善……先民又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認定是雷神的兒子,雷神的形象其實就是龍,而伏羲正是人首龍身,是為“龍的傳人”。讓人驚奇的是,幕阜山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龍鱗狀花紋,現在仍舊清晰可見。而之所以漢代以來的學者要把伏羲化身為太昊,其實是一種歌頌,認為伏羲功高齊天。
歷史上的炎黃大戰一直延續到堯舜時代,所謂的流放“四凶”,徵三苗由此而來。《孟子·離婁下》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說的就是舜奉堯之帝命在湘、鄂、贛交界處征戰三苗。天嶽幕阜正是湘、鄂、贛三省交界處,又臨古夏水,故稱“負夏”。《史記》“舜就時於負夏”是說舜帝一段時間在“負夏”指揮作戰,行使職能。
《源》序:“中華古代對世界實行‘五帝制’管理:東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黃帝。伏羲時把四方管理者寫成‘龍’,神農炎帝時代寫成‘火’,黃帝時寫成‘雲’,少昊時寫成‘鳥’,帝顓頊時寫成‘山’,帝嚳時為‘四正’,堯時寫成‘四嶽’,夏時為‘大國’,商時為‘五長’、‘方伯’。周時則分封爵位,公國分管一方,如魯國曾代管介葛盧(蓋句麗,今北韓半島)、顓臾等;燕國曾代管列(庫頁島、北令海峽一帶)、倭人(即糯人,大和族祖先)等。可見,“舜帝師古……賜為天嶽,名至實歸,最為合適。……自舜帝敕封以後,全天下山嶽被冠天嶽就此一家。唯此,唯大,唯一。很有道理。
(二)東皇太一是伏羲。東皇太一,簡稱太一,又稱太乙、泰一,是中國古代祭祀的最高神,是屈原《九歌》中所稱頌的上皇、天帝。《楚辭·九歌·東皇太一》開頭便是“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 《莊子·天運》:“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東漢王逸在給《九歌·東皇太一》作的註釋中說:“上皇,謂東皇太一也。言己將修祭祀,必擇吉良之日,齋戒恭敬,以宴樂天神也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曰東皇。”宋玉《高唐賦》:“醮諸神,禮太一”,《史記·封禪書》雲:天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楚辭集註·九歌》注說:“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即伏羲也”。 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 孔穎達疏:“上皇,謂伏犧 ,三皇之最先者。” 太一星又稱北辰即北極星,北斗星自東向西圍著太一星不停旋轉。東皇太一就是上皇、就是天帝、就是太一、就是伏羲,則東皇之陵苑稱為東陵是順理成章了,由此亦反證東陵乃伏羲陵。《史記天觀書》曰:“魁,星名,北斗第一星曰魁。”《莊子大守師》成玄英疏:“北斗為眾星綱維,古曰維斗。”《馬注》王逸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云東皇。而幕阜山在楚東,山上有魁屋,與《馬注》互為印證“祠在楚東”,而山下之“皇壇”豈不正是伏羲之葬地乎。
(三)《禹貢》之“東陵”。《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又東至於澧;過九江,至於東陵;東迆北,會於匯;東為中江,入於海。《蔡傳》說:“九江,即今之洞庭也。”則“東陵”為今岳陽地合乎邏輯,而今之江西九江,或當為太平天國時改稱。《漢志》廬江郡記注有“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屬揚州……廬江出陵陽東南,北入江”。《水經注》“廬江郡之東陵鄉,江夏有西陵,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東陵者也。”清人胡渭駁之曰:“其地在今河南固始縣西南,大江南去五、六百里,安得雲(江水)至於東陵鄉。”如果東陵真是在今河南固始縣,則距長江不是幾百裡,應當上千裡了,確實說不過去。這裡的問題可能出在後人對班固《漢書》之《漢書藝文志》即《漢志》上述記載的理解上有了歧義。《漢志》的這個記錄本身沒錯,且很詳實,方位很明確,但說的“淮水出”並不是說的淮水“出東陵鄉”,而是說的廬江郡轄區。而《水經注》說的東陵鄉實際與《漢志》的也並不矛盾,但後來的研究者則因為“廬江郡之東陵鄉”句,認為其治所在江北,則認為東陵亦在江北了。廬江郡,漢置,郡治在舒縣,今安徽廬江縣西二十里。漢末徙治,在今安徽潛山縣。三國魏置,在今安徽六安市北。晉置,治今安徽霍邱縣西五十五里。……水經完成於北魏晚期,廬江郡治當為今安徽六安市,其管轄當包括江南的部分,而後研究者大多把治所之江北誤解到隸屬範圍,這才可能是後來者研究中把禹貢之東陵推向了江北好幾百上千裡的原因。
《水經》的作者通常有兩種說話,一是兩晉的郭璞,二是東漢的桑欽。《隋書·經籍志》載“《水經》三卷郭璞注”,《舊唐書·經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為“撰”,郭成為作者。但《新唐書·藝文志》稱為桑欽撰,宋以後人的著作大多稱為桑欽。做為研究,還有不同說法。
“……《水經注疏》已論述酈道元沒有將《水經》的縣名 ‘改漢字作魏’,所以可知是《水經》的作者自己改‘漢字作魏’的,《水經》的作者是魏人,‘意在尊魏,故改漢作魏’。這個《水經》的作者‘魏人’既然不是曹魏時人,所以知《水經》的作者是北魏時人。
水經注疏卷三十五(北魏酈道元撰 清楊守敬纂疏、熊會貞疏):《漢志》廬江郡下,金蘭西北有東陵鄉,淮水出。《決水注》淮水,則東陵在今商城、固始之南,此利水在今廣濟黃梅境。水出東陵,則自商城、固始東南,至廣濟黃梅為古東陵地。阮元謂廬州府舒城縣,應是東陵之首,東至揚州甘泉、江都,為東陵盡處,非古誼也。江夏有西陵縣,守敬按:謂漢江夏郡西陵縣也。詳見上西陵縣故城下。故是言東矣。《尚書》雲:江水過九江至於東陵者也。全雲:按此則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以是知第四十卷九江在長沙下雋之文,非《水經》所有。如以為《經》、《注》互異,則彼文善長何無一語糾正之?守敬按:善長不以洞庭為九江誠如全氏說。而全氏於《山水澤地》篇,謂善長以湖漢為九江,則非。善長引《禹貢》之正名。……《禹貢〉之九河,為一河所分,則九江亦必為江水所分。《淮南子》禹鑿江而通九路,是其明徵。其他入江之水,固不可以名江也。夫九江為《禹貢》要義,善長不應不置一辭。考《事類賦注》六引《水經《釋九江三科,皆是上《注》文。蓋善長於岸阻江山以下實敘九江。而今本亡之,惟敘九江於東陵之後,似與《禹貢》不合。不知利水本始終西南流,固不嫌先東陵而後九江也。這節註疏,主要大意還是認為“不以洞庭為九江”不是《禹貢》本意,言下之意還是傾向於洞庭是“九江”,則東陵在今岳陽及與湖南、江西交界處比較合理了。
(四)天嶽幕阜是東陵。《書經集傳》中注九江曰:“漢九江郡之尋陽,乃《禹貢》揚州之境,不得以荊江之水當之。九江在長沙下雋西北”。意思是,如果認為九江是在尋陽,則進入到揚州境內,不是荊江之水了,這是說不過去的。所以九江還是在長沙下雋是合乎邏輯的。那麼下雋又在哪裡呢?
⑴下雋。下雋縣,古縣名。西漢置,因雋水得名。治在今湖北崇陽肖嶺暇心畈(通城西北)……據《水經注》,沅水東至下雋縣西,澧水東至下雋縣西北入洞庭。此縣應在今洞庭湖東北岸。南朝梁陳時曾為雋州及上雋郡治所。隋開皇九年併入蒲圻。據《湖南歷代郡國州縣考》引“下雋”自東漢到南朝,齊時期記載如下: 西漢長沙王國,領縣十三,東漢長沙郡,治臨湘;三國“下雋”,兩漢故縣,今岳陽臨湘和湖北崇陽、通城縣地;內蒲圻,下雋在今湖北,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西晉巴陵,吳為下雋縣境之巴陵邸閣,晉升縣;東晉:長沙郡,治同西晉,領縣十,屬地在今湖南境的八縣;南朝·宋:巴陵太守,治巴陵,今岳陽市,元嘉十六年(公元436年)立,領縣四,內蒲圻,下雋,治在今湖北,屬地今湖南境一縣;南朝·宋巴陵,西晉故縣,原長沙郡,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公元420-479年);南朝·齊巴陵郡,治巴陵,今岳陽市,宋(南朝)故郡,領縣四,屬地在今湖南境的一縣(公元479-502年);巴陵·晉宋故縣,今岳陽市和岳陽臨湘縣地。從以上朝代所轄變化看,“下雋縣”在南朝·宋(公元479年)以後當被“重華”(公元552年置)繼承。
又據同治五年《崇陽縣誌》記載:“漢下雋縣治位於邑西暇心畈,今沿溝裡許,有城址可尋,其東曰東關,西曰西關,南為風城嶺,崩處出鎧甲戈矛之屬,西北泉陂市,遺墟長二里許,彌望皆荒冢,為古達嶽州驛路。” ……崇陽縣府南四百二十五里,西至通城縣百二十里,漢長沙郡下雋縣地。
可見,下雋乃今天湖南、湖北、江西交界處也即湖南平江縣天嶽幕幕阜山就是伏羲故地沒錯。
-
3 # 天下探索
中華民族的人文先始,三皇之一的太昊伏羲氏因有神聖之德,團結統一了華夏各部落,定都陳地(今河南淮陽),封禪泰山,後崩葬陳地。太昊陵,即“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位於河南省淮陽縣城北 1.5公里,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18大名陵之一。因其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之陵廟,故稱“天下第一陵”。1997年6月26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鎔基同志參觀太昊陵後,欣然題寫“羲皇故都” 四個大字。 該陵廟以伏羲先天八卦之數理興建,是中國帝王陵廟中大規模宮殿式古建築群之孤例。全廟南北長750米,佔地875畝。分外城、內城、紫禁城三道“皇城”。全陵有三殿、兩樓、兩廊、兩坊、一臺、一罈、一亭、一祠、一堂、一園、七觀、十六門。幾十座建築主要貫穿在南北垂直的中軸線上,如果把南北大門層層開啟,可從南面第一道門直望紫禁城中太昊伏羲氏的巨大陵墓,號稱 “十門相照”。 據《陳州府志》記載:太昊陵在春秋時已有陵,漢以前有祠。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四年(公元630年)頒詔“禁民芻牧”。五代周世宗顯德元年(公元954年)禁民樵採耕犁。宋太祖趙匡胤於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置守陵戶,詔示三年一祭,牲用太牢,造祭器。乾德四年(公元966年),詔立陵廟,置守陵戶五,春秋祀以太牢,御書祝版;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又增守陵戶二,以朱襄、昊英配祀。此後,陵與廟祀。日見崇隆並有御祭。元朝,祀事不修,廟貌漸毀,至元末已蕩然無存。宋以前的建築僅留下一塊傳為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巾書的墓碑。 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訪求帝王陵寢,太昊陵首列第一,四年駕幸陳 (今淮陽),御製祝文致祭。八年,遣官行視陵寢。九年,復置守陵戶。明英宗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知州張志道奏立寢殿、廊廡、戟門、廚庫、宰牲等房;天順六年 (公元1462年),復加修葺,立後殿、鐘鼓樓、齋宿房,又作三清觀;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增高鐘鼓樓、彩繪殿宇;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輸幣三千金,又大修之;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發帑銀八千兩,大為修葺。至此,內外城垣,規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輝煌,定成格局。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1949年成立了羲陵保管委員會,1962年、1963年先後被縣、省公佈為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建太昊陵文物保管所,1984年建太昊陵派出所,1985年建淮陽縣博物館,館址設在太昊陵。199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 # 淥水無痕
東漢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雲:“伏羲葬南郡,在襄陽”。
(唐朝)司馬貞《史記·三皇本紀》雲:“按皇甫謐,伏犧葬南郡”。
(南宋)羅泌撰《路史》雲:“伏羲……世紀雲葬南郡在襄陽”。
(清代)馬驌撰《繹史》雲:“帝王世紀庖犧氏在位一百一十年崩葬南郡”。
(清代)夏力恕《湖廣通志》載:伏羲葬南郡少昊葬長沙舜葬零陵。
乾隆版《欽定四庫全書》、《通鑑外紀》、《世說新語》、《元和郡縣誌》中亦有詳細記載。
回覆列表
伏羲與太昊是兩個人而非一人。兩人出生地不同,世次關係不同,部落圖騰不同,姓氏不同,在遠古氏族部落中對社會的貢獻也不同。在先秦史料中,言太昊則不言伏羲,言伏羲則不言太昊。在可讀史料中,最早將太昊與伏羲稱為一體的是西漢末年劉歆的《世經》。河南淮陽的太昊伏羲氏陵墓實屬太昊之墓。而根據史料查實和地下文物印證以及湖南楚文化與民風民俗的論證,湖南平江天嶽幕阜山應是伏羲氏之陵,其下有“皇壇”,有四十八燈,四十八柱供奉著手捧八卦的伏羲神像.且歷朝多遣官致祭。相傳幕阜天嶽,舜帝所封,即為《禹貢》之東陵,楚國之東祠,與《史書》記載伏羲去世“崩葬南郡”地望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