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樂45841

    岑彭 鄧禹 陰麗華 鄧綏 鄧芝 庾曼倩 庾信 岑文字 岑參 馬化龍 馬之騏 馬之駿 齊慎 馬一山 馬雲卿 羅飛聲

    詳細:新野名人一

    1、岑彭(?-35年),東漢初將領,字君然,南陽棘陽(今新野縣東北張樓村一帶)人。新莽時,為棘陽守長,綠林起義爆發,舉義投誠,屢立戰功,封為歸德侯。劉糹寅遇害後,復為大司馬朱鮪校尉,從鮪擊殺王莽楊州牧李聖,定淮陽城,被薦為淮陽都尉,後遷任穎川太守。繼歸劉秀,任刺奸大將軍,轉戰河北,頗有戰功。劉秀即帝位,任廷尉,行大將軍事,積功封舞陰侯、徵南大將軍。旋奉令入蜀擊公孫述,直拔武陽,進駐成都附近。蜀刺客以詐降混入其軍營,彭公不幸殉難。漢光武帝劉秀甚為悲痛,後在凌雲閣為功臣繪像時,將其列為“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其子岑遵,封為細陽侯,次子岑淮為谷陽侯。岑遵後又任屯騎校尉。遵死後,其子岑杞繼任。漢永初三年(公元116年),杞坐事失國,漢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漢安帝復封岑杞為細陽侯,順帝時為光祿卿。岑杞死後,其子岑熙繼任,娶漢安帝妹涅陽長公主為妻,為侍中、虎賁中郎將,精明能幹,朝庭多稱其能,遷升為魏郡(今河北臨漳西南)太守,大有政聲。當地人歌頌道:“我有積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賊,岑君遏之;狗吠不警,足下生嫠。含哺鼓腹,焉知兇災?我喜我生,獨丁斯時。美矣岑君,於戲休茲!”岑熙死後,其子岑福繼任,為朝庭黃門侍郎。

    2、 鄧禹(公元2~58年),字仲華,漢南陽郡新野(今新野縣 城郊鄉李湖村)人。東漢開國勳臣,首任宰相,名列二十八宿之首 ,位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每次上朝,皇帝面南座北,大臣面北下跪,而鄧禹卻可以面向東立,不必跪拜皇帝。在這種特殊的政治待遇面前,鄧禹並不居功自傲,僅靠俸錄養家餬口,讓孩子自食其力, 以清正廉潔明哲保身,求得善終。這在宦海兇險的封建政治鬥爭中是難能可貴的。

    鄧禹少時在長安就學,聰敏好學,十三歲能背誦《詩經》,曾與劉秀為學友。王朗起兵反漢,劉秀自薊至信都,命鄧禹徵集將士,得數千人,攻佔樂陽,首立戰功。

    鄧禹“長於推薦賢能,所舉之人皆才幹出眾,才盡其職”。劉秀非常賞識鄧禹識才、舉才和用才的賢德,每任命和調整將領時,多聽取他的意見。

    征戰中,鄧禹與光武帝“謀劃營帳之中,決勝千里。斬將破軍,平定山西,功效尤為顯著”。鄧禹率兵渡汾陰河,入夏陽,擊敗更始皇帝劉玄十萬兵將。後封為梁侯、高密侯。鄧禹淡泊名利,待人敦厚,孝敬父母,劉秀讚揚他“極有忠孝之心”。鄧禹還教子有方,不置產業。

    公元56年,鄧禹復任大司徒。顯宗即位後,感其功高,拜為太傅。公元58年病逝,諡元侯。顯宗追念鄧禹為開國勳臣,詔畫像於南宮雲臺,為二十八宿之首。

    漢雲臺二十八宿(將):鄧禹馬成吳漢王梁賈復陳俊耿杜茂寇恂傅俊岑彭堅鐔馮異王霸朱任光祭遵李忠景丹萬蓋延邳彤銚期劉植耿純臧宮馬武劉隆.

    3、陰麗華(公元5~64年),東漢南陽新野(今新野縣)人。漢光武帝劉秀皇后,是歷史上著名的賢德皇后。

    陰麗華美貌出眾,賢而有德,當地聞名。早年,劉秀在宛時即對其產生愛慕之心,曾立下誓言:“。”

    陰麗華雅性寬仁。劉秀即位後,欲立她為皇后,但陰麗華認為郭氏有子,家族顯赫,有助於劉秀政權,力勸立郭氏為後,堅持不肯接受冊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為後,封陰麗華為貴人。

    公元41年,劉秀廢郭後,立陰麗華為皇后,同時又封了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就是後來的明帝。

    陰麗華為後期間,“性仁孝,多矜慈”。不干預朝政,悉心照料劉秀起居,勸劉秀愛惜民力,安撫百姓,同時注意訓導後宮節儉,始終如一地追求簡樸生活。漢顯宗(明帝)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永平七年逝世,諡號光烈。

    4、鄧綏(81-121),新野人,高密候鄧禹之孫女,東漢和帝皇后,史稱鄧太后,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垂簾聽政的女皇后。東漢和熹皇后鄧綏(公元81年-121年),新野縣人氏,雲臺二十八宿之首高密候鄧禹之孫女,6歲讀史書,12歲通、,專志典籍,不問居家之事, 家人號曰“諸生”,其才能為諸兄弟所不及。其父鄧訓(時任護羌校尉)有疑難之事也常詢問鄧綏。她15歲應選入宮,16歲封為貴人。因鄧綏身材修長,姿容秀美,處事謹慎,善待下人,在後宮很有威信,深受和帝喜愛。因此,陰皇后對她十分嫉妒,揚言要除掉鄧綏。鄧綏獲此情報,向和帝哭訴,和帝於永安二十四年(102年)廢殺陰後,立鄧綏為皇后,綏終於如願以償。元興元年(105年),和帝駕崩,時年27歲。鄧皇后自己沒有兒子,但她知道後宮生有兩個兒子寄養在民間。一個年齡大些,但體弱多病,不能繼位;一個是新生嬰兒,剛滿百日。她就立為皇帝,即漢殤帝,尊鄧皇后為皇太后,鄧太后臨朝垂簾聽政,但畢竟年輕新寡,多有不便,遂命其兄鄧騭為車騎將軍,可隨招入宮議事。延平元年(公元106年),殤帝夭折,鄧綏定立清河王劉安為漢安帝,是年不足13歲,鄧太后繼續臨朝。她一直到永寧二年(公元121年)病死,垂簾聽政達16年之久。在此期間,她牢記陰皇后的前車之鑑,摒弊揚善,不計前嫌,先後減免受陰皇后誅連被遣免者之罪,並賜贈財物田地,給以生計,並把皇戚馬氏、竇氏家屬因罪禁錮者赦為平民,以緩解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她專門為內戚和鄧、馬、竇氏家族子弟開設學堂,傳授經書,培養名門之後。綏執政嚴明,內檢左右,外抑宗族,連其兄觸犯刑律也嚴懲不貸。她對內精簡冗員,減去宮內老弱無用之吏 500餘眾。她對蔡倫改革造紙術極為讚賞,下令宣傳推廣,並封蔡倫為候,為之一鋪平了道路。綏執政期間,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僅延平二年(即她執政的第二年),全國就有18郡地震、41郡大水、28郡風雹侵襲。她日夜操勞,躬自處置,增收節支,減輕賦稅,救濟災民,終使歲還穰豐,百姓安居樂業。她採納西域都護任留斑超之子斑勇的進諫,通西域,抗匈奴,安定幷州、涼州,使西線多年無戰事。她聽從虞詡等人良策,以赦免戰俘、安撫和談的辦法轉守為攻,使羌人暴動得平息。大臣們紛紛上書歌頌鄧太后:“興滅國,繼絕室,錄功臣,復漢室……巍巍之業,可望而不可及,蕩蕩之勳,可誦而不可名。”日夜操勞使年僅41歲的鄧太后染病咯血,臥床不治。公元121年, 她抱病下詔,大赦天下,是年3月崩,與和帝合葬於順陵

    5、鄧芝(?-252)字伯苗,義陽新野人,東漢武帝開國功臣大司徒鄧禹之後代。

    在東漢建安末年間人蜀,依靠巴西太守龐義劉備定益州時,鄧芝為郭哪閣督,劉備出巡於鄲,和鄧藝深談後,大奇之,理升為郭縣令。不久又遷升廣漢太守,以治嚴有治統,調回中央任為尚書,參與與國家大政。

    劉備去世後,奉命和個X和談的第一個外交使節使是鄧芝。由於他的誠意和機答,很快地解除了吳蜀間的敵意,孫權寫信給諸葛亮表示:“和合二國,唯有鄧生”。

    第一次北伐時,鄧芝首次份一自己的軍團,附屬於趙雲東戰線軍之中.堅守箕谷。趙雲去世後,鄧芝自然成為蜀漢東戰線主要軍團領袖之一。

    諸葛亮數度北伐期間,鄧芝是廠重要治詢意見的軍團領柏之一,受任為中監軍、揚武將軍。諸葛亮去世後,鄧芝遷開前軍師前將軍,領克州刺史。並接續李豐督守江州,和孫權有相當親密的交往延熙六年,升為車騎將軍,十四年病逝於東方前線。鄧芝為將領前後二十餘年,賞罰明晰,善恤卒伍,生活非常儉樸。一身之衣食均由官方薪給供用,終生不治私產,妻子有時都不免於飢寒,死時囊中全無餘財。

    6、 鄧艾(197—264年),字士載,義陽郡棘陽(今河南新野)人,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

    鄧氏曾經是南陽一帶的大族,但鄧艾的家世已經不能詳考。鄧艾自幼喪父,生活在戰爭頻仍、社會動盪的年代,鄧艾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這對他的一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荊州,奪取南陽,遷徙一批南陽居民到汝南屯田。鄧艾便隨其母被迫遷居汝南郡(郡治在今河南平輿縣北)襄城,淪落為屯田部民,替官家放小牛為生。十二歲時,又隨母至潁川,讀到已故太丘長陳寔碑文中的兩句:“文為世範,行為士則”,欣然嚮慕,於是自己命名為鄧範,字士則。後來,宗族中有與他名字相同者,遂改今名。

    鄧艾喜歡軍事,每見高山大川,都要在那裡勘察地形。一次,鄧艾上洛陽去呈報,有機會見到洛陽太尉司馬懿。司馬懿很賞識他的才能,徵召他為太尉府的掾屬,後升任尚書郎。遇到司馬懿,可以說是鄧艾一生的重大轉折。

    正始(240—249)初,鄧艾提出了兩項重要建議:第一,開鑿河渠,興修水利,以便灌溉農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和疏通漕運。第二,在淮北、淮南實行大規模的軍屯。可以說,曹魏政權能在三國中始終保持實力最強,特別是後期,鄧艾的許多政治主張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正始四年(243),鄧艾出任參徵西軍事,轉任南安(今甘肅隴西東南)太守。

    嘉平元年(249年)秋,鄧艾因功被賜爵關內侯,加討寇將軍,後又遷升城陽(治所在今諸城東北)太守。正元元年(254年),魏高貴鄉公曹髦即位,進封鄧艾為方城亭侯。正元二年(255年)七月,大將軍司馬昭命鄧艾出任安西將軍。 甘露元年(256年)六月,鄧艾大敗蜀軍,魏帝下詔褒獎鄧艾,詔曰:“逆賊姜繼連年狡黠,民夷騷動,西士不寧。艾籌畫有方,忠勇奮發,斬將十數,馘首千計;國威震於巴、蜀,武聲揚於江、岷。今以艾為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進封鄧侯,分五百戶封子忠為亭侯”。

    甘露二年(257年)五月,魏將諸葛誕聯合東吳在淮南起兵反司馬昭。司馬昭調關中兵力東下討伐諸葛誕。蜀大將姜維乘機攻魏秦川(渭水流域)。十二月,姜維率兵數萬出駱谷(今陝西周至西南),到達沈嶺(今陝西周至南)。當時,魏在長城(今陝西周至南)積存大量軍糧,且防守薄弱。鄧艾(時為安西將軍)和徵西將軍司馬望恐姜維襲奪長城,立即合軍據守。姜維軍進至芒水,依山為營。鄧艾、司馬望率軍近水築寨。蜀軍多次挑戰,鄧艾、司馬望堅守不出,兩軍長期對峙。次年三、四月間,姜維聞諸葛誕敗亡,只得引軍而還。鄧艾因功升任徵西將軍,前後共增食邑六千六百戶。

    景元四年(263年)大敗蜀國。 魏滅蜀之戰,是結束自東漢末年以來分裂局面,重新實現中國統一的重要步驟。滅蜀之役,鄧艾之功不可沒。在巨大勝利面前,鄧艾頭腦有些不冷靜。他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於是,朝廷下詔書派監軍衛罐逮捕鄧艾父子,用檻車將其送到京都來。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五,鍾會抵達成都,將鄧艾押往洛陽。十八日中午,護軍田續追殺鄧艾父子於綿竹(今四川德陽)西。鄧艾在洛陽的餘子也被誅殺,鄧艾妻和孫子被髮配到西城。

    鄧艾是三國未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鄧艾在生活中能與將士同甘共苦,在作戰中又能身先士卒,種田時手執末耜,陰平道上,他以氈自裹,推轉而下。正因為他能處處作出表率,部隊才上下相感,莫不盡力,取得一系列的勝利。但鄧艾雖善於作戰,卻不善自保。史學家陳壽在中對此作了客觀的評論:“鄧艾矯然強壯,立功立事,然暗於防患,咎敗旋至,豈遠知乎諸葛恪而不能近自見,此蓋古人所謂自論者也。

    7、庾曼倩(約480—560),字世華,新野縣人,南朝梁時著名科學家,對中國古代天文法和數學作出了卓越貢獻。

    庾曼倩的父親庾詵,幼年聰警篤學,經史百家,無所不知,緯侯書射,祺算機巧,並一時之絕。他的知識廣博,研究頗見功力,名重當時,粱高祖肖衍多次徵其做官參政,他不就。庾曼倩繼展父業,潛心鑽研,整理。箋註數學名著,曾有一書問世。同時,在細心觀測天文、研究歷發的基礎上,寫成—書。這是對中國古代天文學有重大影響的一部專著。另外,還著有、《莊老義疏》、《喪服儀》等。所著文章共95卷。梁元帝肖繹對他極為重視,辭其主簿,遷中錄事,後轉為諮議參軍。

    庾曼倩之子庾季才,字叔奕,幼時聰穎,好學不輟,在其父的教育、影響下,致力於天文學的研究,有獨見解。《北史·藝術傳》載他:“八歲誦《尚書》、十二通《易》,好佔玄易。”曾任梁朝參軍,周的太史,隋的常侍。開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下詔命庾季才重新修訂天文蓋圖。他參閱了周、齊、梁、陳歷代所蒐集的大量資料,觀測天文圖,依照古代天文學家之說,擬定星位,繪製出天象圖。《隋書·藝術傳》說,這份天象圖星位準確,碩大逼真,星之隱顯,天漢昭回,宛若蒼穹。隋朝是重視科學技術的朝代,庾曼倩祖子三人所取得的成就,不但推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而且也對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良好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無限火力最賴皮套路,“貼膜熊”火了,3級越塔,10分鐘破高地,具體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