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園

    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個家族特有的道德風範、精神氣質、行為規範和審美格調。這種風氣對內孕育族眾子弟,對外就成為“家聲”——社會對家族的一種正面褒揚。

    說到應該傳承什麼樣的家風,縱觀中國歷史上眾多的名門大族的家規家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第一,仁敬。對內孝友傳家,對外禮敬待人。這類家風能有效防範子弟狂悖無禮,傲誕不經。什麼叫“孝友”?就是指兒孫孝敬長輩,兄弟和睦,妯娌融洽。孝友以人倫秩序為宗旨,以仁敬為核心,不能因地位升降而改變,也不因門第高低而減損。古代皇帝嫁女兒,除了極個別囂張跋扈以外,絕大部分的公主到婆家以後,都是恪盡婦道,禮儀持家,因為封建人倫擺在那裡,皇帝也怕人議論自己教女無方啊!能仁敬,自然就能謹慎忍耐,能寬厚仁慧,後代子弟也不會飛揚跋扈,傲慢驕人。這種仁敬之風從家庭推向社會,就能產生一種示範效應,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

    第二,嚴毅。嚴肅家規家法,訓導子弟莊重沉靜,舉止有禮,言行有節,合於德,盡於禮。這種家風主要是防範子弟輕浮游蕩,濫交豪賭,避免敗德喪身亡家的家庭慘劇。

    第四,儉素。提倡居家清儉度日,為官清正廉明,防止後代子孫驕奢淫逸,坐吃山空。自古以來,很多名門大族,祖先忠孝勤儉,終於成就了大家大業,但後代子孫或頑劣任性,或驕奢傲慢,蕩盡家產。立家之難,有如徒手登天,敗家之易,有如以獲燎毛。曾國藩在家書中就說到“由儉入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

    第五,習勞。習勞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讓一個人隨時反省自思,磨鍊意志。防止子弟驕懶成性,散漫無邊。東晉的陶侃大器晚成,到廣州擔任刺史時,成天無聊,白天端一百片瓦到書房外邊,晚上又端著回來。別人問他為何要這樣折騰,陶侃回答說“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意思是說,我的志向是恢復中原,現在每天的日子過得太好太閒,不每天鍛鍊鍛鍊,真的打起來,恐怕身體不中用了。

    第六,謹慎。為人謙虛低調,做事審慎育則,防範子孫狂妄自大,盛氣凌人。曾國藩草根起家,克勤克儉,清慎畏謹,隨時擔心家族子弟惹是生非,有違家風,有損家聲。他的六弟曾國荃性氣粗豪,為人傲嬌,曾國藩多次寫信告誡“爾在外以謙謹二字為主,世家子弟,門第過盛,萬目所屬。”

    以上從六個方面講了良好家風的內涵,實際上也是家風的價值體現。

  • 2 # 老璞

    家庭,不但維繫家庭中的每個人,而且也與社會的安定密切相關。

    所以古人認識到,國家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賴於家庭的和睦幸福,而家庭的和睦幸福,則有賴於家庭成員的正確定位、彼此愛護扶持,有賴於治家有方,而治家有方,則取決於個人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這正是《禮記·大學》的主旨所在。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

    整頓好家庭先要修養品德,在於人往往對他所親近喜愛的人有偏見,對他所輕視討厭的人有偏見,對他所畏懼恭敬的人有偏見,對他所憐惜同情的人有偏見,對他所傲視怠慢的人有偏見。所以喜愛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的缺點,不喜歡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優點的人,非常少見。因此有諺語說:“人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過錯,察覺不到自己的莊稼好。”這就是品德修養不好,就整頓不好家庭的道理。

    《大學》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奠定了處世為人的根基。而修身的成就如何,首先就體現在家庭的管理上。齊家既是修身的目標,也是治國平天下的起點。

    古今成功人士,大多數都家庭和睦。因為家庭是每個人走向社會的起點,也是每個人成功的起點。

    雖然也有人本身家庭出身不太好,要麼家庭貧困,要麼父母文盲沒文化,或者出自單親家庭甚至是孤兒,長大之後也能成就事業,但相比較而言,良好的家庭環境造就的成功人士更多,而成功人士往往在自己家庭的管理上也同樣是成功的。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所以,每一個人,建立自己的家庭,既是自己人生學習成長階段的終點,也是開始走向社會實現價值的起點。

    過去華人的住宅院子,很多人家的大門上都貼有或刻有門對,比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忠厚培元氣,詩書發異香”,“文章華國,道德傳家”。有些大戶人家迎門的照壁上往往刻著“齋莊中正”,背面是“嚴肅整齊”。

    這些文字反映了一個家庭所提倡的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或者說是處世做人的風格,這就是“門風”,也叫“家風”。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具體而言,就是如何持家,如何處世,是家中先輩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

    曾國藩曾在家書中說:

    一國有一國之習氣,一鄉有一鄉之習氣,一家有一家之習氣。有可法者,有足為戒者。心識其是非,而去其疵以成其醇,則為一國一鄉之善士,一家不可少之人矣。

    譯文:

    一國有一國的風氣,一鄉有一鄉的風氣,一家有一家的風氣。有可以效法的,有足以警惕的。心裡明白其中的是非,去除懷習慣而養成好風氣,就是一國一鄉的好人,一家之中不能少的人了。

    如果一個人在外,尤其是孩子,見人彬彬有禮,為人心地善良,說話做事忠厚質樸,人們不但會稱讚孩子懂事有禮,還會誇讚他的家庭門風正、家風好。如果這個孩子行為驕橫無禮,說話口無遮攔,做事沒有規矩,人們不但會心生厭惡,而且會議論他的家庭門風不正、家風不好。

    過去的家庭每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無論兩個孩子從小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還是相親介紹,男女雙方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方的家風如何。雖然也講究“門當戶對”,但物質條件往往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對方家庭的家風如何,一家人為人處世的風氣如何,才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所以,齊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夫妻兩人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家庭的建設目標是什麼。

    而對內對外如何處世做人,則奠定了一個家庭家風的基礎。

    一個家庭的家風,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一是規矩,二是教子,三是傳承。

    家風與規矩

    有一句成語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是圓規,用來畫圓;矩是矩尺,用來畫方。不用圓規矩尺,畫出的圓和方自然不規正。家庭中也是如此,沒有一定的規矩,家裡人自然肆無忌憚,做人不會規整。

    傳說婚姻制度是由伏羲制定的,《禮記》中記載“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而伏羲與女媧是最早的婚姻象徵。歷史上流傳至今的伏羲女媧影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伏羲手中持有矩尺,女媧手中持有圓規,則有《禮記》中所說“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之意。而規矩的意義,正如《史記·禮書》中所說:

    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

    譯文:

    做人的道理橫豎有千萬條,規矩法度始終貫穿其中,就是引導人們向仁義進步,而以刑罰約束他們的行為。

    因此,作為婚姻象徵的伏羲女媧手中持有規矩,就有婚姻家庭中也要守規矩的含義,其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家庭中到底應該有哪些規矩呢?

    最重要的規矩是要倫常有序。

    中國家庭的規矩,最重要的就是倫常。過去叫做“正人倫”。

    我們曾經對傳統的倫常理念有非常錯誤的認識,認為其維護封建家長制,壓迫婦女,壓制個人自由。所以在批判所謂的“封建傳統文化”的同時,徹底拋棄了倫常理念,因此導致整個社會倫常乖悖,亂象叢生,表現在很多人漠視道德,沒有規矩,老人沒有老人樣,孩子沒有孩子樣。

    實際上,傳統文化中的倫常理念,是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秩序、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基礎和保證,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為延續時間最長的文明,有賴於倫常理念的廣泛認同和有效施行。

    家風與教子

    古人家風的形成,源於家教,在家教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對下一代的教導。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顏氏家訓》

    譯文:

    同樣的言語,人們相信親人的話;同樣的命令,會按照敬服的人的話去做。禁止小孩胡鬧嬉笑,那師友的訓誡,就不如保姆的指揮;阻止俗人的打架爭吵,那堯舜的教導,就不如妻子的規勸。

    傳統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仁人君子,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因而教育內容就以綱常倫理和出世入仕的本領為核心,注重培養仁義孝順、忠信篤敬、謙虛勤儉等道德品質。

    孔子認為道德教育高於知識的教育,“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質,“孝梯”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禮”為道德教育的規範,“中庸”是道德教育的準繩,“忠恕”的教育應貫徹在整個家庭教育過程中。

    古人對子女的教育與現在許多家庭的認識有很大的不同。

    現在的很多家長,以愛為教。愛孩子並沒有錯,問題是愛不能代替對孩子的教育,這就是古人說“慈母生敗兒”的原因。

    自認為愛孩子,卻不會正確的愛,自認為在培養孩子,卻不會正確的培養,這樣的家長所作的一切,都在把孩子帶向他們期望目標的反面!

    還有的家長,在錯誤教育思想的裹挾下,認為培養孩子最大的目標就是“望子成龍”,以至於不顧孩子的自身條件喜好及特長、家庭的狀況、社會的需求,孩子還未出生,從胎教開始,就抱著嚴重的功利心去培養孩子,以“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蠱惑下,讓孩子從小就為了考上好大學、當大官、掙大錢為目標去學習,以至於培養出來許多道德修養底下、不懂文明禮貌、生活技能匱乏、極端自私自利的所謂“天之驕子”。

    而古人的家庭教育,以儒家的思想意識為核心,首先是著眼成人,然後才是成才。

    明代楊維盛在《家訓》上提出:“吾人立身天地間,只思量得作一個人,是第一義,餘事都不要緊。”鄭板橋家書中也談到:“夫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明理做個好人。”

    家風與傳承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氣質和個性;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會形成自己的民風和性格。一個家庭也一樣,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氣,這就是家風。

    家風是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和習氣,存在於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行為言語,舉手投足,無不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家風習性。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是一個家庭的文化。

    家風的形成,有賴於父母或祖輩提倡,透過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家庭成員,在家庭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和道德氛圍,來規範和約束家庭成員的言行。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獨特的氣質和風氣,反映出一個家庭有別於其它家庭的不同之處,所以,家風並不都具有正面的意義。有些家庭的家風可能是勤奮儉樸,為人忠厚,待人有禮和善,而有些則可能是狡詐刻薄,招惹是非,蠻橫無理。

    但是,就如同《易經·坤文言》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極、健康、正面的家風,可以對家庭成員在個人修養、品德操守等方面,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不良的家風,造就的往往是“不肖子孫”,既沒有道德觀念,也沒有規矩意識,更不懂得待人有禮,自然也不會勤學有為。這樣的人,從小處說,不成器、不成材,無助於家庭的平安幸福,甚至給家庭帶來災殃;往大處說,既不能見容於一個單位團體,也無法見容於社會,最終會成為國家社會的禍害。

    因此,在歷史長河中,真正能長久流傳,為人稱道,並被推崇學習的,也必然是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忠厚、勤儉、仁愛、忠信、清廉等等美好的品質。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如果每一個家庭的家風都健康積極,家庭成員在家風的約束之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個人品質,那麼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積極的引導和規範作用。

    而家風的形成和代代傳承,除長輩的大力提倡,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之外,更多則是依靠家庭前輩留給後輩的家規、家訓、家書之中。

    這些古人留給我們的文獻,其實是最好的教子成人、立身、樹德、處世的教材,但在解放後尤其是文革後,在“破四舊”的名義下,這些蘊含了無數古人先輩們文明智慧的結晶,被大多數當代人所遺忘。

    其實每個家庭都應該從這些家規家訓中汲取先祖的智慧,從每個家庭做起,重塑家風。

  • 3 # 國學園

    家風,又稱門風,是指一個家族特有的道德風範、精神氣質、行為規範和審美格調。這種風氣對內孕育族眾子弟,對外就成為“家聲”——社會對家族的一種正面褒揚。

    說到應該傳承什麼樣的家風,縱觀中國歷史上眾多的名門大族的家規家法,大致有如下幾種:

    第一,仁敬。對內孝友傳家,對外禮敬待人。這類家風能有效防範子弟狂悖無禮,傲誕不經。什麼叫“孝友”?就是指兒孫孝敬長輩,兄弟和睦,妯娌融洽。孝友以人倫秩序為宗旨,以仁敬為核心,不能因地位升降而改變,也不因門第高低而減損。古代皇帝嫁女兒,除了極個別囂張跋扈以外,絕大部分的公主到婆家以後,都是恪盡婦道,禮儀持家,因為封建人倫擺在那裡,皇帝也怕人議論自己教女無方啊!能仁敬,自然就能謹慎忍耐,能寬厚仁慧,後代子弟也不會飛揚跋扈,傲慢驕人。這種仁敬之風從家庭推向社會,就能產生一種示範效應,帶動整個社會風氣的好轉。

    第二,嚴毅。嚴肅家規家法,訓導子弟莊重沉靜,舉止有禮,言行有節,合於德,盡於禮。這種家風主要是防範子弟輕浮游蕩,濫交豪賭,避免敗德喪身亡家的家庭慘劇。

    第四,儉素。提倡居家清儉度日,為官清正廉明,防止後代子孫驕奢淫逸,坐吃山空。自古以來,很多名門大族,祖先忠孝勤儉,終於成就了大家大業,但後代子孫或頑劣任性,或驕奢傲慢,蕩盡家產。立家之難,有如徒手登天,敗家之易,有如以獲燎毛。曾國藩在家書中就說到“由儉入奢,易於下水;由奢反儉,難於登天”。

    第五,習勞。習勞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讓一個人隨時反省自思,磨鍊意志。防止子弟驕懶成性,散漫無邊。東晉的陶侃大器晚成,到廣州擔任刺史時,成天無聊,白天端一百片瓦到書房外邊,晚上又端著回來。別人問他為何要這樣折騰,陶侃回答說“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意思是說,我的志向是恢復中原,現在每天的日子過得太好太閒,不每天鍛鍊鍛鍊,真的打起來,恐怕身體不中用了。

    第六,謹慎。為人謙虛低調,做事審慎育則,防範子孫狂妄自大,盛氣凌人。曾國藩草根起家,克勤克儉,清慎畏謹,隨時擔心家族子弟惹是生非,有違家風,有損家聲。他的六弟曾國荃性氣粗豪,為人傲嬌,曾國藩多次寫信告誡“爾在外以謙謹二字為主,世家子弟,門第過盛,萬目所屬。”

    以上從六個方面講了良好家風的內涵,實際上也是家風的價值體現。

  • 4 # 老璞

    家庭,不但維繫家庭中的每個人,而且也與社會的安定密切相關。

    所以古人認識到,國家社會的安定和諧,有賴於家庭的和睦幸福,而家庭的和睦幸福,則有賴於家庭成員的正確定位、彼此愛護扶持,有賴於治家有方,而治家有方,則取決於個人不斷提高自我修養。

    這正是《禮記·大學》的主旨所在。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之其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

    整頓好家庭先要修養品德,在於人往往對他所親近喜愛的人有偏見,對他所輕視討厭的人有偏見,對他所畏懼恭敬的人有偏見,對他所憐惜同情的人有偏見,對他所傲視怠慢的人有偏見。所以喜愛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的缺點,不喜歡一個人但又認識到他優點的人,非常少見。因此有諺語說:“人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過錯,察覺不到自己的莊稼好。”這就是品德修養不好,就整頓不好家庭的道理。

    《大學》中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奠定了處世為人的根基。而修身的成就如何,首先就體現在家庭的管理上。齊家既是修身的目標,也是治國平天下的起點。

    古今成功人士,大多數都家庭和睦。因為家庭是每個人走向社會的起點,也是每個人成功的起點。

    雖然也有人本身家庭出身不太好,要麼家庭貧困,要麼父母文盲沒文化,或者出自單親家庭甚至是孤兒,長大之後也能成就事業,但相比較而言,良好的家庭環境造就的成功人士更多,而成功人士往往在自己家庭的管理上也同樣是成功的。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所以,每一個人,建立自己的家庭,既是自己人生學習成長階段的終點,也是開始走向社會實現價值的起點。

    過去華人的住宅院子,很多人家的大門上都貼有或刻有門對,比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忠厚培元氣,詩書發異香”,“文章華國,道德傳家”。有些大戶人家迎門的照壁上往往刻著“齋莊中正”,背面是“嚴肅整齊”。

    這些文字反映了一個家庭所提倡的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或者說是處世做人的風格,這就是“門風”,也叫“家風”。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個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具體而言,就是如何持家,如何處世,是家中先輩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

    曾國藩曾在家書中說:

    一國有一國之習氣,一鄉有一鄉之習氣,一家有一家之習氣。有可法者,有足為戒者。心識其是非,而去其疵以成其醇,則為一國一鄉之善士,一家不可少之人矣。

    譯文:

    一國有一國的風氣,一鄉有一鄉的風氣,一家有一家的風氣。有可以效法的,有足以警惕的。心裡明白其中的是非,去除懷習慣而養成好風氣,就是一國一鄉的好人,一家之中不能少的人了。

    如果一個人在外,尤其是孩子,見人彬彬有禮,為人心地善良,說話做事忠厚質樸,人們不但會稱讚孩子懂事有禮,還會誇讚他的家庭門風正、家風好。如果這個孩子行為驕橫無禮,說話口無遮攔,做事沒有規矩,人們不但會心生厭惡,而且會議論他的家庭門風不正、家風不好。

    過去的家庭每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無論兩個孩子從小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還是相親介紹,男女雙方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對方的家風如何。雖然也講究“門當戶對”,但物質條件往往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對方家庭的家風如何,一家人為人處世的風氣如何,才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所以,齊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夫妻兩人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家庭的建設目標是什麼。

    而對內對外如何處世做人,則奠定了一個家庭家風的基礎。

    一個家庭的家風,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一是規矩,二是教子,三是傳承。

    家風與規矩

    有一句成語叫“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是圓規,用來畫圓;矩是矩尺,用來畫方。不用圓規矩尺,畫出的圓和方自然不規正。家庭中也是如此,沒有一定的規矩,家裡人自然肆無忌憚,做人不會規整。

    傳說婚姻制度是由伏羲制定的,《禮記》中記載“伏羲制以儷皮嫁娶之禮”,而伏羲與女媧是最早的婚姻象徵。歷史上流傳至今的伏羲女媧影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伏羲手中持有矩尺,女媧手中持有圓規,則有《禮記》中所說“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之意。而規矩的意義,正如《史記·禮書》中所說:

    人道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誘進以仁義,束縛以刑罰。

    譯文:

    做人的道理橫豎有千萬條,規矩法度始終貫穿其中,就是引導人們向仁義進步,而以刑罰約束他們的行為。

    因此,作為婚姻象徵的伏羲女媧手中持有規矩,就有婚姻家庭中也要守規矩的含義,其意義是非常深刻的。

    家庭中到底應該有哪些規矩呢?

    最重要的規矩是要倫常有序。

    中國家庭的規矩,最重要的就是倫常。過去叫做“正人倫”。

    我們曾經對傳統的倫常理念有非常錯誤的認識,認為其維護封建家長制,壓迫婦女,壓制個人自由。所以在批判所謂的“封建傳統文化”的同時,徹底拋棄了倫常理念,因此導致整個社會倫常乖悖,亂象叢生,表現在很多人漠視道德,沒有規矩,老人沒有老人樣,孩子沒有孩子樣。

    實際上,傳統文化中的倫常理念,是維護家庭和諧、社會秩序、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的基礎和保證,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成為延續時間最長的文明,有賴於倫常理念的廣泛認同和有效施行。

    家風與教子

    古人家風的形成,源於家教,在家教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對下一代的教導。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道,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顏氏家訓》

    譯文:

    同樣的言語,人們相信親人的話;同樣的命令,會按照敬服的人的話去做。禁止小孩胡鬧嬉笑,那師友的訓誡,就不如保姆的指揮;阻止俗人的打架爭吵,那堯舜的教導,就不如妻子的規勸。

    傳統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仁人君子,達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因而教育內容就以綱常倫理和出世入仕的本領為核心,注重培養仁義孝順、忠信篤敬、謙虛勤儉等道德品質。

    孔子認為道德教育高於知識的教育,“仁”是最高的道德品質,“孝梯”是道德教育的根本,“禮”為道德教育的規範,“中庸”是道德教育的準繩,“忠恕”的教育應貫徹在整個家庭教育過程中。

    古人對子女的教育與現在許多家庭的認識有很大的不同。

    現在的很多家長,以愛為教。愛孩子並沒有錯,問題是愛不能代替對孩子的教育,這就是古人說“慈母生敗兒”的原因。

    自認為愛孩子,卻不會正確的愛,自認為在培養孩子,卻不會正確的培養,這樣的家長所作的一切,都在把孩子帶向他們期望目標的反面!

    還有的家長,在錯誤教育思想的裹挾下,認為培養孩子最大的目標就是“望子成龍”,以至於不顧孩子的自身條件喜好及特長、家庭的狀況、社會的需求,孩子還未出生,從胎教開始,就抱著嚴重的功利心去培養孩子,以“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在“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蠱惑下,讓孩子從小就為了考上好大學、當大官、掙大錢為目標去學習,以至於培養出來許多道德修養底下、不懂文明禮貌、生活技能匱乏、極端自私自利的所謂“天之驕子”。

    而古人的家庭教育,以儒家的思想意識為核心,首先是著眼成人,然後才是成才。

    明代楊維盛在《家訓》上提出:“吾人立身天地間,只思量得作一個人,是第一義,餘事都不要緊。”鄭板橋家書中也談到:“夫讀書中舉中進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明理做個好人。”

    家風與傳承

    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自己的氣質和個性;一個地區,一個國家,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會形成自己的民風和性格。一個家庭也一樣,在長期的延續過程中,也會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氣,這就是家風。

    家風是一種看不見的精神風貌和習氣,存在於每個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員的行為言語,舉手投足,無不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家風習性。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是一個家庭的文化。

    家風的形成,有賴於父母或祖輩提倡,透過身體力行和言傳身教,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影響家庭成員,在家庭中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和道德氛圍,來規範和約束家庭成員的言行。

    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獨特的氣質和風氣,反映出一個家庭有別於其它家庭的不同之處,所以,家風並不都具有正面的意義。有些家庭的家風可能是勤奮儉樸,為人忠厚,待人有禮和善,而有些則可能是狡詐刻薄,招惹是非,蠻橫無理。

    但是,就如同《易經·坤文言》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極、健康、正面的家風,可以對家庭成員在個人修養、品德操守等方面,產生重要而積極的作用;不良的家風,造就的往往是“不肖子孫”,既沒有道德觀念,也沒有規矩意識,更不懂得待人有禮,自然也不會勤學有為。這樣的人,從小處說,不成器、不成材,無助於家庭的平安幸福,甚至給家庭帶來災殃;往大處說,既不能見容於一個單位團體,也無法見容於社會,最終會成為國家社會的禍害。

    因此,在歷史長河中,真正能長久流傳,為人稱道,並被推崇學習的,也必然是傳統文化中所提倡的忠厚、勤儉、仁愛、忠信、清廉等等美好的品質。

    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如果每一個家庭的家風都健康積極,家庭成員在家風的約束之下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和個人品質,那麼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整個社會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對其他社會成員產生積極的引導和規範作用。

    而家風的形成和代代傳承,除長輩的大力提倡,身體力行,言傳身教之外,更多則是依靠家庭前輩留給後輩的家規、家訓、家書之中。

    這些古人留給我們的文獻,其實是最好的教子成人、立身、樹德、處世的教材,但在解放後尤其是文革後,在“破四舊”的名義下,這些蘊含了無數古人先輩們文明智慧的結晶,被大多數當代人所遺忘。

    其實每個家庭都應該從這些家規家訓中汲取先祖的智慧,從每個家庭做起,重塑家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急需《新唐書顏真卿傳》翻譯,從“李希烈陷汝州”到“嗣曹王皋聞之,泣下,三軍皆……大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