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明道自清
    劉賀主棺基本清理到位

    自考古部門全面啟動海昏侯劉賀內棺的實驗室考古發掘清理程式,經過五個月持續不斷地清理處置、樣品分析、標本檢測、處理保護、影像記錄、展示效果等系列操作,目前已將劉賀主棺基本清理到位,內外棺組合結構正在梳理之中。

    池紅透露,劉賀內棺隱約可見墓主人遺骸痕跡,並有精美的貼金漆盒隨葬。從遺骸頭部至腹部依次可見覆面、玉枕和數塊大小不等的玉璧以及玉具劍、書刀和帶鉤、佩玉等;刻有“劉賀”名字的玉印也赫然別在腰間。清理發現,劉賀遺骸躺在包金的絲縷琉璃席上,牙齒尚存,而琉璃席下等距放置排放著100枚金光燦燦的金餅。

    池紅說,如此,海昏侯墓發掘出土的金器數量多達478件,是中國考古最多的一次。同時,專家對棺內漆盒遺存進行X光成像技術分析,還發現有精緻瑪瑙珠、鎏金青銅盒、精美玉片飾、鑲玉青銅牌飾等。

    成功剝離出5000餘枚竹簡

    “對簡牘的提取,也是驚喜不斷”,池紅說,經過艱苦保護處理和剝離工作,考古人員已成功剝離出5000餘枚竹簡,透過對剝離出竹簡的紅外掃描,原本淡化的字跡逐漸清晰地顯現出來,透過初步的文字釋讀,目前已釋讀出《論語》《易經》《禮記》《醫書》《五色食勝》《悼亡賦》等多部典籍內容。

    池紅表示,目前,對簡牘的進一步固化、清理和掃描即將進行,預計在2016年底就可以完成前期保護、資料提取工作,2017年開始進入到文字釋讀和研究階段。

    史料記載,海昏侯的爵位承襲了4代。第一代海昏侯劉賀的生平最具傳奇性,一生經歷了王、帝、侯的跌宕。他是漢武帝的孫子,曾被權臣霍光扶上帝位,但27天后遭廢黜,成為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史稱“漢廢帝”。

    竹簡腐爛程度超預想

    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保護庫房,記者見證了竹簡清理開啟的場景:一包一包泥土包裹的竹簡,被放置在墊有塑膠薄膜的桌子上,考古人員用專門的竹籤,小心翼翼地撥弄泥土,取出嵌在泥土上的竹簡。

    與原本腦海裡浮現的成捆成捆的竹簡畫面相比,眼前的竹簡腐爛得比較厲害。對此,吳順清也表示,與此前預想的有一定差距。因為墓葬內出現了坍塌,給竹簡造成破壞。同時,由於海昏侯墓的地下水偏酸性,由此導致植物纖維腐爛。“竹簡等漆木器的保護需要水,且取決於水的酸鹼度,中性偏鹼性對漆木器的保護是最好的。”

    竹簡有寫給皇帝的奏章

    “按說,竹簡一出土就立即修復是最好的。”吳順清說,由於當時硬體條件不具備,所以不得不將竹簡“整體打包”暫時用水養著。“現在庫房弄好了,團隊也建起來了,所以就立即展開修復工作。”

    據吳順清介紹,竹簡修復團隊有繪圖的、照相的、提取的,還有編號的、掃描的,分工各有不同,一個團隊至少要8~10人才能展開工作。

    竹簡的價值,取決於文字記載的內容。吳順清透露,從目前掌握情況看,的確有海昏侯寫給當時皇帝的奏章。至於具體內容,還需要古文字專家進一步考證。

    吳順清表示,由於墓葬內垮塌現象嚴重,有的竹簡成了殘塊,拼接難度大,這是竹簡修復整理的難點。

    以墨跡分文獻還是遣策

    “竹簡從性質上來區分,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記載文獻的,另一種就是遣策。”吳順清說,如果是記載文獻的竹簡,則極有可能是古籍類,是在海昏侯生前收藏閱讀的。這類竹簡墨汁幹得比較透,不太容易掉色。

    “如果是遣策,是即時性書寫的,這樣的竹簡墨汁未乾透就直接隨葬,墨跡就很容易脫落。”對於遣策,吳順清說,這主要是指古人在喪葬活動中記錄隨葬物品的清單,以簡牘為主要書寫材料。

  • 2 # 綠野165123487

    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簡,對中國的社會歷史發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史料價值和科考價值。

    一、出土的竹簡價值不可估量。

    出土的竹簡約有5000枚。發現了《易經》《禮記》《孝經》《醫書》《六博棋譜》等文獻。還發現了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齊論》。

    目前,考古專家們正在恢復竹簡上的一些文字,這對史學界來說,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竹簡中還發現了有關孔子的史料資訊。如雕刻像、身高,身世等。竹簡的出土,有力證明了歷史上孔子不僅客觀存在,而且更為翔實地提供了一些資訊。

    二、出土文物頗豐,富可敵國。

    墓主人被確定為劉賀。它是漢代被廢掉的一位皇帝,後來被封為海昏侯。所以他死後的安葬,是按照帝王陵墓的標準修建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黃金、金器,10餘噸的銅錢。

    海昏侯墓的出土,是迄今中國已發現的古代封建社會諸侯墓的最完整的墓葬。它有完整的排水設施,它有完整的高等級諸侯墓葬所具備的文化元素。比如說它的主墓就有衣服庫、錢庫、糧庫、樂器庫,酒具庫、文書檔案庫,娛樂用器庫、車馬庫等。

    這對研究漢代的一些墓葬制度,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具有豐富的史料科考依據。

    三、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繼承、創新、傳承同等重要。

    對海昏侯墓的科考價值,再一次證明了華夏曆史文明發展的延續程序,是透過系統的制度,系統的等級所構建的王朝專政基礎上得以發展的。

    它從另一側面證明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歷史悠遠。從另一側面佐證了具有悠久歷史,燦爛文化的中華文化是歷史客觀存在的,是全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今天的我們,只有更好的繼承、創新、發展中華傳統文化,才能不愧先主所創造的豐功偉績,才能不愧於時代,不愧於偉大歷史的發展程序。

  • 3 # 東籬梧桐雨

    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文物的最大一個亮點就是文字特別豐富。這其中最難得的毫無疑問當屬出土了5000枚之多的竹簡。

    從初步清理和保護情況看,竹簡的內容包括《悼亡賦》、《論語》、《易經》、《禮記》、《孝經》、《醫書》、《六博棋譜》等文獻。其中,最讓人興奮的是,考古人員在這些竹簡中發現了失傳已久的《論語·知道》篇,並初步斷定是屬於《論語》的《齊論》版本。

    失傳1800年的《齊論》

    《論語》在古代有三個版本,分別為古論語、魯論語和齊論語。如今,我們看到的《論語》是張侯之後用魯論語和古論語形成的版本,但是齊論語到漢魏的時候就失傳了。

    齊論語與魯論語和古論語最大的區別是多了兩篇,一篇為《知道》篇,一篇叫《問王》篇。

    在海昏侯主墓出土的眾多竹簡中,有一枚竹簡,它的正反面同時書寫有文字。一般情況下,竹簡上的文字多書於一面,而這枚竹簡正反兩面均寫有文字,據推斷這應該是一卷竹書的篇首簡。

    竹簡反面寫有“智道”,正面寫有:“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在漢代文字中“知”通“智”。而且,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其它竹簡上就有將《論語》中“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

    因此,這枚竹簡上所書寫的“智道”,就是《漢書·藝文志》所載《齊論語》第二十二篇的篇題——“知道”。

    在海昏侯墓裡發現的《知道》篇,如果真正釋讀出來這就是失傳的齊論語的話,那在中國學術界,乃至世界學術界都將是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

    同時,解讀其它出土的竹簡文字,也有助於人們瞭解2000多年前漢代時期的文化、藝術、社會生活等資訊。

    海昏侯墓出土大量黃金

    其中包括:金餅285枚、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另外,在棺槨裡還發現了20塊金板,總共378件,總重量超過80公斤,這是迄今中國漢墓考古發現金器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一次。並且,經檢測這些金器純度都在99%左右。

    黃金自古就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但是,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金餅和金板,並不是當時的流通貨幣。

    根據史料和以往考古發現確認,這些金器都有著特殊的用途,它們叫做“酎”(zhòu)金,是每年八月太廟祭祀高祖時,各地的諸侯王、列侯助祭所供奉的黃金。

    當時,漢文帝規定每年八月祭高祖廟時,要獻酎飲酎,諸侯王和列侯都必須參與。而且,參與祭祀和獻酎飲酎,並不是白吃白喝的,大家都得帶上高純度的黃金來助祭。於是就誕生了“酎金”。

    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許多枚金餅,其中一枚墨書寫著 “南海海昏侯臣賀元康三年酎金一斤” 的字樣。這說明,這些金餅是劉賀預備的獻酎金。

    劉賀在元康三年時已被封為海昏侯。但是,劉賀卻未能參加當年在長安的祭祖活動,因為當時有大臣上奏,稱劉賀是“嚚(yín)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

    所以,漢宣帝禁止劉賀參加宗廟祭祀。於是,劉賀就失去了那次獻酎的機會。後來,這些酎金就成了劉賀的隨葬品。

    劉賀擁有的金器,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其父劉髆(bó)

    據史料記載,太始二年,漢武帝下詔,稱自己登西隴高原狩獵時喜獲白麟,又在渥窪水邊見到了天馬,在泰山見到了黃金。他認為這些都是祥瑞之兆。於是,命人鑄造了許多馬蹄金、麟趾金來紀念這件事。並且,將這些馬蹄金、麟趾金賞賜給各地諸侯王、列侯和有軍功的大臣。

    其中,受賞的就有劉賀的父親,第一代昌邑王劉髆。後來,劉賀雖然被廢,但依然繼承了他父親所有的財產。

    這就是劉賀的墓中為什麼會出現大量金器的原因。

  • 4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前半個問題:

    從出土的竹簡及其它文物來看,史書上關於劉賀的記載似有刻意抹黑他的嫌疑,出土的竹簡等文物,讓我們能更客觀的認識理解劉賀及當時發生的一些事。並且他墓中關於孔子的屏風,價值極高。

    史料文獻中的劉賀是一個昏庸無能、不知學問的形象,是27天就幹了1127件荒唐事的漢廢帝。

    然而他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竹簡:其中包括《論語》、《禮記》。《悼亡賦》、《易經》、《醫書》、《五色食勝》等。除了竹簡還有木犢。木牘文字墨書,屬漢隸,在全國漢代考古中是最集中的一次發現。

    公元前67年,霍光死後,宣帝親政,他命張敞為山羊郡太守,秘密監視劉賀的一舉一動。期間就有一份名為《條奏故昌邑王居處狀》中記載:“故王年二十六七……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

    簪筆,即插筆於首。“持牘”即手持木牘。而劉賀墓中恰好出土了很多木犢。可見劉賀在家是勤於寫作或記錄的。

    但是更有價值的是劉賀墓出土的漆屏風,屏風上繪有孔子及其弟子的聖賢像、關於他們生平事蹟的文字。

    孔子屏風上明確寫著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將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記錄。孔子屏風的第二列文字“魯昭公六年,孔子蓋卅矣”,這就告訴後人,孔子三十歲時的準確紀年,由這一時間節點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為魯襄公七年(前566)。這要比《春秋公羊傳》和《春秋穀梁傳》記載的生年早十四年,比《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早十五年。

    還有一塊木牘奏章上有“南藩海昏侯臣賀昧死再拜皇帝陛下……元康四年”等文字。

    這正是當年劉賀在海昏侯國生活時所遺的進貢與報告物件,說明他每年要向天子進貢,還要奏報自己的近況,向皇上表白其忠心不二。但為何未能送交,原因不明。這也挺值得我們玩味的

    後半個問題:

    海昏侯劉賀的墓中確實出土了大量的金器還有成噸計的銅錢。這根當時漢代的風氣也有些關係,古人“視死如生”,漢代的墓葬陪葬品更是奢華了。還記得什麼“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黃腸題湊”不,這些都是很奢華的墓葬習俗。

    海昏侯墓中的馬蹄金和麟趾金為西漢皇帝“協祥瑞”而制頒賜給諸侯王的紀念品,採用花絲鑲嵌等細金工藝製作,有的分別帶有“上”、“中”、“下”三字,有的還鑲嵌琉璃(玻璃)。金餅和金板則是具有儲藏功能的硬通貨,它們作為墓主生前的儲備黃金與西漢時期每年8月天子獻酎飲酎祭祀宗廟時,諸侯王和列侯都要按封華人口數獻黃金助祭。在當時如所獻黃金分量或成色不足,王削縣,侯免國的酎金制度有關。還記得上面那塊沒有上交的木牘嗎?海昏侯墓之所以有這麼多黃金,或許與此有些關係也說不定!

    內容參考:

    《五色炫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江西文物考古研究所、首都博物館

    《傳奇劉賀:從昌邑王、漢廢帝到海昏侯》胡迎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吞食天地1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