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愚人之娛

    問題提的很好,但是愚人以為尚有補充,那些士都是為了有一展報復的機會。

    其一,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古人比較重信義、講承諾,往往為一件極小的恩惠,寧願肝腦塗地,從春秋到戰國的過渡期,即使打仗,人們也是以信譽為先,沒有那麼多的爾虞我詐。所以進入戰國後幾個大國都有不少人才。

    其二、在同時,人才流動性也很大。一個厲害的人物,可能因為小人的嫉妒轉而投靠他人。也可能因為當政者的措施或者壽命不長而導致人才流失。

    其三、得按時間段來分哪個國家更吸引人才,畢竟戰國也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從來由盛及衰、由弱到強都是自然規律,各國開始先後實行變法、廣招人才以圖天下。

    下面就先後順序作個簡單的概括:

    魏國

    由於進入戰國後,時代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農業工商業的發展對各國都有很大的發展,尤其是鐵器的出現,更加擴大了各國的實力差距。

    魏國是最早變法圖強的國家,魏文侯先用李悝(音kui,一聲)變法,廢除貴族世襲制度,舉賢任能,減少賦稅,重視土地農業發展,極大的促進了魏國的生產力以及國力。這是法治的開始,給後面的吳起變法、商鞅變法、韓非子等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與此同時,魏文侯任用樂羊、吳起等名將,當然還有西門豹等等其他人才,在那個時代真的是得一人可得天下。由此,魏國成了七國中最強的一個,打的其他是哭爹叫娘。

    在戰國一個國家的氣運,跟君主的壽命有莫大的關係,魏文侯一死,不少人才就被各種猜忌而離開了魏國,比如吳起。

    另外其他君王統治時期流失的人才也不在少數,如果要說的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總結起來就是一個戰略家,三大名相、四大名將。戰略家:尉繚子;三大名相:商鞅,張儀,范雎;四大名將:吳起,孫臏,公孫衍,魏章。是不是都很耳熟,一個個都是能的可以上天,能的可以與太陽肩並肩的人物啊。

    楚國

    吳起從魏國逃至楚國後,也開始變法圖強,可惜好景不長。支援變法的楚悼王沒多久就死了,導致變法失敗,吳起也以慘死收場。楚國就此衰微,雖後有屈原、春申君等一些賢臣,卻也無濟於事。

    秦國

    商鞅去秦國之後,總結李悝和吳起變法的經驗,發起商鞅變法,一舉使秦國成為強國。同時也吸引不少人才前去效命。同其他人才一樣,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五馬分屍了,何其慘也。

    南韓

    韓昭侯時期,任命申不害為相,實行變法,內修政教,外應諸侯,變法十幾年,國富民強,他國沒得過什麼好處,可見君王長壽的重要性。

    齊國

    秦、韓、齊變法時間相差不大,幾乎是在同一時期,田代齊的齊桓公文采用鄒忌變法、武採用孫臏變法。著名的稷下學宮便是出在此時,一時間百家爭鳴,人才濟濟,好不熱鬧。經此一變革,齊國也慢慢強大起來,燕國被滅也就在這時候。

    趙國

    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也是牛的不行,一度讓秦國的王子作為人質,更是幾立秦王。可惜是個好君王,不會選好繼承人,楞是被兒子逼宮,活活餓死。可憐的。

    燕國

    燕國被齊滅後,亡國之恨,實在難消。燕昭王勵精圖治,誓死要當個復仇者。於是廣納賢才,例如郭隗、樂毅、鄒衍、劇辛,蘇秦,蘇代等等,成為戰國後期的強國。

    各國之間勢力此消彼長,中間又不斷有人才冒出,最終秦國攻克六國,統一全國。

  • 2 # 朝史暮想

    以戰國七雄為例,每個國家招徠人才的方式,和用人習慣各不相同。

    秦國

    秦國是客卿文化最濃的國家。從百里奚,到商鞅,再到範睢,司馬錯,呂不韋,都是秦國啟用的客卿。

    秦國前期,地處西陲,且與戎族雜居,較為蠻荒不開化。也確實被中原的很多國家看不起。所以即使秦國君主一個個擺出求賢似渴的態度,但還是很少有人願意去秦國發展。

    你就看當年的百里奚,寧願去楚國給人做奴隸,都不考慮去秦國碰碰運氣。而秦國的客卿文化,通常是用完就棄。只要秦王的政治目的達到了,客卿的存在就可有可無了,甚至會殺了用以緩和矛盾。比如,商鞅。

    齊國

    從田齊代呂齊之後,齊國一直習慣用自己宗室。就算是用外人,身邊也會跟著幾個田姓子弟。田忌,田文,田嬰,田單。這些都是宗室。

    所以,要是去齊國討飯碗,機要位置一般是輪不到外人來坐的。

    楚國

    楚國一直被中原各國認為是南蠻。楚國的文化信仰體系也和中原周禮有著明顯的不同。而楚國的政權基本掌握在四個世家之中。

    熊氏,景氏,屈氏,昭氏。熊氏為王族,其他三家對朝政輪流坐莊。所以中原的人才是很難融入楚國的文化的。

    燕國

    燕國要提到燕昭王。提燕昭王就得說黃金臺。燕昭王是一個很有品味的人,築臺招賢,意在向世人宣告:到燕國來,老子要用一流的人才,並給與一流的待遇。

    於是,趙國來的劇辛,齊國來的鄒衍,衛國來的屈庸,魏國來的樂毅,等等,人才忽然雲集燕國。燕國開始發展壯大,直到五國伐齊,走向巔峰。但亦到此為止了。

    總體來說,除了燕昭王時期,燕國一直都在戰國時期處於比較邊緣化的位置。所以對人才的吸引力相對有限。

    三晉魏國

    趙魏韓三國,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晉國當時算是中原文化的中心,人才雲集。其中最大的繼承者魏國,算是接過了晉華人才中心的位置。

    魏國牛人實在是太多了,可以參照今天北上廣深人才雲集情況。人才太多了,自然容易出事情。自古文人相輕,牛人之間互相傾軋。於是很多牛人因為受到政治迫害,或者苦於無處施展自己才能,開始到其他國家討飯碗。

    吳起出走了,商鞅跑了,孫臏被逼走了,還有樂毅、張儀、范雎等等,你就看這些名字,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名動天下的人物。魏國牛人見多了,自然也不怎麼當回事。

    所以相對的,魏國喜歡用乖的人。所以你在魏國混,脾氣不能大。

    南韓

    南韓給人的感覺,總是很詭異的,玩劍走偏鋒那種。比如申不害在南韓的變法,就注重術,而不像商鞅這般重法。後來用間諜鄭國,讓秦國修建鄭國渠,藉以削弱秦國國力,這種招數也就南韓能想起來了。

    而南韓尷尬的地理位置,使得其不斷要在夾縫中求存。

    所以,你要是覺得自己性格兇悍,不畏死,善於死地而求生,你就去趙國。

    以上是戰國七雄的用人習慣,而秦國在完成商鞅變法後,大批人才都願意去秦國發展,因為軍功制在秦國實行得最完備,最徹底。這也是後來秦國越來越強大的重要原因。

  • 3 # 小楊品史

    戰國大爭之世,各國都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一般透過禮賢下士、大辦官學、高官厚祿等方式招攬人才。戰國初期魏國最能吸引人才,戰國中期齊國、燕華人才濟濟,戰國中後期秦國更能吸引人才。

    戰國初期,魏文侯禮賢下士,魏華人才鼎盛

    魏文侯在位時,任用人才不看出身,唯才使用。得到重用的李悝、吳起是衛國平民,樂羊、西門豹是魏國平民,翟璜是戎狄人,這些平民百姓得到魏文侯的重用,極大地刺激了底層人士,紛紛到魏國來,以求得到一官半職,施展抱負。

    魏文侯拜子夏、田子方、段幹木為師,打下了禮賢下士的好招牌。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在當時屬於泰斗級人才、是天下士人的靈魂宗師,魏文侯親自登門拜訪,並拜為老師,子夏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國君的老師,享受了孔子都不曾享受過的待遇。魏文侯尊重人才可不是嘴巴上說說,每次經過另一老師段幹木的家門時,都會俯首行禮,每一次行禮都是最好的招賢令。

    魏文侯誠實守信,即便他只是一個小人物。讓招來的人才覺得自己處處受尊重,才能激發他們為國效力的動力,魏文侯透過誠信的方法,很好的做到了這一點。有一天下著大雨,魏文侯沒事幹,在宮裡招待一批大臣,酒酣耳熱之際,有下人來提醒魏文侯打獵時間到了,原來魏文侯和一個朋友約好了此時去打獵。魏文侯向在座的道歉,駕上馬車就出發,親自去向朋友道歉並另約時間。

    魏文侯禮賢下士、誠實守信、唯才任用,吸引了大批人才,魏國成為了戰國初期的中原霸主。

    齊國的稷下學宮,吸引了各國大批精英

    齊桓公田午在位時,修建稷下學宮,招攬天下英才,著書講學,一時人才薈萃,到齊宣王時,達到頂峰。

    稷下學宮是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主辦、私家主持的高等學府,不論出身學派,均可在此講學、發表自己的觀點,中國歷史上不多的、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就是以稷下學宮為中心展開的。

    稷下學宮吸引了大批人才精英,齊威王重用人才,在這些人才的輔佐下,齊國成為了僅次於秦國的大國。

    燕昭王修建黃金臺,招來了鄒衍、樂毅

    燕昭王是在一片廢墟上建國的,急需人才輔佐。大臣郭隗給他講了個千金買馬的故事,燕昭王大受啟發,修建黃金臺招攬天下英才。

    鄒衍是名聞天下的陰陽五行家,在齊國稷下學宮就很受尊重;周遊魏國時,魏惠王親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趙國時,平原君側著身子走路來迎接他,並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塵,畢恭畢敬。

    燕昭王迎接鄒衍時,比魏趙更為恭謹:他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在前面清潔道路;入坐時昭王主動坐在弟子坐上,敬請鄒衍以師長身份給自己授業。

    燕昭王的行為,大討天下賢士的歡心,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燕華人才濟濟。

    秦孝公登位後,秦國成了最能吸引人才的國家

    一、秦孝公釋出招賢令,公孫鞅赴秦;之後人才源源不斷

    21歲繼位的秦孝公,是位有著雄心壯志的國君,不滿天下卑秦的局面,釋出了名震天下的《招賢令》,招賢令情真意切、將秦公渴求人才的志願表現得淋漓盡致,打動了在魏國不得志的公孫鞅。

    衛華人公孫鞅是位不世出的傑出人才,提出的王霸之道、富國強兵策略頗對秦孝公的胃口,二人肝膽相照、相互扶持,經過二十來年的努力,將偏居西錘的弱小秦國打造成七雄之首,為後來的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自商鞅始,秦國源源不斷吸引著列華人才:張儀、范雎從魏國來,魏冉從楚國來,李斯從齊國來……

    這些傑出的人才為秦國統一天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二、秦國為什麼能招攬那麼多的優質人才?

    1、秦國曆代國君求賢若渴

    秦孝公的招賢令自不用說,為了招攬賢才,把不爭氣的祖宗都罵了;

    秦惠文王處死商鞅,很快就接納了張儀,委以重任;

    秦昭襄王聽說范雎能夠幫自己收回權力,50多歲了,居然還屈伸下跪,討要高招;

    ……

    歷代秦君求賢若渴的態度,為秦國招來了大批優質的人才。

    2、秦國國力逐漸強大

    自秦孝公開始,秦國實力是一天比一天強,強大就是吸引人才最好的招牌。和現在一樣,很多人寧願住地下室也要留在北上廣,不願回偏僻的鄉村;優秀人才都願意到美國、歐洲去,還沒聽說哪個同學到非洲去留學。

    3、高官厚祿吸引力強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施行軍工爵制,有功勞才能升官、發財,本事不大的紈絝子弟很難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有能力的人自然不願意過碌碌無為的日子,在本國沒奔頭,就到秦國去找出路。上蔡人李斯就是最好的例子,離開家鄉後,先到齊國求學,學得一身本領後,到秦國施展抱負。

    秦國國力處於上升期,需要大量的各門各類人才,只要積極辦事、為國效力,從不吝嗇賞賜,不管是俸祿還是上升渠道都比其他國家好。

    4、招攬的人才都能合理使用

    招來人才只是第一步,如果不合理使用的話,還是沒什麼用,典型的就是魏惠王,孟子、鄒衍都曾去過魏國,看了看,拍拍屁股就走了,原因就在於魏惠王不會用人。

    秦國對優質的人才,一向不吝高官重爵。《招賢令》上面說的清清楚楚:

    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分享秦國。

    秦國幾代國君很好的執行這一政策,商鞅、張儀、范雎、李斯全都是位高權重,這樣他們的才能就能充分發揮;獲得爵位,就能夠留下這些大才。

    總結:各國對人才的吸引程度,間接地反映了國力的強弱。戰國初期,魏國廣攬人才,成為中原霸主;之後齊國、燕國招賢納士,國力強大一時;秦孝公開始,秦國成了最具吸引人才的國家,秦國走上富國強兵的快車道,最終一統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曼聯的新賽季,大家都怎麼看?會不會比上賽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