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長史

    最大的原因是爆發了安史之亂和吐蕃的援助,二是唐軍對南詔情況不夠了解、三、唐軍指揮不利、四、南詔是拼全國之力。

    南詔國是依靠唐朝起家的,全靠唐朝的幫助才統一了六詔,天寶四年(公元745年),南詔王皮邏閣與劍南節度使的使者產生矛盾。公元780年閣邏鳳路過姚州時,同行的婦女被雲南太守張虔陀侮辱,張虔陀還去索取賄賂,閣邏鳳不給,張虔陀向朝廷誣告閣邏鳳。閣邏鳳怒而發兵攻打雲南,殺了張虔陀。

    天寶十年,唐玄宗遣鮮于仲通率八萬兵去攻南詔,閣邏鳳請求投降,如果不同意投降,他就投靠吐蕃。鮮于仲通不許,進兵太和城,後被南詔擊敗,損失六萬餘人,但南詔也損失慘重。

    天寶十一年,吐蕃冊封閣邏鳳。天寶十三年,李宓率兵七萬進攻太和城,全軍覆沒。唐玄宗準備再次派兵攻打南詔,但是第二年安史之亂爆發,唐也無力再攻,此時閣邏鳳還是有意歸唐的,他在太和城立一大碑,表示自己叛唐迫不得已,希望後世能歸唐。

  • 2 # 歷史百家爭鳴

    瞭解唐朝對外戰爭的都知道,唐朝打的仗一般都是西北的少數民族與北韓半島上的幾個國家,不過唐朝在西南地區也打過一場戰爭,史稱“天寶戰爭” ,不過唐朝敗了,而且敗的一塌糊塗,損失計程車兵多達二十多萬。那麼唐朝為何會敗?

    南詔一開始並沒有想跟唐朝交惡,是唐朝的有些官吏欺人太甚,逼得閣羅鳳發動戰爭,可是當他向鮮于仲通解釋時,鮮于仲通並沒有就此饒過南詔,反倒是陳兵威脅南詔。南詔沒有辦法,就找了當時的鄰居吐蕃幫忙,吐蕃當時對外是虎視眈眈,一看南詔依附自己,就聯手南詔打唐軍。唐軍失敗的一個原因就是南詔依附了吐蕃,吐蕃軍隊的實力並不遜於唐軍,加上唐軍對南詔本土沒有多少了解,作戰比較被動,所以容易被擊潰。

    而且唐軍的軍隊大多是臨時成夥,並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第二次討伐南詔計程車兵並不是從劍南節度使徵調,而是從北方部分地區徵兵,北方人本來就受不了南方的環境,逃兵役的人不少,楊國忠就強行徵兵,這樣強制而來的兵跟一心禦敵的南詔人相比,戰鬥力肯定要遜色。

    天寶戰爭失敗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唐王朝的腐化,唐玄宗沒有很好的體察邊情,要是他不任由楊國忠管理朝政,可能唐朝不會兩次都輸了,也不會爆發南詔與唐朝之間的戰爭。

    天寶戰爭的爆發,不僅使唐朝失去了對南詔地區的控制,也暗示著唐朝日益嚴重的邊疆問題的出現。

  • 3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唐初,雲南西部洱海一帶部落林立,較大的有六個不相統屬的政權,史稱“六詔”。當時唐朝與吐蕃是軍事實力相當的兩個強國,雲南地區各部落夾在中間,多采取左右搖擺的外交政策。

    一、統一六詔,建立南詔國。

    與其他五詔不同,最南邊的部落採取始終依附大唐的外交策略。在大唐支援下,部落不斷壯大,開始進行統一戰爭。738年,首領皮羅閣消滅了其他五詔,被封為“南詔王”。部落與大唐原本非常友好,其統一六詔就是藉助朝廷之力。雙方往來也相當頻繁,有些首領在繼位前都曾經在朝廷任職為官,彼此非常熟悉。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都給予南詔王厚賜與禮遇,武則天還在長安盛情招待首領。由於,首領或其子孫在中原地方任過職,有“留學”和社會實踐經歷,他們仰慕中原文化,認同中央政權,並不反對統一。

    二、南詔反唐,迫於無奈。

    南詔建國稱王時,正值開元盛世。在強盛的國力支撐下,邊疆個別將領恃強凌弱的事件時有發生,畢竟任何朝代的將領官員素質都是參差不齊的。但這些事情多了必然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麻煩或災難。他們脫離朝廷的根源就在於此。太守張虔陀蠻橫腐敗,對當地官民敲詐勒索,甚至敲到國王的頭上。此時國王皮羅閣已逝,其子閣羅鳳當政。750年,當閣羅鳳按當地禮節攜妻赴姚州拜會張虔陀時,身為都督的張虔陀,竟然當面汙辱閣羅鳳的妻子,惹怒了閣羅鳳。

    不僅如此,張虔陀還派人到閣羅鳳處索賄並辱罵,閣羅鳳派人遠赴長安向朝廷控訴張虔陀的罪行,宰相楊國忠,沒有處理張虔陀。楊國忠是楊貴妃楊玉環的哥哥,本身就是靠裙帶關係和行賄受賄爬上宰相職位的,並無政治眼光,分不清利害關係,也意識不到這種問題的敏感性。閣羅鳳感慨“九重天子難承咫尺之顏,萬里忠臣豈受奸邪之害”。於是乾脆奇襲雲南郡,把張虔陀殺掉,並攻取其他數十處州郡。

    三、閣羅鳳幾度求和,天寶戰役,唐朝第一次征討失敗。

    擅自殺掉朝廷大臣並侵佔領地是很嚴重的事件。第二年8萬大軍壓境時,閣羅鳳表示謝罪,“切陳丹款,至於再三”,並表示願意退出所佔領的土地,歸還俘虜。閣羅鳳第一次請和與謝罪應該是真誠的。但唐軍不為所動,繼續向洱海地區進發。中途閣羅鳳第二次遣使者請和,並警告:“如果你們逼人太甚,我們將不得不投靠他人,到時整個雲南都非唐所有。”唐軍不為所動,還扣留了使臣。而此時,閣羅鳳也在認真著手聯合吐蕃拒唐。

    閣羅鳳第三次派出使臣求和,是在唐軍包圍了蒼山洱海之後,此時的求和應該是故意放低姿態、誘敵深入的一種戰術了,唐帥不明就裡,仍按部就班,計劃用奇兵從蒼山西坡突襲,大軍由水道向西進攻,東西夾擊,可一舉攻下太和城。閣羅鳳向吐蕃求援,聞訊後急馳洱海之濱,與部落軍隊聯合,猛攻宿敵唐軍。唐軍慘敗,主將戰死,懸首轅門,唐軍軍心動搖,加之腹背受敵,最終被一舉擊潰,唐軍死亡6萬餘人,1萬餘人被俘。第一次天寶戰役以唐軍全軍覆沒告終。經此一役,他們徹底脫離了朝廷。752年戰後,閣羅鳳自立國號為“大蒙”,與吐蕃結為“兄弟之國”。

    四、唐朝再度征討失敗,太和城立“南詔德化碑”。

    在這次戰爭中,唐軍主帥“逃師夜遁”,隻身返回。由於和宰相楊國忠交好,竟被謊報為軍事勝利。唐玄宗聽信了“閣羅鳳勾結他人謀反”的說辭,一方面為敗將設宴慶功升官,另一方面責令積極備戰,徵集士卒,調集軍隊,再徵雲南。754年,唐玄宗任命李宓為主帥,徵發戰士10萬,負責運送糧草輜重的兵卒10萬,共20萬大軍,以必勝的決心再次出征。李宓率唐軍迅速抵達洱海之濱,從三個方向對太和城形成包圍之勢。形勢萬分危急,閣羅鳳再次向“兄弟之國”求援。李宓的三路大軍均不順利,幾乎成了第一次天寶戰役的翻版。

    閣羅鳳派兵奇襲唐軍水師,搗毀唐軍造船廠,搶獲全部船隻。唐軍水師屍橫遍野,潰不成軍。主帥李宓親自上陣,仍不能破關。這時吐軍馳援,出其不意抄唐軍後路,唐軍“流血成川,積屍壅水”,主帥李宓沉江,7萬唐兵覆沒。戰爭過後,閣羅鳳將唐軍陣亡將士的遺骸建成一座“大唐天寶戰士冢”,即習稱的“萬人冢”,歲時祝祭。他說:“生雖禍之始,死乃怨之終,豈顧前非而亡大禮。”閣羅鳳以全勝之軍,為唐軍將士裹屍收兵,“祭而葬之,以存恩舊”,並令人撰文,勒石刻碑以訴衷情,是極有政治遠見的明君之舉。

    閣羅鳳在太和城(今大理)立了一個石碑,敘述事件始末,表示叛唐出於不得已。他對臣屬說:部落後世可能又歸唐,當指碑給唐使者看,明白我的本心。這個石碑稱“南詔德化碑”,被譽為“雲南第一大碑”,碑文約3800字,目前僅存800餘字。內容列舉了張虔陀的六大罪狀,特別是張虔陀欲立邊功,經常襲擊部落,並在人事任用上企圖孤立他們,並故意加重當地的賦稅徵收,有明顯的挑釁傾向,目的是激起他們反抗,挑起雙方戰爭。

    由於戰爭結束的第二年爆發了安史之亂,無力再次征討。後來唐德宗自我反省:雲南自漢以來臣屬中國,楊國忠無故擾之使叛,過在唐而不在他們。唐貞元十年(794年),唐朝派使持節來冊封閣羅鳳之孫異牟尋(其父鳳伽異早逝)為“南詔王”,距立碑僅隔28年。自此,部落重歸於唐。

    後記

    他們利用唐軍戰俘及後來的交流,在當地傳播漢人技術文化,並在農業、醫學、軍事、冶煉、政治等方面得到較快發展。透過向外擴張,成為東接貴州、廣西,北抵大渡河,南至越南、緬甸邊界,西部與古代印度為鄰,統治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強大政權。

  • 4 # 理工男讀歷史

    唐玄宗時期的天寶南詔戰爭是大唐建立以來損失最大的一次戰爭,也是安史之亂與吐蕃入侵的預演,是盛唐終結的先兆。當時的盛唐,貌似強大繁榮,但整個國家頂層戰略決策體系已經失去效用,大唐近乎腦死亡狀態。

    從李隆基到楊國忠,錯誤的發動了這場與南詔的戰爭。

    與南詔的戰爭,大唐再怎麼強大,也是兩個國家間的外交事務,戰爭必須是在其他政治手段都已經失效之後才能採取的措施。尤其是南詔一直對大唐友好,本身也是在大唐支援下才得以統一,是大唐對抗吐蕃的最佳盟友。

    (南詔的統一是在李隆基開元二十六年批准下完成的,當時的劍南節度使王昱,是接受了南詔王的賄賂才提出了這個建議,這本身就是個錯誤。)

    但天寶時期,皇帝李隆基已經沉迷於求仙問道、梨園戲曲以及楊玉環的溫柔之鄉當中。三十餘年的最高統治者經歷讓他絲毫沒有了危機感,他認為周邊環繞的楊國忠、高力士等人將對他忠誠一生,完全可以把國家的一些小事情託付給他們處理。對於李隆基來說,南詔也是小事兒之一。

    而楊國忠是站在之前掌權的宰相李林甫屍體上獨掌的大權,他知道自己的全部權力都來自李隆基,他也擔心會有其他人會威脅到他的地位。因此,本身能力不足的楊國忠,一方面全心全意去辦理李隆基交辦的全部事務,務必讓李隆基滿意;另一方面要找到李隆基新的興奮點,讓李隆基有意外驚喜。

    於是,楊國忠就把主意打到了軍功上面。用白居易詩來說,就是“欲求恩幸立邊功”。當時的大唐,河北一帶在反覆鎮壓契丹、奚族叛亂,是獲得軍功的最佳地點。但安祿山在河北,楊國忠是要樹立與安祿山不合的政治形象,因此不能從這個區域入手;西域主要是對抗吐蕃和回紇,吐蕃比較強大,回紇比較友善,也不好下手;而西南的南詔,大小正合適,還緊靠著楊國忠起家的蜀中,蜀中不少地方官都是楊國忠推薦任命的,包括當時最高軍事長官、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

    楊國忠根本沒想到大唐打南詔會失敗,只是想著以蜀中為基地,徹底消滅南詔,自己有了統籌指揮滅國之戰的大功,不但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沒準還能上凌煙閣走一走。

    因此,大唐與南詔的外交關係、大唐與南詔聯合對抗吐蕃的戰略佈局,就在楊國忠的一點私心下被破壞。而既然是國家戰略方向的改變,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調整好的。原本西域、河北兩個主要戰略方向現在增加了蜀中第三個,那麼無論是部隊、將領包括物資準備都不充足,這是天寶南詔戰爭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戰爭的起源,怎麼看都像盧溝橋事變的日本兵。

    離南詔最近的雲南郡太守叫張虔陀,在南詔王夫婦路過姚安(雲南楚雄)的時候,故意把夫妻倆分開居住,並在夜間去調戲南詔王妃,被幾個耳光打了出去。第二天,張虔陀派兵包圍南詔王駐地,說要追究南詔王妃毆打大唐官員的罪過。之後張虔陀辱罵南詔王,上書說南詔王要謀反。還有其他說法,比如說張虔陀向南詔王勒索黃金未果等等,總之沒說過張虔陀的好話。

    不管為了什麼,南詔王大怒,起兵五萬攻佔了姚安,張虔陀服毒自盡。無論張虔陀是傲慢還是無知,或者是故意,他付出一條性命達到了目的,南詔終於反了。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是張虔陀受楊國忠指派才做出這個行動,就是為了挑起戰爭。

    (如果南詔王妃是這個樣子的,值得調戲一下)

    戰爭過程沒什麼可說的,兩次進攻,兩次失敗,大唐損失二十萬大軍。

    第一次領兵的是當時的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蜀中大豪出身,當年楊國忠沒發跡之前曾受過鮮于仲通的資助。這人明顯是不會打仗的,被吐蕃、南詔聯軍擊敗,八萬唐軍葬身於南詔都城太和城下。楊國忠掩蓋了這次戰敗,報告李隆基說大唐在吐蕃六十萬大軍進攻下取得了勝利,鮮于仲通被升任為京兆尹(長安市長),並從北方招募士卒準備二次進攻;

    三年後第二次領兵是的前雲南都督兼侍御史李宓,楊國忠許諾勝利後封李宓為南詔王,率大軍十餘萬繼續進軍到了南詔都城太和城下。這回南詔採取了防守堅城、奇兵斷絕唐軍糧道的策略,本來北方士卒為主的唐軍就水土不服,斷糧之後又趕上盛夏瘴氣正盛,戰鬥力急劇下降,雖然李宓有些本領,但也迴天無術。最後李宓戰死,唐軍“血流成河,積屍塞水”,十餘萬大軍再次全軍覆沒。

    史書上沒有明確記錄楊國忠二次戰敗後怎麼掩飾的,反正沒受到處罰,並繼續得到李隆基的寵信。估計和第一次差不多,謊報敵人勢大,我軍給敵人造成巨大打擊後脫離戰鬥,自身損失不大。上一次就是六十萬吐蕃大軍,這次沒準是八十萬或一百萬。

    這兩次大唐戰敗的區域性戰爭充分證明了一個國家腦死亡的危害,最高統治者李隆基失去了對戰略方向的把握,總指揮楊國忠把打仗這種專業性的工作、複雜的系統工程當作兒戲,領兵統帥並非久經戰陣的沙場老將,士卒大多還是新招募的北方士兵不適應西南戰場,豈能不敗?

    尤其嚴重的是,這麼重大的失敗竟然沒有讓唐王朝上層統治者警醒,仍然沉迷於天朝上國、大唐盛世的歡歌之中,這才帶來了後續的安史之亂及吐蕃的大舉入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翦老頭是不是聰明過頭了,秦始皇殺過功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