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峰峰說史

    自古以來帝王喜歡利用“兔死狗亨”的藉口來除掉那些曾經替他打江山的有功人士!原因就是怕他們功高震主!而秦始皇作為千古一帝,他的政治手段和殘暴也是必然的。因為嬴政有著偉大的理想和抱負,所以他在歷史上的事蹟往往都是被誇大。但是這樣的一位暴君卻沒有殺害過一位功臣。

    這樣的事如果發生在嬴政身上事很不合理的,畢竟他可不是一個仁慈的人。就像大功臣王翦替他攻滅了趙國和燕國。而後的兩年又把魏國也消滅了。而楚國時期的王翦也已經老了。

    本來想借此退休的王翦,在李信失敗後又再次出戰而大勝。這樣一位功高蓋主並且驍勇善戰的人,按理來說嬴政在戰勝後就應該及時的處理他,可以他卻並沒有這麼做。

    就算是已經統一天下了,他們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的時候,秦始皇還是放過了他們。說他是一個胸襟寬廣的帝王,他實至名歸。他對這些有功之人敬之,而六國的貴族他也是善待。

    這樣的帝王,能夠統一天下,並且給我們歷史上寫下重重的一筆是必然的。

    所以不是王翦聰明,是秦始皇沒有要除掉功臣的心!

  • 2 # 梨叔說史

    一、秦始皇的胸懷與氣度,無人可比

    秦始皇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為暴君,但是,就是這樣所謂的暴君,竟然沒有殺過一個功臣。即便是他手下的大將打了敗仗,他也沒有追究過責任,這份胸懷與氣度,哪位大帝可比。秦始皇一統山河的氣魄,統一文字的遠見,統一度量衡的手段,都堪稱大手筆。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大的胸懷、大的氣度、大的才情,根本不可能做出。正是因為他有這份自信,他才放任手下的文臣武將盡情施展他們的才幹,因為他知道,只有信任自己的下屬,他們才會奉獻自己的價值。他們的一切,都是他這個皇帝賜予的。他掌握生死大權,可以操控他們的生死,但是,他沒有必要要他們的命。他要他們好好活著,替大秦守好這萬里河山。

    二、給秦始皇按上“暴君”罪名的,是儒家

    秦國以法家立國,以法治國,但是,成也法家,敗也法家。由於秦法比較嚴酷,致使庶民犯了小錯,也可能受到重的責罰。尤其是秦始皇的眼光太過於超前,他修建了萬里長城,驅使了數百萬勞工,每天累死無數。這導致秦始皇漸漸不得人心。尤其是秦始皇焚書坑儒,更是大大得罪了儒家。秦始皇活著時,無人敢造反,就連劉邦與項羽見到他,也是佩服不已。只是到了漢武帝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秦始皇的名聲才開始越發臭了起來。在儒家的文筆之下,秦始皇幾乎成了十惡不赦的人。

    三、王剪老二隻是自作聰明,以小人之以度君王氣度

    王剪是秦國的老將,立功無數。他自認自己十分了解秦始皇,認為他不會容人。但是,秦始皇對待他,猶如劉備對待諸葛亮,親自拜訪他,請他出山。一個帝王向臣下曲節,本身已經非常了不起。只是王剪畢竟老了,眼光有走眼的時候。他每每向秦王贏政要求更多的封賞,是想表達自己只是想當一個富家翁。其實,他這心思,秦始皇豈能不知。他也是心下一寒,自己的臣子竟然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個那樣的人。他也是非常無語。

  • 3 # 史學達人

    秦始皇並沒有殺過功臣,我們都知道秦始皇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將軍方面王翦父子二人是功不可沒的,因為六國基本上都是他們兩個滅掉的。

    在他們滅了六國之後,秦始皇就放他們回家養老去了。

    秦始皇不但沒有殺這些有功的老將,而且他連犯過錯誤的將領都沒有殺,我們都知道的名將李廣,他的祖上有一個叫李信將軍,就是秦始皇手下的將領。

    當時秦始皇想要滅楚國,他打算讓王翦去。

    但是,王翦告訴秦始皇,若是想要滅楚國的話,沒有六十萬大軍,是不可能滅掉的,而且秦始皇若是不給他六十萬大軍,他也不會去滅楚國。

    秦始皇想了想,自己手裡總共就有六十萬大軍,若是把所有的軍隊,都給了王翦,誰來保護秦國。

    還有萬一王翦有不二之心,自己是不是就會被王翦給滅了呢?

    總之,秦始皇是不願意給王翦這麼多士兵,讓他去滅楚國的。畢竟這樣做對話,風險真的是太大了。

    這時候李信就站出來了,他告訴秦始皇說王翦還是老了,滅一個楚國哪裡需要六十萬人馬。

    秦始皇一聽李信這樣說,就問他若是讓你去滅楚國,你覺得給你多少人你能滅楚呢。

    李信拍著胸脯說,二十萬足夠了。

    秦始皇相信了李信,給了李信二十萬大軍,然後讓他滅楚去了。結果我們都知道,李信吃了敗仗,他被項燕打了一個大敗後就落荒而逃了。

    到了李信逃了回來,秦始皇也沒有處罰他而是讓他戴罪立功去了。

    這時候秦始皇又想到了王翦,他親自去找到王翦,給王翦道歉,說自己沒有聽他的話,導致了今日的失敗。

    所以,他願意給王翦六十萬大軍,讓王翦去滅楚過。

    王翦又給秦始皇提了很多條件,又是給他們王家的多分一點地,又是給他的子孫後代安排幾個好的工作。

    總之,這種安排都是為了讓秦始皇放心,我把所有的軍隊,都給領走了。我是要為秦國打勝仗的,你不要懷疑我。

    我也不是白白的替你去賣命,你要讓我的子孫吃穿不愁,封官加爵。我們這算交易,總之王翦要的東西越多,秦始皇對他的猜疑就越小。

    王翦的這一番要求,讓秦始皇打消了對他的懷疑,最後,正是王翦打敗了項燕直接滅掉楚國的。

    我們都知道秦始皇是一個很殘暴的君王,但是,他對自己的手下尤其是武將,確實是沒得說,他沒有殺過一個開國功臣。

    若是他又殺開國功臣的毛病,也不至於把李斯、趙高留在世上。

    這可能和秦始皇的自信有關,他相信無論是誰,功勞有多大,都對自己造不成威脅。若是自己不滿意了,想要殺誰就可以殺誰。

    因此,他也沒有必要殺開國功臣。

  • 4 # 煮酒聽史

    王翦是聰明過頭了嗎?我看未必,畢竟在王翦當時的視角看來,他並不知道秦始皇會不會去誅殺功臣,他指揮根據自己目前所得到的情報來判斷自己能否全身而退。

    先說嬴政的性格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以後,確實沒有誅殺過功臣,但是之前呢?沒有呂不韋,嬴政是絕對登不上王位的。光是這一點,呂不韋就是嬴政的功臣。

    儘管嫪毐造反事件,呂不韋有著一定的責任。事實也證明了,呂不韋確實罪不致死,所以嬴政僅僅是將其遷回了封地。

    但是在呂不韋被遣回封地以後,嬴政就後悔了,他害怕呂不韋造反。這才有了那一封著名的書信,呂不韋看完那封書信後,也無奈自殺了。這就反映出了嬴政的一個特點,多疑。

    在嬴政統一了天下以後,他自認為千古一帝,容不得他人半點的指責。而李斯之流亦只會溜鬚拍馬。博士淳于越僅僅只是指責了郡縣制的不當之處,就引出了著名的焚書事件。更不用說後來的坑儒了。這又體現出嬴政的另一個性格特點,殘暴。

    作為一個功高震主的臣子,每天面對一個多疑、殘暴的君王,這已經不是伴君如伴虎了,而是在死亡的邊緣瘋狂試探。

    因此,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以後沒有誅殺過功臣僅僅只能作為結果,而不是作為理由。

    再來說說秦國的傳統

    秦孝公時期,作為使秦國變強最大功臣的商鞅,在秦孝公死後不得不起兵造反,就連屍首也要慘遭五馬分屍之刑。也許有人會說,這是變法者,下場必定悽慘,和將軍是不一樣的。

    那麼再來看看秦昭襄王時期的白起。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就連王翦都略有不及。另外,白起是唯一一個從底層平民一路靠著軍功擢升到大良造(秦國憑著軍功能夠到達的最高位置)的人。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白起的功勞了。結果,秦昭襄王一把劍,就了結了白起的性命。白起有罪嗎?白起沒罪,就連秦華人都是這樣認為的,可是最後還不是死了。

    最後再來看看秦惠文王時期的張儀。秦惠文王倒是很器重張儀,可是後來的秦武王呢?結果就是張儀老死異鄉,對於他這種人來說,這個結局也許比被賜死還難受。

    結束語

    王翦是不是有點聰明過頭了呢?我想並不是,伴君如伴虎,自古如此。秦始皇沒殺過功臣不代表不會殺,也許只是需要一個契機而已。

    與此同時,從結果來說,王翦確實有先見之明。就說秦二世時期吧,有幾個功臣沒被賜死的?假如此時王翦還活著,也許就是第一個被趙高拿來開刀的。

  • 5 # 國史記聞

    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出征楚國之前多次向秦王贏政要田要錢,目的就是在打消秦王贏政對他的顧慮,因為他認為“秦王怚而不信人”。

    王翦最終當然是不但保住了性命,還保住了富貴。有的人認為。秦始皇從來都沒有殺過功臣,王翦是不是聰明過頭了。那我倒是要問了,聰明過頭對王翦有一點壞處嗎?沒有!如果不耍這個“小聰明”,秦始皇會殺了他嗎?可能會,也可能不會。那麼,王翦謹慎一點不是挺好的嗎?

    秦始皇的確沒有殺過功臣,但是王翦必然是被殺機率最高的一個,王翦“聰明過頭”看是在以身家性命當賭注啊。

  • 6 # 白鷺未霜

    王翦的確是最懂帝王心思的人。

    秦王第一次打算滅楚的時候來問老王,老王說要六十萬部隊才夠。年輕的秦王嘴上不說以為王翦糊塗,就派了李信帶了二十萬滅楚結果失敗。結果第二次,不得不還是啟用王翦,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

    部隊出發的時候,王翦不停的派信使去給秦王索要咸陽的宅院,金銀,田地。旁邊的小王將軍納悶,說爹你這是不是有點而過。老王說你懂個什麼,

    整個秦國就六十萬人,秦王都給我了,這我要是不給他吃點定心丸,讓他知道我只是想要榮華富貴不想取而代之,我回去還有命嗎?

    類似的事在南宋初年時候也發生過。中興四將裡劉光世特別貪錢,皇帝沒怎麼管。因為有兵權的人貪錢說明沒野心啊!就連韓世忠都知道這個道理,向宋高宗要了很多杭州西湖周圍的宅院,高宗笑著賞了。只有岳飛,太剛正不阿,油鹽不進,皇帝忌諱他,也有這部分的原因。

    秦始皇倒是沒什麼殺功臣的黑歷史。就是剛即位那會兒因為母親趙姬和嫪毐的事,殺了很多進諫他和母親和節的大臣,據說連殺了二十七個。後來有個叫茅焦的來勸他才收回成命。茅焦當時還慷慨的說,要是大王不聽我的,就送我和那 27 個湊個二十八星宿。

  • 7 # 薩沙

    王翦是個非常聰明的軍人。

    自古以來,像白起、李牧這種掌握國家軍權的軍人,通常不會有好下場。

    打輸了戰爭,當然是死路一條;但即便打贏了,往往功高蓋主,也會被國王除掉。

    而王翦立下赫赫戰功,最終卻是善終。

    公元前228年,王翦攻破趙國,趙王投降。一直對抗秦國多年的趙國,徹底滅亡。

    公元前224年,秦王決定消滅楚國,王翦說需要60萬軍隊,李信認為只要20萬。

    秦王認為王翦年老膽小,交給李信20萬大軍,讓他南征。

    王翦藉口有病而退休,回到老家。

    結果20萬秦軍殺入出國後,被楚軍誘敵深入伏擊,全軍崩崩潰,李信帶著親兵隻身逃往。

    王翦率領60萬大軍出征。秦國當時雖大,60萬大軍已經是絕大部分作戰部隊,等於秦軍幾乎都在王翦手中。

    有意思的是,王翦出征期間,前後6次向秦王要封賞,秦王每次都答應。

    王翦部下認為,這豈不是挾兵自重,怕會被秦王猜疑。

    誰知道王翦卻說: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結果,王翦擊敗楚軍,斬殺大將項燕,俘虜楚王。

    隨後,他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因功晉封武成侯,最終善終。

  • 8 # Jack准將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我還特意去網路查了一查,為了驗證我的想法是否準確,秦始皇還真沒有殺過功臣,當然呂不偉是例外,其他的功臣們全都安穩的度過了餘生。 對於王翦老頭到底是不是聰明過頭了其實不然,王翦這麼做的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安始皇帝陛下了心,當初,王翦率全國之兵討伐楚國,秦國所有的兵力都在王翦手上,如果王翦造反了後果不堪設想。所以王翦就想到了這一招,向秦始皇要大量的金銀財寶,隱晦的告訴秦始皇,我王翦對權利不感興趣只是一個貪財好色之人。(秦兵作戰方陣)

    事情經過

    凱旋歸來之後,部將曾問道:“將軍一向廉潔,對將士也嚴格要求,為何出征前主動向大王要豪宅、美女呢?不怕被問罪嗎?”王翦笑著說:“大王生性多疑,60萬軍隊幾乎是秦國的全部家當,我只有表明自己除了對金錢、美女外別無所求,才能消除秦王的疑慮,否則很可能會因功高震主而慘死。”

    (秦兵作戰彩圖)

    如果王翦不這麼做的話,等戰爭結束以後回到秦國很有可能就會被卸磨殺驢,所以王翦就想到這一點,自然而然的逢凶化吉,自己又能平穩地度過人生,秦始皇又能放下戒心,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王翦畫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祖父,老祖母。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叔父碑文怎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