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之善

    正因為,蘇格拉底的哲學思辨無法解釋“天上”的“上帝”(宇宙本體)與“上帝的行為原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這第一哲學命題。於是蘇格拉底的思辨就捨去了希臘“眾神”的追問與反思,返回“地下”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即,萬物的本原是誰?萬物從哪裡來?萬物要到哪裡去?的哲學命題。

    至於近代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思辨,也是無法解釋“天上”的“上帝”(宇宙本體)與“上帝的行為原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即康德無法解釋“自然的目的”或“事物的最高原因”,使得他的哲學問題始終無法解釋“人類的目的”。他的“道德律”最終還是要回到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這兩個“懸設”(上帝之性及行為與人之性及行為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始終無法解釋)。進而,使得德國哲學家康德也說“給信仰留下地盤”。於是,康德的思辨返回“地下”探討人的思辨中的“純粹理性”與“實踐理性”的認識問題。 德國哲學家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中,闡明瞭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知識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他認為人的知識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三個層級(其中,理性又分消極的辯證論和積極的方法論)的認識活動。

    那麼,康德哲學本身的知性先天原理只是對“現象”有效,對超越現象的“上帝”之“本體”則無效,它嚴格地劃分可知的“現象”和可思而不可知的“本體”的界限,這就決定了康德哲學注重知識的立場。這也使得康德哲學的知識立場的思維方式無法直接針對“上帝”這一超越現象的“宇宙本體”的物件進行反思。

    康德的“道德律”是指普遍的行為法則,人是目的,以及意志自律。(詳見《實踐理性批判》)

    由於康德無法解釋“上帝的行為原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因此,康德哲學中是沒有“道德”觀,或“道德概念”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原因是,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是指宇宙本體的行為原則。那麼,康德哲學中“道德”這一詞句,是中國學者翻譯康德哲學時,將人類倫理行為原則或人道的行為原則或準則,錯誤的翻譯成“道德”。

    中國古哲人稱謂的“道德”(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指宇宙本體或宇宙萬物的行為原則,也就是最為普世的“道德普遍原則”。

    道德普遍原則,必須具有一般的形式,必須普遍有效適用於一切場合和一切人,即適用於宇宙萬物(不涉及具體的人、習俗、宗教、意識形態)。也就是說,針對人道而言,道德普遍原則能夠作為人類相對行為標準次序的終極絕對標準來接受。

    之所以,康德哲學為什麼存在兩個“懸設”以及“給信仰留下地盤”的哲理缺陷,其原因是,康德哲學的“知性先天原理”就無法追問“上帝”或“事物的最高原因”這“第一哲學命題”。

    因此說,康德哲學,只是哲學範疇裡認識論的一種學說。

    在這裡我特別指出:中國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紀,就揭示了“萬物之本之一”遵循服從於“陰陽行為原則之德之勢”生化“萬物之體之多”。

    老子曰:“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又曰:“道可道”。則道的定義,我可以用一句最高概括的話來表達:

    “道之本”生化“道之體”的活動中,“有”與“無”共同存在,“無”依存在“有”之中,並且“無″以“勢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稱之為道。即,道可道。

    或者是:

    “萬物之本之一”生化“萬物之體之多”的生命機制中,“有”與“無”共同存在,“無”依存在“有”之中,並且“無″以"勢之行”之形式,依存在“有”的目的之中,稱之為道。

    註:中國哲學概念範疇的“有”和“無”,不要用狹義科學概念範疇的“有”和“無”去理解道的定義;用狹義的科學概念範疇的“有”和“無”是無法認知“道”的定義。

    在道之本中,“有”反映的是無限無體的陰陽雙方之精,“無”反映的是陰陽雙方之間的陰陽之氣之勢。“精”在當下可以表述為物質終極的稱謂,即無限無體(或無質量)的物質基因。

    在道之體中,“有”反映的是有限有體的宇宙物質世界,“無”反映的是宇宙精神世界。

    因此說,中國古哲人在公元前6世紀就告誡人類,宇宙的物質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體,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質世界之中而共同的存在。即,不存在“物質與精神”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偽命題。這裡的“精神”不等於人的“意識”,不要混淆。

    摘自《論中國哲學辯證思維》南京出版社,2015;《老子的智慧之學》南京出版社,2015

  • 2 # 柒道友

    其實六個問題都可以以我發問。即

    我是誰?我從那裡嗎?我要到哪裡去?我可以知道什麼?我可以期望什麼?我應該做什麼?

    擴大了,就以人發問。即

    人是誰?人從那裡嗎?人要到哪裡去?人可以知道什麼?人可以期望什麼?人應該做什麼?

    兩種發問方式本質相同。

    回答問題不難,難得的讓人們理解。好在我不是老師,人們也不是學生。

    開始回答問題!

    我是修行人,紅塵試煉者。

    我從精神世界來。

    我要回到精神世界去。

    我可以知道紅塵煉心的目的和方法,心分為自在自足的真心和以真心為源頭的貪嗔痴妄心。

    我可以期望找到真心。

    我應該除掉妄心,也即消除心魔,去妄顯真。

    雖然我不是老師,我還是說幾句可以幫助人們理解的話。

    生活是人們主觀的感受,其他一切都只是道具而已。

    如果你隨意毀壞道具,你一定會受到懲罰,增加痛苦。

    如果你只關心道具帶來的感受,你一定會被道具糾纏。

    如果你根本不在乎道具,你一定會受到道具的反擊。

    如果你不理解生活的道理,你就會永遠失陷於生活。

    正確的方法是利用道具分辨自己的心、守護自己的心、鍛鍊自己的心,成為精神的強者、明淨者、掌控者,成為紅塵煉心的圓滿者。

  • 3 # 陳武魁

    蘇格拉底是最早提出認識的自我心靈存在的根本原則,於是成為西方唯心主義根本原理,而且成為西方一直遵循這個基本原理,在心靈世界或精神世界中不斷前進和發展。康德是後期的西方哲學家而具有重要發展這種觀點,認為心靈的純粹存在依然存在在人們主觀世界的先驗的存在著,而在現象中自在之外的存在是不可知,但在現象和現實的理性批判中又返回到純粹的知識的主觀性中。於是產生 哲學的二元論。於是最早提出哲學走出現象和現實,但這種方法雖然帶有思辨的基礎。但始終走不出形而上學方法的圓圈。因為假說依然成不了現實必然性。於是進入現實依然是純粹空洞的實體性,失去了帶有現實規定性意義的靈魂實體。

  • 4 # 一老沈一

    很不好意思——題目中所說的蘇格拉底“人生三問”應該是不存在的,蘇格拉底沒問過關於人生的這三個問題;同樣,康德的“三大批判”也不是題目所說的“人可以知道什麼?人可以期望什麼?人應該做什麼?”既然如此,討論“人生三問”和“三大批判”的異同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不過,可以簡單介紹一下蘇格拉底說過什麼;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講了什麼。

    關於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據說生於公元前469年——中國的孔子去世整10年,卒於前399年。還據說,他的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士。之所以用“據說”,是因為以上資訊,都來自他的學生柏拉圖和色諾芬。蘇格拉底沒留下任何自己的著作,關於他的思想,也基本是這兩個學生轉述的——這有點兒像孔子。

    但是問題也就來了,至少有兩個問題——第一,柏拉圖和色諾芬所敘述的蘇格拉底思想差異很大,甚至有一些是截然相反的,信誰的;第二,這兩個學生講述的蘇格拉底的觀點,究竟哪些真的是蘇格拉底的思想,哪些屬於“拉大旗作虎皮”其實是這倆學生自己的意見呢?這兩個問題,讓後來的學者很傷腦筋。關於第一個問題,大家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色諾芬講到的蘇格拉底,不少是從柏拉圖那裡“轉發”的,儘管他又做了些加工;第二個問題,學者們反覆篩選了一下,列出了更可能真的屬於蘇格拉底自己的意見。國外就此出版了不少專著,咱們的北京大學,基於這些著作加上自己的研究,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一本《古希臘羅馬哲學》,其中收錄了可以認為屬於蘇格拉底的思想。 那麼,蘇格拉底都有哪些哲學論述呢?

    首先,倫理學在他的哲學中佔有中心的位置。蘇格拉底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神按一定目的安排好的;人沒有認識自然的能力,研究自然及其規律是對神的干涉,是對神的褻瀆。哲學的物件不是自然而是人,對自然的研究是勞而無功,得不出任何結果來的。哲學的目的,是教導人們怎樣過道德的生活。要實現這個任務,就必須對永恆不變的普遍道德概念——真正的善有所認識。他主張從懷疑自己開始——“我知道我什麼也不知道”。他說,即便那些公認最聰明的人,其實和他一樣,對真正的善並不瞭解。差別在於,那些人自作聰明,強不知以為知;他和這些人之不同,就是承認既不知道,也不自以為知道。他引用了德爾裴太陽神廟的銘文作為自己哲學的格言——“認識你自己。 ”他說,如果能認識到人的智慧很少有價值或根本沒價值,人實際上是一無所知的,才能承認神是最聰明、最有能力的。認識自己一無所知,是人們改善心靈,培養道德的第一步。他進一步說,“道德即知識”。從來沒有人明知惡而去作惡,一切罪思都來源於人的愚昧無知。勇敢、節制和敏悟等這些優良品性,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理性的心靈來指導,它們不僅不能使人為善,給人帶來益處,而且會給人帶來害處。因此,“道德就是知識”。 其次,是他以“概念論”為核心的認識論。蘇格拉底認為, “知識”主要是指對道德的永恆不變的一般概念的認識。他說,人的感覺所感知的是經常變幻不定、永不同一的東西。因此,感覺不能幫助我們認識真理,“如果我們以眼睛看著事物或試想靠感官的幫助來了解它們,我的靈魂會完全變瞎了”。只有抽象的道德概念才是永恆不變的絕對真理。蘇格拉底繼承併發揮了華達哥拉斯關於靈魂不死和“身體是靈魂的攻墓”的說法。他認為,人的心靈在人出生之前就已存在,當人活著的時候,人的心靈和身體結合在一起,受著身體的牽累;只有死後,才能得到所希望得到的知識。普遍道德概念怎麼獲得呢?蘇格拉底提出了他的著名的方法“問答法”。這個方法包括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實際上,蘇格拉底的這個方法,是針對古希臘盛行的“辯論”提出來的,所以他也稱這個方法叫“辯證法”——當然和後來人們理解的辯證法的含義是有很大區別的。所謂“諷刺”,是說在談話中要讓對方講出自己的看法,然後揭露對方觀點中的矛盾,以使對方承認自己其實是一無所知的。“助產術”,是說在揭露對方意見的矛盾後,要把自己的意見告訴對方,提示對方這個意見其實已經潛藏在對方心靈中了,不過只是幫助他把這個真理“降生”而已。“歸納”,是從個別事物中找出共性。“下定義”是給這個共性一個明確的概念。

    以上大約就是蘇格拉底哲學的概要了。可以肯定的是,蘇格拉底沒說過“人生三問”類似的話。現在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理解“歸納”和“下定義”也未可知。

    關於康德。

    康德,1724-1804,終其一生住在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就是現在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是處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一塊飛地。康德早期著作涉及科學的更多。1775年,他讀到了休謨的著作,驚呼把他“從獨斷的噩夢中喚醒”,於是發奮研究哲學,寫下了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6);《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

    需要交代一下時代背景。西方近代哲學是從笛卡爾開始的。在經歷了數百年中世紀經院哲學的統治之後,隨著文藝復興和科學的發展,迫切需要哲學回答人的思維能力的界限是什麼,人類獲得的知識何以可靠這樣的問題。笛卡爾開了這個先河,並且開創了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兩條研究的線索。歐洲後來的哲學家們,確實曾長時間圍繞前述問題,沿著這兩個線索展開自己的論述的。不過到了休謨,形勢急轉直下,他一下子把兩條線索都推進了死衚衕。康德被休謨驚醒,他面對的就是這樣的局面。 具體來講,用美國哲學家剃利的話說,康德需要“一方面限制休謨的懷疑論,另一方面限制獨斷論;反駁和摧毀宿命論、無神論以及唯情論和迷信。”所以,康德迫切地需要一種認識論——這種認識論要研究普遍和必然的知識的可能或不可能、來源、範圍和界限。康德說,以往的哲學是獨斷的——它往前行進而沒有預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現在必須批判,或開始不偏不倚地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 三大批判就是這樣誕生的。

    《純粹理性批判》,以考察理論的理性或科學;《實踐理性批判》,考察實踐的理性或道德;《判斷力批判》,考察美學和目的論的判斷,或藝術和自然中的目的。 三大批判的具體內容不必介紹了。可以肯定的是,這三大批判,和所謂“人可以知道什麼?人可以期望什麼?人應該做什麼?”沒啥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初三傑”為劉邦立下大功,張良蕭何善終,韓信為何最後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