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自清朝洋務運動開始後。洋務派官員以“師夷長技以制夷”為基礎,在全國展開之工業運動,口號和目標先後分別是“師夷之長技以自強”和“師夷之長技以求富”。此運動自1861年至1895年,持續約35年,歷經同治光緒二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所主導推動,在專制皇權之背景下發生。按當時的軍事工業來看,基本沒有什麼能夠自造的,兵工廠造一些步槍機槍這些小件,像大型軍艦基本都是從英國能西歐國家採購,最讓歷史君印象深刻的就是,同時期的日本也在發展海軍,同樣也是做輪船幾個月的時間去英國實地採購,在英國的一個墓地基本上隔一排一個清朝隨行採購人員,一個日方人士,因為在海上的航行時間很長,但對於軍用艦船的採購計劃如火如荼,都不想在軍事上落後被捱打,便派出大批人員去英國船廠採購艦船。在漫漫航行路上,難免有些人抗不到目的地,便死在路上,一到英國便入土為安。由此也能夠看出當時對於強軍的渴望是絲毫不少的。除了引進購買艦船之外,當時也自行建造了第一艘軍艦,名字就做平遠號,是中國清朝福州船政局參考“超勇”與“濟遠”首次自行設計建造的全鋼甲軍艦,同時是該廠第廿九號艦,亦為19世紀末中國造船工業的登峰之作,造價白銀524,000兩。平遠屬鋼殼巡洋艦,排水量2,150噸,吃水4.4米,航速達10.5節,管帶為李和。1894年參加黃海海戰,1895年在北洋水師投降後被日軍接收,編入日軍。於1904年日俄戰爭時在旅順對開海域觸雷沉沒。

  • 2 # 浮萍青虹

    清朝自制鐵甲艦“平遠號”為何戰績不突出?

    對於這艘小型鐵甲艦“平遠號”,其實華人是挺自豪的,你想想,中國近代史上那個重工業可是零基礎啊,好不容易洋務派有點發展,能造出來這麼一個寶貝,而且是唯一的寶貝,造出來後還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威風了一下(他把日本的旗艦松島號給揍了),你想想,我們會認為他戰績不突出嗎?如果你認為對它的表現還不滿意,那就有點苛求了,其實在那個大環境之下它也只能那樣啦。

    19世紀50-60年代時,在南方太平天國、北方捻軍和外國列強的打擊之下,大清帝國要想再苟延殘喘幾年,還真的得學點先進的高科技。洋務派就是這樣認識的,可是朝中的一些老頑固可不這樣認為,他們百般阻擾,千方百計的搞破壞。你搞點什麼東西了,他們要麼說有傷風化,要麼說會震動龍脈,總之理由很多。記得第一條鐵路嗎?他不是用火車頭拉的,是由一群太監拉的,如果用火車頭,聲音太響了,那會震動山神,山神會不高興的,想想中國鐵路近代化的第一步是一幫太監拉出來的,不知是可笑還是可悲。總之近代化的起步有那幫老頑固的阻撓,真的是困難重重。

    要是隻有這幫老頑固那還好說,畢竟是自己人啊,慢慢說總有一天能把他們說明白了。更可恨的是洋鬼子。你一個軍工廠是建起來了,可管理經驗,經營理念,核心技術全都沒有,沒辦法你得高薪聘請外華人,可這幫人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教你什麼,他們更多的是想狠狠的敲詐你一下,他們不教你,你要麼得長期聘請他們,要麼得去找他們買,這樣他們就能永遠高高在上,而我們呢要一直低聲下氣的求人。

    平遠號要建的時候,朝中的老頑固那可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還好慈禧總算英明瞭一回,她說,一直想著“自強”,可是就是沒實現,咱們這回就試試吧。其實有試過,馬尾造船廠之前挺努力的,已經能造那個鐵木的戰艦了,可一場馬尾海戰,半小時所有戰艦就被法國打殘了,心痛啊,要造就得造那個鐵甲艦,馬尾造船廠總負責人暗暗下決心,平遠號其實凝聚著那一代人的心血和智慧。當然也有左宗棠的支援,還有慈禧的試試,這艘寶貝就這樣開始動工了。

    沒有經驗,沒有圖紙,就用了法國幾艘過時的戰艦作為參考,歷時兩年多的時間給造出來了。造是造了,其實裡面的很多裝置,很多技術、原料都不是自己的,都是從外國買的,這樣的話你就得跟那些國家一直保持友好關係,不然他們突然給你來個斷供,以後你要是想維修保養什麼的就很難了。平遠號就有被人斷供過,可你一點辦法都沒有。

    清廷是一個腐敗墮落的政府,北洋艦隊的經費經常被剋扣,艦隊的技術更新,維修保養,武器彈藥很難有很好的保障。最誇張的就是為了給慈禧過六十大壽把北洋艦隊的經費幾乎都挪用了。即使有一點經費下來了,也得先考慮那些主力戰艦,不可能按需分配,人家用剩餘了才會輪到你。感覺平遠號就像是後孃生養的,沒人疼似的。有人說,它沒有被用作主力,我覺得這個比較正常,畢竟當初建造時的定位,還有它的噸位、時速是配不上主力這個稱謂的,還有也沒有經過什麼實戰,它的效能怎麼樣沒人知道。所以,我們也就能理解在甲午海戰中它的角色就是擔任外圍的一些保衛工作。

    即使這樣,平遠號還是在甲午大海戰中露了一回臉,讓後人永遠的記住它,我們來看看它的一些引數和武器配備吧:

    平遠艦長59.99米,寬12.19米,艦艏吃水4.19米,艦艉吃水4.4米。主匡面積76.88平方米、正常排水量2067噸、滿載排水量2650噸,動力為2座康邦省煤臥式2汽缸蒸氣機、4座圓式燃煤鍋爐,雙軸推進,功率2400匹馬力、航速10.5節、裝甲甲板厚2寸、水線帶裝甲厚9.4寸、炮座及司令塔裝甲厚5寸、炮盾厚1.5寸,編制202人,

    武器配備

    克虜伯260mm前主炮1門、

    克虜伯150mm副炮2門、

    57mm諾典費爾德炮2門、

    47mm單管哈乞開斯速射炮2門、

    37mm5管哈乞開斯機關炮4門、

    18寸魚雷發射管4具。(457mm)

    平遠艦的特色有兩個地方:鋼殼鐵甲和出色的武器配備

    鐵甲艦的防禦性能最出色,要打別人得先抗住捱打,不然被別人揍一拳你就倒了,那你還怎麼還擊。當時北洋艦隊只有三艘鐵甲艦,除了鎮遠號和定遠號這兩艘巨無霸之外,就是平遠艦了。北洋艦隊在其它戰艦傷痕累累得情況下能繼續堅持作戰,就是靠著那兩艘巨無霸一直挺到最後的,所以鋼殼鐵甲無疑是平遠艦最大的優勢。這使它能在敵人密集的炮火中仍然敢於衝向敵艦的原因,然後給松島號予重創。

    它的武器配備方面,主炮威力大射程遠,其它火力射界開闊,很有利於展示身手,主炮口徑雖然跟對手旗艦有差距,但在北洋艦隊已經算是很好的了,超過了致遠號和經遠號。影視劇經常把平遠艦的功勞給剝奪了,還生硬的套在其它艦艇上。但是平遠艦確實讓我們長了一回臉。

    黃海海戰爆發,在戰鬥中這艘中國產軍艦也沒有丟臉,發射的炮彈直接擊中了日本聯合艦隊旗艦“松島”號,,本艦亦中彈起火,稍後該艦裝備的47毫米哈乞開斯五管小速射炮又接連命中“松島”的中央魚雷發射室和桅杆,多名日本魚雷兵受重傷,魚雷管發射電路被打斷。———材料來自網路

    平遠艦在以後還應該有更好的表現,這場甲午海戰或許可以讓李鴻章有點領悟,有點教訓,但在那個各懷鬼胎,派系林立的清王朝,李鴻章為了儲存自己的政治資本,竟下令所有的戰艦躲進威海衛,後來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平遠艦被俘從此改姓“日”了。

    所以,對於一艘中國自主製造的中國產戰艦“平遠號”來說,在當時那種政府腐敗,反對勢力異常強大,自己沒有核心技術,統治集團爭權奪利的情況下,已經算是最好的表現了。

  • 3 # 不沉的經遠

    平遠號在海戰中戰績並不突出,主要是因為參戰時間較短,加上其自身效能有限造成的。

    平遠號在黃海海戰中先後擊中日艦松島、嚴島,擊斃8人,擊傷多人,並打壞了松島號的主炮轉動機構、中央魚雷發射室的發射電路等。這個戰績確實並不算特別突出,但是實際上平遠號取得這個戰績已經不錯了。

    平遠號雖然可以和定遠號、鎮遠號一樣歸類於鐵甲艦,但是嚴格來說它屬於近海防禦鐵甲艦,實質上是帶裝甲的蚊子船,無論是噸位、火力、航速還是防護能力和真正的鐵甲艦都差距很大。所以在歸屬北洋水師以後,李鴻章和丁汝昌對平遠號也不是很重視,把它和蚊子船、魚雷艇等並列,作為海口防禦之用,而不是當做主力戰艦。

    在護航大東溝時,平遠號就沒有和主力艦隊在一起,而是和魚雷巡洋艦廣丙號在停泊口外擔任警戒任務,定遠等主力戰艦則在口外12海里外下錨。在北洋水師發現日本艦隊來襲以後,定遠號發出了“歸隊作戰”的命令後,此後平遠號才和廣丙號一起趕去。

    因為平遠號本身航速不快,等它14時15分抵達戰場投入戰鬥時,海戰已經打了一個多小時。到了16時16分,平遠號因為主炮中彈故障,失去主要火力,不得不退出戰鬥,其實際參戰時間僅有兩個小時左右,比定遠號等參戰時間要少的多,因此它也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戰績。

    應該說就平遠號的總體效能和參戰時間來說,它在海戰中的戰績雖然不突出,但是相對北洋水師其他戰艦來說,並不算差,總體屬於正常水平。

  • 4 # 李厚何

    平遠號的戰績和其效能相比,實際上已經非常突出了。

    平遠號原名龍威號,是中法戰爭後馬尾船廠為求振興,仿造昔日敵人法國海軍“黃泉”Achéron號鐵甲巡洋艦建造的中國第一條全鋼質巡洋艦,也是19世紀中國艦船建造的巔峰之作。

    平遠號的藍本是法國的“黃泉”號,一艘放大的蚊炮船

    這艘戰艦標排2100,滿排2640,最高航速10.5節,功率2400馬力,乘員145,主炮為克虜伯260MM後膛炮,副炮為兩門克虜伯150MM後膛炮,另有8具450MM魚雷管。整個戰艦建造過程未僱傭一名外華人參與,是新中國成立前中國民族造船業的巔峰之作,軍艦噸位、效能直到1935年“平海”號巡洋艦下水才被趕上,而“平海”號其實是一艘接受日本高度技術援助的“組裝艦”。

    平遠號本來是作為福建水師覆滅(馬江海戰後僅剩“伏波”和“藝新”兩艘軍艦)後的補充所設計(原計劃造三艘),但建造過程中清朝海軍戰略被派系內鬥所左右,轉而決定“先萃北洋一枝”,建立之初規模甚至大於北洋的南洋海軍都成了只能接受北洋淘汰貨的二流艦隊,已經癱瘓的福建海軍索性被取消,殘存艦艇轉入南洋和廣東海軍,“龍威”三艦一度被取消,後在慈禧干預下,由李鴻章勉強接受了已開工的“龍威”並改名“平遠”,光緒十六年(1890年)入列。

    李鴻章對“平遠”的評價是“以之歸隊操練,聊助聲威,尚未可專任海戰”,“閩廠初次試造已屬難得”,雖根據其巡洋艦的體量給予“遠字號”命名,卻不在“定、鎮、來、濟、靖、致、經”這“七遠”之列,編制上,定、濟遠和揚威號編為右翼,鎮、來遠和超勇號編為左翼,中軍則是最新、最快的三艘巡洋艦致遠、靖遠和經遠號,而同樣帶個“遠”的平遠,卻只能混跡在後隊,和“東南西北中”等幾艘過時的“蚊炮船”,以及康濟、操江、湄雲等不入流的練習艦、小炮艦為伍,管帶官職,幾艘主力巡洋艦的管帶都是副將級別,而平遠管帶李和只是個都司,和康濟、操江等相同。

    北洋時期的平遠號

    實戰中“平遠”被安排跑龍套,大東溝海戰,平遠、廣丙和幾艘蚊炮船被派入內河護送運兵船,因此並未趕上最初的戰鬥,直到靖遠、來遠因為受傷起火,退入內河修補,“平遠”才得知訊息,並和其它幾艘“醬油艦”隨修復後的靖遠、來遠殺出河口,參加了大東溝第二階段海戰,其主炮命中日旗艦“松島”一炮,炸壞右舷魚雷管,炸死炸傷4人。此役日聯合艦隊無一艘軍艦被擊沉,只參加了後階段戰鬥的“平遠”能命中敵旗艦一炮,已經非常難得。此後李鴻章“避戰保船”,直到北洋艦隊覆滅“平遠”再未出戰,又如何去有突出表現?

    平遠船模

    效能上平遠的確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最關鍵是動力不足(比1886年下水的平遠還老6歲的超勇號,額定功率2600馬力,而滿排才1542噸,可輕鬆跑出16節航速)。動力不足,航速就低,而巡洋艦航速如果低於主力艦(定遠、鎮遠14節,是北洋主力艦中最低的),就無法在海戰中佔據陣位,整個艦隊隊形就會被打亂。大東溝海戰中,日本第一遊擊隊的巡洋艦普遍航速在18節以上(吉野高達22節),而北洋艦隊中最快的來遠、致遠也有18節,就連木殼和商船改裝的“廣丙”、“西京丸”也能跑13-15節(馬力小但噸位更小),本來就是“拉皮蚊炮船”(平遠的藍本“黃泉”號就是放大版的蚊炮船)的“平遠”當然也只能和蚊炮船們為伍,最後階段更趕上參戰,其實反倒是個意外。

    說到底,“平遠”本來是福建海軍訂購、用於扼守閩江口的小型鐵甲巡洋艦“龍威”,如果最終用於這個目的,它速度慢、功率不足的缺點就可以被掩蓋,主炮口徑大、裝甲防護好的優點就能被突出,只可惜用錯了地方——這就和蚊炮船一樣,北洋艦隊的“五鎮一海”一直“打醬油”毫無作為,而它們淘汰下來、效能更差的“龍驤”、“虎威”、“飛霆”、“策電”,卻因為鬼使神差,用在了蚊炮船合適的“本職工作崗位”(守口),成為晚清和民國早期著名的長壽艦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德國入侵法國有哪些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