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時常生活,或者網路世界裡,人們時常喜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過,貌似很多人根本不懂,還自以為是。請大家總結概括下評價作品時,常犯的錯誤吧!謝謝!
9
回覆列表
  • 1 # 醺衣

    有些東西會容易先入為主或者是三人成虎,導致評價者容易偏執於某個觀點。實際上還有輿論導向會導致看不到真相。如果說得更大一點,還有文化習俗,社會特點,世界潮流什麼的,影響多了去了,不太可能會不被囿於一地,所以,沒必要想這個太多。總的來說也不過是角度不同而已。

  • 2 # 七手攝影師

    你說的是我嗎?哈哈哈

    對於指點江山,貌似高深莫測,我們是裝不出來的,到底有沒有這樣的人,那麼請看這個問題的其他回答,裡面必定有你所說之人!

  • 3 # 味哎兒

    評作品時帶入激情情緒情感感情是作者喜歡的,而揭短挑錯是作者拜求的,從中作者可看到自錯在那裡,可修訂自錯處並提高寫作水平。作者不願見到的是敘述格式制式被窺去偷去,也不願構思原形被揭露挖了自已的“根”。不知答的對不對。包涵。

  • 4 # 若初若己若心

    一般如果不是很專業的人對作品的評價會比較主觀。此處的作品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作品都一樣。普通人對於作品的理解比較表面,從大眾的審美出發,對於作品中的深層內涵和藝術技巧就不大懂了。比如,文學作品中的流派、敘述方法、人物塑造的成功與否等,一般人就不大可能瞭解並體會其特色。

  • 5 # 最有趣的書

    “作品”兩個字涉及到的範圍比較廣,包括文學作品,美術作品,音樂作品,電影作品等等,我僅以自己比較熟悉的文學作品為例,來說一說在普通人在評價的時候容易犯的幾種錯誤。

    1.把簡潔當簡單。這一點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在文學史上有很多作品都是非常簡單的,當然這個簡單指的是看起來簡單,比如說阿城的《棋王》,比如說汪曾祺的《受戒》,以及王小波的以《黃金時代》為例的大多數作品。

    這些作品用字用詞都十分簡單,故事的情節也不復雜,讀起來很簡單嗎讓人感到十分的輕鬆,但這種簡單並不是真沒有難度,恰恰相反,這種書反而是有難度的書,這十分考驗作者的筆力與腦力,當一部文學作品不靠文字的絢麗來流傳的時候,那麼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這部作品中的思想。

    能夠把文章寫的花團錦簇的人有不少,但是能夠用簡單的遣詞造句寫出有思想的作品的人並不多,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家,千萬不要因為這些作品看起來簡單而對這些作品不以為然。

    2.用現在的眼光來評價過去的文學作品。這也是很多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在中國的近代文學作品中有一些文學作品現在讀起來覺得並不是太好讀,有的地方甚至覺得寫得很差,然後就認定這是一部不怎麼樣的作品,這個觀點是非常錯誤的。

    我舉個例子,茅盾的《子夜》,這部作品真的不能稱之為是一部閱讀體驗好的作品,故事情節不夠緊湊,語言華麗,過多的景物描寫,但這仍然是一部好的作品。

    這部作品用當今的眼光來看,確實難以稱作是一部好作品,但如果考慮到當時的歷史情況,當時的政治背景,以及當時的文壇發展,才能知道這部作品是多麼的珍重,多麼的值得稱讚,而有的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會忘記這方面的原因而做出了判斷。

    3.對作者的某個句子,某個表達過度解讀。這個問題也比較常見的,作者自己在寫一部作品中的時候會考慮很多因素,但也有很多的時候不會考慮太多的因素,倘若把作者寫的每一個句子都拿過分析解讀,這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

    現代的的語文教育中常常出現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情況,文章的本人都不知道閱讀理解的正確答案是什麼,簡直是個笑話,一篇文章的解讀,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盡相同,怎麼會有一個標準答案呢?這個標準答案也是某一個人的看法吧。

    所以,在閱讀文學作品的時候,可以不用那麼刻意的去猜測作者的想法,作者並沒有想表達那麼多的情感,只要自己簡簡單單的欣賞就好了,去欣賞那最簡單最動人的文學之美。

    4.還未充分的瞭解作品就開始評價。舉個例子,如果想要評價一本書,把這本書仔仔細細的讀一遍應當是最基本的工作,然後在評價的過程中還要回過頭來再次翻看這本書,根據這本書中的某個情節, 某個思想,著重的去說一下。

    但有的讀者還沒有讀完一本書就開始發表自己的評價,這種評價不能說全都是片面之詞,但確實不如等到閱讀完整部作品後再做評價好一些。

    以上。

  • 6 # 一個講故事的人生

    1.先入為主思想。(指先聽進去的話或先獲得的印象往往在頭腦中佔有主導地位,以後再遇到不同的意見時,就不容易接受。)

    2.人生閱歷的不同。

    我們先來說說第一種:“先入為主”,這種的思想其實是很普遍存在的,因為在我們眼裡往往是剛開始進入腦中的第一種觀點就是好的,很難會去接受第二種或第三種觀點。就是因為這樣很多時候我在評價某一本作品或某一個作者會因為種先入為主的思想而差生一些差異。例如:我們在評價一個我們喜歡的作家或一部我們喜歡的作品那在評價時會往往帶有一些喜愛的感情色彩在裡面,而且聽到別人在詆譭這個人或這本書時你往往會去跟他們去爭辯,但相反如果是一個你不喜歡的甚至帶有一點討厭的人或作品,在別人評論時你就可能會去插上去一些貶低這個人或物的語言。所以就導致了普通人評價一些作品時的差異,就像一部電影就可能會出現票房和口碑的兩極分化。

    第二種就是:“人生閱歷的不同”這個也是普通人評價時的一個據大差異,比如說你小時候覺得某一部電影很好看當你長大了又去看可能就覺得會很無聊甚至是很乏味懷疑自己為什麼會喜歡這樣一部爛片呢?其實不然這是因為人生閱歷的增加和從稚嫩到成熟了而已罷了。就像是一些東西越久就越好,例如在我們現在看來很枯燥乏味的書等到我們以後再來看就會覺得很意思。例如當年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剛上映時就是一部爛片但現在來看不是很經典嗎?

    所以說人生閱歷也是影響我們評價一些作品的原因之一。

  • 7 # 槍桿子出

    1、代入感太強。比如評價fbb的作品,不要帶入他生活的傳聞,看到作品就感覺像你親眼看見她和某剛上床了一樣,評價他的作品帶入更多對個人的看法。

    2、以偏概全。對一個人有成見往往是片面從而否定他的全部。比如fbb,其實人家只是長得漂亮而已,幹嘛老說人家是花瓶,雖然沒得過什麼獎。

    3、注重別人觀點。評價一定要有自己的風格,不能大而全的融進別人觀點。比如人家說fbb和某寶有私生子,你在評價他作品就覺得她就是噁心,這是非常不對的,這是別人的觀點。

  • 8 # 邵坤

    我們先說作者,作者做作品時。

    1.當時的心境,作品體現作者的心境。

    2.當時的情感,作品體現作者的情感。

    3.當時的表達,作品是作者想要表達的產物。

    4.當時的環境,作品是作者想要影射的環境。

    5.當時的內涵,作品是作者想要說的內涵。

    那麼,品鑑作品就會收到很多因素所幹擾,任何一項與作者不同,感受的就會不同。

    1.心境,境界高低決定你看到的多少,看到的多就瞭解的多,看到的少就領域皮毛。

    2.情感,快樂時,所有都是快樂的結局就是完美,悲傷時,所需看到的都是悲劇,結局就是悲哀。

    3.表達,這個與大家的知識面有關注,程式設計師你讓他種地,他連播種都不懂,種地達人你讓他寫程式,他連電腦都不會。

    4.環境,有些時代動盪,有些時代不安,有些時代盛世,那麼無法體驗各個時代的感覺。

    5.內涵,最難理解的就是內涵,我們只能通過歷史來了解作品,但是歷史的記載都很片面。想要理解很難。

  • 9 # 風雅宋

    我是學文學的,就談下人們評價文學作品時常見的錯誤吧。

    0.“看不懂,不知作者在說什麼,作品肯定不好!”

    當下不少人,懷有迷之自信,自己讀書不多,見聞不廣,無知到對自己的無知懵然無知。自然不虛心學習,反而肆意嗤點嘲諷。還振振有詞,“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才是好作品”。哪些人算是人民大眾?唐代的人民大眾,與清代的一樣嗎?看慣了二人傳的東北人民,與習慣了粵語歌曲的廣東人民,誰更能代表人民大眾?如果真的存在所謂人民大眾的公約數,自己能夠代表的了嗎?

    【圖:黃家駒。黃家駒及其組合beyond,為當代華語歌壇留下了一批經典的粵語名曲。】

    對看不懂的作品,坦率承認不懂,非但不可恥,反而顯得實誠。不懂,還不主動查下,增加相關知識,而胡亂惡評酷評,還自居貧下中農,彷彿貧窮便是正義,就掌握了真理,可以隨意批評、甚至攻擊別人,除了在無知之外,增加了愚蠢偏執的桂冠,不知這些話,還能給人帶來什麼?

    0.“我認為作品就是這個意思,別的都是胡說八道!”

    漢代大學者董仲舒說“詩無達詁”,對同一篇作品可有不同的解讀,只要能夠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西方人有句俗話叫作,“一千個人心目中,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魯迅談及《紅樓夢》說,不同人所見不同:“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不同人可有不同的解讀,而網上常有一些非常自負霸道之徒,動輒“你們說的都不對”!

    【圖:《蔣勳細說紅樓夢》。對那些習慣把《紅樓夢》視作情色之書的人,建議讀下或者聽下蔣勳老師的這本書。】

    如能指出別人具體錯在哪裡,大概因為什麼而錯,再批評別人說的不對,也比較讓人容易接受,而有些人根本不指出別個的問題,而直接給人扣個帽子。這種蠻橫作派,顯然不可取。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恩來在處理外交問題時,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異”之主張。尊重別人,然而再談觀點,所見不同,也不必隨意扣帽子、打棍子!

    0.“作者說了半天,也不給個結論,爛文章!”

    文學作品,不是產品使用指南,不是菜譜,也非學術文章,為傳達思想見解而存在。許多文學作品,不是為了“有用”而存在的。作者寫文章,可能只是因為心中不爽快,寫出來之後,就像難受時哭一場一樣,整個人便舒服多了而已。

    文學作品不是宣傳口號,它們不過是記錄作者的生命歷程,人生體驗,想象幻想而已。文學有教化功能,引導人們追求真善美,但文學影響人的方式是間接緩慢的,是暗示的薰陶的,潛移默化的。

    不清楚文學為“無用之大用”,把文學作為評價蘿蔔白菜一樣評價,自然難以得出公允的評判了。

    0.以己度人,以為作者跟自己一樣,作品不可能有特別的想法和意圖。

    有些人似乎堅信人們的一切言行,都出自三種需要,一個是性,一個是財,一個是名。作家寫作,如不是為了出名,必然是為了牟利,或者勾引無知的少男少女了。因此,如魯迅所言,“看見白臂膊,就想起全裸體,然後就想起生殖器,想起性交”。

    遇到這樣的所謂讀者,無論怎樣解說,他們都無法跳脫出來,反而贈你一頂虛偽的帽子。在他們眼中,賈寶玉就是隱藏的非常好的西門慶,性慾就是驅動男女交往的一切,至於感情,他們覺得這些都是騙人的鬼話。

    因此,這樣的讀者,時常把作品拉低到很低的層次,而他們所見的作者,也都是他們自己的樣子了。這樣的讀者,作出這樣的解讀,比較正常。進而認為所有人都應該這麼認為,否則,便是惺惺作態,虛偽做作,就讓人很不爽了。

    孔子說,資質一般的常人,可以透過學習,變得更加智慧。而特別聰明人和特別愚蠢的人,則是難以改變的了。

    【圖:《魯迅全集》。魯迅的社會批評、文化批評全面深刻。只是很多人,大概只知隻言片語,僅限於中小學教材所選幾篇,便不再讀魯迅的文字,但還自以為特別懂魯迅,記得有人引用魯迅研究名家錢理群先生的觀點時,有網友竟然還聲言:“誰敢說自己讀懂了魯迅?”這些人大概以為別人都像他一樣了。】

    古人留下了一些描寫某類人的成語,比如“不可理喻”“愚不可耐”。以前覺得這些成語太毒辣太刻薄了,自從見識到某些人之後,則不禁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了。

    0.因作者身份等,臆斷作品優劣好壞。

    普通大眾的道德觀念比較樸素,不是好人,就是壞蛋。好作品就應該是好人寫出來的,一旦作者立身行事有些問題,他們的作品隨之“變”壞了。此所謂因人廢言因人廢文也。蔡京和秦檜的書法,不被許多人承認,便是如此。

    近現代的某些大漢奸的文學成就,不被認可,亦是如此。當然,諸如蔡京者流,為禍甚大,影響惡劣,作品被其人“殃及”,也不算太冤枉。只是這種思維被濫用之後,就連普通人都難以倖免了。

    雖然這種對惡行的零容忍習慣,容易對“惡人”形成震懾,但這種情緒化的非黑即白的是非觀,無論評人論文,時常都顯得粗暴簡單,不符合事實本身了。

    值得慶幸的是,這一切,都在慢慢的改變,有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增加自身的積累,開闊眼界,開拓心胸,不斷突破自身的侷限,並且對不熟悉的領域,保持謙卑的學習態度,而不像過去的一些人,以無知自豪,以霸道為勝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吃50%的飯就能長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