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緣來韓雨玄

    如果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先要明白春秋五霸何為霸,戰國七雄何為雄。

    當年武王伐紂,成了天下的共主,為了封賞有功之臣,安撫各族首領,蔭佑後世子孫,以分封制作為基本國策。

    分封制簡單來說,周天子把土地人口財富分給貴族,他們擁有這片土地的所有權,但同時共奉周天子為主。

    分封制的獎賞制度很大程度上安撫了諸方勢力,可是經過數百年的演變,它的缺陷越發的明顯,以至於到了不了遏制的地步。

    中華大地地大物博,可是隨著不停的分封,周天子掌握的土地越來越少,而有些有才能的封地君主奮發圖強,國富民強,實力不斷的壯大。

    不管什麼時代,實力決定了話語權。周天子勢力漸漸變弱,封地君主逐步增強,此消彼長之下,周天子的威信不斷削弱,到了戰國中後期實際上就是個擺設了。

    在那位為博褒姒一笑的周幽王的捯飭下,反叛的大臣聯合犬戎部,攻下帝都,西周滅亡。雖然在諸侯國的合力下平定判斷,周平王遷都,東周開始,延續了周朝的國運,可是,隨之而來的就是數百年不斷的戰爭。史稱,春秋戰國。

    春秋時期,周天子對於國家的控制力已經明顯不足,換句話說,諸侯國做什麼像周天子彙報,那也不是請示,而是通知。

    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從來沒有停止,而在爭奪中,有些強大的國家站了出來,他們有廣闊的領土,強大的軍隊,富足的經濟。他們的實力遠超其餘諸國,他們成為了諸侯實際上的領袖,也就是霸主。如齊桓公,如晉文公!

    春秋初期只為爭霸,也就是為了面子,打到你跪地說一聲服,然後也就收兵了。而到了春秋中後期,就是更為慘烈的兼併戰爭。強國總是會找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然後發動猛烈的攻勢,這一次就是不死不休。然後數百個小國在幾百年的時間裡被滿滿吞噬,而那些強大的諸侯國在消化這些小禮品後,逐漸成長為龐然大物。

    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個國家就被稱為戰國七雄。其實戰國時期也不止這七個國家,只不過在這七個國家中除了南韓,其餘六國都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只不過有的錯過了,有的不珍惜。而南韓是因為佔了趙魏的光,韓趙魏在三家分晉之後便一直連在一起,所以才有了戰國七雄。

    講完了這麼多,是時候回到主題了。

    霸者,諸國之領袖

    雄者,一方之首領

    換句話說,霸與雄都是實力的象徵。

    而霸者凌駕於一切,卻無心於天下。

    雄者有著足夠的實力,志在四海。

    在筆者看來,春秋時期,能否成為霸者與生死無關,而在戰國時期,如果不是一雄,就已經消失了。這樣看來,這一個雄,更加的慘烈。

    齊國,確實是一個可惜的國家。周武王分封天下,把最好的土地給了相父姜子牙。齊國因為地利,遠離中原也就遠離戰爭。因為產鹽加上交通便利,貿易發達,所以國家富裕。確實它也是第一個稱霸的諸侯國。

    可就是因為太過安逸,沒有太過領略中原的血和淚,也就沒有了爭雄之心。就連田氏竊國這種換天的大事也沒掀起多少風浪。

    也難怪,多年以後嬴政滅了其餘五國,大秦將士將矛頭指向臨淄時,齊王才反應過來。

    而在戰國初期,魏國有了吳起,有了吳起訓練的魏武卒,無敵於天下。而後,孫臏用自己的計謀大敗龐涓,魏國從此沒落。此時齊國的實力和威望已經凌駕於諸侯之上。

    其實,有了孫臏的齊國已經是霸主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確實沒有出現武安君白起這樣的大殺器,天下一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 2 # 黃生君

    謝謝邀請。首先,我個人認為:這個提問的部分內容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齊國曾擁有曠世奇才田忌和孫臏,這是事實;但說齊國沒有成就霸業,卻不是事實。其實,早在春秋時代,齊桓公在管仲輔佐下,就成就了霸業,並且是春秋五霸之首。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共同輔佐齊國,已是戰國時期。當時,田氏早已奪取了姜氏的君位。因仍用“齊”為國號,史學家就稱後來的齊國為田齊。田齊依然強盛。田齊的齊威王重用田忌和孫臏,是他開拓進取,改革圖強,選賢與能的具體表現,內外政策得當,彰顯了大國風範。公元前334年,齊威王和魏惠王,透過會盟,相互承認為王。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稱“西帝”,尊齊滑王為“東帝”。可見,當時齊國與秦國是虎踞華夏大地東西兩端的強大國家。據此判斷,兩國都有完成未來統一大業的綜合實力。因此,我認為,此提問應改為:“齊國當時有著名的田忌和孫臏,為何最終沒有完成統一大業?”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拋磚引玉,期待網友們批評指正。

    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權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衰落過程後,竟被犬戎所滅。周幽王被殺。爾後,中原諸侯趕跑犬戎,擁立宜臼,是為周平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史稱東周。

    東遷後的周王室因喪失大片直接管轄的土地,加上又在自己直接管轄的地盤裡大搞分封,就使得中央王權很是衰微,天子的影響力十分微小。既無力制約諸侯強國向外擴張的行為,又無力保護無數諸侯小國的生存。周天子的權威從此一落千丈。時代的發展,呼喚著新的天子取代現有的天子。

    需要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此時的改朝換代,已不可能與昔日的商代夏和周代商相提並論。商代夏和周代商的過程,都是逐漸崛起的屬國最終很快取代宗主國的過程。現在,周王室衰微,誰來取代?各諸侯強國都把此目標作為征戰四方的戰略目的。齊、魏、晉如此,連剛被封為諸侯的秦國也是如此。

    秦襄公因在周幽王舉烽火徵兵時勤王有功,擁立宜臼有功,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就被周平王封為諸侯。他剛被封侯,就“祠上帝西疇”,史馬遷在《史記》中把這事看成是秦襄公在染指“天子祭天地”的特權。其實,是表達了他要讓秦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強烈願望和宏偉抱負。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非當時許多人想象的那麼簡單。春秋時代開始發明創造的鐵器,標誌著當時的農耕文明程度飛躍到新的高度。社會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催生著新的社會關係和上層建築的誕生,催生著空前統一的成熟帝國的誕生。由分封制構築的奴隸制國家昇華到由郡縣制構築的封建集權國家,已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誰來最終完成統一大業?這注定讓各諸侯強國在砥礪前行,改革變法的漫漫征途中,充滿艱辛和血淚,充滿機遇和挑戰。在漫長到有五百餘年的春秋戰國歷史上,在通往最終完成統一大業的漫漫征途中,開始一段時期,是齊、楚、晉、秦四國在唱主角,後來三家分晉而成韓、魏、趙三國。因此後一段時期,便是戰國七雄在唱主角。

    其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春秋初期的區域性兼併戰爭。齊、楚、晉、秦各自吞併自己四周小國,完成了區域性統一,為最後的統一戰爭開創了局面。齊、楚、秦、晉分別虎踞於當時華夏大地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可能完成將來的統一大業。

    第二階段是春秋中後期和戰國前期的爭霸戰爭。爭霸戰爭是未來統一戰爭的預演,由齊國最先發動。取代重大勝利,而成為春秋五霸之首。戰國時期,齊威王在田忌和孫臏的輔佐下,成功稱王。齊滑王爾後又被秦國尊稱為“東帝”,齊國似乎很有實力完成統一大業。

    第三階段是戰國後期的統一戰爭。其實,統一戰爭也是由齊滑王率先發動的。公元前286年,與魏、楚“滅宋而三分其地”後,又四處用兵,引起眾怒。招致秦、趙、韓、魏、燕五國合縱攻齊。齊國一敗塗地。齊滑王在逃跑途中被殺。齊國從此風光不再。這為齊國不能完成統一大業定下了基調。

    齊國最終滅亡的慘景讓後人們感嘆唏噓,悲情滿懷。秦國在最後的統一戰爭中,用兵滅亡其它五國的過程中,齊王被秦國表面上的親善所矇蔽和迷惑,既不援助遭受秦軍攻打的五國,又不作好抗擊秦國萬一入侵的軍事準備。當五國被滅後,秦軍大兵壓境齊國時,齊王建竟不聽從主戰派的意見,在早被秦國用重金買通的齊相後勝的攛掇下而不戰而降。最後,秦國把齊王建活活餓死在荒僻的松柏林中。

    齊、趙、韓、楚、魏五國一直有完成統一大業的實力,只所以最後被滅,主要來自其改革和變法沒有秦國那麼徹底和全面,沒有秦國那麼把改革和變法制度化和法治化而世代繼承下來。此五國王公貴族勢力強大,總是使改革和變法的程序不能持續下去。而秦國立國較晚,每攻取一地,就實行郡縣制,守舊的貴族勢力不強大,就會使改革和變法堅持下去。其中商鞅變法被秦國始終繼承下來,為最終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齊國來說,田忌和孫臏是曠世奇才,他們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而讓齊威王成功稱王。但是,他們去世之後,齊國的命運應由後人來把握。

  • 3 # 謀士說

    齊國在“馬陵之戰”以後,取代了魏國的霸權寶座,中原實力最強,在當時也算中原一霸,到了齊閔王時齊國霸權達到巔峰。就是因為有田忌和孫臏的功勞,齊國在當時才能稱霸。可以說,孫臏成就了後來齊國的霸業,齊國沒有孫臏根本沒有齊國的輝煌歷史!

    魏國是戰國初期的霸主,戰國七雄當中實力最強的一個,魏國在當時堪稱人才輸出大國。像吳起、孫臏、樂毅、商鞅、范雎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到魏國做過官,只是魏王太糊塗,都沒有利用起來。而這些人才到了其哪個國家,哪國家就強大。

    比如吳起逃到楚國,楚國變強大了,孫臏逃到齊國,齊國變強大了。樂毅到了燕國,燕國強大了,商鞅到了秦國,秦國強大了。這些大人物要是被魏王利用起來,真的不堪設想。

    魏國是最早變法的國家,也是最早的霸權國家。秦國在沒有“商鞅變法”之前,可以說被魏國吊打,毫無還手之力。直到商鞅變法以後,秦國的實力才逐漸強大。

    魏國從魏文侯到魏惠王時期,一直是中原的霸主。在“馬陵之戰”戰敗以後,霸權衰落了,被齊國取代。齊國到齊閔王時期霸權達到巔峰,後來被樂毅領導的五國聯軍打敗,差點導致滅國。齊國在田單的火牛陣下短暫復國,但是齊國再也沒有資本與秦國爭霸。齊國衰退以後,東方六國也無力與秦國抗衡。所以,當秦國滅六國的時候,齊國袖手旁觀,讓秦國撿了大便宜。

  • 4 # 君山話史

    這裡先糾正題目裡的一個錯誤。許多讀者只知道魏國與秦國在戰國稱霸過,卻不知齊國也曾是雄視天下的霸主。齊國是戰國時代第二個稱霸的國家,在齊威王時代崛起,其霸業延續兩代半。那麼,齊國的霸業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打敗魏國,取代其霸主地位

    在戰國初期,魏國是第一個霸主。魏國的霸權也是延續兩代半,歷魏文侯、魏武侯,到魏惠王時被齊國取代了。

    齊國憑藉兩場重要的戰爭,贏得霸權。這兩場戰爭大家都非常熟悉,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前者是“圍魏救趙”典故的出處,後者因孫臏復仇、計殺龐涓而聞名。特別是馬陵之戰,魏國遭到史無前例的重創,不僅名將龐涓被擊斃,魏國太子魏申也被齊軍所殺,十萬精兵灰飛煙滅。

    馬陵之戰,徹底終結魏國之霸權,此後,“齊威奮起於東夏,秦孝起於西陲”,天下重心,分移到齊國與秦國。

    第二,齊國率先稱王

    公元前334年,齊、魏兩國君主會於徐州,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史稱“徐州相王”。在此之前,華夏諸侯只有一個王,就是“周王”,即周天子。齊威王與魏惠王打破了華夏“天無二日,民無二王”的政治傳統,歷史學家錢穆先生稱之為“戰國驚人一大事”。

    “齊魏徐州相王”,表面上看,齊國與魏國都稱王,地位平等,其實不然。同為王號,齊威王是大王,而魏惠王是小王。在經歷馬陵之戰後,魏惠王不得不屈尊於齊威王之下。因此,這時的齊國,儼然已經成為天下諸侯的領袖。而秦國直到公元325年,秦惠王才正式稱王,比齊威王要遲了九年。由此可見,此時的秦國,在政治號召力上,是比不上齊國的。

    第三,齊國軍事的鼎盛期

    在齊威王、齊宣王時代,齊國的軍事力量非常強大,對外戰爭所向披靡,除了馬陵之戰外,還有許多經典之戰,簡述如下:

    公元前325年,齊名將田盼率師與趙、韓戰於平邑,大敗趙師,俘虜韓將韓舉,佔領平邑、城新。

    公元前317年,齊國與秦國從東、西兩線發動對三晉的戰爭。西線秦軍在修魚之戰中大敗三晉聯軍,斬首八萬;東線齊國在觀澤之戰中大敗魏、趙聯軍。

    公元前314年,齊國以名將匡章率五都之兵伐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僅僅以五十的功夫,就把同為戰國七雄的燕國給滅掉了。迫於諸侯的壓力,三年後,齊國從燕國撤兵,燕國得以復國。

    公元前301年,齊國名將匡章率師,與魏、韓聯軍攻入楚國,以二十萬之眾,同楚軍決戰於垂沙。是役楚軍大敗,總司令唐昧被殺,楚國丟失宛城、葉城之地,此為楚國興衰之一大轉折。

    由是可見,在齊威王、齊宣王時代,齊國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彥雨航最新動態!曬照自言:瘦了上肢肌肉圍度搶鏡,你怎麼評價丁神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