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紅愛唱k
-
2 # 幸福家庭147007153
日本的鼎盛時期己經過去?現在是處以殘花敗柳之時,日本沒有美國的壓制,也不可能稱霸!日雖然經濟較發達,但面臨人口老化,年輕人不要願意結婚,生孩子,日本的總人口只有1.3億多,除了老弱病殘,能上戰場的就不很多,現在日本對中國的發展已經很清楚,連美國都敢叫“不”,更何況日本再敢對中國進行侵略,那只有亡國的分。
-
3 # 胡Sir聊青島房產
歷史上,日本曾經兩次向超級大國的目標發起挑戰,兩次被打回原形。俗話說事不過三,我們沒必要死抓著歷史上上躥下跳、煽風點火的日本不放,只說一下當今的日本。如果美國放開日本的狗鏈,日本有可能成為一個超級大國嗎?
拋開戰爭前提,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即使再來一場戰爭,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事實就是日本這個國家已經永遠的失去了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最多就是一個地方性的工業強國,甚至隨著日本老一代科學家、匠人百年之後,現在的日本平成廢物們會不會把整個國家玩脫,甚至像阿根廷一樣,從發達國家墮入發展中國家泥潭,都很難說。
精日分子1:你別無知了,看看日本機床,日本汽車,我們的產品裡不是日本核心技術,就是日本關鍵零件……
精日分子2:日本隱藏實力很可怕,一天出航母,三天造核彈,五天鬥上帝,十天創世紀……
埃爾多安:這話原來不是說哈士奇的嗎?明明“五天鬥上帝,十天創世紀”的國家是我們好嗎?
對於嘴上說別人無知,實際上是自己真無知的精日分子的言論,我們笑笑就好。拋開二戰之前的歷史不談,我們看一下二戰後,日本這個火山、地震、颱風等災害頻繁,資源匱乏的國家,是為何能一舉超越歐洲諸強,成為發達國家和製造業強國的。
這時候精日分子又插嘴了:這是因為日本民族堅韌,品格優秀……
日本令和猛士:嚶,嚶嚶嚶,性格堅韌?我怎麼不知道,來嘛,一起玩,我們男孩紙都很可愛的……
言歸正傳,雖然教科書上描述的“日本這個國家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災害頻發,而且礦產匱乏,絕大多數種類的自然資源不能自給”這句話沒毛病,但是卻漏了一句關鍵的話,那就是: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嚴重缺乏自然資源,但是日本並不缺乏加工自然資源的場地。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加工自然資源的地方”,是比自然資源本身更難覓的資源。
“適合加工自然資源的地方”都是些什麼地方?從地理上來講,一般是溫帶地區的大河入海口、下游平原,以及有後接平原的沿海巖質灣區。這樣的地域,氣候溫和、溼潤,交通、航運便利,適宜人類生存。只要政策對頭,政局穩定,一般都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聚集,形成大城市、特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群。
那麼日本“適合加工自然資源的地方”是哪裡?會看日本地圖的人可以毫不猶豫的指出:東京灣。此外,日本獺戶內海附近也有少量這樣的灣區,因此能誕生大阪、神戶、名古屋這樣的著名城市。這裡只說東京灣。
東京灣,港闊水深,稍加整修就是一流港口。東京灣後面就是面積不小的日本關東平原,地勢平坦,承載上千萬甚至數千萬人口並沒有任何問題,在這裡修建一流工業基地,只需要在平地上修很短的路就能到達港口……
再加上日本地狹人多,不缺人手(曾經),所以我們會發現,東京灣這塊地方,只要人力成本或者管理成本沒有突破天際,那麼在這個地方進行加工製造,天生擁有很低的成本。當年松下幸之助提出的“自來水哲學”,正是日本這一關鍵成本優勢的最好的描述。
把非洲的礦石,中東的石油,俄羅斯的木材、中國的稀土都運到東京灣,一番加工製造,變成汽車、機床、工業裝置、傢俱,再運往世界各地,這就是日本這個國家正確的開啟方式。
缺資源雖然是日本心病,但是隻要不發生戰爭,和平期間,缺資源無非是用錢買,而錢能辦到的事,根本不算事,真正算是事的只有一條:把資源買回來以後,在哪裡,怎麼樣加工製造罷了。然而對於日本來說,既然擁有東京灣,這個也不算什麼事。
既然都不算事,那麼換言之,日本這個國家,其實國土天然稟賦並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差,這個國家就是天生適合工業立國。
所以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上個世紀後半葉,日本“自來水哲學”產品滿世界傾銷,一度打得歐美競爭對手抬不起頭來。為什麼那時候日本製造那麼牛逼,就是因為,一方面,彼時歐美國家的人工成本遠高於日本,另一方面,歐洲很多國家,還真找不出像日本東京灣這樣適合發展製造業的“黃金寶地”,美國雖然擁有聖勞倫斯河口和加利福尼亞谷地,類似“黃金寶地”不缺,但是美國地廣人稀,運輸成本無法和日本相比,因此美國很多低端民用工業品在日本同行的競爭之下紛紛破產關門,甚至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到頂峰的時候一度開展了聲勢浩大的“砸日本貨、毀日本車”行動。最終在日本企業強力成本競爭之下,能存活下來的歐美企業,都集中在高科技領域“做日本做不了的事”。好在美國等的科技足夠強,還可以悠閒自得的生存很長時間。
這就是日本這個國家發展製造業的核心優勢。而透過低端製造業賺到了錢,日本就投入科研,進行產業升級,逐步成為了現在大家看到的“19年19個諾貝爾獎”的發達國家。
這樣一看,日本不是很牛嗎?有如此重大的優勢,國土發展製造業得天獨厚,為什麼你們卻說日本成不了超級大國呢?
道理很簡單,一方面,日本國土還是太小,只有37萬平方公里,缺乏戰略縱深,再說缺乏資源終歸是心病。這個很多答主分析得比我透徹,這裡不再贅述。
另一方面,大家會發現,日本高速發展的經濟到了上世紀90年代,突然猛踩剎車,然後一蹶不振,在5萬億美元大關的門口徘徊了20多年,直到今天還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日本2016年的GDP,還不如1996年……
這又何解?不是剛才說好了日本的地理位置發展工業非常牛嗎?這怎麼一下子就萎了……
有些人會說,這是因為美國逼迫日本簽下了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給日本的製造業造成了巨大的困難。
還有人說,這是因為日本上世紀房地產泡沫吹得太大,balabala……
這話其實仔細推敲一下有問題。同樣是房地產泡沫,美國2008年的次貸危機用了2年就挺過來了。同樣是簽訂廣場協議,德國怎麼就沒有陷入“失去的20年”?
其實,道理很簡單。不管美國打壓與否,廣場協議籤還是不籤,房地產炒與不炒,日本“失去的20年”實際上都是要發生的,只不過是怎麼發生、發生的時間早晚,內容形式不一定一樣而已。
這裡的關鍵奧秘就在於,日本東京灣一帶的製造基地帶來的製造業“自來水哲學”低成本優勢,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在日本邊上還有一個國家,類似東京灣這樣的“黃金寶地”更多,質量更高,而且這個國家的人口更多,人力資源更豐富,人工成本更低。當這個國家一旦下決心開始集中精力發展經濟的時候,憑藉該國製造業爆發出來的排山倒海一般的成本優勢,日本曾經用來對付歐美的“自來水哲學”被這個國家以其人之道用來反治其人之身,根本無力抵抗,只能憑藉這個國家還暫時達不到的高科技領域苟延殘喘。
但問題是偏偏日本的高科技並不高,很多精日分子仰慕的所謂“高科技”,其實是“匠心製造”“精雕細琢”之下給人“高科技”的錯覺——日本汽車就是典型——而且即使匠心製造,日本汽車品牌知名度也明顯玩不過積累了好幾百年的歐洲奢侈王國,如豐田本田無論怎麼精雕細琢都很難把品牌形象升級到賓士寶馬的高度——至於真正的高科技,日本雖然看似有幾把刷子,但是在美國主子的導彈衛星GPS,戰機航母計算機面前,無非是半瓶水晃盪的二半吊子科技罷了。
一方面,日本“自來水哲學”已經沒得玩,另一方面,日本高科技又做不到天馬行空,得在幾個大國/大國聯盟之間來回受夾板氣,這就尷尬了,這種情況下經濟還能發展得下去,那就真要見天照大神了。。。。
剛才說的,能用日本提出的“自來水哲學”把日本自己玩得團團轉的國家是誰,不用說大家都明白,是我們中國。
很多人分析中國海岸線的時候,往往會這麼說:中國海岸線質量不好,我們的軍艦出海,要經過外國控制的一系列島鏈、半島、海峽、岬角,困難重重……
這話從軍事角度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從經濟角度上說,中國的海岸線質量冠絕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中國拼海岸線質量,日本也不行。換句話說,如果拼“世界上最適合加工資源的地方”這個概念,日本在中國面前,無論拼質量還是數量,最終都是完敗的結局。
中國海岸線好在哪裡?兩大頂級河口,長三角、珠三角;四個頂級灣區:旅順灣(大連)、膠州灣(青島)、杭州灣(寧波)、廣州灣(湛江),再加上臺灣西部半弧,沒錯,這才像是世界上“最適合加工資源的地方”,甚至可以說沒有之一。看下圖的世界吞吐量排名前20的港口“一半屬於中國,一半屬於外國”,大家就懂中國的海岸線究竟對於發展經濟有多牛逼了。
日本東京灣的地理位置,放在中國,跟我們的長三角、珠三角根本沒得比,同為灣區,比一下青島的膠州灣還差不多。
然而問題是,同樣一個“港闊水深,不淤不凍、後接平原和製造基地”的灣區,放在日本,那就是國都,那是要舉國之力大力發展的。而放在印度、巴西、俄羅斯這樣的國家,青島這樣的條件的港口屬於遙不可及的夢想,那簡直上到總統,下到平民,得燒香拜佛——不對,要拜上帝和真主。而在中國,一句話,我這條件更好的江浙滬還沒發言,能輪到青島什麼事了嗎?我們包郵區不帶你青島玩……
一句話,青島的尷尬就是:雖然港口條件放在世界上絕對排名前列,然而在中國卻做不到數一數二。因此別說舉國之力了,舉山東省之力發展青島都未必。
青島大姨:我太難了……
如果生在福中不知福,還是在balabala島鏈之類,我們看一下地理位置和我們差不多的一個大國,巴西的海岸線情況如何。以巴西最大的兩個海濱城市,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為例,看一下中國的三級階梯地形到底給我們帶來了如何冠絕世界的海岸線。
先看里約熱內盧,在中國,“環滁皆山也”是一種浪漫,在巴西,“環里約皆山也”就呵呵了。
從圖上明顯可以看出來,里約熱內盧只能侷限於山和海之間的一小塊平地開展建設,甚至見縫插針,處處掣肘,城市根本無法向四周自由拓展。
里約熱內盧基本上廢了,巴西還有聖保羅這個海濱城市呢,不好意思,我們離海上千公里的山城重慶,海拔無非是一百多米……
同樣是城區離海幾十公里,我們的天津市到塘沽外港的道路,畫風是這樣的:
然而聖保羅到外港桑托斯的道路,畫風是這樣的:
巴西人:這種地理位置,發展製造業,你確定你能行??
其實放眼全世界,巴西這種海岸線才是常態,譬如說我們的老對頭印度,海岸線雖然很長,但是一道“西高止山”,一道“東高止山”直接把印度海岸線打了包。
突然覺得莫迪這句話好有喜感……
說了說其它國家的情況,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很明顯,攜14億人口,兩大河口,四個灣區“一擁而上”,日本只憑一個東京灣,1億人口,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的製造業,從低端開始,到現在的中端,未來勢必連高階製造業都敲骨吸髓的被中國給扒乾淨,是必然的必然。“19年19個諾貝爾獎”之類只是表象,只能說明日本相比我們起了個大早,後面繼續爭鬥下去,勝負實際上是已經註定了的。
更重要的是,剛才分析了印度等國家的情況會發現,以其它國家的海岸線情況來看,未來不可能有一個大國,能全盤接下中國的製造業。這樣的一個國家在地球上還沒有出現。雖然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可能會給我們造成一些麻煩,但是這些國家體量太小,想學我們對付日本的招數再來對付我們,跟我們玩“自來水哲學”,那是不行的,最多也就是侷限在某個領域罷了。
那日本高階科技爭不過美國,中低端製造業又被我們掏空,最終的命運是什麼?很明顯,日本將來的國運,註定是給中、美兩個大國的龐大的製造業體系做配套,提供一些錦上添花的部件罷了。超級大國的事情,還是想都不要想了。這種情況,未來會長久持續下去。
安倍:寶寶心裡苦……
這時候精日分子又跳出來了:你真無知,什麼叫日本給我們的產業鏈做配套,明明是日本掌握核心技術,製造關鍵零件,看看你手裡的手機,攝像頭都是日本製造的……
好吧,日本製造了攝像頭,然而日本手機在哪裡?我們的華為、小米、Oppo等佔據世界手機市場半壁江山,還只能當“手機大國”,日本手機處理器、作業系統、通訊協議、基站……以上技術統不掌握,只能做一個手機攝像頭,就是如假包換的“手機強國”嗎?
真的該醒醒了。
回覆列表
二戰嗎?應該是沒有美國,日本海軍應該是最強的。至於日本的垃圾陸軍,根本不堪一擊,只能欺負亞洲的小國家。比如我們中國。何來的稱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