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聊歷史下談地理

    榨菜之鄉曾是巴國國都所在地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中,巴人的記載可謂滄海一粟。即使這殘缺不全的記述,還往往互相牴牾。書中記載的可信與否,一直爭論不休。典籍留下的謎語讓史學家們傷透了腦筋,巴人及其所建立的巴國,終成中國歷史的一大懸案。

    三峽工程提供了難得的契機,破譯巴人之謎的夢想也由此變為現實。考古學家證實,巴作為一個西南少數民族,曾生活在鄂西、重慶峽江兩岸的谷地和山坡上,以採集、漁獵為生。早期進入峽江地帶的巴人大多在長江支流建立他們的家園。當時巴人的勢力還相對薄弱,因而在鄰近民族的侵襲下不斷遷徙。

    春秋以來,巴國曾與江漢楚國、川西蜀國等有著密切的聯絡。強盛時期的巴國,其勢力範圍北達秦嶺,南及黔中,西連岷山,東至荊楚。巴人還相繼在長江邊的豐都、重慶等地建立過都城,並將涪陵作為國王死後的葬地。

    涪陵早因榨菜之鄉而聞名全國,但真正吸引考古學家的卻是這裡的巴王陵遺址。史載巴國“先王陵墓多在枳(今涪陵)”,但涪陵區域廣大,尋找巴人陵墓好比大海撈針,幾次大規模的調查都沒有找到確鑿的線索。

    半個世紀前的一次偶然發現縮小了考古學家探尋的範圍。1972年,在距涪陵15公里遠的烏江與小田溪之間的低緩山坡上,陳家嘴村磚廠在取土時意外刨出數十件青銅器,訊息經一級級上報,最後為四川省博物館獲知。考古人員迅速趕赴現場,清理出1至3號墓,並發現青銅器陶器、漆器、玉器共193件。1980年,考古工作者再一次從燒磚取土場搶救了4至7號墓,1983年又從盜墓賊手中搶救了8號墓。三峽工程啟動後,小田溪墓群被列入1087處文物搶救工程名單中,然而卻屬於第三期計劃發掘專案。2001年9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燒燬了建在墓地上的房屋,小田溪墓群的挖掘保護工作被迫提前。

    一年之後,由重慶市文物考古所主持的小田溪戰國墓群大規模發掘工作拉開了序幕。歷時4個月,在以前發掘的1至8號墓周圍又陸續發現了13座墓葬,其中出土文物最豐富的當屬12號墓。它位於一塊水田內,2000多年的侵蝕使原本可能深達10餘米的墓室僅殘餘1米多。當考古人員挖開覆蓋在墓口上的泥漿後,1件高達55釐米的錯銀銅壺暗示著這一墓葬的非同一般。當長7.9米、寬6.1米的墓室全部暴露後,這處近幾年三峽考古中所發現的規模最大的戰國墓讓考古工作者興奮不已。

    墓室內的棺柩長3.5米,寬1.6米,墓主人的骨架已經腐朽。棺外四周及墓主人的身體上擺放著158件銅、玉、骨、漆、陶質隨葬品。此墓規模及出土器物雖然無法與湖北發掘的江漢諸國國君墓葬相比,但也足以讓習慣了小墓寡物的考古學家們浮想聯翩。數十件出土的銅器、兵器、玉飾及炊器等,代表了墓主人高貴的身份,其富貴和精緻當與墓主的尊貴地位相匹配。

    這些不同尋常的現象說明,涪陵小田溪墓群很可能就是戰國晚期巴國的王陵區。豐富的隨葬品,喻示著它曾是一個光彩四射的王國。雖然小田溪墓群的發現為人們尋找這個迷失的王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但還有更多的謎團等待揭示。據《華陽國志》記載,巴國曾數遷其都。巴國的前三都均位於長江邊,先王陵所在地枳(今涪陵)也在長江邊,而最後一個都城卻在川東北的閬中,此即秦滅巴時巴都之所在。是何原因迫使巴國離開世居的峽江而遠遷於閬中?

    一部巴國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據史籍載,春秋中期以前,巴、楚兩國是政治、軍事同盟。春秋中葉以後,楚稱霸中原,並“開濮地而有之”。因巴當時主要活動於濮地水域,故巴、楚關係不斷惡化。巴人為楚所迫,放棄漢水上游故土,防線逐步西移。

    戰國時代,巴、楚兩國在峽江的江關、陽關等地“數相攻伐”。隨著巴、楚矛盾的發展,故楚郢都(今荊州市)流行起“下里”、“巴人”等通俗歌曲。學者大抵認為“下里”是楚歌,“巴人”是巴歌。這說明楚國境內生活著唱巴歌的巴人。《華陽國志·巴志》稱:“江州以東,其人半楚”。這又說明巴地同樣生活著眾多的楚人。

    考古也證明三峽地區確實有一種與楚文化並存的巴文化遺存。在湖北巴東和秭歸的墓葬遺址中出土了許多具有巴國特色的青銅器,而這些青銅器往往與楚國青銅器同出一地或一墓:有的出於楚地的巴人墓,有的則出於巴地的楚人墓。這一現象反映了東周時期巴、楚兩國文化在三峽地區共存的歷史實況。

    1984年夏天的一個早晨,重慶雲陽縣李家壩小學的劉老師到彭溪邊打水。在河邊的一塊凹地中,他意外發現了一塊青銅器殘片。這不經意的發現,卻帶來三峽考古的重大突破。

    四川大學的考古人員一週後趕到彭溪河邊。隨著發掘面不斷擴大,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漸漸在考古隊員腳下展現。這就是後來被評為1998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的李家壩遺址。2001年9月,四川大學的考古人員再次來到這處巨大的巴人聚落遺址。儘管已進行了數年的發掘,但仍有許多秘密埋藏在土中。李家壩遺址現已發現戰國墓葬近400座,為三峽地區最大的巴人墓群。遺址分東西兩區,西部為居住區,東部為密集的墓群,出土遺物中有不少刻畫著老虎、手心紋等巴蜀符號的青銅兵器。各式劍、矛、戈、箭鏃等青銅兵器雖是2300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堅硬冰冷的質感彷彿是剛剛煅造出的一般,籠罩著一股殺伐之氣。

    正當考古人員為層出不窮的發現而驚喜時,在彭溪河上游的開縣餘家壩又傳來驚人的訊息:在一個達5550平方米的發掘面中,成群的巴人武士墓現身於世。這裡發生過一場怎樣的戰爭?這些巴人將士死於何時?史書上沒有記載。但墓中出土的種類繁多的兵器,似乎昭示著這裡曾經發生過震人心魄的廝殺。

    餘家壩墓群雖以巴文化為主,但也有楚、秦文化的因素,這很可能與秦滅巴蜀的歷史背景有關。史載:在蜀、楚兩國強大的壓力下,巴國敗退至嘉陵江流域,於公元前316年為秦所滅。巴人也許是世界上惟一用戰爭書寫歷史的民族。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對巴人遺址的屢次發掘中,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均以兵器為主,而其他的青銅器也或多或少與戰爭有關。

    巴文化的迷霧因不斷面世的巴人兵器而漸漸散開。從這些巨大的巴人聚落遺址和墓地,從墓地出土的一件件帶有巴文化風格又融有楚、蜀、秦等文化元素的文物中,人們已感受到這個被歷史湮沒的民族的悲壯。面對著考古出土的巴人遺骸和那些吸附著巴人魂魄的青銅兵器,巴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巴國豐富的鹽源讓周邊強鄰垂涎不已

    巴國亡於楚、秦的強大軍事攻勢已是不爭的事實。2300年前的格局是:巴國東面有強大的楚國,北面是雄踞關中的秦國。從咸陽出土的秦兵馬俑,我們可以遙想當年秦國的強盛與秦國相持不下、擁有半個中國的楚國,其勇武豪健也可想而知。面對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的夾擊,巴國幾近於覆巢之卵。

    生存於山高水險之地的巴人以漁獵為生養成了質樸、強悍、勇敢的性格,其稟性決定了他們不會輕易服輸。《華陽國志·巴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巴師勇銳,歌舞以凌股人。”巴人勇武剽悍的性格支撐著他們在絕壁叢生的峽江地區與強國周旋。

    戰爭對巴人來說是無法迴避的災難。戰國初年,列國之間的爭霸戰爭日益激烈,而楚、秦作為當時國勢最為強盛的兩個大國,衝突尤為激烈。巴、蜀兩國地處長江上游,地理位置對楚秦的爭霸相當重要。此外,爭霸戰爭也離不開堅實的物質保障。四川地區盛產黃金,巴東又有令人豔羨的魚鹽之利,戰略資源地位尤為突出,所謂“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史記·張儀列傳》)。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楚國開始了更大規模的向西擴張,最終將渝東地區廣闊的巴人故地納入楚國統治區域。“巴子時量都江州(今重慶),或治墊江(今合川),或治平都(今豐都),後治閬中。”被迫數易其都,正是當時巴人境遇的寫照。

    這一推測也得到考古的證實。由於峽江地區的地質條件特殊,形成了眾多富含鈉鹽的山泉。巴人世代與鹽密不可分。據《山海經·海內經》記載,巴人祖先廩君在夷水(今湖北清江)魚鹽所出的鹽陽與當地的女神發生過戰鬥,最後殺死女鹽神,統治了夷水流域,並控制了峽江地區。“長江繞郭多美魚”,巴人用鹽將捕到的魚醃製晾乾後,運出三峽到周邊國家換取糧食等,因此巴國的興起在很大程度上是憑藉了“魚鹽之利”。《山海經》還說巴人不紡織卻有衣穿,不耕作卻有糧吃,“鸞鳥自歌,鳳鳥自舞”,完全是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近年來三峽考古發掘,在忠縣、開縣、雲陽縣、巫溪縣和巴東縣等地,都發現了大量的製鹽工具和運鹽棧道。這一本萬利的食鹽貿易,給古巴國打下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巴國豐富的鹽源讓周邊強鄰垂涎不已,因鹽而起的戰爭持續不斷,而戰爭也帶來了文化的融合。三峽庫區忠縣井河內的中壩遺址是1999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這裡完整地記錄著三峽先民們的製鹽工藝。忠縣的鹽滷資源相當豐富,古代渝東的9大鹽泉,有兩處就位於忠縣境內。各種跡象表明,這裡曾經是一個繁榮的製鹽中心。

    離中壩遺址不遠,考古人員在著河口的長江邊發現了一處規模很大的墓地——崖腳墓地。在同一墓地中,分別有典型的巴文化墓葬和楚文化墓葬,其中大量是與楚國中心區域完全相同的楚文化墓葬,其墓主很可能是戍守這帶的楚國將士或遷徙此處的移民。考古學家推測,因為此處豐富的鹽源,巴國與楚國之間的拉鋸爭奪戰持續了很長時間。楚國控制這一地區後開始大量移民。透過考古人們能看到:大量楚國平民墓葬集中分佈在鹽滷資源豐富的忠縣地區,這些墓很少隨葬兵器,墓主應是已習慣當地生活並最終定居下來的楚國百姓。

    大寧河棧道,人類歷史上最早的製鹽工業管道

    在大昌古鎮以西大寧河邊的臺地上,一個堪與中壩遺址媲美的大型巴人聚落遺址——雙堰塘遺址,更加引人關注,這也是早期巴人發現並開發的一處重要鹽泉。

    雙堰塘遺址位於今大寧河的東岸大昌鎮以北3.5公里的龍興村和七里村之間。1994年至今,中國社科院考古所三峽工作隊先後在此處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勘探與發掘。從發掘的情況看,這是一處規模相當大、文化內含異常豐富的西周時期巴人活動留下的遺址,也是目前三峽庫區內同時期遺址中儲存最為完好的一處。從現有的發掘成果推測,這個遺址是早期巴人活動的中心區,考古學家稱之為“巴墟”。

    在“巴墟”,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大昌古鎮的興起與發展。在層巒疊嶂的絕壁峽谷中,大寧河東岸的大昌古鎮平坦得讓人難以置信。從大昌通往巫溪寧廠古鎮的絕壁上,一個個方形孔洞令南來北往的人們猜測不已。孔距5尺、6寸見方、深尺許的小方石孔,自龍門峽口至寧廠共有6800多個,此即大寧河古棧道遺蹟。古棧道以大寧河為主幹,延伸到陝西的鎮坪縣、湖北竹溪縣、重慶城口縣一帶,總長約400多公里,其長度為中國古棧道遺蹟中所罕見。

    據史料記載,此乃東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修建,系以竹筧引寧廠鹽水至巫山之用。當時,這延綿幾百裡的古棧道可能被鋪上竹管,用來輸送鹽滷。這很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工業管道,它為我們勾畫出大昌谷地早年的繁榮。而大昌的繁榮與“巴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歷史會作出解答。

    哺育了巴人先祖的鹽,最終成了導致巴人亡覆的導火索。渝東地區的豐富鹽源成為楚、秦爭奪這一區域的動力。戰國後期,國力強大的楚國、秦國曾多次進攻巴國,搶奪鹽井。而此時巴國內亂,巴將軍蔓子許以3城,借師於楚。內亂平定後,為保住城池,巴蔓子拔劍自刎,用自己的頭顱答謝楚王。楚人在助巴平叛之後並未收兵,而是趁機佔據了長江沿岸的大片巴人國土,正如以後秦滅巴一樣,乃借援巴之名而行滅巴之實。

    公元前316年,秦將司馬錯滅蜀進而並巴,佔領了重慶至涪陵一帶的巴人之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下楚國郢都(今荊州市),統轄了過去受楚國控制的巴人活動區。

    儘管巴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在戰國時已經結束,但巴作為一個獨立的民族直到西漢時期才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劉邦自漢中出兵平定三秦,曾以巴人為前鋒。漢高祖立國後,為保持臣子們的戰爭意識,在宮廷內常表演巴人臨陣前鼓舞士氣的“巴渝舞”。巴人的勇武剽悍和狂歌勁舞也由此留名青史。

    巴國消亡了,但三峽地區的製鹽業並沒有因此而消失,相反在中國統一的版圖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漢代,大昌鎮便引巫溪的鹽水製鹽,以致商賈雲集。後因引鹽工役被廢,架設竹筧的工程便改作棧道之用。但自漢經唐直到明清,峽江地區的鹽業發展一直支撐著周邊地區的食鹽供應。清末,峽江地區的人們仍將食鹽當作貨幣,換取生活所需。直到西北的湖鹽和沿海的海鹽被大規模開發後,峽江井鹽才黯然失色。然而自古所稱的“鹽巴”這一名稱卻流傳下來。可千萬不要小視這“鹽巴”中的“巴”字,這是巴文化曾經存在的重要語言學表徵。

  • 2 # 巴人30

    昔往有巴蜀一家之說,但巴與蜀卻是承襲關係,在血統上為表親。山海經海內經載:“西南有巴國。大暤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巴人是太嗥伏羲後裔,此巴國在七千年左右,後向長江遷徙有巴山。而蜀國為羿後裔,在黃帝之後建國,時隔兩三千年…

  • 3 # 山海經易讀

    巴人是伏羲後裔!也就是後來的東夷集團。《山海經》上就說:“伏羲生鹹鳥,鹹鳥生乘釐,是司水土,生後照,後照生顧相,降處巴,是生巴人。”事實上,今土家族便是巴人後裔。現在土家人可以說是人人都知道自己是伏羲後裔。關於太極圖來厲有獨到見解。他們的先輩實行崖藏懸棺,方向都是朝向東方,也就是泰山一帶。因為伏羲便是東方人。巴人應該是從東方向南,然後沿長江西遷的!

    同樣蜀人也是伏羲後裔。三星堆中搖錢樹本是扶桑樹。蜀地名“蜀”,也是從東方帶去的,古代山東有很多叫蜀的地名。《左傳》有齊楚蜀之戰,發生地在山東省寧陽縣的西疏,這個地名在明代《兗州府志》上叫西蜀。汶上還有蜀山湖。《爾雅》解釋蜀字,也是用山東之蜀作解。這部分人是從東方直接西進到寶雞南下的。

  • 4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歷來巴蜀不是一家,源自不同血緣組群,只是地理位置相近,直到先秦春秋,被北方強權秦國幾乎同時征服兼併,秦為方便統轄,方有巴蜀一體 ,從出土文物看也很明顯文化區別,蜀人鳥為圖騰,巴人虎為圖騰,商周青銅時代蜀是三星堆,巴用柳葉劍,特徵區別也明顯不同,巴蜀由於是強權征服的失敗者,後續文化發展脈絡已於大中華地域合體淹沒不見,才有巴蜀一體概念,但歷史巴人漁獵和製鹽為生,蜀人農耕為主,文化性格都區別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買的鍋掉漆會有危害嗎,鍋才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