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國中窺世界
-
2 # 絲路前哨
引用金融家索羅斯的話:“歐盟已經掌握了廣泛的資源來對世界舞臺產生影響:佔全世界70%的對外發展和人道主義援助;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4.5萬名外交官;幾乎10萬名維和士兵分佈於世界的每一個洲——黎巴嫩、獅子山、象牙海岸、阿富汗、科索沃;還有運用貿易、援助和成員國地位的手段推動鄰國成為開放社會的前景。”
歐盟的核心目的與內涵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歐盟是什麼”應該從歷史上相關的條約內容來看。歐洲整合的概念出現在二戰之後,是法國外交首長Schuman與其工作夥伴Monnet所開始推動的計畫,大體是想建立超國家的獨立組織,承接會員國的部分主權(Hoheitsrecht),逐漸形成歐洲之共同體。最早的成果是1951年簽訂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透過一個超國家組織,管理法國與德國的經濟、軍事這些關鍵部門的生產。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在1957年生效,在這段期間,成員體認到必須要先透過經濟整合,才有可能達成政治整合之目標。為此,建立起了統一的關稅聯盟與附屬的超國家組織,這是現今歐盟組織的雛形所在。歐洲經濟共同體也開始朝財政整合與政治合作等多方向努力。1992年《馬斯垂克條約》確立了歐盟這個名稱,整合的面向越來越廣(確立歐共體、外交與安全合作,還有警察與司法合作這三個支柱)
歐盟的成立目的根本就不是單純追求一個預設了地域、文化、民族、政治甚至是宗教版圖的統一,而是在追求和平與終止戰爭的前提下,進行政治與經濟的多方面整合。
經濟、政治、軍事外交上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聯合起到了示範作用,增強了世界經濟多極化趨勢,促進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促進了整個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成為遏制美國、俄羅斯的一股重要力量。對他們自己內部的成員國來說也符合歐洲各國和整個歐洲利益;有力地促進了歐洲經濟政治的發展,提升了歐洲在國際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歐盟的關稅、規則、壁壘,包括手續都是統一的,例如中國如進入其中一國,也就進入了歐洲各國,減少了入關和流通成本。歐洲統一發聲,北約統一軍事力量,保障了成員國的安全問題和外交力量。
歐盟自形成至今,在世界的政治與經濟舞臺上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和影響。隨著世界政治與經濟格局的進一步調整與變化,尤其是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強化以及冷戰的結束,歐盟為能保持自身的強大生命力與影響力,其不斷地在對自己的內部運作體制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出新的調整與佈局。
-
3 # 寒楓9
歐盟成立,必是世界重要一強,其綜合軍事,科技,管理,市場都是滿滿硬實力,現實也確實是牽制美國的一方諸侯,現階段中國應以拉歐盟為主,應該步子邁的更大點,遠交近攻,而歐盟內部還有各種分歧,還需要整合,這其實又是有利的一面,拳頭沒有握緊,擴張勢頭就會收斂,總之中國應將中歐關係,做為重中之重,
-
4 # 宋欣看歐盟
與其說歐盟的成立給國際關係帶來什麼影響,不如說美國在歐洲的佈局對國際關係產生的影響。因為美國自二戰以來始終是徘徊在歐洲上空的魂靈,對歐洲,以及國際格局的影響是深遠的。
經濟上,二戰之後的馬歇爾計劃讓西歐各國經濟迅速復甦,西歐的“黃金三十年”證明了美國模式的成功,但由此在經濟領域美國資本具有充分話語權;
政治上,美國為了歐洲的長治久安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的程序,但這個程序某種程度上是美國主導的;
地緣戰略上,美國在蘇聯解體之後的戰略東進,促使中東歐國家在國家政治和經濟實力未達標準的情況下紛紛“破格”加入北約和歐盟,歐盟從本世紀初的15國一躍至28國。
表面上看是歐洲一體化的加速,實際上是加重了深度一體化所需改革的成本,這些也可以理解成“大歐洲”必須繳納的學費:一方面,新進國家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水平低,需要大量的投入;另一方面,歐盟的版圖擴大意味著邊界的不斷東擴,軍事上形成了直逼俄羅斯的趨勢,直接限制歐洲未來戰略空間,使其對於北約依賴不斷加深。
在這背後,是美國在二戰之後的半個世紀內對“大歐洲”的全方位戰略塑造,這個塑造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歐洲大而虛弱。
-
5 # 外星文明新時代
歐盟的建立是人類進步的標誌! 不久的將來,非盟,亞盟,南美國家聯盟必將相繼建立,最終成為地球村聯盟! 所謂的超級大國一去不復返!
回覆列表
“團結帶來力量。”(整合帶來力量) - 歐洲聯盟主席Herman van Ronpai 2009年12月1日,歐盟(歐盟)與里斯本條約生效的區域一體化新階段然後前進了。我們將考慮在歐盟取得歐共體(歐共體)作用的歐洲取得的進展,以及“里斯本條約”如何改變歐盟,回顧半個世紀。
歐盟的“新面孔”誕生了“里斯本條約”是歐盟 2007年簽署的新基本條約,於2009年12月生效。該條約的第一個特點是歐盟“新面孔”的誕生。新成立了兩個職位:歐洲理事會的“執行主席”,可以稱為歐盟成員國的“首腦會議”,以及“高階外交和安全政策高階代表”,被定位為一個國家的“外交部長”。歐洲理事會曾經有過一個主席,但由於歐盟成員國的領導人已被僱用半年而不是全職,歐盟的優先權問題可能每半年動搖一次,並與國家的國家行政當局保持平衡指出了困難的問題。高階外交和安全政策領導人將領導新成立的外交事務局(歐盟版外交部),該機構將在新成立時在複雜的國際條件下大力推動歐盟外交政策。這種體制改革將使歐盟在種族和語言上多樣化,制定更民主和更有力的政策。此外,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我們應對氣候變化,反恐,警察和司法逐步融合,共同移民和難民政策,歐盟擴大等新問題的能力。
歐洲區域一體化的原因歐盟正在引起人們的注意,作為區域一體化的一個主要例子,但為什麼區域一體化在歐洲首先取得進展?歷史上的答案是,在歐洲大陸上相互接壤的國家不斷重複這場戰爭。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中,由於歐洲成為主戰場,每個國家的破壞都是如此之大,以至於不容易恢復。在此期間,開始尋求打擊和平與和平的努力,並且作為其形式之一,開始出現歐洲一體化的跡象。奧地利的貴族Kudenhove-Kallergy設想歐洲在1923年透過區域一體化進行振興,從這個時代開始,一個又一個地提倡超越種族衝突的社會的理想。法國政治家讓·莫奈(Jean Monet)後來被稱為“歐洲一體化之父”,他主張共同管理在德法邊境開採的煤和鐵礦石。然而,在大蕭條(1929年)爆發之後,希特勒的崛起引起了歐洲的民族主義,世界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三個社群成為歐盟的起源歐洲一體化的理想開始具體化的事實是,1950年,外交部長羅伯特·舒曼在舒曼宣言中提出了讓莫奈的概念,特別是作為德國和法國煤炭和鋼鐵的共同管理。很好。說到煤炭和鋼鐵,它是一種資源,是德國和法國之間的衝突來源,但透過將其生產置於一個聯合管理組織之下,我們試圖促進兩國之間的和解與和平。換句話說,到目前為止被認為是戰爭資源的煤炭和鋼鐵,其想法是為和平奠定基礎,換句話說,透過旨在穩定經濟來消除政治不穩定。1952年,歐洲朝著融合ECSC的方向邁出了一步,1958年促進經濟一體化的“歐洲經濟共同體”(EEC)促進了核能領域的聯合管理“歐洲核能共同體”(EURATOM)推出了。1967年,這三個社群將與運營機構整合,並重新啟動為“歐洲社群”(EC)。這是今天通往歐盟的歐洲一體化的起源。
國際事務的變化和歐盟的擴張經濟領域的一個主要合作支柱促進了歐洲一體化,但這主要與動盪的國際形勢有關。二十世紀後期,歐洲國家的海外殖民地紛紛獨立,歐洲前殖民國家的經濟基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1987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了“黑色星期一”,歐洲股市的後果也隨之蔓延。此外,1989年冷戰結束時柏林牆倒塌,東德和西德統一,歐洲的安全環境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應對如此大的世界,歐共體將沿著加強歐洲統一的道路前進。隨著1991年歐洲聯盟條約(馬斯特裡赫特條約)的同意(1993年生效),歐共體將建立一個新的綜合機構,即“歐洲聯盟”(歐盟),此後它還將成為前共產主義集團的中歐和東歐國家的成員。在整合的同時繼續擴大和深化。
引入單一貨幣“歐元”目前的歐盟由27個成員國組成,總人口約5億,國內生產總值約為16.8萬億美元(是日本的3.8倍,是美國的1.2倍)(世界銀行2008)。除了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之外,歐盟的經濟一體化的特點是引入單一貨幣“歐元”,但從概念階段到實際分配需要近30年。這是。1971年,當匯率從固定匯率變為浮動匯率時,歐洲貨幣聯盟的努力穩定貨幣的努力開始了。然後,經過一波三折,1989年通過了一項形成經濟和貨幣聯盟的計劃。該區域的市場整合從1990年開始,在歐洲金融管理局等成立後,單一貨幣“歐元”(歐元)於1999年推出。雖然最初用作非現金結算貨幣,但歐元紙幣和硬幣的分配始於2002年。歐元向全世界證明,即使是在世界市場上單獨競爭的國家(貨幣)也可以透過聯合成為歐盟來提高競爭力。
針對歐盟的治理透過這種方式,歐盟一直在一步一步地促進區域一體化,現在正在建立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根據歐盟已經生效的“里斯本條約”,歐盟有自己的結構,超越了“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歐洲委員會”和新的“歐洲外國活動機構”的國家框架。我已經建成了它。由成員國領導人組成的歐洲理事會是一個像“峰會”這樣的會議,決定了歐盟的方向。歐盟理事會是在每個國家的部長級組建的,歐洲議會代表歐盟公民,它決定該法案的決定。作為執行機構的歐盟委員會提出該法案。在歐盟處理的各種政策問題中,在外交方面,歐洲外交事務辦公室要認真開始,努力統一外交政策並在國際社會中發揮領導作用。此外,儘管歐盟理事會的決議至今已達成共識(一致),但從2014年開始,除了批准新成員國等重要事項外,具體多數表決方式(如何按人口比例投票)。即使歐盟成員國未來進一步擴大,這也將加速政策決定而不會停滯不前。
從“歐洲憲法條約”到“里斯本條約”歐盟是一個龐大的組織,其中27個不同種族和歷史的成員國在繃帶中統一了“歐洲”的一個共同身份,而不是站在現有國家之上的那些國家,它基於一個擁有代表性地位的組織的想法。事實上,“里斯本條約”是“歐洲憲法條約”的前身。“歐洲憲法條約”於2004年簽署,但法國和荷蘭的公民投票尚未得到批准,情況也發生了變化。制憲會議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實際組織由於反覆修訂而難以理解的基本條約,但包括“憲法”,歐盟旗幟和歐盟歌曲規則這一名稱結果,他們被置於每個國家憲法的首位,並引起了他們可能威脅國家主權和人民身份的擔憂。出於這個原因,歐盟透過刪除可能引起此類擔憂的條款來制定另一項條約。這就是里斯本條約。透過這種方式,歐盟正在逐步向一個理想的綜合機構邁進,這個機構尊重每個國家的身份,同時重複反覆試驗。
土耳其加入歐盟23年的談判歐盟也面臨著繼續擴大的挑戰。土耳其在地理上處於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聯絡點,於1987年申請加入,但2005年實際上已開始加入談判。土耳其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的成員國,該組織多年來與歐盟簽署了一項聯盟協議,但與歐洲衝突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奧斯曼時代,許多歐盟公民都是基督徒。除了上述因素之外,歐盟成員國塞普勒斯也存在領土問題,無法預測未來談判的前景。另一方面,曾經組成南斯拉夫聯邦的克羅埃西亞被認為是不久的將來的成員,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阿爾巴尼亞和其他巴爾幹國家也被視為潛在的成員。
旨在實現廣泛的政治和經濟一體化在經濟一體化的基礎上,在過去的半個世紀裡,歐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綜合政治和經濟單位,同時尊重國家多樣性。在“里斯本條約”生效時,歐盟主席赫爾萬·範隆派說:“27個成員國在文學,藝術和語言上各不相同。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多樣性。我們的物業,開發,.EU是權力的來源是寬容和尊嚴的典範,也必須如此“(這裡全文被說)。由於新興國家的崛起和經濟危機的爆發以及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導致全球經濟形勢迅速變化,歐盟認為超越國界的地區間的國家間合作狀況。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社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