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迷彩派軍事

    這個問題很是肯定的。如果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進攻方換成了日本的話,在擁有當時德軍相當兵力的情況下,蘇聯取勝會容易的多,也許可能會出現一邊倒的態勢。為什麼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裝備火力方面日本跟蘇聯相比差了一大截。日軍當時主要裝備主要是三八式步槍、大正十一年輕機槍、擲彈筒和九二式重機槍。九九輕機槍裝備數量很少,衝鋒槍更不用提產量少的可憐。而反觀蘇聯方面,其單兵裝備雖然也裝備莫辛納甘步槍,但是步兵班裝備了了當時效能很強勁的波波沙衝鋒槍。另外輕重機槍和輕型火炮,蘇聯裝備的數量和質量方面,都遠遠超過日軍。另外,蘇聯軍隊已經形成了完備裝甲部隊體系,而日軍當時坦克裝備的非常少,並且裝甲非常薄。哪怕是在T-26坦克面前,日軍的97坦克也只能有捱打的份。從之前蘇聯和日本在諾門坎的較量中就可以看出來,蘇聯當時完全就是屬於一種壓倒式的優勢碾壓日軍。

    其次,在陸軍的戰術戰役指揮上面,日軍缺乏具有指揮戰爭藝術的人才。多數將領都是參謀出身,紙上談兵還可以,但是真正指揮作戰卻是另一回事。並且日軍的將領缺乏戰略眼光,目光短淺只曉得爭一時之利。而與此同時的蘇聯,雖然是經過之前的大清洗,很多高階軍官都被清洗掉,導致蘇軍幹部尤其是高階幹部數量不足,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時的蘇聯仍舊有朱可夫、崔可夫、鐵木辛哥等一大批優秀的將帥。

    其次,從後勤保障能力,日本沒有完整的部隊保障體系,由於是個島國,所以很多東西都依靠進口。而這也就導致了時間一長,其軍隊供給就會出現嚴重隱患。所以日軍每到一處就會到處搶奪各種資源。而反觀蘇聯軍隊,雖然後勤保障在戰爭期間出現了諸多困難,但是比起日軍也是仍舊強了不止一星半點。最起碼吃飯、彈藥都不成問題。

    另外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與德軍打了一年多,也是最終以蘇軍的勝利而告終。大家可以比一下,當時的德軍跟日軍實力,相差了多少。

  • 2 # 戰情解碼

    不是我看不起日軍,如果真的換成日軍估計他們都不可能打到斯大林格勒就已經被蘇聯打趴下了!二戰期間,日本陸軍的實力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為了證明我不是亂說,我先簡單對比一下日德兩國的陸軍實力。

    德軍

    德國陸軍的實力可以說在當時所有國家中都名列前茅,德國陸軍的厲害不僅在於他裝備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更在於其士兵的整體素質。

    以1939年為例,德國陸軍僅裝甲車就有3200輛,反坦克炮也有1.12萬門,至於步兵炮,輕型榴彈炮以及重型榴彈炮也都有上千門。另外,德軍裝備的坦克等武器不僅在質量上,而且在數量上都要遠超日軍。

    日軍

    日本陸軍的實力也要整體落後於德軍。日軍不僅裝備的自動和半自動武器很少,而且裝備的火炮不僅在口徑上小於德軍,而且火炮的效能也以舊式野戰炮為主。陸軍只少量配備了105毫米和155毫米榴彈炮。

    日軍的裝甲力量與德軍相比更顯得寒酸,它的裝甲力量主要以輕型坦克和裝甲車為主。日本直到1943年才開始生產了少量的中型坦克,而重型坦克一輛都沒有。

    以德軍的實力都沒打下來斯大林格勒,更何況日軍呢?而且蘇聯與日本早就在諾門坎交過手,而那次日本被虐的太慘了!就日本陸軍的裝備到了歐洲戰場,簡直如同燒火棍一般,所以這個假設的結果根本不會有懸念,日本一定會慘敗!

  • 3 # 戰略論

    這個問題沒有很明確的說出到底是將整個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德軍B集團軍群全部換成日軍部隊還是單純的只是將斯大林格勒的德軍攻城部隊換成日軍部隊。假使是前者的話日軍肯定不如德軍,因為在野戰環境下,日軍的重火力尤其是裝甲部隊根本就不適應東線如此烈度的戰鬥,從諾門坎戰役就可以看出。所以唯一一個值得討論的便是後者了,即由日軍部隊來代替德軍攻城的第6集團軍,看看日軍能否在巷戰中打敗蘇軍。

    由於在巷戰中雙方的重炮和空軍以及裝甲部隊的作用都極其有限,尤其對於斯大林格勒這種都是鋼筋混凝土樓房和密佈的地下管網工程,經過猛烈的炮擊和轟炸後,鋼筋混凝土的殘恆斷壁反而更加適合步兵的隱蔽。這裡的戰鬥都是短促的,雙方的步兵在突然遭遇後迅速的手雷、衝鋒槍對射後,接著便是短兵相接的白刃戰,直到一方敗退或者覆滅。這種戰鬥模式下,即使是輕機槍也難以發揮作用,其他重機槍、迫擊炮便更不用說了。

    這種殘酷的巷戰對於武器裝備的依賴性不高,更多的是看士兵的堅韌,這樣日軍的“武士道”精神便有了發揮的餘地,而且日軍最擅長的便是白刃戰。其實相比於日軍近戰方面對蘇軍的些許優勢,更嚴重的是日軍的“視死如歸”的不要命打法一定會大大挫傷蘇軍的精神防線,很有可能在這種近乎絕地的戰鬥中使蘇軍的抵抗意志崩潰,最終被日軍打敗。

    試想下在諾門坎戰役中日軍面對蘇軍的龐大坦克群,在沒有反坦克武器的情況下,依舊身綁大量炸藥或手雷衝到蘇軍坦克下同歸於盡,這可是在日軍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日軍依舊如此兇猛。那麼在斯大林格勒城區巷戰這種對於日軍還較為公平的巷戰中,相信日軍依舊會選擇身綁炸藥直接衝擊蘇軍的據點,這種殺傷遠比槍支射擊要大許多。

    所以假使由日軍的步兵師團代替德軍第6集團軍進行攻城作戰,反而有可能會取得奇效,甚至將蘇軍逐出斯大林格勒。畢竟愣的也怕不要命的啊!

  • 4 # 溫讀

    顯而易見,蘇聯高度機械化下日本入侵極可能連斯大林格勒都見不到。

    那麼現在就把1942年的德軍部隊換成日本部隊,假設日本軍隊已突破外圍陣地,兵臨城下,雙方排兵佈陣,準備接敵巷戰。

    一:蘇軍兵力強於日本。

    初期階段:蘇軍兵力9萬餘人,1000餘門火炮,120輛坦克,300架飛機。

    反攻階段:蘇軍兵力110.6萬人,15500門火炮、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50架飛機。

    1942年,日本在華部隊中國派遣軍和關東軍加起來才135萬人。若非日本啥都不幹了把所有部隊都拉來攻打斯大林格勒,兵力才勉強多於蘇軍。若非日本啥都不幹了把所有部隊都拉來攻打斯大林格勒,兵力才勉強多於蘇軍。而且1942是日軍巔峰陸軍兵力,總兵力高達270萬,但真正能夠上戰場的僅200萬人,剩餘即是老弱病殘。

    二:蘇軍火力碾壓日本。

    初期階段:1000餘門火炮,120輛坦克,300架飛機。

    反攻階段:15500門火炮、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50架飛機。

    反觀日本本身資源匱乏,相對軍事科技落後。

    僅1941-1945年間就生產大於105毫米口徑野戰火炮才6500門。

    1941-1942年間生產輕型坦克1023輛,中型坦克1064輛,日本二戰期間總共生產大概4500輛坦克,是蘇聯年產量。已經成為蘇聯制式坦克的KV-1重型坦克對付日本坦克感覺不用開火直接碾過去就OK。

    班組裝備:蘇軍班組批次裝備波波沙衝鋒槍、部分半自動步槍和輕機槍等,日軍的三八步槍、少量輕機槍、迫擊炮巷戰接敵蘇軍火力碾壓(蘇德戰爭後期,蘇軍火力可以碾壓德國,素質不夠人數來湊)。

    飛機方面日本1942年產18000架飛機,同年蘇聯產22000架飛機,不說蘇聯寒冬日常的惡劣氣候日本的木製飛機散不散架是一方面(比如零式戰機,部分為木質結構,為了效能沒有任何裝甲,號稱“空中打火機”,而且發動機負加速易熄火),在斯大林格勒日本空軍能正常發揮與否也放一邊,在蘇的飛機供應油夠嗎?2333

    三:日本漫長的補給線

    日本漫長的補給線,本身資源匱乏的日本缺少裝甲力量的軍事車輛,而且有限的鋼鐵供應還要維持強大的海軍,維持如此長的補給線,即使供應石油,彈藥等軍需日本很難做到,後勤不足以與蘇聯長期作戰。

    四:蘇聯和日本部隊素質,就蘇聯對最強陸軍德國才勉強四六開,而日本二戰期間單兵素質的確不錯,但缺乏大規模兵團和步坦克協同作戰能力,諾門坎戰役即是範例(國寶級戰車師團被殲滅,日軍北上的夢想破滅。)

    毫無疑問,無絲毫懸念,日本敗北。

    以上。

  • 5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如果將主角換成日本蘇聯,蘇聯能抵擋住嗎? 在1941年,日本陸軍只有51個師團。而在1941年,光是在東線,德國軍隊和盟友就有超過500萬人。

    日本陸軍的兵力太少了,可以機動出來的部隊很少,畢竟還有27個師團在中國戰場。日本陸軍的訓練重點,是突破有強大火力的縱深防禦地帶。同時發動夜間戰鬥,在高寒地區持續作戰。

    與火力,機械化裝備都有優勢的對手進行戰鬥,在大河,沼澤地地域進行戰鬥。日本陸航的任務是奪取制空權,從空中支援地面部隊作戰。在斯大林格勒蘇軍有第62、第64集團軍共擁有八個完整的步兵師。

    日軍如果有多個師團參戰,圍攻8個蘇聯步兵師,還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畢竟在諾門坎大部分時間,都是,日軍以1個師團進攻蘇軍3個師。最後,蘇軍主力展開大反攻,日軍慘敗。

    在斯大林格勒情況也是一樣的,最後蘇軍的反攻兵力,超過100多萬人,1.35萬門火炮和迫擊炮,還有100多個火箭炮連。其中裝甲部隊,還有4個坦克軍,3個機械化軍和14個獨立坦克旅。

    蘇軍還出動了4個空軍集團軍提供空中支援,這麼龐大的蘇軍集團,很快就可以掃蕩在斯大林格勒的幾個日本師團。除非日本陸軍可以拿出龐大的地面部隊,可是在1941年,日本陸軍只有51個師團。

    其中大部分都在中國戰場,駐防國內,可以機動的師團,非常少。所以太平洋戰爭,日軍只投入了11個師團。讓11個師團去對打,百萬蘇軍,那是不可能的,蘇軍起碼是6-7倍的兵力優勢。更何況經過增援,在斯大林格勒城裡,最後還有至少14個蘇聯師。

  • 6 # 韓兵17

    既然是假設的問題,咱們就把假設的條件給得更充分一些。咱們不去考慮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前衛階段,直接把雙方都擺到城防巷戰的位置再開始比較。這樣比較可以簡單一些。

    其實二戰時日本陸軍的裝備配置一直是針對國軍,然後高一個檔次配置,以形成火力的針對性壓制。比如你有輕機槍,同級別的日軍就有重機槍和擲彈筒;你有重機槍,日軍就有九二步炮和75山野炮;你有炮兵,他就有更大口徑和射程的火炮,甚至調動航空兵來對付你。對待國軍的嫡系部隊尚能形成如此的壓制,面對裝備嚴重缺編的地方雜牌就更是有壓倒優勢了。

    但是面對當時的蘇軍,日軍在裝備和戰術上卻撈不到什麼優勢。首先是火炮的數量和運用方式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蘇軍非常強調火炮的集火射擊,炮擊時的火力密度遠遠不是日軍可以比的。蘇軍還非常強調在巷戰時將大口徑火炮的抵近射擊,形成所謂的大炮拼刺刀。日軍雖然有擲彈筒可以伴隨補兵,九二步炮也可以抵近射擊,但是擲彈筒這種曲射炮對付巷戰中的樓房之類的垂直目標效果一直都不理想。九二步炮雖然還不錯,但是對付真正的歐式建築時也顯得威力不足。其次,日軍的重機槍太笨重,不適合快速移動,容易讓蘇軍的火炮和坦克給幹掉。96式和99式輕機槍還行,但是畢竟數量有限,和蘇軍的機槍對射中佔不到多少便宜。而且在巷戰這種近戰中,蘇軍的衝鋒槍也可以起到手提機關槍的作用。這種近戰火力密度上的差距,遠遠不是靠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彌補的。再加上蘇軍廣泛採用的狙擊戰術,讓穿著與士兵區別很大的日軍軍官成為犧牲品,讓進攻的日軍分隊群龍無首。

    其實日軍的巷戰水平一直都不怎麼樣,抗戰中的臺兒莊、常德、和衡陽幾場著名的攻城戰,日軍都沒有撈到什麼便宜。在面對斯大林格勒的這些視死如歸的蘇軍時,日軍的巷戰短板只會被更加放大。最後的戰鬥結果也就不難想象了。

  • 7 # 傳奇歷史觀

    二戰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場十分慘烈的戰役,對戰雙方是蘇聯與德國。雙方在這場戰爭中都投入了巨大的兵力,可以說是傾盡全力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敗不僅關於蘇聯與德國成敗,更關乎世界未來走向。

    回到提出的這個問題,斯大林格勒戰役主角換成日本與蘇聯,日本替代德國成為進攻方,蘇聯進行防守,其實這個問題著實讓人想笑。我想問倘若是日本進攻,那麼蘇聯還需要進行防守嗎?我認為蘇聯完全可以虐日本,戰爭天平一開始便會向蘇聯傾斜。

    我們先來說說雙方裝備,日軍士兵普遍裝備三八大蓋,歪把子機槍,九二式步兵炮,這些裝備在蘇軍眼裡完全就是燒火棍。1945年蘇軍在戰勝日本關東軍之後,面對日軍的裝備,蘇聯方面根本就看不上。再來說說雙方兵力對比,日軍巔峰時620萬軍隊,蘇聯巔峰時1200萬軍隊,蘇軍兵力是日軍兩倍。

    打仗關鍵還是要拼資源,而日本一個彈丸島國,資源匱乏,根本就沒法供應日軍作戰。反觀蘇聯,有著龐大的版圖,國土面積是日本的幾十倍,自然資源豐富,完全可以碾壓日本。綜上所述,倘若日軍與蘇軍對陣,日軍必敗無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明年小麥會漲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