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周智成老師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再合適不過的了,因為我是語文教師,且當了三十多年語文教研組組長,我們學校的教研活動開展正常,每個學期有語文公開課15節,除了我外,從沒有教師上過作文公開課。這是為什麼呢?我想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教材方面的原因,教材上關於作文方面是以練習題的形式出現的,只有一個簡單的題目和要求,教學參考書上也是寥寥數語,市場上賣的巜教案》書,只要是作文教案,東扯西拉,沒多少乾貨。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隊伍裡會寫文章的人很多,但具體到每個學校裡就沒幾個了。老師自己的寫作水平不太高,指導學生寫作文顯然不是他的強項,公開課是展現自己水平的平臺,他會揚長避短,自然而然地選擇自己最拿手的課來上。

    三、學生方面的原因,作文課是考驗學生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課,也是語文課中讓學生最頭疼的課,有的同學對作文課甚至有恐懼感,以至於上課時難配合好,出現課堂互動差的局面,教師顯得尷尬。

  • 2 # 非優秀教師

    作為作文渣,我認為寫作是需要天賦的,講了寫作方法也沒用,精彩的語句不是訓練出來的,優美的文章更沒有確定的寫作方法。所以,語文課,還是閱讀理解為主,然後,作文保持語句通順,沒有邏輯錯誤,不出現錯別字。

  • 3 # 正方行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短板!

    作文教學的根基在於學生紮實的閱讀積累和寫作訓練,這不是一節公開課能展示出來的。

    公開課需要吸引眼球,一節課也只能從寫作的技法上給學生以指導,而這種技法的指導,沒有什麼新意,所以老師們一般不選作文進行公開課授課。

    技法指導,有時候會固定學生的寫作模式或思路。文章本是個性化產物,再多的技法如果沒有觀點、情感、需要的積澱,這樣的作文課只會是應試的工具。

    我們的作文教學最關鍵的是讓學生多寫,自如地表達,最後達到流暢優美的表達,讓他們學會修改自己的作文。

    作文教學值得探討,但是有一點就是,作文是學生的作文,必須是走向自覺的寫作實踐,老師只是輔助引導。

  • 4 # 東山軒雨

    講讀課和閱讀課有步驟可循,不易失誤,即便遇見不配合的學生,授課者也可透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去彌補。

    作文課無章可循,“作”乃創作之意,若講作文模板,則會被斥為“八股”;若講文法及創新,則需要講授者有豐富的創作經驗,即便如此,因“文無定法”,故該作文課也會被聽課者們商榷。

    “公開課”早已淪為名利的工具,且受益者早已內定,導致積極上進的教研者已經鳳毛麟角。

  • 5 # 吟嘯徐行w

    公開課就是示範課,透過公開課展示、總結出有規律的、可行性強的教學理念,這些規律、這些理念,很容易達成共識,甚至全員舉手贊成。

    而作文公開課,很難達到共識,有的作文公開課,講的,若莫人人皆知,很難講出新東西。若莫自己認為很好,聽課人認為沒什麼新意。一節公開課下來,多數是眾說紛紜。老師費力不討好。所以,作文公開課難上。

    再說,語文公開課,例文都是課本上的,有一定的權威性,容易達到共識。而作文公開課用的都是學生作文,會有多個解。哪個老師敢把握這個學生作文就是標準作文。高考作文都是三人評卷取中間分,即使這樣,專家組抽查時還有誤判的。

    作文教學經驗,作文教學理念,學生優秀作文標準,這些很難達成共識,很難一致贊同。所以公開課少。

  • 6 # 金魚er不會飛

    因為不適合,作文光靠講可不行,寫作主要是靠學生多寫多練提高能力的。一篇高考作文的時間要求是60分鐘,這一節公開課的時間光看學生寫作文可不行。

    作文教學可以概括為三種類型:一,作文指導課;二,作文訓練課;三,作文講評課。

    作文指導課主要是理論知識,純理論課基本上沒有公開課;作文訓練課就更不可能了,學生寫,評課老師們大眼瞪小眼嗎;作文講評課是在公開課中較常出現的型別,但是很難駕馭。

    其實語文學科中作文是最難講,但是又不太需要單獨講的課程,作文能力的提升需要多閱讀,多聯絡。

  • 7 # 鄢光乾

    可以這麼說,很多語文教師根本就不會講寫作課,不要說在公開課上不敢講寫作課了,就是平時的作文課上都很少有老師去講專門的寫作指導理論課。那麼,應該怎麼講作文課?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語文教師要有豐富而系統的寫作理論知識體系。

    有了豐富的、系統的寫作理論知識之後,才能從理論和方法上去指導學生寫作文。比如說,指導初三的學生怎樣寫散文,先要向學生傳授什麼是散文,它和一般記敘文有什麼區別與聯絡。然後要告訴學生怎樣去確定散文標題、中心思想,怎樣去選擇材料,再怎麼樣構思寫作脈絡等等。作為語文教師,就一定要有構建自己寫作理論體系的能力。而在傳授給學生時,又要有解構寫作知識系統理論的能力,然後再有條不紊地講授給學生,讓學生得以吸收。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了解寫作知識和寫作方法,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

    二、語文教師要有寫作實踐經驗。

    理論知識體系有了,寫作方法清楚了,然後就要指導學生去進行寫作實踐,從具體的寫作過程中深刻領會寫作文的思維和技巧。在進行這一寫作指導階段的時,首先教師就要作示範,怎樣根據自己掌握的寫作知識去具體的寫出一篇文章來。讓學生知道作文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讓學生領會,讓學生模仿。如果我們作為語文老師自己都寫不出來一篇文章,讓學生怎麼信服我們?學生怎麼能從具體的實戰寫作中領會寫作的思路和方法?在這裡,要讓學生直觀地瞭解寫作的方法和寫作的頭緒,語文教師最好能現場發揮寫一篇你要傳授給學生的作文正規化。

    三、語文教師要具備最基本的寫作講評功夫和專業化水平。

    作為語文教師,一定對學生的範文進行藝術化的改評,從批改到講評,都要有系統化的專業水準。首先,批改要符合要求,也要有系統的評改專業指導體系。比如批作文有眉批、尾批、橫載、縱批等等。評批的語言要專業化,靈活化,還要對學生有啟發性,讓他們對寫作感興趣。然後是修改,修改的字、詞、句要精準,各和修改符要專業化。然後要有恰當的總評評語,使學生能從中領會寫作方法,感受寫作樂趣。

    以上就是一個語文教師一定要具備的寫作指導素養和能力。

    但是,很多語文老師不知道寫作指導課從何講起,所以他們就基本上沒有向學生系統地傳授過寫作理論知識。而且,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他們更沒有去思考過。大多數語文教師不知道怎麼講,也不知道怎樣去進行具體的寫作指導。

    我曾經上過一節寫作公開課,小學六年級的。課題是《聯想與寫作》,旨在啟發學生的寫作思維,怎樣在寫作文的時候運用各類聯想寫景寫物,使文章內容豐富生動。並且在上課之自己先寫好一篇這一類的聯想文章,每個聽課同學印發一份,讓他們從理論到實踐中學會寫作時怎麼樣去進行豐富的想像與聯想。老師們聽了我的課,都感慨,這相當於不是給學生上的寫作課,就好像是給我們老師上了一堂課,一堂讓我們怎樣講寫作文的課。也許是吧。

    所以,基本上可以這樣認定,很少有語文教師去專業化的講講寫作指導課,主要原因是他們並不知道講什麼,怎樣講。更糟糕的是,大多數語文教師自己都不知道怎樣去寫文章,叫他們怎樣去指導學生寫文章呢?

    當然,這是筆者的一家之言,不代表所有老師的看法,望方家指正。

  • 8 # 職場奶爸成長手冊

    一般的情況上來說,公開課都不會選擇作文這個內容來講授,這是由於公開課的性質及作文的特點來決定的。

    一,公開課雖然不能說成為表演課,也應該是展現課。

    因為從現在的教學理念上來說呢,去評價一堂好的課,主要不是看老師教了什麼,而是學生看學了什麼。收穫了什麼。也就是所說的一節課也要有一得。

    從收穫的角度上來說呢,需要要有學生們當堂反饋。作文讓學生做到堂上反饋是很難的。畢竟一節課才40分鐘。讓學生當場做作文的不現實。哪怕讓學生當場,列個作文提綱,審題加上提綱都大半節課了。如果稍微展示點評一下這節課時間就完了。

    因此也不是說老師不願意,選作文來上公開課,主要是公開課畢竟還是展示課,沒有展示到學生的當場收穫,沒有讓來聽課的老師看到一個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

    二,作文最好的方式是面批面改。

    作文屬於寫作能力,寫作能力的最好的方式有兩個,第1個就是多看別人的,多讀,仿寫。另外一個就是自己多寫。

    每個學生寫出來的問題都不同。也許有1/3的是一樣的。或者是一半的同學是一樣的問題。但如果花一堂課的時間,只是為了那一半的同學去講,那另外一半同學怎麼辦呢?所以作文最好的方式還是面批面改。

    讓學生在每次那個做完之後能有所改進,在下一次作文當中能針對性的對某一個問題進行提升。

    比如字不好的就去練字,結構不對的就去弄結構,論述不好的就去學論述,還有那個沒有例子的就去讀一下事例材料。才能做到有效性的針對訓練提升。

  • 9 # 教育之象

    公開課為什麼很少講作文?原因是,文章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至今沒有人能清楚地知道。

    能多少寫一點的人 可以針對他所寫的來做一個寫法引導。可以說他這點寫不好,那點怎麼改更好。

    然而,只寫幾句話就結束,甚至一句都不寫的人,又該怎麼引導他?對於教師來說,這些都是難題。在公開課展示自己能力的時候,顯然是不能展示未知的甚至是弱項。這就是為什麼公開課很少講作文的原因。

    另外,作文需要時間思考,還需要時間寫作。公開課上,老師不講課,學生不互動,靜靜地寫作,會有人不習慣這樣的靜悄悄。靜悄悄的課堂,看不出教師的教學能力,無法對教學方式的優劣進行比較,學生那裡也看不出教學的效果,看不出的東西太多了,因此,讓需要評比的公開課拋棄了作文課了。

  • 10 # 文人學士

    語文學科公開課為什麼很少講作文?這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因為作文課本身就是我們語文教學中最缺失的一個,所以,語文老師往往避開這個難題,不願去觸碰這個難以駕馭,且費力不討好的問題。

    作文拿來上公開課很少的原因大概有以下方面:其一,作文教學無章可循,不好把握其分寸。其二,作文教學沒有統一的教學模式,或者可以用來參考的教學正規化。其三,作文教學沒有一個評價標準,基本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斷。其四,作文教學充滿個性化,很難滿足聽課人每一個或者多數人滿意。其五,作文教學對老師要求很高,至少老師能講和能寫,對作文深有體會,對作文有符合作文發展規律的自己的見地和實踐,這類老師也不在多數,故而,作文上公開課便會有意無意的避開。其六,作文教學對學生要求也很高,學生對作文及其作文課有較好興趣愛好,有作文高手在學生之中,這些條件不具備,要上作文公開課就更難。其七,作文教學的教學方式,及其課堂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創意,都充滿挑戰,也很難操作。其八,作文教學在課堂教學很難安排和駕馭,不可控的因素特別多,尤其是學生方面更難以較好地掌控局面,甚至不好操控教學的程序和時間。其九,作文教學中的作文指導有效性,新穎性很難突破,容易引來詬病。其十,作文教學中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多半不喜歡作文或者多半畏懼作文,要把教師和學生的短板拿來去上公開課顯然有得不償失之嫌。

    也許還有很多因素,但語文學科公開課上作文課的的確很少,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當然也是一個不太正常的現象。所以。我們的作文教學必須科學研究,加大實踐,尤其是語文教師務必全力以赴,對作文教學深入研究,找到一條作文教學的有效路徑,對學生作文能力有較大突破,還作文教學一個春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深海多深多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