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滄海一粟72240583

    課文:

      21 桃花源記

      【東晉】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譯文)東晉太元年間,有一個以捕魚為業的武陵人.(有一天)他沿著小溪划船,忘記了走了多遠.忽然見到(一片)桃花林,生長在溪水兩岸,長達幾百步,中間沒有其它的樹.芳香的青草鮮豔美麗,飄落的花瓣繁多而紛亂.漁人對此感到詫異.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盡頭.   桃花林消失在溪水的源頭,(緊接著)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隱隱約約好像有光亮.(漁人)便離開船,從洞口進入.開始(洞)非常狹窄,僅容一個人透過.又向前走了幾十步,眼前一下子由狹隘幽暗一變而為開闊明亮.(這裡)土地平坦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間)互相都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在其中人們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都和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悠閒愉快,自得其樂.   ( 桃花源裡面的人)見了漁人,於是非常吃驚,問(漁人)從哪裡來,(漁人)詳細回答了他們.(那人)便邀請(漁人)到自己家裡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的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來拜訪詢問.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亂,帶領妻子和兒女及同鄉的人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裡出去,於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現在是什麼朝代,(桃源裡的人)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漁人一一都詳細地告訴了他們,(他們聽了)都感嘆驚訝.其餘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來(款待他).漁人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裡的人對他說:“(這裡的情況)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他出桃花源後,找到他的船,就沿著之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到處做標記.到了郡城下(武陵郡城),拜見了太守,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沒找到(通往桃花源)路.   南陽的劉子驥,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名士.聽說了這件事,高興地計劃要去(探訪).卻沒有找到,不久就病死了.此後就(再也)沒有去尋找(桃花源)的人了.

      22 短文兩篇

      (一)陋室銘

      【唐】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山不在於多高,有神仙(居住)就能出名.水不在於多深,有龍(居住)就能顯得有靈氣.這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苔蘚痕跡碧綠蔓延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裡.到這裡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我的陋室就像那)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

      (二)愛蓮說

      【北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水裡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有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從唐朝以來,世上的人都喜愛牡丹.我只愛蓮花的從汙泥里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並不顯得妖豔,它中間貫通,外部筆直而不彎曲,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散播到遠處,更加清幽,筆直而潔淨地立在那裡,人們可以在遠處觀賞它,卻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呀.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隱居的人;牡丹,是花中富貴的花;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的人,陶淵明之後就很少有聽聞了.愛蓮花的,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喜愛牡丹的人,應當人很多了!

      23 核舟記

      【明末】

      魏學洢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譯文)明朝有個有特殊技藝的人叫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一寸的細小圓形木頭,雕刻宮殿、杯、盤、碗、碟等生活用具,人物以及石頭.沒有一件不是依據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他曾經贈送我一隻用桃核雕成的小船,刻的原來是蘇軾泛遊赤壁.   船從頭到尾大約有八分多長,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麼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船艙的兩旁開有小窗戶,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開啟窗子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關上窗子,就(看到)右邊(窗門)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窗門)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用石青塗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並且鬍鬚濃密的人是蘇東坡,佛印位於他的右邊,黃魯直位於他的左邊.蘇東坡和黃魯直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蘇東坡右手拿著畫卷的右端,左手輕按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著畫卷的左端,右手指著畫卷,好像在說什麼話似的.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略微側斜,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東坡的左膝,魯直的右膝),都被隱蔽在手卷子下邊的衣褶裡.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露胸脯,露出乳頭,抬頭仰望,神態表情和蘇、黃二人不相類似.他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左臂掛著一串念珠靠在左膝──念珠子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撐船的人.位於右邊的撐船的人,梳著椎形髮髻,仰著面,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大聲呼叫的樣子.位於左邊的人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扶著火爐,火爐上有把茶壺,那個人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的聲音似的.   那隻船的船底稍平,就在船背上面刻上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得像蚊子腳,筆畫清清楚楚,字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字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八扇窗;篛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圖章上的篆字,刻的字共有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不滿一寸.是挑選長而狹的桃核雕刻制的.咦!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

      24 大道之行也

      《禮記》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譯文)大道在天下實行時,天下是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選拔出來.人們都講求誠信,培養和睦的氣氛.因此人們不只是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兒女,讓老人能夠終其天年,成年人能夠為社會效力,年幼的人能夠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有職務,女子有歸宿.對於財貨,人們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為),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們都願意為公眾之事竭盡全力,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因此,奸邪之謀不會發生,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是理想社會.

      26 三峽

      【北魏】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迴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悽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譯文)從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高山連綿不絕,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重重的懸崖,層層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

      到了於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時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絕了.有時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須急速傳達,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兩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騎上快馬,駕著風,也沒有這樣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時候,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迴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長著姿態怪異的柏樹,懸泉和瀑布在那裡飛流衝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橫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結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高處的猿猴放聲長叫,聲音持續不斷,異常淒涼,空蕩的山谷裡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的漁民唱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27.短文兩篇

      (一)答謝中書書

      【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山川景色的美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賞讚嘆的.巍峨的山峰聳入雲端,明淨的溪流清澈見底.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林木,翠綠的竹叢,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下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境. 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再也沒有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的人了.

      (二)記承天寺夜遊

      【北宋】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30歲了,如何做未來的職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