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牆看夢60後

    孔大先生治國的政治思想歸納有四點:即“仁治”、“德治”、“禮治”、“人治”。其核心是:“人治”。

    有人說,孔子的政治主張的核心是“仁禮”,這裡不敢苟同,表面看,“人治”與“法治”的區別在於用“仁禮德”治理還是用“法律”治理,“仁禮”是“人治”國家的核心,其實,兩者的區別在於安排治理國家的制度是保障誰優先的問題:“人治”國家一切提倡並遵循“人主理”,“法治”國家強調並實行“按章法”,“人治”國家,換人就要換方法,換氣象,換制度。“法治”國家,換誰都要按“法律” 辦事,重要的制度和方向不變。

    所以,“人治”國家與“法治”國家根本區別在於是保證“人優先”,還是“法優先”。如果是“人優先”,那麼這個國家的所謂制度、規則都是可以變的,都是要迎合這個“國王”的,“王權”大於“法權”。而“法優先”,則是要尊重“法律”的,“憲法”是至高無上的,“王權”小於“法權。

    ”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以身作則的表率作用,提出為政在人。人統領一切,只要選擇好“賢人理事”,大行“人、德、禮”之道,治理好國家乃至天下,是分分鐘搞定的事。

    孔子的“仁”,就是“忠君愛民”

    孔子的“禮”,就是“克己復禮”

    孔子的”德”,就是”道德禮教”

    孔子的政治主張得到了很多皇帝的推崇,中國兩千多年一直按照他老人家的“政治思想”宣化教民”,取得了令人驚歎的歷史功績。現在,孔子教育學院在世界各地相繼開辦,孔子的政治思想必將統治天下。(聽說關了幾家,也有不服他的)

  • 2 # 禮見

    孔子的主要政治思想主張:

    可從四個方面來說。也就是“四治”,即“仁治”,“德治”,“禮治”,“人治”思想。其中政治思想主體足仁禮學說,仁與禮是思想的核心範疇。

    1,仁的概念:就是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愛民如子,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

    2,禮就是說: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已復禮”,要求人們自覺地約束自己,一切言行要納入於禮。這裡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透過剋制自已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即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3,德治,在治國方略上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方略把德,禮施於民眾,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同時出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4,人治,在治國的問題上,孔子很重視統治者個人讓非貴族出生的賢才也能參與國政,也有人稱為“人治”或“賢人政治”。

    總之孔子其思想以“仁”為核心,並提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等論點,提倡“忠恕”之道,又以推行“仁政”應以“禮治理國家,重視民生疾苦,呼喚仁政”為規範:克已復禮為仁治理國家。

  • 3 # 品味書畫文化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體是仁禮學說,仁與禮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範疇

    1、關於仁

    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前期人們把尊親敬長、愛及民眾,忠於君主和儀文美德都稱為仁。孔子繼承了前人的觀念,並且把它發展成為系統的仁說。

    什麼是仁?孔子在《論語》提到仁有一百餘處,涵義甚廣,但其基本涵義有二:一是愛人。他的弟子樊遲問孔子什麼是仁,孔子問答說:"愛人"。《說文》有個解釋:"仁,親也,從二人",甚合孔子思想。仁,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要友善相親,相互幫助。愛有差等。按孟子的說法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是先愛自己的親,然後普及到民,再推廣到物;是先已後人,先內後外,既有次第又有厚薄。這是一種從人"自然本性"出發的"仁愛差別"。

    2、關於禮

    仁的第二個涵義是克己復禮。在答覆弟子顏淵時,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顏淵》)。"克己"是自覺地約束自己。"復禮"是一切言行要納於禮。這裡強調的是人的道德自覺,人們透過剋制自己,達到自覺守禮的境界,達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視聽言動都合於禮,這也就是仁的境界。

    "禮"也是一個古老的概念,周公就制定周禮。不過,孔子則是從多方面進行論述的第一人。什麼是禮?禮的含義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屬於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規定。《左傳》隱公十一年載:"禮,務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後嗣者也。"這是說,禮是治理和安定國家,鞏固國家的制度和維護社會所需要的秩序。孔子又說禮是"王之大經也"(《左傳》昭公十五年),是進行統治的根本法規,治國之綱。因此,"壞國喪家亡人必失去其禮"(<禮記·禮運))。丟掉了禮,就要失去一切。可見孔子這裡說的"禮"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二是禮儀上的規定,就是有關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喪嫁娶,侍人接物到生活細節,按不同等級、身分,都有不同的禮儀規定,這叫"儀"。這裡的"儀"實際是"社會秩序和社會制度"的具體形式。

    孔子認為:禮和儀又是統一的,禮是根本的,儀是從屬的,儀是禮的"節文"或形式,或者說儀是用行動規範和禮節的形式來鞏固和體現社會的秩序和制度。因此,禮的實現既靠強制的力量,又靠習俗力量,是內外結合,所以禮又和樂相連。孔子,"克已復禮"實際上是主張建立如周朝一樣的"禮儀社會",即"秩序和制度社會"。

    孔子主張禮仁結合,納仁於禮,用仁來充實禮。這是孔子的創新。"關於禮仁關係,他認為,仁是禮的內在精神,禮是仁的表現形式。仁是禮的最高境界,禮是實現仁的途徑。就仁和禮的本質來說,仁,歸根到底,反映的是根源於血緣關係的人與人之間的仁愛關係;禮,主要是規範社會的政治秩序和制度。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注重仁和禮的結合,實質上是注重了人道與政治的結合,從而對周禮作了重大的修改。仁與禮並不矛盾,因為仁是內容,禮是形式,二者的結合,才是一種制度的完善。

    3、關於德治主張

    同孔子的仁說和禮說相聯絡,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這種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

    實行德治的具體辦法:

    1)重教化,輕刑罰。孔子認為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必須在滿足百姓生活富裕的基礎上,加強教化。在禮刑問題上,孔子主張禮教是根本的,不得已而用刑,必須慎用。認為寬猛相濟,政事才會諧和。寬猛結合,就是文武兩手並用,德治與刑治都要。

    2)反對過度榨取,主張"使民也義"。義者,宜也,就是役使老百姓不要過分,要適宜。

    孔子看到了當時兩極分化、貧富懸殊過大的現實,認為這是造成社會不安、國家顛覆的基本因素,因而提出來平均主義的經濟主張。他說:"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季氏》)

    3)為政需正己。孔子認為要治國正人,必先正已,正己才能正人。他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所以孔子主張統治者一定要是德高望重、身體力行的"君子",這樣,為政者起表率作用,就會上行下效,自然就會政通民和國家得治。孔子對為政者提出一定的道德水平要求。

    4)舉賢才。與孔子的德治思想相聯絡,他認為國君要治平天下,就必須舉賢任能,發現和提拔優秀人才,參與國事。關於賢才的標準,孔子認為應該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述而》)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奮鬥目標,要依據仁的精神和擁有高尚的品德,還要能善於憫熟地運用業務知識和技能。簡言之,賢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和治國才能。這是一個德才兼備標準。

    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義這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對於任何社會,任何時代,任何一個政府都是適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會則是建立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孔子的這種人道主義和秩序精神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思想的精華。

  • 4 # 煮酒論英雄668

    孔子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教無類。

    即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受到教育。不應按照貧富貴賤、門第高低來區分對待,應一律平等。同時,不管品行善惡,習性優劣,對所有人都平等地施加教育。

    孔子辦學是面向全社會的,屬於開放辦學。在面對如何選擇學生這一問題上,孔子採用“有教無類”的仁愛教育理念。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自行束脩以上,無未嘗無悔焉”。(《論語*學而》)。即“自己主動帶一束肉乾來見我,我沒有不教他的”。也就是說,孔子選擇弟子不分貧富,不論門第高低,只要你好好學習,我便教授與你。同時無論你品德優劣與否,只要拜在我的門下,我便以“仁”、“愛’啟發引導你。因此,在孔子的弟子中,有的小於他幾十歲,有的如子路僅小於他九歲。

    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即對於教育者而言,一要永不滿足的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二要教育他人不知疲倦,認真教誨,使受教育者能順利地接受知識。

    在孔子看來,“學”與“教”是一個長期薰陶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要求學生和老師,不能有任何的鬆懈。正如他所言“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即“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下來,不斷學習而不厭煩,教導別人而不感到疲倦,這些我做的怎麼樣呢?”這是孔子在進行自我反思。作為教育者而言,在教授知識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學習,不斷完善提高。在學習方面:第一,孔子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學到的知識今天都掌握了嗎?第二,孔子擁有勤奮學習的意念。即“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論語*述而》)即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喜歡古代典籍,並且勤奮敏捷地去探求的人。”在教學方面,孔子也是身體力行,一絲不苟地去教授學生知識。

    三、全面教育。

    即現在的“素質教育”。孔子認為教育目的在於全方位的來塑造一個人的才能和品行,而不是讓其單方面發展。也不能只學習一技之長。

    在孔子看來,教育內容應廣而全,不能約束在一個方面,要讓學生廣泛而全面地學習各種內容。孔子說過“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學而》)即“孔子用四個方面的內容教育學生:知識和德行。”既要重視知識的學習,又要塑造高尚的品德。對於知識的學習,孔子教授學生禮、樂、射、御、書、數,此六者謂之“六藝”。而對於品德的塑造,則孔子更是極為看重,他說“志於道,據於德。”即做人要立志於求道,要立足於德行。因此孔子的教育內容是包羅永珍,無所不包。如果將孔子的這一教育理念拿到當今來看,即為現在實施的“素質教育”。“六藝”即是現在素質教育的內容。

    四、因材施教。

    即從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他們的智力水平和個性差異,來有的放矢的進行教育。

    孔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時,注意到了人的智商的差別,人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後天用知識薰陶感化。教育者不能漠視人天資稟賦的客觀區別而任意行事,否則事倍功半。孔子能充分細緻考慮每個學生的特點,在引導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順其自然使之體現個性化成長。用孔子的話說,就是“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篇》)即為“天賦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天賦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可他談論高深的學問。”在實際教學中,孔子便遵循這一教育理念,對每一名弟子施加不同的教育方法。

    五、學思並重。

    即孔子注重啟發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學”與“思”結合起來。

    孔子在教育門下弟子時,注重啟發學生善於思考,要將老師傳授的知識先自己思考,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論語×為政篇》)即“只讀書而不深入思考,就會茫然無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產生疑惑。”至此,孔子在教學中,注意讓學生將“學習”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即讓其獲得知識,又讓其有所感悟。另外,孔子還很善於運用啟發式教學,正如其所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篇》)即“教導學生,不到他自己百思不解時,不要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時,不要啟發他。舉出一個問題他不能因此而推舉出其它三個問題,那就不要再教他了。”孔子的啟發式教學雖然只有幾個字,但它不僅生動地表現出教學的完整過程,而且還深刻地揭示出學習過程中遇到疑難問題時將會順序出現的兩種矛盾心理狀態,或者說兩種不同的思維矛盾,以及這兩種矛盾的正確處理方法。孔子的啟發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處於主動地位,自主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去探索,教師的作用只是在於指導促進。孔子的啟發式教學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心理學基礎,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說明孔子注意到知識的積累和認識由量變到質變的飛躍,須一定的火候,須恰到好處的點撥。孔子對弟子是持一種民主平等,鼓勵欣賞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招鮮吃遍天的足球運動員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