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於翕龠詩詞

    各朝文士都寫詩,為什麼千古都推杜甫第一呢?

    詩聖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格多樣,而且格律工整,當然也有部分古體詩。他擅長寫實,中晚年詩風逐漸沉穩雄健,寫了很多憂國憂民的好詩,被尊為“詩史”。

    首先 ,他崇尚的儒家的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這符合廣大文人志士追求的思想。他用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鉅變,其中“三吏”和“三別”傳頌千古的名篇。

    其次,他擅長格律,律詩在杜詩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他對律詩的主要成就是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用律詩寫時事,字數和格律都受限制,難度更大,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 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所以學習格律的文人,一般都以杜甫為榜樣,所以說“學詩當推杜工部”,要學習他格律上的嚴謹,題材上的廣泛,境界上的無拘無束。

    最後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杜甫關心民生疾苦的思想和他在律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直接影響了中唐時期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創作。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

    李白的詩飄逸浪漫太仙,王維的詩太追求淨,孟浩然太追求“無為”,李商隱的詩艱澀,白居易愛諷刺,李賀的 詩太魔怔,要拿一個人的詩作為模板來學習,那隻要杜甫而已了。

  • 2 # 秀才說歷史

    我認為杜甫為歷代文人推崇,奉為詩聖,是因為杜甫生性悲憫,懷家國情懷,有士大夫重諾輕死,為國許身的思想!

    在詩詞創作上,造詣很深,視野開闊,善於發現新生事物,創新詩詞,是其更具耐讀性,與生命力!

    在人才濟濟的諸多文豪大儒中,能脫穎而出,被遵為詩聖,確是有其過人之處所至。

    杜甫生於唐中睌期,正值天下紛爭四起,戰火肖煙漫天飛舞!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而生性悲天憫人的詩人,對這種現象,深感苦楚與無奈,黎民百姓,在當時動盪的社會,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苦不堪言。

    國家己非往日的強盛風光,華人的幸福感己不復存在,杜甫感懷之,便情由心生,由詩詞的方法表達出來。

    憂國憂民,心繫天下!是仁厚懷柔之士。

    由於文學功底好,又善於推陳創新,所寫詩詞新穎別至,文采很高!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與喜愛。杜甫心思很細,寫詩注重細節,善於借景抒情,以物明志!

    把內心情懷與所寫景觀,與人物,季節等融為一體!

    所寫詩詞裡,把詩人愛國愛民,情繫天下的情懷,表現的淋漓盡致。如此人格建全之人,

    被後人遵為詩聖當之無愧。

    而同時期的另一詩詞高手李白,其名自古至今,一直排在杜甫之右,而人們只以詩仙相稱,而把詩聖美名給了杜甫!是因為李白愛好喝酒!吟詩作對,大都以個人的內心感悟,所處環境,及人生沉浮為舒情物件,所寫詩詞大多都是鳥語花香,山水秀美的景緻描寫!以人物,節日等為題材。

    所寫詩詞誇張手法奇特,如不食人間煙火之仙人,故得詩仙美名。

    而杜甫所寫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為國家強盛崛起,張目搖旗!對當時城頭遍插大王旗現象,深惡痛絕!對黎民百姓,深懷同情憐憫之心。這種情懷,在其所寫詩詞裡充分體現了出來!

    杜甫是真正的仁義賢者,所賦詩詞優美感人,注重律韻,文字對仗工整押韻,很有文采,被國民稱為詩聖理所當然。

  • 3 # 亦有所思

    看某一位古人的歷史地位究竟如何,有一個取巧的法子,就是看有多少學者為他的作品進行註釋和解讀。

    哲學領域以《周易》最多,而政治領域以《論語》的解讀最多,在詩歌領域是杜甫。歷史有兩次自發行為的“千家注杜”,一次是在兩宋之間,一次是在明末清初。而且享受到千家做注的詩人,僅此一人。

    這兩個歷史時間比較耐人尋味,皆為亂世,社會黑暗,民不聊生。而些那知識分子都不約而同地想到了杜甫。並且把註釋杜詩當成一種寄託。

    如果說元稹為杜甫正名,並推其為宗師只是開始的話,那麼從中唐之後的中國便和杜詩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

    憂愁,苦難,悲愴,希望。

    在這樣的歷史迴圈之下,杜詩昇華成了一種人文情懷。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杜詩的第一魅力在於“工”,詩若不工,便不配詩。以“工”而論,杜甫是公認的“集大成者”,所謂的“集大成”,可以理解為杜甫把詩歌中的所有藝術全部展現了出來。不論是構思,技巧,意象,修辭,結構,章法,創意,音律,杜甫相將於將之前所有的詩歌進行了總結,同時也為後人提供了無法超越的模板。

    杜詩的第二魅力在於“情”,詩若無情,便不為詩。杜詩中有親情,愛情,友情,對百姓,對難民,對士兵,對所有遇到的人無不施以溫情。他詩中的悲傷,憐憫,失落,鬱結都是這種大情的極致體現。杜甫熱愛一切,山水,花鳥,甚至是山邊野草,市內雞鴨杜甫都抱以深深的情感。

    杜詩的第三魅力在於“德”,在杜詩中,隨處能夠看到可以落到實處的儒家濟世情懷,忠,孝,仁,義,禮,信,更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至高情懷。杜公的性格或許會受到許多人的質疑,但杜公的品德卻會讓所有人都甘拜下風。一個連官職都沒有的老人,一生念念不忘的就是祖國強大,人民安寧。這也讓杜甫成為一個不能質疑也不敢質疑的詩人。

    宋朝詩人陳與義曾經寫過一句“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這一句便是後世文人傾慕杜甫杜詩的最大原因所在。

    中華民族的苦難從未停息,有識之士的抱負也從未停止。而當時的有識之士大多都是文士儒生,顯然在國難,國危,國破之際,讓他們得以抒情懷的只能是杜詩,也只有杜詩能夠在滿目瘡痍的人間裡給他們的心靈注入一點慰藉。

    小可從來不讀解放以後的詩詞賞析類書藉,只讀民國以前的詩話。在所有詩話裡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記載,某人讀杜詩讀到淚流滿目,某人將杜甫詩集放在枕邊,某人大喊不愛杜詩的都是小人(奇怪的是沒有人反對),至於針對杜詩中的某個句子,某個字進行的分析和論證,更是隨處可見。只要論及具體詩的賞析或詮釋,杜甫是唯一佔滿所有詩話的詩人。

    或許有人問,為什麼不是李白!

    李白是天才,詩以氣勢盛,後人學不來。李白詩豪情逸飛,雄麗壯闊,可惜唐朝之後,再無長久盛時,終究少了一些情感感應。同時李白私德也稍有瑕疵,只是後人不願品評而已。

    只有杜甫了。

    詩聖!

    高山仰止!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各朝文士都寫詩,為什麼千古都推杜甫第一呢?

    前言

    首先,千古都推杜甫為第一的說法不是太準確。一般公認的是集大成者這四個字。

    集大成者

    江西詩派的陳師道在《後山詩話》中轉述蘇軾的評價:

    蘇子瞻雲:"子美之詩,退之之文,魯公之書,皆集大成者也。學詩當以子美為師,有規矩故可學。退之於詩,本無解處,以才高而好爾。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爾。學杜不成,不失為工。

    集大成最早是形容萬世師表的孔子,出自《孟子·萬章下》:"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也"。孟子稱讚孔子,才德兼備,學識淵博,

    後來除了杜甫、韓愈等人外,像朱熹、王陽明等也被後人用這個詞評價。

    杜甫詩之所以被認為集大成,簡單說是內容與形式都達到了一定高峰。形式上,近體詩發展到盛唐已臻完備,杜甫的七言律、五言律、絕句等作品均有佳作,古體詩也有三吏三別等等超一流的作品。除了格體均擅長以外,杜甫詩歌中的內容豐富,特別是其"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的愛國之心,更激勵了無數後人。

    七言律第一

    關於杜甫第一的評價,來自於胡應麟的《詩藪》 :

    “杜‘風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勁難名,沉深莫測,而精光萬丈,力量萬鈞。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無昔人,後無來學。微有說者,是杜詩,非唐詩耳。然此詩自當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這段話並不是評價杜甫是第一詩人,而是評價杜甫七律《登高》為”第一“: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是杜甫最具有代表性的七律之一,近體詩的五言律在杜甫之前已經非常成熟,七言律在杜甫的手中達到了高峰。

    結束語

    因為杜甫各體兼工,因此常有人認為學詩必學杜甫。

    原因呢,就是陳師道說的:

  • 5 # 山中月2

    文無第一·各有千秋

    《全唐詩》輯錄詩歌五萬餘首,有姓名者多達二千三百餘。我最崇敬的有三位:李白、杜甫、白居易。在此單說杜甫。為何?近讀《新唐書·杜甫列傳》才知道杜氏應算客家人。“天下客家人就是一家人”,因而對老杜陡增三分親近感敬慕情。

    杜甫出生於河南鞏縣,祖籍卻是襄州襄陽(今湖北)。杜甫的祖父杜審言在襄州居住已是十一代,後來遷居鞏縣。唐高宗咸亨元年(670)進士。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河西省西北)。不久召回,授國子監主簿,修文館直學士。杜審言無疑是客家人,客家人思鄉情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審言《早春遊望》詩云: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作此詩時審言在江陰縣任職,宦遊江南思緒萬千。“歸思”什麼,是思念鞏縣的家眷還是故鄉襄陽?猜想這種既思家室又懷故鄉的情結兼而有之。所以說杜甫是杜氏裔孫,客家子弟。

    “千古都推杜甫第一”?賞此殊榮,戴此高冠,我輩不敢妄議,只有唯唯諾諾,“好好好……是是是……”。不過,我又感覺心裡很憋屈,我的性格要找我打官司。為了和詣自我調節,我剽取到前人對三位詩人的“判決書”——

    李白,字太白,自號“謫仙人”。中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人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人稱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國唐代繼杜甫之後的又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世人稱為“詩魔”,與元稹並稱“元白”。

    讀罷”判詞“,領悟到“文無第一,武無笫二”才是公理。回筆續寫這位少陵野老。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杜甫《哀江頭》)

    為何吞聲哭,偷偷曲江行?安祿山於范陽叛亂,犯長安,唐玄宗入蜀地避亂。太子李亨繼位即唐肅宗,杜甫去投奔肅宗時被叛軍抓獲,帶到淪陷了的長安。這就是少陵野老“潛行曲江”“吞聲哭”的原因。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杜甫投宿石壕村,官差入夜抓壯丁。前方戰事緊,國亂民無寧。

    “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別》)

    一對新婚夫妻,頭天結婚丈夫第二天就要去征戰。新娘痛苦,現實慘酷。杜甫筆下的新娘還是有正確的戰爭觀念,國家有難小家何來幸福?於是新娘才有果斷的舉動,守望的信念:”羅襦不復施,對君洗紅妝。”“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安史之亂”七年多,官軍攻破洛陽叛軍,收復河南,史朝義敗走河北,繼而兵敗自殺。當杜甫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時,妻兒老小竟驚喜而淚涕。叛亂、戰亂都是國民的災難,對於漂泊不定的杜甫一家來說,何償不望有個棲身的家,穩定的居所。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須親。”(杜甫《又呈吳郎》)

    安史之亂後,杜甫入蜀夔府(奉節),在瀼西的草堂居住,後來讓給親戚吳南卿居住。吳把草堂四周插上籬笆,禁止他人進入。已遷居東屯的杜甫得知此事,便寫了此詩信告誡吳郎。“以前常來打棗的鄰居寡婦,不因為困窮怎會打棗充飢?你插籬笆圈棗樹,她內心懼怕還敢來打棗嗎?對她應親善啊!

    詩人杜甫的“民生觀,草根情”最值得我們敬仰、學習。詩家、作家、文豪,他們的工作就是“舞文弄墨”。但不妨嗅一嗅他們潑灑的“文墨”是香還是臭;是雞湯還是毒液;是醒腦劑還是迷魂藥。如果杜子美篇篇都是“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句句都寫脂粉香,處處喜歡蜂蝶狂。白日青樓夢,夜晚杏出牆……那麼,他就不佩世人尊崇。正因為他的筆燭貼近生活,描寫現實,道出真啼,能為蒼生鼓與呼。杜甫——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當之無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任職丞相的27年間,沒有培育出一名自己的接班人,是忠誠還是有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