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是誰不
-
2 # 槍神劉叄爺
1、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2、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3、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4、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
-
3 # 使用者8357336759713
1、產生了專的教育機構和執教人員;2、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3、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4、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
4 # 使用者7167922812528
中國的古代教育具有統合性質。綜合性和豐富性。
特徵是官學和私學並行的教學體制。鮮明階段性和嚴格的等級性。教育方法,從上書本背記在呆讀孔記。
古代學校教育的基本特徵:
1.古代產生了學校,教育成為社會專門職能。教育作為統治階級的工具。
2.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產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產性。
3.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經濟與政治的發展,具有階級性;封建社會的學校還具有等級性。
階級性在有階級的社會里處於一定階級的人的思想意識所共同具有的階級特點。簡單來說,階級是對立的,其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比如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無論中國古代還是外國古代,只有統治階級才享有受教育的特權,而勞動人民沒有這種特權和機會。在中國奴隸社會時期,有“學在官府”的說法。
等級性主要表現在統治階級內部的等級制度。等級性是在階級內部又分為三六九等。唐代時期的崇文館、弘文館只允許皇親國戚子弟入學,國子學只允許三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太學只允許五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四門學只允許七品以上官員子弟入學等等,可謂等級森嚴。
考生在做題時,面對有“等級性和階級性”的題目時,只需考慮是兩個階級之間的比較還是一個階級內部的比較。若是不同階級之間的比較則是階級性,若是同一個階級內部的比較,又分為三六九等的自然是等級性。
比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體現階級性。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體現等級性。
4.古代學校教育適應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表現出道統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徵性。
第一,道統性。教育的內容就是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和倫理觀念,教育服從於統治之道。
第二,專制性。教育過程是管制與被管制、灌輸與被動接受的過程,道統的威嚴透過教師、牧師的威嚴,透過招生、考試以及教學紀律的威嚴予以保證。
第三,刻板性。教育方法、學習方法刻板,死記硬背,機械模仿。
第四,象徵性。教育的象徵性功能占主導地位。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教育標誌著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為了獲得實用的知識,而是受教育本身。經典、教義的教育處於社會較高的地位,習得實用知識的教育處於社會較低的地位。
5.古代學校教育初步發展。尚未形成複雜的結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