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嗜閒雅居
-
2 # 洋洋影子文武
乏味的老書是針對看書之人而言,書的內容可能吸引力不夠,但是對於專門研究人員來說,可謂味道十足,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五千年積澱,沒有過時之說。古籍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得以流傳的重要載體,是我們應該珍視的寶藏,不僅不過時,伴隨著國家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民國文獻保護計劃的實施,中華再造善本工程啟動以來,可見國家日益重視這些所謂的“老書”,各種保護古籍等重要歷史文獻的活動日益增多,相關展覽,大眾體驗活動如線裝書,裝幀形式,碑拓體驗,雕版活字型驗,傳統文化vr體驗,太極,書法,國學課堂,成人禮,祭祀儀式等文獻裡記載的重要內容以各種當時展現在社會大眾的眼前,國家典籍博物館,吉林省典籍博物館,湖北省典籍博物館等專門建立典籍博物館展覽古籍書畫等傳統典籍,以專業精神專門場所舉辦展示活動,可見越來越多的珍貴善本稀見文獻進去大眾視野,接地氣的老書依然散發著它們獨特的魅力!
-
3 # 芳草軒書法講堂
“乏味的老書”真的已經過時了嗎?這是維基百科的創立者之一拉里·桑格針對克萊·舍基的“老書過時論”提出的反駁。
舍基是一位研究網際網路技術社會和經濟影響的美國作家,他認為,人們憂慮網際網路使人淺薄,“重點在於一種非常特殊的閱讀:文學閱讀”,“文學變成了整個生活方式的代名詞”。但是,網際網路正在創造出一種新的文化生活,使得那些以前被世人看重的“單一、陳舊和精英”的偉大著作失去了影響,因為對今天的讀者來說,那些老書太乏味了。
針對這種看法,桑格提出,經典著作和經典閱讀所需要的那種深度閱讀和思考在今天並沒有過時,仍然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部分。如何認識經典著作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意義,其實也是網際網路時代需要怎樣的閱讀的問題。
今天的網際網路閱讀與傳統的經典閱讀方式完全不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網際網路閱讀偏好娛樂和消遣,也偏好短小和有趣。為了迎合這種閱讀趨向,不少教育工作者就算沒有放棄閱讀經典,也不再堅持閱讀經典的傳統方式(仔細、反覆閱讀,記筆記、寫心得或落筆成文),而代之以所謂的“悅讀”。
閱讀經典經常是苦讀,不是悅讀,憑的不是一開始就有興趣,而更多的是求知的意願和意志。這也就是為什麼偉大的人文學者和經典閱讀實踐者列奧·施特勞斯說,閱讀經典需要有經驗的讀者指導剛開始的讀者。在《什麼是人文教育》一文中,施特勞斯寫道:“人文教育是文化教育或以文化為目標的教育。人文教育的產品是有文化的人。”人文教育的關鍵是老師,“老師們自己是學生,而且必須是學生。卻不能如此無限推延,最終必須有那些不再是學生的老師。那些不再是學生的老師是偉大的心靈。因為事關重大,可以說得更明白一點,他們是最偉大的心靈。這樣的人是極端少見的。在課堂裡幾乎沒有遇到他們的可能。……這樣的人只能在偉大的著作中遇上。人文教育因此便是仔細閱讀偉大心靈留下的偉大著作”。
如果一個學生拿起一本經典,先已經在情緒上排斥那是“乏味的老書”,感覺不到閱讀的愉悅,那麼他是否就有了不閱讀的理由呢?老師該不該遷就這樣的學生說,不想讀就算了,反正是過時的,甚至是政治不正確的老書?
今天,學生們有太多要學的東西,時間和精力上顧不過來,那是一個有限資源支配的現實問題。但是,許多重要的著作,沒時間閱讀,或因為沒有精力而缺乏閱讀興趣,不等於這些著作不值得閱讀。更不等於必須等到學生們先有了興趣才要求他們去閱讀,因為興趣是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不能培養起學生有思想和審美價值的閱讀興趣,那是老師的失職。
網際網路時代讓我們對“經典”有了新的認識。“經典”是一個概念,不是特指哪一些書,或者哪一種書。一個閱讀經驗粗淺的人,你給他一個“經典”的概念,他想到的也不過是卡通書、連環畫,而絕對不可能想到莎士比亞或湯顯祖。當我們把一個例項歸入某一個概念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概念,瞭解與這個概念有關的其他資訊。當我們把一個動物歸入“狗”這個概念時,我們就可以設想這個動物會吠叫和撕咬,當然我們會用自己的經驗來新增關於狗的其他資訊。
“經典”的概念也是這樣,我們讀了希臘悲劇家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看到人因為過度驕傲或自信而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災難,理解到這是文學的一個永恆主題,也是人類社會歷史上的一個多見現象。如果我們把索福克勒斯的這個劇歸入“經典”,那麼我們便形成這樣的概念:經典有深刻的思想、表現永久的主題、幫助我們思考人性和人類的基本問題。為什麼要讀經典呢?因為經典能訓練我們的深度閱讀能力,而且,我們可以用自己熟悉的經典文字來設立一些有用的審美和認知標準。
經典的概念為我們如何去閱讀理解一本書提供了一個框架。當你在經典閱讀的課堂上捧起《紅樓夢》的時候,經典的概念可以讓你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細讀、分析、討論、深入理解、計劃寫一篇論文,等等。對於沒有這個概念的讀者,《紅樓夢》不過是一本“好看”“有趣”的故事書或閒書,與消遣娛樂,看電視劇《紅樓夢》沒有什麼區別。由此可見,沒有什麼是適用於所有人,在任何認知環境中都被認可的“經典”。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閱讀中,最重要的不是閱讀或不閱讀這部或那部老書或經典,而是閱讀者必須具備自主意識和價值判斷,而自主意識與價值判斷只能在深入思考的閱讀中才能得到培養。就學習知識而言,重申個體讀者的深層閱讀,也就是要求減少純娛樂消遣的“悅讀”和資訊採集式的“忙讀”,停止淺嘗輒止的“懶讀”和囫圇吞棗的“瞎讀”,回到慢讀、細讀和精讀。透過思考將閱讀的體會形成一個能夠融會貫通的認知和理解的體系,並在修正和完善的過程中孕育出有創意和想象力的獨特見解,這就是個人可以擁有的知識。
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永遠是個人的知識,其終極價值在於人作為“人”的自我完善和提升。這是人文教育的理念,也是知識值得追求的一種高尚境界。網際網路應該幫助我們實現而不是改變這個理念。我們也應該把網際網路當作達到這一境界的工具,而不是用它去替代或取消這一境界。
-
4 # 善祥齋
乏味的老書真的過時了嗎?
確實,現在這個時代不是必須要讀古書,也不是一定要讀四書五經的。
但這是“不一定要”,可不是“一定不要”。好東西是不分古今的,好的就值得去學。
古書是封建糟粕還是儒家經典?反對者認為,這些都是儒家鼓吹的道德哲學,是束縛人思想的精神枷鎖,是封建統治的幫兇,早已是過時的東西,理應拋棄。學習古書除了講話的時候便於引經據典,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支持者認為,這些都是古人留下的智慧,學習可以讓人接受傳統文化知識的薰陶,提高文化素養。
那麼,我認為如果說人類知識的發展是如同一顆大樹的成長一樣的話,那麼,越古老的知識(強調是知識,而非假大空),其實越接近樹幹,也就越接近本源,而越後代的知識,越是細枝末節,也就離本源越遠。古人可讀的書很少,但卻能據此做很多大事。當代人可讀的書甚多,但大家都在蠅營狗苟。
《易經》《蒙卦》有言道,童蒙求我,匪我求童蒙。別人自甘墮落,不好學,那我又何必去追著他求他上進呢?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別人不思考,孔子也不會替他去思考。
-
5 # 安心說事
老書乏味嗎?你怎麼看?
乏味在字典裡的解釋為:缺乏情趣興味。下面的截圖裡還列出給多的解釋和近義詞。
先拋開乏味這一詞,一本書如果被稱之為老書,肯定是已被諸多人肯定、認可的書籍甚至已為經典,很多人從書中獲取了知識、學問,也不乏一些人從中提升了智慧。
如果把老書的內容,透過簡單易懂的表現形式展現給讀者,讓他們能更簡單易懂的接受、理解、領悟,從而在詮釋中獲得自己想要的那一部分內容,那這樣的老書就不再會是乏味的、難啃的、令人不感興趣而沒有時間去閱讀的。
畢竟很多老書是經典的,文字晦澀難懂,生字很多,別說理解了,能把整本書讀全了都很不容易。這種情況下,其實可以透過注音版本略覽一下,從中找到自己想從書中獲得的那部分內容,然後再把這部分內容用撥開來揉碎了的方式理解,進而掌握其中的核心,吸收進腦海中,為自己所用。
那麼到底怎麼讓自己對老書感興趣、願意去看,並從中收穫自己想要的內容呢?為了順應這個速食的社會,我們也可以運用一些工具和方法:
1. 聽書,各大讀書APP軟體裡應該都有這個功能,沒時間看的朋友們完全可以開啟聽書軟體,雖然機器的調調不怎麼有溫度,但的確把你的眼睛和身體解放出來了。想加快速度的也可以快進,想重複聽和學習的就倒退即可。
2. 從相關的網站或者APP中下載對於老書的詮釋、解析版本,進行學習。至於選擇哪個版本,有三種方式——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到各大搜索引擎裡輸入關鍵字查詢;
最後,也可以去找到關於老書的精讀、濃縮精華版本。現在的VLOG主播們會不遺餘力幫我們省下時間,告訴我們精簡的內容。下面是B站一個UP主所上傳的一些書名。
怎麼樣,老書厚度變薄了,接受度容易一點了吧。
3. 透過戲劇、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的形式獲取內容資訊,也可以加快對老書內容的理解。
假如說此刻你拿在手裡的老書剛好是讓你覺得乏味的,那也只能說它不是你此時此刻想要了解的、跟你沒緣分的,還不到讀它的時候而已。
所以,老書不一定乏味。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用對的方式讀,你會發現老書也別有韻味。
-
6 # 至善如水
老書並不“乏味”,也不會“過時”。
相反,很多老書就像是陳年的酒,越陳越香,細細一品,甘味悠長。比如說,兒時看過的連環畫《雞毛信》、《三毛流浪記》和《三國演義》等,今天來看,仍倍感親切,它們既是一個時代的印記,是作為讀者的我兒時生活的記憶,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雖然,連環畫的“再生產”已經難以適應當今時代,但是,作為“老書”,它們仍然有不可磨滅的意義和價值,仍然是許多人的心中所愛,並不會過時。
一本書是否過時,不在於它的“新”“老”,而在於它自身的價值、意義和文化內涵。有的書剛剛出版或者發表,可是因為平庸,沒有人喜歡,沒有人閱讀,這樣的書就是“乏味”的,就是“過時”的。而有的“老書”,正因為其“老”,反而更加有“味”,在喜愛它的人心裡,永遠也不會過時。
-
7 # 學行知
“乏味的老書”?我理解題主口中所謂的“老書”,應該是指那些古文言記載的先賢古籍之類的書吧,針對提問,我發表一下個人的觀點。
首先,“老書”並不乏味!
其次,“老書”並未過時!而且永不過時!
古人曾有三不朽的說法,“一曰立德,二曰立功,三曰立言。”
寫下一部流傳百世的古籍,是“立言”的重要表現途徑。
時間的車輪永不停歇,生活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但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都會有很大的共同點,甚至連人生的許多階段也很近似,因此古人的道理有很多也是適合我們現代人的。
比如那部整合了孔子師徒們言行的《論語》,裡面就有太多太多值得今人學習和研究的地方,簡單的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對人生的啟迪何止一星半點?“三省吾身”又讓人少走多少彎路?“見賢思齊”又被多少人奉為圭臬?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有了這些先人們智慧的結晶,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說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常常能聽到有人抱怨說,“古人已將道理說盡,想要再發現點真理實在太難了。”
很多人在世間沉浮半生,用碰壁得來的鮮血,在自己心頭寫下點點人生感悟,偶然間靜下心來翻了翻書,卻發現被他當作“珠玉”般珍藏的那點東西,早已靜靜的躺在“老書”中上千年。
經典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是因為它所蘊含的色彩,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褪去,那些所謂的“老書”不會過時,裡面的道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無價之寶。
今人讀古書覺得乏味,很大原因是古文言與現代漢語差別較大造成的,克服這一點後,你會發現,“老書”裡的東西不再是一個個冰冷難懂的文字,而是一段段曾經發生過的傳奇故事。
中國有句老話,“有了前車之鑑,怎能再去重蹈覆轍?”人的經歷總是有限,看一本“老書”,就如同去品味別人的人生,悟自己的道理,避自己的雷。
生命的每一幀都珍貴無比,有些坑該去踩踩,還有些坑,能跳就跳過去吧!
回覆列表
一些經典書籍讀起來確實晦澀難懂,但往往多讀幾遍,領會其中的文學手法,歷史背景,人文思考,便會讓人覺得耐人尋味。我們拿《紅樓夢》舉例,有人讀起來,覺得不說大白話,全是些兒女情長家長裡短,但是把這本書放到歷史大背景裡去深思,便知道《紅樓夢》是在透過一個家族的變遷再闡述一個王朝的興衰,是一段冗長卻又深刻的中華髮展史。所以說,對比現當代很多故事反覆,文字浮華的小說,經典不是浮於表面的文字堆砌,是閱讀偉大心靈,探討歷史變遷,文化發展,人文思考,留下來的偉大著作。值得珍重與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