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澤搞笑集中營

    都是以戰爭為主,簡單的說南院就是針對宋朝,北院就是遼本土。隨著遼的擴張南院大王的勢力漸漸壓過北院大王。

    總得來說,南院針對宋,北院管內政

  • 2 # 心向青山

    遼國確實有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但二者權力並不算太大,至少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

    1,遼國是事實上的“一國兩制”,其在皇帝之下設立了兩套官僚機構:北面官和南面官。其中北面官系,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南面官系,掌管燕雲等地的漢人州縣。

    其中,為了分權,遼國北面官系內部又分南北,下分南北樞密院、南北宰相、南北院大王等。

    據《遼史·百官志一》記載:

    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于越坐而論議以象公師。

    所以,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均為北面官系,且職權相當於戶部尚書。

    關於南院大王,其實《天龍八部》中是錯誤的,書中南院大王管理南面官系,且執掌漢地軍政大權,這與史實不符,或者是金庸為了小說好理解而做的變通。

    遼國南面官多仿唐制,即設有三省六部,基本上是用來安置漢人的,並無實權。

    2,北面官的最高機構是北樞密院,長官為北樞密院使

    《遼史·百官志一》記載:

    契丹北樞密院,掌兵機,武銓,群牧之政,凡契丹軍馬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帳殿之北,故名北院。

    南樞密院類似於吏部,長官為南樞密使:

    契丹南樞密院,掌文銓部族、丁賦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屬焉。以其牙帳居大內之南,故名南院。

    北大王院類似於戶部,分掌部族軍民之政,設北院大王。

    耶律阿保機為了削弱北院權力,後來又將其分為北、南兩院。

    這便是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

  • 3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歷史上遼國設定“南、北兩院”,對統治的契丹故土和幽雲十六州採取分別治理,其實質也是因勢力導、因地制宜。

    北院大王所負責治理的,是契丹人的故土。那裡的契丹人仍然保持著契丹舊俗以及生活習慣和原來的生產方式。

    保留這樣的“契丹舊俗”,在客觀上也有利於維繫契丹人的活力,並且使他們不會因為契丹的統治重心南移,而產生失落感。

    南院大王所負責治理的是後來取得的漢地,以幽雲十六州為主。這塊地方地理位置重要,生產方式也較契丹故土先進。而這個地方漢文化佔統治地位,雖然自後晉石敬塘甘作兒皇帝,割地乞兵後,便歸入契丹統治。但是當地漢人是無法在短期內放棄自己的文化而轉為歸屬契丹文化。

    因此契丹人才只得釆用“以漢法治漢地”的方式,對幽雲十六州的漢人釆取同契丹故土不同的“分別治理”的辦法。實踐證明:契丹人的這種方法是很有效果的。的確做到了“和而不同”,使得南北兩地互不干擾,各自相安。

    不過事情有利也有弊:在遼國後期,南院所轄的漢地在遼國的經濟地位愈加重要了,而且契丹人的“漢化”趨勢也越來越嚴重了。最後,漢文化逐漸融合了契丹文化,並佔據了日益重要的地位。

  • 4 # 林子說歷史

    我們歷史上的遼國,是與北宋同時期的一個朝代。它是一個由北方遊牧民族中,契丹族領導所建。而遼國行的是一國兩制之政,一制管遊牧民族,另一制管農耕民族。其中的南院大王與北院大王,只是管遊牧民族中的官職名稱。之所以設定此職位,是因有效管理、分權策略、基業長青。

    有效管理這一點,說的是迭刺部較為龐大,建立國家為方便有效管理,才設定此職。

    迭刺部是契丹族中一個部落。部落在古代都是由部落首領管的。但契丹建國後,部族太多的管不過來,便設定了一套成形的管理體系。

    其中的南院大王與北院大王,管理的只是原迭刺部。

    分權策略這一點,說的是迭刺部實力強大,遼主為有力把控這股力量,才設定此職。

    因為畢竟當時迭刺部很大,遼主一人管不過來,定要有手下管理。為防止出現曹操、司馬懿一類的人物,使遼主可以放心的把此部把控在手。

    所以設定此職作為一種分手下權,集遼主權的一種策略。

    基業長青這一點,說的是此職可以使遼主權力長期集中,使其基業長青。

    因為此職的設定,使遼主對強大的迭刺部能有效管理,又把權力集中在遼主一身。所以結果自然是,可以使遼國基業長青。

    綜上所述歷史上,遼國之所以設定南院大王、北院大王,是因為:有效管理、分權策略、基業長青的考慮。

  • 5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金庸的武俠小說帶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武俠世界,其中的《天龍八部》是其經典作品之一,裡邊刻畫的喬峰也給人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後改名蕭峰後,官至遼國的南院大王,事實上,遼國卻有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這一官職,歷史上也確實有蕭峰這一人物,金庸老先生寫的作品還是依據史實人物而改編,所以讓人信服。

    遼國建國後,從早期的20部最終膨脹定格為48部,按照現代人的眼光,你可以認為是48個權利機構,這樣好理解一點,其中的最核心的是內四部,說白了就是皇族之部,下來就是權利最大的四大部,分別是六部、五部、乙室部、奚部,皆設立大王府,其中的五部後來改為北大王院和六部改為南大王院,設立最高官職北院大王和南院大王,蕭峰就是南院大王,權利上來說的話,南院大王是低於北院大王的,南院大王在遼國的權利可以進前十,但是排在南北樞密使,南北丞相,北院大王等之後。

    南院大王主要管理迭剌六院部軍政到管理十六州的軍政,北院大王則是管理契丹本部和之前遼國遊牧部族的軍政,北院管轄範圍實行的是奴隸制度,南院由於漢人十六州的併入,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文化,所以自然實行的是封建制度管理,應該說是最早的“一國兩制”管理制度,南北兩院的設立也是為了適應國家的有效管理而設定的部門,這個不管哪個國家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而設立。

  • 6 # 大汕十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統一了整個北方後,稱帝登基。但由於部族勢力太強大,耶律阿保機為了穩固皇權,將其迭刺部落分為五部院以及六部院兩個體系。後來為了消除遼國政府機構太過原始的契丹部族痕跡,所以將原五部院改稱北大王院,而六部院自然就成了南大王院。

    五代時期除了契丹等遊牧民族外,還有大量的漢民漢地也歸屬遼國統治,對於不同的族群和人口眾多的漢人,遼國採取南、北兩套政治體制來管理國家。達到“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避免因為文化衝突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北大王院主管“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院大王則主要負責“漢人州縣、賦稅、軍馬之事”。但是在體系上南大王院與北大王院一樣同屬於北面官系統,只不過是因為這兩個大院分設在皇帝宮帳的南北方向而稱為南北大院。作為遊牧民族建立的國家,契丹的樞密院一家獨大,雖分為南北大院,也只是樞密院下轄的機構。這種分工明確的政治體制使遼國能夠生存二百多年。

  • 7 # 125878215蜂獾

    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改兩院部夷為兩大院,稱南大院和北大院,南大王院官署長官稱南院大王。南院主管部族屬國之政,主管漢人租賦軍馬之事,遼實行蕃漢異治,因俗而治,北院權力要高一些。

  • 8 # 趙永志67

    遼國是北方少數民族契丹人所建,北宋建國以前,後晉皇帝石敬瑭為了結交契丹,甘願做兒皇帝,割讓了燕雲十六州。遼朝曾設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遼最初由契丹八個部落所建立,後擴張至四十多個,遼曾設南、北樞密院,北樞密院由迭剌部(又稱迭達迭刺部)等五部落掌管,管理契丹本部軍事兵馬,南樞密院由室乙部等三部落掌管,管理新佔漢地,如燕雲十六州。北樞密院是契丹之本,比南樞密院權利要大。後遼主見北院勢力強大,恐權高震主,將北樞密院分為南院、北院兩府,稱北院大王、南院大王,北院主要管理契丹本地事務,南院則主要管理漢地租稅丶軍馬、貿易丶邊防等事務,主要是對宋事務。

  • 9 # 老貓談史

    遼國一開始還是非常強大的,當年的耶律阿保機在統一契丹族建立遼朝之後就將目光投放到了中原地區。宋朝初年,宋太宗為了奪回燕雲十六州親率大軍大舉北伐,但是被遼國將領僅僅率領數萬軍隊打的丟盔棄甲,宋太宗也差點丟了性命。

    之後的遼國甚至準備一舉滅亡宋朝,好在宋朝舉全國軍力再加上宋朝皇帝的御駕親征提升士氣才得以抵抗住。為什麼契丹這個遊牧民族在統一之後會變得如此強大呢?少數民族的能征善戰固然有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別忘了北宋軍隊也是剛剛統一全國,再加上宋太祖拼勁全力從全國範圍內組建了一支精銳禁軍,可以說宋朝士兵們還是有著很強的戰鬥力的。為什麼遼國在面對北宋軍隊還是經常能夠獲勝呢?

    遼國開創性的政治制度

    耶律阿保機在建立遼國之後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官職,我們今天將其稱為北面官制度。

    北面官制度一共設立了兩個南北兩個樞密院,南北樞密院有著明確的分工,北樞密院掌管全國的軍政大權,這也是耶律阿保機”最為看中的樞密院,耶律阿保機總會定期在全國範圍內選拔精銳士兵,以此來組建一支新型的精銳部隊,更重要的是,北樞密院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學習了唐朝時期的軍政制度,唐代軍政管理嚴格強悍計程車兵再加上完善的制度,這也造就了遼國軍隊強大的戰鬥力。

    南樞密院主要是掌管官員選拔、國家法律以及國家賦稅等其他事項,相對於北樞密院來說,南樞密院就顯得冷清多了,因為北樞密院是當時被著重照顧的部門,因此再決定事務的權利上南樞密院會小的多。

    在這個時期,南北院大王隨之產生

    總體來說,耶律阿保機所創立的政治制度是非常利於國家發展的。南北樞密院事務過多而且樞密院制度中還是跟唐朝相似存在著三省六院制度,為了更好的管理,樞密院又分別樹立了南北宰相府和南北大王。

    南北宰相府代表了樞密院的最高權利,但是他們還是要聽命於遼國皇帝的。南北宰相的指責就是梳理好自己所掌管部門的檔案,南北大王的權利僅次於南北宰相,北院大王主要掌管北院部族的軍民之政,南院大王則掌管南院部族的軍民之政。

  • 10 # 歷史守望者

    要想了解遼國的南院大王和北院大王,必定要從遼國的歷史說起。遼朝雖然是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但是他對中華文明的貢獻絲毫不亞於漢唐宋明四個中原文明政權。其中最偉大的貢獻就是開創了“兩院制”的先河即南院和北院分制。

    中華文明的概念

    探討遼國曆史之前,要明確一點“什麼是中華文明”。中華文明不同於其他文明之處是,它不是以地域、種族來區分,而是以文化的認同感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簡單地說,只要是學孔孟,讀六經,認同中華文明的地域、種族統統都稱之為“華夏兒女、中華文明”。

    契丹的起源

    遼朝由契丹著名的領袖耶律阿保機,艱難創業、披荊斬棘所建立。契丹族在穆斯林、希臘語、中亞、俄語發音都叫“Khita,Khata,Cathay”,為什麼有這種稱呼呢。主要是因為遼朝最為鼎盛的時期,疆域十分遼闊,北至西歐,西至中亞。遼朝是中華文明當中由遊牧民族建國稱帝以來,漢化程度最深的國祚。歷史上,它對中原文明的傳播首屈一指。

    漢人輔佐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南征北戰、東伐西討的過程中,完完全全是有漢人來輔佐的,包括:韓延徽、韓知古、盧文進等一幫著名的漢族文臣。其中作為著名的是耶律阿保機的頭號大謀是韓延徽。

    韓延徽本是幽州刺史劉守光手下的幕僚,因出使遼朝,耶律阿保機見其儀表堂堂、氣宇不凡甚是喜歡,於是將他挽留在遼朝做官。

    韓延徽原版在劉守光手下就抑鬱不得志,才能報復得不到施展。如今非常得耶律阿保機欣賞,進而接受了耶律阿保機和述律後的挽留,精心輔佐耶律阿保機建國。

    開創“契漢分制”的兩院制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它一心想喲開創一個盛世大國。經過部落間南征北戰,基本上完成契丹部落的統一,但是統一後的契丹族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擺在眼前。同一片區域內出現契丹族和漢族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群,該如何治理成為太祖耶律阿保機作為頭疼的事。

    遊牧民族要放牛羊,漢族要種莊稼,動不動雙方因為生產方式的不同而起紛爭。

    在韓延徽和述律後的出謀劃策下,耶律阿保機採取契丹族和漢族分開居住的措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額兩院制

    在上京臨潢府,劃定疆域。北邊由少數民族居住生活,衣食住行還是以放牧為主;南邊是漢人生活區域,人情風貌依舊尊重漢人的生活習俗,建築格式以及地名姓氏都由漢人自行制定,同時北院和南院分別由契丹人和漢人或深通漢文化的人來統治管轄。

    雙方分開而居,只有貿易上的往來,互換生活用品、生產資料,但相互不干涉。

    這種“兩院制”在人類歷史上也是首屈一指。

    其中最為代表的南院大王有韓延徽、耶律楚材等;北院大王有耶律屋質、耶律斜軫、耶律奚底等。

    由此可見,遼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非常開明的政權,對中華文明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南北兩院制更為人類世界文明發展提供了借鑑。

  • 11 # 歷史長河邊的磨坊

    《遼史·百官志》記載: 北院大王。初名迭剌部夷離堇,太祖分北、南院,太宗會同元年改夷離堇為大王。”

    迭剌部,契丹遙輦氏八部之一,出於乙室活部,與乙室為兄弟部落。由大蔑孤、小蔑孤、轄懶、阿速、斡納撥、斡納阿刺等六個*石烈組成。遼皇族耶律氏即出自轄懶石烈。天贊元年(922)分設為五院、六院兩部。

    《遼史·百官志》記載:“五院部……在朝曰北大王院。六院部……在朝曰南大王院。”

    夷離堇是官名,遼政權建立前為契丹各部軍事首領。

    遙輦氏部落聯盟是契丹在遼朝建立以前的最後一個部落聯盟,標誌著契丹社會的發展與遼國的建立。遙輦氏聯盟由八部組成,分別為為迭剌、乙室、品、楮特、烏隗、突呂不、涅槃、突舉

    所以南院大王不是管燕雲地區的漢官,而是迭剌部一分為二的之一。

    為什麼要分迭剌部?因這迭剌部比起其它七部太過強大,作為迭剌部的首領阿保機,要把他們分開,分開之後,五院部的首領為北院夷離堇。阿保機稱帝后,就將改南、北院夷離堇為南、北院大王。

    等於說阿保機升職成皇帝,又將迭剌部拆分二部,由二個首領統領。南北二院在地方是部落,有固定的放牧區,也與其它七部一樣。另外,二部首領等人也在朝廷有機構,也任職,分管不同領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人更容易患腦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