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夏瞄淺談

    張岱是明代歷史學家、詩人,絕代散文家,浙江紹興人,生於1597年,卒於1679年,字宗子,別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張岱自幼博覽群書,學識深廣,善於思考,大膽敢言。二十二歲開始編撰《古今義烈傳》,歷時十年而成,一時驚動文壇。其後所著《陶庵夢憶》、《西湖夢尋》,都在歷史上,有過公允並且至高的評價。是公認最偉大的明代散文家。

    張岱與那個時代所有的知識分子一樣,都去考取功名,但他對功名似不是太過在意。他曾說過,“甲第科名,至豔事也。黃榜一出,深山窮谷無不傳其姓氏,而身歿之後,除立德、立功、立言,則鮮有傳於身後者矣。” 如此見識,已不拘泥於當時汲汲於功名大多數讀書人,他晚年筆耕不輟,也是存著立言的心思。

    張岱文風多樣,有如翩翩貴公子的《陶庵夢憶》,《西湖夢尋》,有提現博文強識的《夜航船》,還有《石匱書》、《續石匱書》裡的史者張岱,當然也不能忘記《四書遇》、《琅嬛文集》、《快園道古》裡體現的靈動識見。

    他自稱“茶淫橘虐,書蠹詩魔”,一本《陶庵夢憶》,處處都透著其自負與可愛。《西湖七月半》裡笑嘻嘻看世情百態;《金山夜戲》裡半夜跑到廟裡唱戲,天不亮即撤人舟俱隱,老和尚瞋目結舌雲裡霧裡,不知是人、是妖、是鬼;他成天唸叨吃好的,洋洋自得——“越中清饞,無過餘者,喜啖方物”,專寫一篇文章把好吃的山錯海味,瓜果菜蔬,零食點心細細列出來,然後說“遠則歲致之,近則月致之、日致之。

    另一方面,張岱是以史者自居的。張岱以三十年之力作成《石匱書》、《石匱書後集》,記事從開國至南明,其中對晚明黨爭的記載與看法分外犀利。張岱在《石匱書》裡曾言,“我明二百八十二年金甌無缺之天下,平心論之,實實葬送於朋黨諸君子之手,如舉觥而酹,一氣飲幹,不剩其滴。”

  • 2 # 陽光詩人

    張岱(1597—1689)男,漢族,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是晚明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崇老莊之道,喜清雅幽靜,不事科舉,不求仕進,著述終老。精小品文,工詩詞,善散文,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之一。其最擅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著有《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 夜航船》《 琅嬛文集》《 快園道古》等絕代文學名著,史學名著《 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時人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張岱的戲劇藝術造詣是很高的。  

    張岱還改編過一個劇本,叫《冰山記》,演宦官魏忠賢事。魏忠賢倒臺後,人心大快當時有人根據這個現實的政治題材,編了十幾種傳奇,但“多失實”。張岱看了很不満意,“為刪改之,仍名《冰山》"(《陶庵夢憶・冰山記》),並且親自導演,在紹興城隍廟戲臺公演,觀者數萬人。時在崇禎元年(1628)之夏,距魏黨覆滅不及一半。演出效果非常之好;在觀眾中激起了巨大的反響,那場面激動人心:  

    夏間,餘偶令小傒演魏璫劇,聚觀者數萬人。耽殺裕妃,杖殺萬景,人人憤扼,怒目相視。至顏佩韋擊殺緹綺,人聲喧擁,洶洶崩屋,有跳且舞者。大井旅店,勾攝檔魂,撫掌癲狂,盈柱幾折。(古今義烈傳自序》)。  

    在戲劇理論上,張岱重視“以戲說法”。肯定戲劇諷世喻民的教化功能強調“妙入情理”故事情節必須符合生活和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反對“只求熱鬧,不論根由,但要出奇,不顧文理”《琅嬛文集・答袁庵》):又“講究關節”,安排情節結構須有華濃淡、繁簡、松實之妙”(《陶庵夢億世美堂燈》)此外,對戲劇聲調音律、舞合佈景、人物化妝等也有生動精闢的評述。

  • 3 # 朱八戒CC

    張岱,浙江紹興人,出身於顯貴的書香門第。早年病疾較多,但自幼聰穎過人。鄉試不第,未入仕途。明亡為避戰亂,隱居四明山,堅守貧困,潛心著述。

    張岱有著很高的文學成就,是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史學家,散文家。同時對地理數學美食,也有著很深的研究。他一生有著很多詩詞著作,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遺書》等等。晚年為自己而寫的《自為墓銘志》,記錄自己的生平以及所見所聞。《夜航船》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相當於當時的百科全書,明末的社會現象,人文地理盡在其中。

    張岱從小以善於詩詞對仗而有名,有一次他的舅舅指著壁上的畫說道:“畫裡仙桃摘不下。”張岱當即回答:“筆中花朵夢將來。”他在別人家作客,客人出上句:“荷葉如盤難貯水。”張岱語出:“榴花似火不生煙。”他在遊錢塘江時,有一學者指著屏風上的李白騎鯨圖道:“太白騎鯨,釆石江邊撈夜月。”張岱答:“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

    張岱的文學成就,主要還是表現在他的散文和小品文之中。《陶庵夢憶》一書中所收集的散文,呼聲最高,深受大眾喜愛。《湖心亭看雪》描寫大雪之後,大地一片白皚皚的景象,彷彿置身於粉妝玉砌的世界之中。《白洋潮》描寫湖水潮漲時的壯觀情景,將潮水來襲的場面刻畫得驚險刺激。

    在張岱的身上,既有文人的細膩柔和之情,也有豪放不羈的紈絝子弟之風。兩種氣息,在他的文學作品中都有所體現。一位富家弟了,一名儒雅的書生意氣,肯定有著他的多面人生。但是他留下的文學作品,卻是感人入化,回味無窮,極有相當高的文學價值。

  • 4 # 位長安

    明代論詩,當以高啟為首,論文,當以張岱為先。

    張岱,是精於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是極具傳奇色彩的末世公子,是驚才絕豔的小品文巨擘,更是傳統文人的異類,史學家中的奇葩。

    張岱的文學成就主要體現在散文創作上,其《陶庵夢憶》《琅嬛文集》幾乎篇篇俱佳,尤其是《湖心亭看雪》《自為墓誌銘》是我最喜歡的明代小品文。

    張岱才華橫溢,才思敏捷。

    小張岱聰穎活潑善對對子,6歲就有“神童”之譽。著名隱士陳繼儒考他,指著堂前《李白騎鯨圖》出了上聯:

    “太白騎鯨,採石江邊撈夜月”。小張岱隨口對出下聯:“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

    眉公是陳繼儒的號,陳繼儒騎的正是張岱祖父送的鹿,“打秋風”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有佔人便宜、揩油的意思。才思敏捷、對仗工整,順便挖苦了一下混吃騙喝裝聖誕老人的陳老先生。

    眉公大笑,說哪裡來這麼聰明的小孩,“吾小友也。”那年張岱八歲。

    張岱性情灑脫

    他的人緣廣到三教九流都有,王公貴族也好,妓女和尚也罷,

    他都能與他們打成一片,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因此,他的朋友也都是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人。

    有一次,他坐在山頂看晚霞,與對面一個叫蕭伯玉的陌生人閒聊,一席話下來蕭伯玉發現自己遇到了知音,高興地忙拉著張岱去他家,連著聊了好幾晚,兩人成了無所不談的好友。

    大畫家姚簡叔,是出了名的孤傲之人,很難接近,他和張岱原本不認識,但兩人卻一見如故,定下了生死之交。姚簡叔直接搬到了張岱家裡,兩人一有空就去喝酒,直喝到酩酊大醉,然後跌跌撞撞地回來,倒頭睡過去,鼾聲震天!

    張岱還欣賞像王月生那樣清高的風塵女子,像金乳生那樣痴迷花草的花匠,像祁志祥那樣深情的浪人。在他的眼裡,這些有性情的人才是真的瀟灑自在。

    張岱活得太熱鬧,結交無數朋友,舉辦無數的宴會,狂來說劍,怨去吹簫,喝最烈的酒,做行俠仗義的事。時而一群人騎著駿馬,在山林中馳騁圍獵,時而賞著美景,將沿途假和尚的佛像砸個粉碎,時而號召眾人興修河道,使周圍的百姓受益。

    下面摘錄幾段張岱的名言,與諸位共賞一二:

    1 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2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餘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陶庵夢憶·自序》)3 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勞碌半生,皆為夢幻。年至五十,國破家亡,避跡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幾,折鼎病琴,與殘書數帙,缺硯一方而已。布衣蔬食,常至斷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張岱《自為墓誌銘》)

    所以說,稱張岱是明朝的蘇東坡,亦不為過!

  • 5 # 元元的天下

    說到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立刻會想到他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它出自《西湖尋夢》,乃其散文之精品,用幾個"一"和表示微小的"點"、"芥“、"粒”等,反襯天地之極大。

    他用不到二百字的短文,寫盡西湖雪景之美,讀來如淡墨山水畫,有空靈晶瑩高士之氣,又含著家國之殤的痛,獨有的山水意趣情韻之美。"煮字為雪"的文士儒雅,明張岱居首也。

    其實張岱的散文大抵如此味,但又分題材略有不同。作為明代的小品文大家,其作品涉獵廣泛,經史子集天文地理皆通,《石匱書》為紀傳體明史鉅著,《夜行船》堪稱百和全書,還有雜劇傳奇等三十餘種文體。他的文學成就之高,在明代首屈一指的。

    如《柳敬亭說書》一文,講武松景陽崗打虎一節,若身臨其境。如王月生之孤高,張燕客之暴躁,沈歌敘之俠道古腸,秦一生善樂,餘若水之甘貧清高等各具特性,無不閒中著色微中見異的。

    《揚州瘦馬》則用白描手法,巧用牙婆指令,與瘦馬動作的配合,演繹得活靈活現。讓讀者對被視為牲口買賣的青春少女,產生同情,也對從事瘦馬生意的人,和販賣人口陋習盛行感到厭惡。

    黎明,即促之出門。……牙婆扶瘦馬出,曰:"姑娘拜客!"下拜。曰:"姑娘往上走!"走。曰:"姑娘轉身!"轉身嚮明立,面出。曰:"姑娘藉手睄睄!"盡褫其袂,手出,臂出,膚亦出。曰:"姑娘睄相公!"轉眼偷覷,眼出。曰:"姑娘幾歲了?”曰幾歲,聲出。……

    而他《古今義烈傳》更重於史中人物,傳神千人千面呼之欲出,亦可圈可點。

    末了不免要說說他的《自為墓誌銘》,頗為獨特可見其秉性。

    銘文日: "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

    既有炫耀鮮衣怒馬之意,亦有少年紈絝子弟奢靡之性,然後與後半生破床斷幾,常至斷炊境地,今昔對比恍如隔世。

    百感交集,自悔"節義不成"之嘆,頗有屈原《離騷》體"餘幼自好奇服兮"之韻,以詼諧戲虐的文字道出國破家之痛,堪有長歌當哭之慨了。

  • 6 # 比遠方還遠的地方

    張岱是晚明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崇老莊之道,喜清雅幽靜,不事科舉,不求仕進,著述終老。精小品文,工詩詞,善散文,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之一。其最擅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園道古》等絕代文學名著,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

    說到其文學成就,我們可從張岱作品內容方面來分析。

    張岱是官宦世家年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

    張岱涉獵廣泛,興趣眾多,早年優遊,經歷豐富,也正因此作品內容豐富,可寫山水,寫人物,寫風俗,其中各式人物的故事無不是當時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反映出作者的悲憫情懷,藝術特色及人生追求。

    張岱的散文可粗略分為三類:

    ①史傳散文。以《石匱書》、《石匱書後集》、《古今義烈傳》、《史闕》等歷史著作中的紀傳作品為代表。張岱是大史學家,其史學著作不但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同時也有很強的文學性,“統腐《史》《世說》為一家之言”,有著獨特的個人風格。上述諸作中的絕大部分人物傳,特別是《石匱書》及其《後集》中的“石匱書曰”,都可以作為優美的議論散文來讀。

    ②回憶錄。以《陶庵夢憶》、《快園道古》和《西湖夢尋》為代表。這三部作品均為張岱於甲申(1644年)國變後所作。《陶庵夢憶》回憶“少壯穠華”之作,廣記風物、民俗,之“如歷山川,如睹風物,如瞻宮闕宗廟之麗,《采薇》《麥秀》同其感慨,而出之以詼諧”;《西湖夢尋》記西湖名勝,所重亦在“夢”,是“夢中之西湖”(張岱語),每記舊遊之地,“故宮離黍,荊棘銅駝,感慨悲傷”,不能自已,與《陶庵夢憶》同一格調;《快園道古》以平易語言記“國朝”典章掌故,或追憶歸聞,“憶即書之”,合筆記體與回憶錄合一,頗具特色。

    ③小品和遊記。以《琅嬛文集》(鳳嬉堂抄本作《張子文秕》,按文體分為十八卷)為代表。 這部作品是張岱精選之作,又經友人王雨謙“痛芟讎校,在十去七”的各類文章的精選本。全書包括序、記、啟、疏、檄、 碑、辨、制、樂府、書牘、傳、墓誌銘、跋、銘、贊、祭文、琴操、雜著、頌、詞諸體。除琴操外,體裁與一般明人小品集相似,創作時間自少壯至暮歲,近六十年。

    張岱以遊戲人生的態度生活,是以為善於生活的文學藝術家,也可以說把生活過成了藝術。張岱一反傳統,大膽突破,以小見大,寫出自己的真實感情,有鮮明的個人特色,極其溫柔細膩的文人氣息與家境優越的紈絝子弟的不羈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文學大家的氣質,關於張岱的人物生平,思想見解,傳記作品,都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喜歡林依晨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