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魯迅評價《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我們在讀《史記》的時候,可以讀到很多人的經典對話。 司馬遷沒有在這些人身邊,如同鑑別這些對話的真偽?他又是如何獲得這些史料呢?這些對話有沒有可能是司馬遷自己編寫的呢?
10
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謝邀。太史公司馬遷的《史記》,是二十四史第一史,也是歷朝歷代史書中公認的水平最高、文學性最強、可讀性最好的一本著作,它開闢了紀傳體史書的先河,併成為後世官修正史的範本。而相比於後世組織大規模人力物力所編修的史書而言,《史記》是太史公父子二人所撰寫而成的,其耗費心血、編修之難也可想而知了。

    《自序》開篇道:“司馬氏世典周史。”明確表示司馬家族世代都是是周代的史官,而在老太史公司馬談去世前,對兒子司馬遷說:“餘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嘗顯功名於虞夏,典天官事。”也佐證了這一點。

    司馬談去世後,司馬遷接任太史公一職:“卒三歲而遷為太史令,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從這時候起,小太史公就開始了編修《史記》的偉大曆程。

    焚書坑儒以後,史料散佚嚴重,漢朝崛起以後,這些史料又逐漸重現人間,並且群集於太史公家族身邊:“於是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申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文學彬彬稍進,詩書往往間出矣。自曹參薦蓋公言黃老,而賈生、晁錯明申、商,公孫弘以儒顯,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

    而對史料的蒐羅,司馬遷是這麼說的:“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

    根據史官記錄的特點,那些上古時代人們的對話是很難記錄下來的,可以認定,那些繪聲繪色的談話,大部分都是太史公根據事件的前因後果進行合理的推測自己編寫的。這些對話不但沒有讓《史記》褪色,反而使它區別與其他史書,成為了一部文學鉅著。

    太史公司馬遷的註解,在“歷史學家”後面,還必須要加一個“文學家”的頭銜。

  • 2 # 祥雲廣瑞

    馬遷的《太史公敘述》其資料來源可粗分為三類:一,家學淵源。二,國家圖書館。三,遊歷天下,蒐尋舊聞。如蜜蜂採花釀蜜般,經過自己的取捨整理,終於寫出千古信史。常人津津樂道於本紀列傳,殊不知,本紀有項羽霸王,列傳無屈子身影。其“食貨志”反不重視,豈不惜哉!我猜,國家圖書館裡肯定有“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春秋左史倚相能言)馬遷已整理歸納起來了,便是開篇的為首幾個本紀。“太史公曰”是其歷史觀,是為他那時代的現實服務的。

  • 3 # 夏目歷史君

    我看過的第一本史書就是《史記》了,我就來談談我的理解吧!《史記》作為二十四史之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史書,記載了上古時期到漢武帝時期三千多年曆史,史料是十分豐富的。

    司馬遷寫《史記》收集材料主要透過兩種途徑:一是書籍,二是遊歷。

    二、史記中書籍主要《左氏春秋》、《國語》、《戰國策》等史籍,還有一些國家檔案。當然也有《周禮》,周禮雖很多可做史料,但其中也有一些是民間傳說、神話,不知道大家咋想反正我不咋相信。

    司馬遷為寫史記曾到處考察遊歷,實地調查,他可能是最早一輩的考古學家吧,很多都是透過親自見證再對比書籍,結合平生所學去寫的,可信度在史書裡還是很高的。

    當然這些遊歷也有收集一些民間書籍、當地縣治、流言和他人的言論,這些都有很大的主觀性,人云亦云吧,很多也並不可信。像黃帝那個時期的歷史,就基本是根據民間傳說了。

    三、史記中對於越近的歷史可信度應該越高,畢竟越近,可查性就越高,因為越近,史書記載越詳細,不管是遊歷還是問人都可以查出個所以然,但對於時間長遠的,難度就大了,可信度是不太高的。

    當然史記肯定會加一些司馬遷自己的感情色彩的,但這裡並不存在抹黑和誇大之分,網上有些人說司馬遷誇大李廣和項羽,貶低鮑叔牙,我不敢苟同,本人覺得每個人對歷史人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其實司馬遷的史記相對來說應該是比較公正了。

    司馬遷並不是所有歷史的見證者,很多歷史我們並不能親身經歷,司馬遷也一樣,司馬遷的史記已經算很好了,畢竟參考的史料很豐富。

  • 4 # 楊朱學派

    秦始皇焚書坑儒,禁燬六國史書及百家言。那司馬遷寫《史記》的史料從何而來?

    先說《史記-六國列表》的史料。

    《左傳》的可信度是100%。除了六國年代錯亂和趙氏孤兒的起因外,《史記》的可信度接近100%。

    不讀這兩部史書,莫言歷史。

    二、六國史書雖然被焚燬。但六國的重大歷史事件,則透過口耳相傳,大致流傳了下來。

    口耳相傳有兩大弊端:一是不夠詳盡,二是年代不太精確。故《史記-六國年表》年代錯亂嚴重。

    然後再說秦朝歷史。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入咸陽後,諸將皆搶奪珍寶。唯獨蕭何收集秦朝的圖、書、律、令。其中的書就包括秦朝的國史。

    漢朝建立後,這些書籍被收入漢朝國庫。司馬談、司馬遷父子皆是史官,可以查閱國庫藏書。

    所以,《史記》中對於秦國曆史的記載,詳盡而準確,沒有一處錯亂。

    一是口耳相傳。這一點與六國年表類似。

    二是秦朝儒生伏生。

    《尚書》是孔子修訂的儒家教科書,記載了堯舜禹湯,武王伐紂,以及周公興建洛陽城,平定叛亂等上古歷史。《尚書》毀於焚書坑儒。漢文帝時,年過九旬的秦朝博士伏生依靠記憶,背誦出《尚書》28篇,其中有立法為民、司法獨立,疑罪從無,不罪無辜的法治思想。

    此外,司馬遷還做了大量實地考察,對史料中存疑之處,進行考證。

    附錄:後世孔安國又獻上古文《尚書》數十篇。古文《尚書》問世後,後世學者一致認為其是偽書。清華竹簡的考古證明,伏生背誦出的28篇《尚書》是真作,僅有一處年份錯誤。孔安國獻出的古文《尚書》是不折不扣的偽作。

  • 5 # 全利88

    我不熟悉歷史,也沒讀過《史記》全本,只能說說我看到的其它的描述吧。

    第一個誤區,焚書坑儒,僅僅是始皇帝對儒家及著作的沉重打擊,在那百家爭鳴的年代,對歷史記錄的影響,微乎其微。

    第二個誤區,《史記》並非官史,24史的其它的23史,才是按照《史記》的格式,官方名義進行的修史。

    第三,看太史公的自述就明白,《史記》前也有官方史官,當然也有官方的歷史記錄,最大的可能是體例非常混亂,流傳下來的也可能很雜亂。典型的例子,就是項羽與劉邦,兩個人進咸陽的態度,就可以理解。

    在動亂的年代,如果後繼者不重視,官方歷史記錄就會出現嚴重的損毀。甚至到隨唐前一段時間,文字資料的儲存與流轉,都是很麻煩的事情。

    所以,中華民族歷史上,太史公司馬遷的歷史地位,是不容抹殺的!

    哪怕是當今攝像頭滿天飛的年代,也杜絕不了誤傳,何必去苛求古代先賢呢?

  • 6 # 張律明

    “史記”所選取的史料主要有“左氏春秋”、“國語”、“世本”、“周禮”、“戰國策”,等等。司馬遷在年幼時在他父親指導下閱讀了“尚書”、“左傳”、“國語”、“系本”,等等。二十歲時,司馬遷遊歷了天下,從長安出發南下襄樊到江陵溯沅江到湘西、北上長沙到屈原沉淵處憑弔、越洞庭出長江、登廬山轉展錢塘、上會稽探禹穴。考察了齊魯文化,觀孔子遺風,參觀了戰國四公子的遺址,等等。為他以後寫“史記”留下了伏筆。

    司馬遷在長安時結識許多天下賢能,對司馬遷影響最深的是大儒董仲舒和孔安國。董仲舒上課將儒學與陰陽五行、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了帝制神學體系,司馬遷、丞相衛綰、竇嬰、田酚都去聽他講課。孔安國是孔子的後人,家中有當世失軼的“古文尚書”,司馬遷向孔安國請教,學習古文經學和擇古文資料的古文字,以便掌握考信歷史的方法。

    司馬遷對孔子的“春秋”極為推崇,所以後世稱“史記”為春秋筆法,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史記”到漢宣帝時,由他的外孫楊惲獻出來,這部鉅著才重見天日。

  • 7 # 肥嘟嘟的小不理

    我覺得可以大略分為四大類:一,秘府藏書,即皇家圖書館館藏書籍;二,聞於父親司馬談之友人;三,同皇帝一起去名川大山所經歷鬼神封禪之事,以及太史公自己走訪各地所得,可謂行萬里路。

    一、藏書

    秦火燒燬《詩》、《書》以及百家書,尤其是各國史書,秦始皇按李斯建言,獨留下醫書、種樹之書和占卜之書(如《周易》等),後釋出挾書令。幸運的是,民間仍藏著一些舊本並保留了下來。唯獨周史藏在周地,為管家所有,因此燒燬之後便沒有史書可供參考。另外,民間所藏諸子書籍也多有殘本,後雖有部分偽造拼接,但也能為太史公所見。

    漢武帝時期廣開獻書之門,也是一個很好的政策,朝廷得到的典籍書冊首先交由太史過目,這樣,就方便了太史公翻查文獻資料。

    另外,太史的職位也幫助太史公能查閱到漢朝詔令、書冊和群臣上疏之奏摺等。

    二、司馬談、太史公父子之友

    這些人如賈生後人,馮唐、田叔等,和太史公交情很深。

    三,行萬里路

    《封禪書》記載一些巫神鬼事,太史公提到“極為機密”,然太史公又熟知此等事宜,其實皆如其所自言,是跟著皇帝四處遊歷時所見所得。

    其次,太史公自己喜好遊覽名勝古蹟,行萬里路來親自考察,王國維說過,太史公當時只差河西、北韓、嶺南諸地未至,可說足跡遍佈漢朝疆土。

  • 8 # 發而為聲聲可聽見088

    太史公司馬遷,撰述《史記》是在他父親老太史令司馬談末完成遺著的基礎上,於太初二年(公元101年),他時年35歲,正當人生的盛年。據考證就已完成《史記》這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絕唱。有人問:構成《史記》一書的基礎史學材料從哪裡來源的呢?現如今回答有三方面來源:1,當時流傳的先秦古籍。班固在《漢書、史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採《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於採經摭傳,分散數家之事甚多…涉獵者廣博貫穿經傳,馳騁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已勤矣"。又據金建德先生《司馬遷所見書考》一文,羅列有八十餘種書籍。上列《世本》,《國語》,《戰國策》,《春秋》諸書構成了《史記》史料來源的基本骨架。2.歷代皇家精心收藏的文獻檔案。遠在秦國消亡時,秦宮室一批律令書籍,得益於蕭何保護與收藏,未被焚燬。至漢武帝時下詔令民間獻書。徵收了不少以往民間冒險珍藏的典籍。這批書皆充入漢宮秘府。漢家封王封侯的策命盟誓及刑獄檔案,方士與儒生言論也收歸秘府。也就是司馬遷自己說的"石室金匱之書"。3.親自釆訪與實地調查得來的第一手材料。司馬遷自二十歲起就長年在當時全國各地遊歷,為今後創作《史記》打下了堅實的思想與寫作基礎。在《項羽本紀》"吾聞之周生。"《趙世家》"聞之馮王孫曰。"《馮唐列傳》"遂字王孫,亦奇士,與餘善。"《衛將軍驃騎列傳》"蘇建與餘曰"。《遊俠列傳》"吾視郭解,狀貌不及中人"。等等不再一一羅列。是為謝應邀而答。

  • 9 # 悅思益明001

    一,我認為史記的資料來源,主要是和他本人的遊歷有關。

    司馬遷二十歲時,便已經遊歷四方。有史料記載,司馬遷曾“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這次遊歷足跡遍及長江、黃河流域。此後,司馬遷做了郎中,常常隨駕巡行,遊歷頗多

    35歲時,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在遊歷的過程中,司馬遷透過實地考察,印證了古籍的記載;同時,也蒐集了更為翔實的資料,彌補文獻的不足之處。

    透過瞻仰古蹟,對於古代聖者的崇敬之情也更為深刻。由於和老百姓直接接觸,因此,對於百姓的疾苦體驗的也更為深刻。

    2,鑑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司馬遷並非奉昭修史,因此言論上,自由度更高。自然可供蒐集和參考的資料會更豐富。

    所以,史記呈現的是更為真實的歷史。司馬遷不畏強權的精神也值得稱讚。

    三,司馬遷雖然遊歷四方,但並不是不學無術。相反,他本人飽讀詩書,自學成才。

    他曾經讀過的古文有《左傳》,《國語》,《世本》,《尚書》,《春秋》等。遇到書上的疑難之處,還求教於孔安國,董仲舒。雖然他曾求教於兩位老師,但是,他們之間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師承關係。

    因此,大多數人認為他是自學成才。但是,他的著作《史記》當中,闡釋春秋,多按照公羊派的釋義,引用尚書多采用古文家之說。所以,後人會覺得,他受孔安國和董仲舒的影響也頗深。

    四,由於大家都知道,司馬遷編篡史記,也是受之於父命,因此,他的學識和思想,受他父親的影響也很深。

    所以,後人在讀史記的時候,會疑惑於《史記》本身既有對於道家小國寡民思想的批判,也有對於孔子的繁文縟節的批評。無法從中看出他究竟推崇什麼樣的思想。

    我想,這和他父親司馬談學天官於唐都,受易於楊何,習道於黃子,精通天文曆法,陰陽順逆,一生崇尚黃老之學,也有很大的關係吧。

    其實,明白了司馬遷的經歷,也就能夠理解了史記這樣一部著作的一些根由。站在整體上看,或許跟能夠領悟這部著作的不一樣的地方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畢業新生,職場小白,如何在職場中快速站穩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