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陸拾說
-
2 # 美物計
說到開心麻花,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他們讓人爆笑的舞臺劇和獨具一格的《夏洛特煩惱》。
他們是很多人心中最好玩的演員、最最搞笑的團隊。
不開心的時候,只要看起他們的作品,煩惱就能統統拋到腦後。
可是漸漸地,他們的電影票房逐漸低糜,口碑也開始下滑,開心麻花式的喜劇,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馬冬梅!”
“馬什麼梅?”
01 《人間·喜劇》成人間悲劇《人間·喜劇》是由孫周導演,開心麻花團隊的艾倫和王智主演的喜劇電影。
藉著“開心麻花”和“艾倫、王智”的噱頭,《人間·喜劇》上映首日票房高達3000萬,榮獲當日票房冠軍。
可第二天的票房卻只有1700萬,被網友調侃“撈一票就走人”。
至今只累計了6000萬的票房,遠不如其他麻花式喜劇。
豆瓣評分3.5,接近50%的一星差評。
本是被寄予厚望的《人間·喜劇》,為何會如此悲劇?
同樣是麻花式喜劇,為什麼觀眾不再買賬了?
《人間·喜劇》到底做錯了什麼?
正所謂“成也套路,敗也套路”。
小人物逆襲的劇情,搭配上開心麻花式的搞笑:
第一次看,驚喜;
第二次看,新鮮;
第三次第四次,觀眾們也該看膩了。
02 開心麻花與麻花式喜劇走出影院,看完《人間喜劇》的觀眾們開始吐槽,吐槽艾倫,吐槽麻花式喜劇。
而說到麻花式喜劇,不得不提他們的“始祖”——開心麻花。
開心麻花的成名作《夏洛特煩惱》,上映後累計14億的票房,提名第33屆百花獎最佳影片,使得開心麻花一炮走紅、名利雙收。
此時,麻花式喜劇也初見雛形。
觀眾為什麼喜歡?
因為新穎,因為好笑,段子包袱一個接一個,人們第一次發現,原來看電影也可以三分鐘笑一次。
哪怕看過兩三遍之後,很多人再看,也還是會笑出來。
《驢得水》好笑嗎?
也好笑,但這部影片的口碑超過《夏洛特煩惱》卻不是因為好笑,而是因為其深度的內涵。
《驢得水》用喜劇的方式演繹悲劇,前半段讓觀眾笑翻了場,後半段在觀眾胸口壓下重石。
小人物的悲哀生動形象,讓人連連稱讚。
豆瓣8.3的評分,使《驢得水》成為開心麻花口碑最好的作品。
《羞羞的鐵拳》藉著《夏洛特煩惱》的東風,上映後票房累計22億,遠超《夏洛特煩惱》。
或許是票房的原因,開心麻花放棄了《驢得水》式的黑色幽默,而在嚐到甜頭的《夏洛特煩惱》式無厘頭喜劇繼續創作。
麻花式喜劇,就此定下基調。
可是,《羞羞的鐵拳》豆瓣6.9的評分,與票房不成正比的口碑,卻初步暗示了麻花式喜劇的隕落。
為了討好觀眾,他們重複之前的模式,抖包袱講段子,希望再次複製以往的成功。
可是,反覆看同樣的套路,觀眾們也會不買賬的。
《西虹市首富》累計票房25億,成為開心麻花票房最高的電影,可是影片的豆瓣評分只有6.5,超過40%的人給了3星;
《李茶的姑媽》票房6億,遠低於其他作品,同時豆瓣評分4.6,超過60%的人給了2-3星,被稱為開心麻花最差的一部。
因為沒有創新,因為越來越糟,人們開始對麻花式喜劇不再欣賞。
也因此,在《人間·喜劇》倒下的時候,開心麻花也被殃及了。
其實,假如開心麻花的電影一直保持在高水準上,人們在這個時候決不會遷怒於開心麻花,而是會拿《人間·喜劇》與之對比,再一次將開心麻花推上巔峰。
但可惜,開心麻花並沒有在“神壇”站穩腳步。
對開心麻花的演員失望,對以往的爛片愈加不滿,這些情緒交雜在一起,引發出對麻花式喜劇的深度思考:
為什麼麻花式喜劇不復從前?
03 麻花式喜劇的問題出在哪?一成不變的套路
麻花式喜劇最大的特點就是“喜劇”,是給觀眾帶來開心的,人們來看這類電影也是為了能在影院放鬆自己,開心一笑。可是當喜劇電影從令人眼前一亮到套路一成不變時,人們怎麼還能笑得出來?
《夏洛特煩惱》
吃軟飯靠老婆養的夏洛,透過穿越回到過去,暴打老師、強吻女神,替曾經的自己出了口惡氣,最終懂得真愛。
《羞羞的鐵拳》
《西虹市首富》
被開除的球隊守門員,突然天降百億遺產,被要求一個月花光十億,體驗富人揮金如土的生活,最終收穫百億財產,堅守真愛。
每次都是一事無成的小人物,每次都是奇幻的噱頭,每次都是屌絲逆襲、得到真愛,再以此組成一部“爽劇”。
可套路多了,也得不到人心了。
大眾是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的,無論是什麼型別的作品,當它開始缺少創新的時候,觀眾也就逐漸麻木了。
邏輯不通的情節
為了搞笑、為了戲劇性,從而在劇情上犧牲了人物的豐滿度與行為動機,導致故事邏輯缺失。觀眾看的時候只顧得哈哈笑,回過頭卻覺得一頭霧水。
例如《人間·喜劇》裡,影片前期,濮通去找楊小偉討錢的時候,碰巧遇上巴爺的手下去找楊小偉討債。
在一番你追我趕後,三夥人轉眼化干戈為玉帛,不計前嫌地坐在一起喝酒。讓
人不禁疑惑,那拖著的工資和上百萬的債款,不著急要了嗎?
在酒桌上,因為楊小偉拿米粒開惡俗的玩笑,濮通就在喝多之後暴打了巴爺的手下。
這邏輯,觀眾都替八爺的手下覺得冤啊。
還有新聞把打架播報成綁架;
被報導成“綁架發”的濮通大搖大擺走在街上;
楊小偉的親爹老楊寧願把錢捐了也不救小楊等等等......
邏輯問題的嚴重,讓觀眾只能尬笑了。
被物化的女性
麻花式喜劇的每一部,無論男主做了什麼,無論男主對女主做了什麼,男主最終都收穫了真愛。
女性彷彿只有真愛男人這一個選擇。
她們心甘情願愛著男人,成為一個象徵男人“人性”與“真情”的標籤,為男人的功成名就新增一抹亮色。
《李茶的姑媽》中,一瓶被下了藥的酒,使兩對男女糾纏在一起,一睡泯恩仇。
前一天還是死對頭,第二天醒來便眉目傳情、你儂我儂;
而另一對,因為黃滄海沒有趁人之危,李茶的姑媽便心生愛意,以姑媽的不能自控來反襯黃滄的正直,讓人覺得惡俗。
某播放軟體上有這樣一條彈幕,“女人就是這樣滿足過後啥都好說好說”。
多麼惡毒的言論,卻又多麼真實的體現了影片的價值觀。
舞臺劇改編的尷尬
開心麻花的幾部喜劇均是由舞臺劇改編的,並且主角也都是話劇演員出身,這就造成話劇腔、舞臺風在電影中的不和諧。
從《夏洛特煩惱》起,口碑最好的《驢得水》以及票房最高的《西紅柿首富》,都難以逃離這個話題。
《驢得水》的豆瓣短評
曾經也是口碑票房雙收的麻花式喜劇,卻一步步走到今天這樣的地步,不禁讓人覺得失失落。
想起“喜劇之王”的星爺,《喜劇之王》豆瓣評分8.7、《功夫》8.3、唐伯虎點秋香8.5,兩部《大話西遊》分別為8.9和9.2,也曾是站在巔峰的人。
可前一陣子上映的《新喜劇之王》,卻也只有5.7的評分。
為什麼曾經站在頂峰的人,如今也都隕落了?
因為可複製的是成功的原因,而不是成功本身。
經得起考驗的喜劇是什麼樣的?
喜劇旨在帶給觀眾歡樂,沒有立意和主題的電影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就像是《夏洛特煩惱》,卻也因“價值觀”、“物化女性”而飽含爭議。
《夏洛特煩惱》的豆瓣短評
一部成功的喜劇,所包含的不單單隻有“喜”一個字,更多的內涵仍是在“劇”字上面。
《驢得水》的成功離不開優秀劇本和演員高超的演技;
《大話西遊》則是經典中的經典,真摯的情感,細緻的劇情,都是其經久不衰的原因;
而《瘋狂動物》,無論是劇情、深度、特效,每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可麻花式喜劇卻是隻看到虛高的票房,不再認真細緻的打磨,卻只想去投機取巧。
小瞧了觀眾,丟失了本心。
最終,跌落神壇。
回覆列表
個人是非常喜歡開心麻花,並且認為他們依然會有好的作品出現的。
說電影,我看過的,目前有開心麻花參與制作的電影有5部都開心麻花,按個人喜好排序。
1.驢得水(2016)
同名話劇改編。
導演/編劇:周申、劉露。
主演:任素汐、大力、劉帥良等。
製作成本1千萬,票房1.76億。
出品公司:斯立文化、開心麻花、貓眼文化、影行天下
發行公司:斯立文化
2.夏洛特煩惱(2015)
同名話劇改編。
導演/編劇:閆非、彭大魔。
主演:沈騰、馬麗、尹正、艾倫、王智、宋陽等。
製作成本2千萬,票房14.41億。
出品公司:開心麻花、新麗電影、騰訊影片、萬達影視
發行公司:五洲電影,新麗傳媒
3.羞羞的鐵拳(2017)
同名話劇改編。
導演/編劇:宋陽、張遲昱。
主演:艾倫,馬麗,沈騰,田雨,薛皓文等。
製作成本5千萬(待考證),票房22億
出品公司:開心麻花,新麗電影,貓眼影業
發行公司:開心麻花,新麗電影,貓眼影業
4.西紅市首富(2018)
非話劇改編。
導演/編劇:閆非、彭大魔
主演:沈騰,宋芸樺,張一鳴,常遠,張晨光,魏翔等
製作成本1.5億,票房25億。
出品公司:西虹市影視,開心麻花,星空盛典, 新麗傳媒
發行公司:星空盛典,西虹市影視,開心麻花,新麗傳媒,阿里巴巴影業
5.李茶的姑媽(2018)
同名話劇改編。
導演:吳昱翰, 編劇:錢晨光
主演:黃才倫,艾倫,宋陽,盧靖姍
製作成本4千萬,票房6億。
出品公司:開心麻花,貓眼微影,新麗傳媒,全心全意
發行公司:貓眼微影,華夏電影
可以說,4年5部電影,這個成績開心麻花做的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不可否認,2018年對開心麻花來說,是個不算豐收的年,西虹市首富雖然拿了25億的高票房,但是並非麻花主投主控的,而作為主打的李茶的姑媽,讓我們看到的卻是一部欠缺誠意的作品,甚至讓我們都對開心麻花的口碑產生了質疑。
但是,對於打造爆款電影專業戶的開心麻花來說,我的看法是:不以一部成功論英雄,也不以一部失敗論以後。
市場很挑剔,觀眾有要求,這對麻花來說,應該是好事,希望有那麼多好演員和好劇本的開心麻花,能正視自己,步子不一定邁太大,再穩一些,下一部電影依然期待。
最後,引用一句話,作為結尾:
Success is not final,failure is not final,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致命的失敗,最可貴的是繼續向前的勇氣。——《至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