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燕山永固

    在春秋和戰國前期,齊國的局面不但是人才濟濟,而且經濟實力雄厚、軍事力量非常強大,自齊桓公稱霸後,“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實力更是達到了頂峰。齊國曾經在孟嘗君的策劃下打到函谷關,打的秦國割地求和,十多年不敢出函谷關,還攻佔了楚國土地江淮一帶的領土,佔領燕國、滅掉了宋國。可是為什麼在戰國後期一蹶不振呢?

    一、先看下齊國為什麼昌盛起來的

    1、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天下,首先就是善於用人,善於培養人才,善於使用人才。而且英雄不論出身,不管是哪國的人才,都不拘一格該提拔就提拔,該重用就重用。幫助秦國統一天下的丞相、將軍多數都是六華人。那麼齊國的人才怎麼樣呢?

    齊國很早就開始了人才儲備,齊國建了一所大學叫稷下學宮,是由政府主建的,讓私人主持的大學,和現在西方的大學有類似之處。這所大學成為了當時中國的學術思想中心、百家爭鳴的核心。法家韓非子、丞相李斯的老師荀子曾經就是這裡的老師。這所學校為齊國培養了大量的政治軍事人才,為齊國的大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2、繁榮的商業促進了經濟發展,齊國擁有大部分的山東土地,連線河北地區,有廣袤的適合耕種的平原。在地理位置上看,齊國地處華北平原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司馬遷曾說:“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魚鹽。”齊國東臨大海有豐富的漁鹽資源,且處交通要道,四通八達,這些有利的條件造成了齊國的商業活動非常繁榮。而且齊國積極利用這些有利條件開展對外經濟交流,如齊國將糧食、鹽賣給趙、魏等國以換取各種金屬和黃金,然後再用黃金向滕、魯等國購買糧食,以賺取差價。這是最早期的倒買倒賣,典型的商業行為。齊國經濟的繁榮發達為齊國稱霸奠定了物質基礎。

    3、建設了強大的軍事力量

    要說軍事力量,不得不提一下魏國,孫臏和龐涓的故事畢竟是讓人津津樂道嘛。戰國時期魏國首先變法,成為最先強大起來的國家,魏國軍事力量有多強呢,他們曾經和秦國爭奪河西之地,打的秦國滿地找牙,差點就要遷都了,後來秦國發動全國50萬士兵,攻打河西之地,結果仍然被魏國五萬士兵打敗。注意是五萬人打敗五十萬人,可見其戰力有多麼強悍。這回咱們接到齊國身上,魏國軍事力量如此強大,居然被齊國從霸主的寶座上拉了下來,都聽說過圍魏救趙和馬陵之戰,當時沒人敢出頭幫助趙國和南韓,只有齊國敢,而且連續兩次都擊敗了魏國,從此魏國再沒強大起來。齊國打敗了天下第一的魏國,自然而然的齊國軍事力量就是天下第一了。

    至於最有名的秦國,也是被齊國打的跪地求饒,戰國中後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越來越強大,秦國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強國,當時唯一能和秦國相抗衡的就是齊國了,所以齊國帶著南韓和魏國,聯合一起攻打秦國,這次帶隊人物是著名的孟嘗君,這次取得的勝利也是最大的,一直打進了函谷關,打的秦國割地求和,就這一戰,打的秦國十多年不敢出函谷關。

    同時齊國還滅了宋國這個老牌大國,還把楚國在江淮一帶的土地據為己有,齊國的威風可見有多厲害吧!那麼這麼強大的齊國為什麼後來一蹶不振了呢?

    二、齊國一蹶不振的原因

    1、戰略規劃失誤

    齊國自從強盛以後,就太過囂張了,不注重處理各國之間的關係,仗著自己國力強大,對周邊國家一味強攻,失去了民心和其他國家的信任,連最起碼的遠交近攻都沒做到。外交是國家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政治軍事的延續,一個好的外交政策可以抵的上千軍萬馬,舉個例子,秦國為什麼無往不勝,因為秦國遠方有個盟友就是燕國。你別看荊軻刺秦那麼悲壯,那其實是燕國咎由自取,秦國在戰國後期之所以能擊敗趙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有燕國在背後幫忙,秦國不和趙國打的時候,燕國就在背後打,所以趙國根本沒有喘息的機會,等到趙國亡國了,燕國才發現自己危險了,可惜已經晚了,這就是秦國戰略規劃的勝利。而齊國確恰恰缺失了讓國家繼續強大的戰略規劃。

    2、缺乏戰略縱深和屏障

    在當時的條件下,齊國在地理位置上缺乏屏障,整個齊國大部分都是平原,沒有地利優勢。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天下呢?從地利上來講,他們有一個函谷關是天然的屏障,退可守,進可攻,佔據了先天優勢,實力強的時候就出來搶一番,打不過了就退回函谷關守著。

    可是齊國就不行了,在山東和河北一帶這片土地上,壓根就沒什麼崇山峻嶺,也沒什麼重要關口,都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所以如果齊國一旦失敗了或者衰落了,其餘各國很快就能上來咬一口,因為沒有阻擋嘛,就連燕國一個小國,幾乎都能滅掉齊國,連續攻陷齊國70多座城,就是這個原因,因為齊國無險可守,當然樂毅的能力也是太厲害了。這就是沒有戰略縱深缺乏屏障。

    3、君臣失和

    齊閔王越來越驕狂,越來越嫉賢妒能,不但不注重人才,還不斷打擊有能力的大臣。孟嘗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也是有名的政治家在齊國任丞相多年,同時他還是齊國的皇族,但是齊國的敗亡也和他有直接關係,用現在的話說,孟嘗君是齊國的漢奸,而且是第一大漢奸。因為孟嘗君的晚年和齊國死磕而造成齊國敗亡。齊閔王時期孟嘗君任丞相,位高權重,治理國家還是很可以的,同時孟嘗君搞外交很有一套,孟嘗君做丞相的時候,齊國和周圍國家的關係還是不錯的,等孟嘗君被罷免之後,齊閔王仗著自己實力強把周圍鄰居都得罪光了,當然也得罪了孟嘗君。後來孟嘗君離開齊國,到魏國做了魏國的丞相,孟嘗君當時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聯合趙國和秦國,幫助燕國一起攻打齊國。這位老先生可一點愛國之心都沒有啊,所以說君臣失和是齊國敗亡的重要因素。

    最後,擊垮齊國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著名的“五國伐齊”,燕國名將樂毅率領聯軍攻破齊國七十二座城池,並且攻破了齊國都城臨淄。齊湣王倉皇出逃,後來被楚將淖齒誘殺。此時的齊國險些滅亡,幸虧田單力挽狂瀾擊敗了聯軍,收復失地,並擁立齊湣王的兒子齊襄王為國君。但是經此一役,齊國元氣大傷,實力大損,國力日漸衰微。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力量與秦國相抗衡了。

  • 2 # 陌上說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但凡大國的衰敗,都是從內鬥開始的。齊國也不例外。

    齊桓公時期,任用管仲為相,大力改革,招賢納士,齊國迅速成為中原一霸,那時的齊桓公何等威風,諸侯列國紛紛俯首稱臣。

    但是老子厲害,小子不行的例子太多了,齊國自齊桓公稱霸後逐漸衰敗。到了他的後代小齊桓公的時候,齊國已經只能被動接受捱打的份了。

    這個小齊還是比較猛的,重用田忌,孫臏,把魏國的霸主地位生生拖了下來。而且他善於納諫,知人善任,從新使齊國變得強大起來。

    這就是後來比較有名的齊威王,一鳴驚人說的就是他。

    這個時期也算是齊國繼春秋稱霸後最強的時期了。當然齊庭生變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馬陵之戰滅掉魏國8萬精兵,搞垮魏國之後不久,君臣生隙,田忌遭到鄒忌不得不外出逃命,孫臏也看透了朝廷內鬥,歸隱山林。

    齊國此時雖然外表強大,但由於此次生變導致國力停滯不前,後來齊湣王太過霸道,聽信蘇秦的讒言,把其他國家揍了一遍,所以最後五國伐齊毫不手軟一心滅齊,雖然齊國輸死抵抗得以儲存,但終究從此衰敗,只有捱打的份了。

    倘若齊威王之時,繼續任用田忌、孫臏一來擴張領土,由丞相田忌主治內政以休養生息,齊國國力將會再進一步增強,也不會有後來那麼悲慘了。

    所以說,一個好的君主不僅要治理好國家,還得處理好臣子之間的關係。

  • 3 # 80後阿旭

    齊韓魏三國聯軍,一路順暢,直打到函谷關下。秦國主力在外,不敢輕舉妄動,便行閉關之策,久拖未戰。雙方來來回回幾番爭鬥,戰事綿延三年,函谷關終於被攻破。秦國再無心思與聯軍對抗,只得割地求和,歸還韓河外及武遂,歸還魏河外及封陵,局勢得以緩和。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場戰爭的背景和原因:

    即為公元前298年的函谷關之戰,歸咎於秦國對孟嘗君的罷免。當日之天下,齊國兵威正盛,秦國不日崛起,一東一西成為諸侯列國所畏懼的重要角色。秦國朝臣對齊國王族孟嘗君是很難有好感的,諸多朝臣覲見秦昭襄王,終至罷免孟嘗君。孟嘗君深感不安,東出函谷關,回到齊國,再任丞相。

    當時秦昭襄王正與楚國明爭暗鬥,楚懷王以敗軍之國君參加秦國之邀約,在武關被扣留押往咸陽城囚禁。楚國面臨生死存亡之際,不管是對秦國還是對齊國,楚國都明顯列於下風。齊閔王便想利用這個時機佔點小便宜,擴大自己的疆域。出力最多的秦國當然不同意,便出兵阻礙齊國(主力在外),齊閔王的算盤落空。這亦導致孟嘗君請伐秦國,齊閔王便滿口答應。

    秦國大軍牽制在楚國戰場,齊魏韓三國聯軍已攻破函谷關,再戰已無意義,故割地求和。

    至於為何後續齊國會一敗塗地,主要歸結於齊閔王的戰略失敗:

    按照荀子的說法是,“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詘秦,北足以敗燕”,齊國聲勢浩大,楚國懷王礙於齊國兵威,亦遣太子到齊國當人質,以此求和於齊國。膨脹的齊閔王便開始到處征戰,西出韓魏,干預朝政,南迫楚國,甚至想要奪取楚國五百里土地。齊閔王即要北伐燕國,又要西出函谷,還想南遏楚國,所有策略基本同時進行,這便極大損耗齊國國力。最終在伐燕滅宋後,在秦國正面戰場對持下,五國伐齊,致使齊閔王身死,國都被破僅剩2城存在。齊國徹底衰落。

    附:

    自秦惠文王時期,一代名士大才公孫衍即組織過合五國攻秦,此合縱西可攻秦,東可攻齊。雖以失敗而告終,但為後來,五國伐齊提供了先例。故五國伐齊期間,聯軍合縱順暢很多,一路攻破齊國國都臨淄。齊國幾近亡國。

  • 4 # 躍馬吟鞭

    齊湣王時期雖然是田陳代齊後,齊國國力達到最巔峰的時候,但遠不具備真正可以和秦國平起平坐的實力,真有那麼牛掰,關東六國還搞什麼合縱呀,齊國一家就把秦給滅了,那為何不是齊統一天下而是秦統一天下?五國相王、五國攻秦都沒有攻下來,你讓齊國一家去攻秦,就算攻破了函谷關也沒用,秦是出於戰略考慮才割地求和的,其實割得地都是從六國那搶過來的,相當於還給他們。齊國要是不退兵的話,再往前打,就進入秦國的戰略縱深了,齊國勞師遠征,如果深入秦國腹地,後勤保障跟不上,再遇上輕車熟路本土作戰的秦國虎狼之師,其實是毫無勝算的!至於說東帝西帝,原本是秦昭襄王先提出來的,齊湣王確實頭腦發熱想接受東帝的稱號,但鑑於自身實力不夠,最後是拒絕了的。還有最後齊國為什麼會輸得那麼慘,齊湣王連筋都被別人抽了,正是因為他好大喜功,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受燕國間諜蘇秦的慫恿去攻宋,打破了山東六國間原有的戰略平衡。最後被樂毅帶領的多國聯軍摧枯拉朽似的連下七十餘城,僅剩莒和即墨,差一點就亡了國!同樣情況下,五國攻秦,甚至是六國合縱抗秦,也沒能把秦國怎麼樣,反而在伊闕被秦軍殲滅了幾十萬,由此看來就算是齊湣王時期國力達到巔峰時的齊國也根本不是秦國的對手!

  • 5 # 夜已紅樓

    齊國本來作為最早分封的諸侯,地位是很高的,其後又滅了周圍不少小國,實力不可謂不強,齊秦兩國互稱東帝西帝,但卻在秦國的鐵蹄下,沒怎麼抵抗就亡了國,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有內因和外患兩大方面。

    首先是內因:

    1、缺乏戰略眼光,沒有連續的國策。齊國佔據這得天獨厚的的地理位置,物產豐富卻不加以利用,也任用過管仲、晏

    嬰這類人,但卻都沒有把他們的方針政策一直延續下去(這也是中原六國的一個通病),沒有主見;反觀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基本上就把商鞅的那一套延續下來了。

    2、沒有統一天下的壯志。齊國曆史上不是沒有牛人,比如在齊桓公和齊威王的手上,齊國都是當時的大哥大,但他們卻都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比如齊桓公看到楚國強盛,也就是帶著一幫小弟去威嚇一下,並沒有興兵剿滅,放任其他幾國做大做強。而齊威王的理想也就是當個霸主就滿足了。牛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其他君主了。

    3、聲色犬馬,君王昏聵。齊國離秦國較遠,一直以來雙方也很少發生正面衝突,而且齊國自古以來都很富裕,也不需要其他五國的幫助,所以對抗秦一事一直是搖擺不定,到末代君主手上竟然對秦滅其他五國置若罔聞,簡直是匪夷所思。等到秦國把其他五國都收拾完了,才有所行動,但為時已晚,難逃滅亡命運。

    再來說外因:

    1、五國伐齊、元氣大傷。本來齊國手上有一手好牌,但齊愍王好大喜功,帶著齊國軍隊亂打一氣,樹敵太多,到了公元前284年,燕國的牛人燕昭王(唯一出名的燕國國君)拜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四國共同伐齊(戰爭開始後楚也加入聯軍)。激戰於濟西,大敗齊軍。樂毅率燕軍乘勝攻克齊72城,最後齊國就僅剩莒、即墨兩城之地,差點亡國。雖然後來田單收復了全部失地,但經這麼一鬧,齊國的元氣大傷。再也難以恢復以前了。

    2、外交乏力、認識不清。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外交政策十分重要,就連秦國這樣的強國也知道要合縱才有機會一統天下,並堅持不斷地實施。但齊國對此卻沒有清醒的認識,一下投入五國懷抱,一下又和秦國走的很近,搞的別人一頭霧水。在當時秦國統一之勢慢慢明瞭之後,齊國還想獨善其身,可謂是幼稚至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個半月寶寶媽媽奶水不足不吃奶瓶奶粉,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