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也史記夫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什麼叫含德之厚?老子認為道統萬物,所謂道從造字本義看就是引領方向,物就是可以被人控制藉以實現目的的東西。道在於能夠統領,物在於能夠被控制,兩者聯絡在於控制物在於實現人的目的,人的目的與道保持一致,就是天人合一。含德之厚,是從物性說的,物性接納道的統領為“德”,“德”是對物得到道統領狀態的描述,所以有“德者得也”的說法。含德之厚,就是說包含“德”最充分,“含德之厚,比如赤子”,可以解釋為,什麼是包含德或者得到道總充分呢?可以用嬰兒的情況來比喻。

    為什麼說赤子含德最厚呢?因為: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說嬰兒看似柔弱,但是毒蟲、猛獸、猛禽都不會傷害他。嬰兒不知道男女交合的事但是生殖器會動作,因為他的精氣純真;終日大哭卻喉嚨不啞,是他身體十分柔和。

    如果一個人知道“和”,那就知道了恆常之規律,如果一個人知道了恆常之規律,那他算是真明白了,總之知和知常有益於生命就吉祥。如果不知道如赤子一樣使精氣自動,卻以心智強推動慾望就是強迫意志,而不是順應自然的常與和了。萬物不順應自然,不充分納道入物內被道統領,則自己必壯,自壯就意味著衰老,就是沒有“得道”,不是“含德之厚”了。

    以上為根據上下文的解釋,僅供參考!

  • 2 # 國學新知堂

    《老子》第五十五章經文全文如下: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在這一章里老子用嬰兒來比喻包含深厚道德之人。而所謂的深厚道德就與他的無為概念有關係。遵循無為之德的人,將回復至如嬰兒般的狀態中,遵循無為之政的聖人,會將天下引導至如原始社會的無名之樸的狀態之中,所以老子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但我們對於這段經文的理解不要走虛玄的概念中去,那樣深厚道德比作嬰兒時,他將嬰兒的特點逐一作了說明,從而也說明了他為什麼重視嬰兒狀態的理由。我們對這段經文作如下的解讀:

    蘊含深厚道德之人,就如同襁褓中的嬰兒,蜂蠍毒蛇不蟄咬他,惡鳥猛獸不捕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頭卻攥得很緊,不知道男女之合而小生殖器卻時常勃起.這是精氣充沛到極點的緣故;他終日號哭但嗓子不會變啞,這是真氣和諧到極點的緣故.知道和諧的道理就是掌握了常道,謹守常道而作為,才是真正的明智.使精氣充沛,元氣和諧,從而能延年益壽的就是吉祥.氣力不是強於外,而是驅動於內(即心)的才是真正的強大.比如嬰兒之骨弱筋柔而握固,終日號哭而不啞,這皆是心使氣之驗.凡物壯極而老,盛極而衰,這是不能合同於道,不能合同於道所以才會早衰早亡.

    在這段經文中老子將嬰兒所處狀態看作是心使氣的狀態,嬰兒沒有對於外物的慾望,凡情志思維都由心內自由發生,沒有絲毫的物慾情慾,所以才有了以下的特性: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摶。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老子認為這些表現就是心使氣的特性。心使氣不要作任何玄虛深奧的解讀,它的意義就嬰兒表現出來的這些特性即蜂蠍毒蛇不蟄咬他,惡鳥猛獸不捕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頭卻攥得很緊,不知道男女之合而小生殖器卻時常勃起.這是精氣充沛到極點的緣故;他終日號哭但嗓子不會變啞,這是真氣和諧到極點的緣故.

    這段文字常會被後世道家用做主張長生求仙的理論基礎.而事實上,物壯則老不僅指的是生命生壯老已的自然迴圈,也指示朝代的盛衰更迭.從古至今,王朝更替,盛衰迴圈,無數政治家的努力,都沒有能使天下太平清靜,也都是他們不能合同於道,不能無為的緣故.

  • 3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兒童《老子》的文化內涵:人要有“赤子”兒童般的原始科學社會道德心態,“心使氣曰強” ,才能強大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兒童的文化內涵是什麼?就是: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童強則國家強……。中國古代也有一個說兒童文化內涵的書,那就是《老子》(《道德經》),長期以來,人們把其解釋的越來越複雜。其實《老子》的文化內涵與兒童文化內涵一樣,很簡單:老子,就是老兒子、童子、道德的意思。

    《老子》第五十五章就是說龍(五)的傳人傳的人類兒童時節原始科學社會《老子》文化、龍的中心思想:“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心使氣曰強”。

    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老子》(《道德經》內“含道德的深厚,好比赤子、兒童……其交換血液的心態,使氧氣自由吸入,不受頭腦意志控制,才能使身體健康強壯強大。我們每一個成人在道德上,即在健康心臟交流血液、市場交換、投票(道字意)選人定事時,要像兒童那樣,童言(心)無忌,反映和吸收不同意見(氧氣),不受長官意志干涉,自己能否健壯、發財、當選都無所謂(德字意),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使人和集體強健強大。

    這就是《老子》兒童的偉大而平常之處。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

    願天下兒童身體健壯,節日快樂!

    願天下成年人童心不減,返老還童,強健快樂!

    附畫:作者梁永豐

  • 4 # 熱帶雨林的午後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這是《道德經》五十五章中的一段話。

    道德經的“和”,整體上去理解,它是指道體生出萬物,萬物來自道體,所以萬物都是同源同體的,形成了相互容納、相互協調的關係。萬事萬物的母體——道,把他們聯絡在一起,是事物“和”的根據。這個觀點和辯證法的基本觀點,事物是普遍聯絡的觀點是完全一致的。

    所以“和”就是指事物普遍聯絡的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這個和就是道的體現。

    “知和”,也就是懂得事物的這種整體性、系統性、協同性。

    瞭解和把握這個“和”,就是達到了“常”。這個“常”,當然是順道而行,與“道”偕行的意思。

    進一步,“知常”,就是明白“道”本身的性質規律,那就深入到對道的本質的瞭解,對於人來說,“知常”就是懂得道、遵循道,達到自覺認識、堅持遵道而行。

    “知常”,是老子申明在人心裡,要達到自覺知“道”,而不是對“道”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達到這個層面,就是“明”,不僅懂得面對的事物的現象,也懂了道本身。世界就像把一切都呈現在Sunny下一樣,一目瞭然。人心,這時就直達道體,真正懂得了萬事萬物的由來和變化規律。

    “知和”、“知常”是《道德經》的認識論的基礎。我們應用注意,僅僅把“和”理解為事物的和諧是不夠的。“和”中也包含者差異性、對立性、甚至對抗性。這些統一、對立的關係,在老子的眼裡,都是道體的體現,對此,我們不值得那麼偏激地區分、有所好惡地取捨。老子的眼光,就是看透世界的眼光,他始終引導人們的眼光和思維,不要停留在那些表面的東西上。向道看吧,那裡才孕育著我們所要達到的一切。

    這些是理解“心使氣”的前提。

    對“心使氣”的解釋,有兩種在文字上恰好不同的理解。

    一種解:

    “心使氣”,這個心,就是體現道的規律和性質的心。前面的話說的很清楚,這個心,是“知和”、“知常”的得道之心。

    “氣”,則是指情緒和身體運化的氣機,是陰陽和合形成之氣。

    所謂“強”,是一種控制感,是對環境能夠適應和可以支配、隨化的情況。

    “心使氣”,就是“知和”、“知常”的體道之心,支配情緒和氣機,人就會感到強大有力量,能夠應對、支配、隨化於面對的事物和環境。

    這種理解,是基於把“益生”解為有利於生,“祥”解為吉祥之祥,“強”解作“自勝者強”的“強”。

    儘管在別人那裡也得出“心使氣則強”的道理,但是老子教導我們的,是此心為道心,道心真正使人強大。一個不明、不智、懵懵懂懂的人心,是無益於人的強大的。即使做到了用心思考、專注不移,但不知和、知常,照樣不能算強。這是老子的深刻之處。

    這種解釋有其根據。比如,《淮南子·道應訓》引老子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是故用其光,復歸其明也。” 《文子·下德篇》曰:“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是謂玄同;用其光,復歸其明。”

    然而,主流的解釋卻不是這樣。另一種解:

    大部分《道德經》的解釋,對於“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基本是一致的。

    接下來,對主要文字的解釋剛好和上面的解釋相反。認為,“益生”是指利用外物想要養身,鼓動心念和慾望增強身體,這樣做是不好的,“祥”的意思是“妖”,是“不吉祥”,是離開正道的邪氣。唐玄宗疏:“營生於分外,殊不知分外求益,然於滋多,則求益生過分,是兇祥也。”就是利用各種手段過分求養,會導致災難。王弼注:“生不可益,益之則夭。”

    “心使氣則強”,這裡的“心”,是慾念的意思,“氣”仍可以認為是指陰陽和合形成的情緒和身體運化氣機。“強”是指“”“強梁不得其死”的“強”,即離開了自然狀態的剛強,這是要招致衰亡的。唐玄宗疏:“夫用心使氣,矜其強壯者,自致衰老,謂之不道。道貴柔弱,今恃強壯,既與道不同,故勸令早已。”《莊子·人間世》曰:“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莊子·德充符篇》也是反對“益生”的:“常因自然而不益生。”

    所以,這句話得出的結論是,鼓動心念和慾望增強身體和養生,會導致衰亡。心使氣,是離開道體導向不自然的剛強,剛強是背道的狀態,不可能保持生機。道貴柔弱,不可恃強,心念必須守道,心與氣保持自然之道,方能養生利身。

    面對這兩種不同的解釋,我們可以看到,其實他們也可算是殊途同歸的。因為它們最後強調的結論,都是指明,養生要順其自然,玄同、復歸,守道而行,心都應當是合道之心,氣也應當是自然之正氣。對於“強”字,從正面理解,得道則精神強大,從反面理解,心念離開正道和背反自然,都會導致衰亡——即養生保身的反面。這兩種解釋可以看做是各從正反兩面比較一致地論述了養生之道。

    所以,“心使氣”,一方面是說用道心支配自然氣機,一方面是說不能用慾念和妄心干擾自然之氣離開自然而然的合乎道性的狀態,否則都不是養生保身。

  • 5 # 平凡2850

    直接說答案

    這句話中“心使氣”的意思是:以離天妄人之心役使造化之氣。

    中國文化認為,道生太極沖虛之氣,沖虛之氣離析而為陰陽二氣,以沖虛之氣和之而生萬事萬物萬千造化。

    聖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莫不合道而為,以天之道御氣以治身、治家、治國、治天下。

    《莊子·內篇·人世間》: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非以心使氣,以氣使氣耳,人如何以氣使氣?

    黃帝說,讓人恬淡虛無;老子說,讓人心善淵;莊子說,讓人心齋。

    “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

    王夫之說 :“氣自精和,使之剛燥。”

    心齋者,不自立德以為德,不立得為德則為善行,善行無轍跡,無跡則和。

    如此,陰陽歸於一,陰陽歸於一則“精”。

    如此,則無“心使氣”之患。

  • 6 # 當年青山

    “心使氣”出自《老子》五十五章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譯文:認識淳和的道理叫做“常”,知曉“常”的叫做“明”。貪生縱慾就會遭殃,慾念主使精氣就叫做逞強。事物過於壯盛了就會變衰老,這就叫不合於“道”,不遵守常道就會很快地死亡。

    《道德經》開篇即說“可道,非常道”(可以說出來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而此篇說“不道早已”(不遵守永恆的‘道’的規律行事,就會早亡)。所以老子碎碎念,講道說理就是要世人“尊道而行”。

    那麼何謂“道”?此篇說“縱慾,過盛”是不合乎道的。所以“道”就是要“收斂自己的過多的慾望,凡是不要過於圓滿,盛大”

    。因為“物壯則老”,換句話說就是“知足常樂”

    老子在文中,用小孩作比喻。小孩的特性是天真,自然,卻是毒蟲不螫他,猛獸不傷害他,兇惡的鳥不搏擊他。小孩不懂男女交合之事,所以精氣充沛。呼籲人們向孩童學習。孩童象徵著樸素的自然,事物最初的樣子和無慾無求的心性。

    認為,過多的慾望會導致精氣過渡的耗散,事物由盛轉衰。所以應該守得一顆嬰孩般的“初心”,才能“不枯竭”。

    這裡有兩層含義:一,指“身體”:男女之慾不可過,房事過多耗散腎精,導致腎虛早衰。此乃中醫養生之道;二,指“生活”:人過得不快樂就是過渡的追求過多的慾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雞用哪款手機好,效能要好,幀率追求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