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大不了解救下來送還給甄家,可惜甄家已經破落,甄舉人出家,甄夫人在孃家苦挨,這樣的家庭養活一個英蓮,長相出眾估計也是被封家拿出去聯姻,左不過一個土財主。

  • 2 # 終未成橘

    首先這個假設就不成立。甄英蓮就是真應憐,她和僥倖的嬌杏一正一反就是曹公為了演繹造化弄人而設計的角色。香菱由小姐變成了妾,其實同丫鬟差不多,嬌杏由丫鬟變成了小姐。如果賈雨村判斷葫蘆案的時候,還事實以真相。那麼就不會有後面的香菱了,而且同賈家(同故事主角們)也很難發生交集。如果賈雨村秉公辦理,先不講他老人家如之何,單說英蓮回到甄府。彼時甄府已經沒落,甄士隱已經出家。英蓮回去也不再是小姐命,很可能仍然是奴才命,不比給薛老大做妾。想那薛蟠既然不正經,在香菱身上花費的精力就不會多。以薛蟠的秉性,少管香菱還好一點!香菱跟著寶釵,並不幹粗活兒。薛家有同喜、同貴,連貼身伺候寶釵的還有鶯兒。香菱不要太幸福!還可以追求精神消遣,同瀟湘妃子學作詩,何樂而不為?香菱真正倒黴是遇到了夏金桂。薛蟠如果娶任何一個省心的正妻,香菱都不再是悲劇。

  • 3 # 邊城老黑

    不論賈雨村是否忘恩負義,也無法改變甄英蓮的命運。賈雨村候補應天府審理葫蘆案時,馮淵已經死了,甄英蓮實已落入薛霸王的魔掌且已隨著薛家在進京的路上。賈雨村是靠誰才補了應天府的空缺?賈府和王子騰在賈雨村審理葫蘆案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賈雨村如果舍官救香菱,別說救不了,可能還會將自己的性命也搭進去。況且,葫蘆案審理結束時,香菱雖只十三歲,但也未必願意離開薛家。這個問題,可以參考夏金桂欺負秋菱之文分析。

  • 4 # 小草青青887

    假設賈雨村產生憐憫之心,解救了英蓮,為了答謝她父親的慷慨資助之恩,把她收為義女,在幫她在官場找一個好人家,憑香菱(英蓮後來改的名字)的性格,前程也是不錯的,說不定會像賈探春一樣做個王妃呢。原因是:

    1.有刻苦勤奮的品質

    香菱在學詩時,非常刻苦,連做夢都在學詩,具有高度的學習熱情,積極努力,當黛玉指出不足時,她還繼續很用心地埋頭苦學,最後終於成功地寫成“博得嫦娥應自問,緣何不使久團圓。”的新巧而有意趣的詩。

    2、有溫柔安靜性格

    香菱不僅模樣好,其為人行事比別的女孩溫柔安靜,薛寶釵的性格溫柔安靜,香菱她倆合得來,薛姨媽和香菱也合得來,姐妹們都喜歡她,連寶玉也喜歡她。鳳姐誇她“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她”。具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脂硯齋批註“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就憑這些,她應該有一個良好的結局。

    可是賈雨村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政客,城府極深,他不甘心久居人下,“玉在匵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等待機會以追求功名利祿,“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就赤裸裸地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早日飛黃騰達。借香菱一案巴結四大家族,從而達到他的政治目的。像這樣心狠手辣的人,怎麼會拯救英蓮。

  • 5 # 亮月半

    賈雨村不忘恩負義,是在斷案知英蓮是恩人女兒,秉公執法的態度,把英蓮被拐子拐,被養大的身份確認,是紳士甄士隱良家之女。英蓮是有家之人,是被偷賣的,斷其有自由身的權利。然英蓮已被薛蟠買去成了他的女人,女人從一而終。賈雨村雖為官員,有斷是非,公正之權,也要詢問英蓮意見。英蓮同意離開薛蟠回家鄉還是留在薛家,還是留在其家知其母在而探母,還是母探,由英蓮決定。從封建社會對女人的規範,英蓮不會離開薛蟠,認母會發生。賈雨村忘恩與不忘恩,英蓮後期性格表現她的命運已註定了,不會再開始新人生,成為薛蟠女人已是她的人生。

  • 6 # 蘇小妮

    作者安排甄英蓮這樣一個人物,從一開始就設定了人物的走向,她是真應憐,她的命運可憐可嘆,她的結局不會好,她的判詞是“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如果賈雨村救了甄英蓮,那麼,賈雨村也就不是賈雨村,甄英蓮也就不是甄英蓮了。

    要知道《紅樓夢》是小書,不是歷史,也不是傳記,小說的人物結構是作者巧妙的安排,是有意而為之,她的命運不可能去改,如果按照題主的說法去改,賈雨村也改了,甄英蓮也改了,或者其他人也跟著改,那《紅樓夢》也就不叫《紅樓夢》了,《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經典,讓那麼多人痴謎,當然也跟作者早就設定好的人物結局有關係。

  • 7 # 藍本動漫

    誰說賈雨村忘恩負義了,反而是他把英蓮往『好處』推舉,令她有個更加好的出處。

    如果還不明白的話,那是沒有真正看懂原著內涵秘密吧?

    英蓮自有己任的命運之神,需要另外安排『內務』的傳統規矩,其絕不悲也不哀,反而是一切順利的內務事兒,明顯是在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

    意即所有活在紅樓夢中之人,並非後世不為人知的秘密,那麼簡單粗暴的瞎猜一場!

  • 8 # 木棉2007244

    根本不會有如果,首先賈雨村就是賈雨村,照他的性格為人不可能為了一個小姑娘去得罪賈家。其次是即使他不忘恩負義,其實他依然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結局,所以香菱最後的結局和他是否忘恩負義沒有直接關係。

  • 9 # 文狼說名著

    賈雨村若有感恩圖報的心,完全可以透過林如海的關係,將香菱從薛蟠手裡贖出來。當時賈雨村是市長,有這個經濟能力。

    林如海可以給賈政寫信,讓賈政跟薛蟠說。想必,看在賈政的面子上,薛蟠也不敢違拗。何況,在斷案上,賈雨村變相地救了薛蟠。否則,公事公辦,薛蟠即使不被砍頭也要在監獄裡關上十年八年。

    如此一來,既不得罪賈家,又能讓賈政更加看重他。誰不願結交一個重情重義的朋友?

    可惜,賈雨村是個白眼狼。在甄士隱的女兒最需要救助的時候,他冷眼旁觀,讓人看到了人性中冷酷無情的一面。

  • 10 # 棲鴻看紅樓

    賈雨村幾乎是《紅樓夢》中忘恩負義的代表。他不僅對甄士隱一家忘恩負義,並且將來一定會對賈家有類似的行動,很可能會成為賈家敗落的重要因素。

    但是這裡有個邏輯問題。推測八十回之後雨村對賈家負恩,是根據他對甄家負恩。而有的讀者認為,“以賈雨村的處境,他並沒有挽救英蓮的能力,所以不算負恩。”

    表面看來,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在賈雨村第一次發達之後,路遇(不是專門尋找)嬌杏,他送給甄士隱的岳父二兩銀子、送給甄士隱的妻子兩封銀子、四匹錦緞、許多物事,可能已經超過當年饋贈的“五十兩白銀並兩套冬衣”價值,也算報答過了。

    至於英蓮,雨村知道她下落時,她已經被薛蟠帶著進京走了一年時間了。當然,這裡的一年時間,歷來是有疑議的。因為雨村從京中起身之時,薛家還沒到;雨村“擇日上升”到了應天府,第一件就是人命案,薛蟠打死馮淵後“只管帶了家眷走他的路”“也並非為此些些小事值得他一逃走的”,而馮家僕人“告了一年的狀”——薛家從金陵入京,路上竟走了一年!

    放下時間的謬誤不說,我們也可以知道,英蓮早已跟隨薛蟠進京。而以賈雨村一個地方官員的身份,不管是親自、還是派人,去京城向薛家索要婢妾,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倒不全因為薛家是雨村恩人賈政的親戚,更要緊的是當時奴婢制度的合法:薛家是出了錢的,也就是合法佔有香菱了。

    就像忠順王府的長史官敢於理直氣壯向賈府索要琪官蔣玉菡,不僅是因為忠順王比賈家位高權大,這長史的一句話也很關鍵:“一向好好的在府”(有的版本則是“原是奉旨由內園賜出,只從出來,好好在府裡住了不上半年”)。不管是哪個版本,都證明琪官是忠順王府的家伎,是有特殊技藝的奴僕,人身上依附於王府。換言之,琪官是人家忠順王府的,王府當然可以理直氣壯地到處找人。

    當初柺子把英蓮先賣給馮淵,“又偷賣與薛家,他意欲捲了兩家的銀子,再逃往他省”,是柺子造孽,而薛家出了銀子,就算是有了對英蓮的佔有權。就算是當場報官,也只能讓柺子退還一家的錢,而不可能讓英蓮恢復自由身。母女團聚,就更談不到了。

    賈雨村還有過一個假設:“這薛家縱比馮家富貴,想其為人,自然姬妾眾多,淫佚無度,未必及馮淵定情於一人者”。不過馮淵再定情於一人,也是“酷愛男風,最厭女子”,雖然“立誓再不交結男子,也再不娶第二人”,英蓮跟著他能夠得到幸福,仍未可知。何況馮淵已死一年,任何假設都只是假設了。

    雖然如此,賈雨村真的什麼也不能為英蓮做了嗎?

    英蓮在薛家處境悲慘,先是伺候薛姨媽做丫鬟,後來給薛蟠做妾,卻“過了沒半月,也看的馬棚風一般了”,再遇到夏金桂,更是百般受折磨。到八十回終了,她險些被賣,終於留下,卻是留給寶釵“使喚”,又成了丫鬟。

    之所以任人擺佈、任人輕慢、任人折辱,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英蓮出身沒有來歷。一個幾兩銀子買來的女孩子,除了寶玉這樣憐香惜玉之人,誰又會尊敬你?

    但是,英蓮並不是沒有來歷。他的父親甄士隱是“一家鄉宦”“家中雖不甚富貴,然本地便也推他為望族了”,是書香官宦之門,雖然比不上賈薛王史四大家,肯定比襲人家強得多,至少也是邢家之類的門第了。

    邢岫煙家貧寒,到“貸房居住”的地步,但仍然是姑娘小姐的身份,可以嫁給薛蝌為妻。而甄家別說原來,就是被火“燒成一片瓦礫場”之後,也還有“田莊”可以安身;就是“折變”了田莊,還帶著銀子投靠岳父封肅“薄置些須房地,為後日衣食之計”。即使窮到衣食不周、父親棄家而去,母親身邊也還有“兩個舊日的丫鬟服侍”。這樣人家的小姐,再窮也還是小姐的身份。

    英蓮忽妾忽婢,主要就是缺少了孃家給予的小姐身份。不是缺少,而是不知道。母親不知道她,她也不知道父母。其中唯一知道的,就是賈雨村。

    如果賈雨村不是一味惦記著討好權貴,而且在“賈政並京營節度使王子騰”的“書信二封”之外,再給薛家、甄家傳一個信,結果會怎麼樣?

    英蓮的母親甄氏,聽說女兒的訊息,肯定會想法子去尋找。當然地位懸殊,不是上門就能要回人來。像襲人家的情況,“賣倒的是死契,明仗著賈宅是慈善寬厚之家,不過求一求,只怕身價銀一併賞了,還是有的事呢”,也不可以複製在英蓮身上。因為襲人母兄做此打算,還不知道襲人與寶玉的關係。

    英蓮卻是“擺酒請客的費事,明堂正道的與他作了妾”。一旦成為侍妾、屋裡人,就不是那麼容易出來的了。就是在擺酒之前,薛蟠百般覬覦,僅僅是因為薛姨媽的阻攔才“不能到手”,也不可能讓遠道而來的鄉宦家的寡婦把英蓮(這時候叫香菱了)帶走。

    但是至少,在薛家人心中英蓮的地位會略有不同。賈母說寶玉的擇偶條件“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好”“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兒性格難得好的”,這個標準放到香菱身上,也是符合的。而薛家也不是嫌貧愛富,從後文選擇岫煙為侄媳就可以看出來。

    當然,在初進京的時候,薛家還很富貴,薛蟠也年輕,雖然放縱,仍未使母親完全絕望。這時的薛姨媽想必會希望兒子娶個條件更好的妻子,香菱這個落魄鄉宦的女兒,又是父死母貧,肯定不夠標準。

    即使如此,薛家也會比較尊重香菱,至少給予“姨娘”的待遇,而不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愛之則妾、厭之則婢、隨時可以“叫人人牙子來賣幾兩銀子”的下賤婢女了。而封氏娘子,也可以在有機會的時候,與女兒見幾次面,說一說離別之苦。香菱即使不能免於被打罵,也至少可以揹著人向母親哭訴一番,可以得到母親的安慰。

    當初的賈雨村,曾向封氏娘子承諾,“自使番役務必採訪回來”,"讓她好生養贍,以待尋訪女兒下落”。等到真的遇到英蓮了,又處於那樣困窘的境地,他卻完全忘記了當初的承諾,沒有為昔日恩人之女,進行半分幫助。這個人是否忘恩負義,也就昭然若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芍藥怎麼種植成活率才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