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大育小

    孩子告訴我沒有手機玩就不想讀書了,怎麼辦?我會肯定的告訴他,可以的,你回家來仍然沒有手機玩,上學是你的事情,然後你該做事了,不勞動怎麼會有飯吃呢?

    拿學習威脅家長達到各種條件,然後最後各種條件滿足了,家長也沒拿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孩子成績一塌糊塗,家長又各種操碎了心,孩子沒有任何擔當,養這樣的孩子到底是有何意義呢?

    孩子為何會生出這樣的想法呢?

    1.父母的各種包辦代替,從來沒有讓孩子承擔過,特別是在學習上,逼著孩子學,逼著孩子做作業,所以給孩子一種誤解,學習不是我的事情,好像是我在替媽媽完成任務,所以學的苦大仇深

    2.過度的溺愛,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通常用這樣的手段能夠達成目的,那麼我何樂而不為呢?

    3.經常和孩子拿好好學習交換其它的條件,屢試不爽,每次都成功

    4.一提不學習了,家長往往過度的反應,緊張的不行,然後開始想盡辦法的去克服,所以……

    孩子說沒有手機不想讀書了,作為家長,你要怎麼辦?

    先涼拌著唄,然後細細的敲敲你的內心,為何發展到今天這樣了,這個養育孩子,教育孩子的過程,你做了哪些不良動作,導致今天的結果的。

    首先:我認為家長要跟孩子界定清楚一件事:學習到底是誰的事情?學習是孩子的任務,最起碼在當下的階段,家長的任務是什麼?家長對孩子作業,讀書這件事起什麼作用?

    作為家長,有養育孩子成年和監護的義務,包括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輔助,監督孩子完成義務教育等等,作業是家長盡責的義務之一。

    其次:我欣賞從古至今的一些大家族旺盛的家規:每個人都承擔責任,從孩子懂事起,就必須出力:學習,家族等,一句話,不勞作沒有資格吃飯,不養懶人。這個也是一個家族能夠傳承下去的原因。

    過度溺愛,孩子不承擔,自然推脫和講條件。從現在開始讓孩子分擔家裡的一些事情,例如: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開始有付出。

    再次:停止和孩子的一切以學習為目的的交換行為,分清獎勵和交換的行為,這樣和孩子劃清楚以後,堅持原則,沒有了可能孩子自然就不會做這樣的一個行為。

    當然:最重要的是無論孩子讀不讀書都絕對不提供手機,如果孩子大了,要回來,可以,那麼就自己勞動養活自己,嚐嚐苦,才會努力的學習。

    總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表情。不要因為孩子的一句話就過激的反應,學會保持平靜,堅持原則,劃清責任和界限,讓孩子自己去承擔後果,自然就會有改善。不說教,不交換,也不退讓。

  • 2 # 高師初中數學提升課堂

    遇到這樣問題,很多家長都屈服於孩子,感覺不要小題大做,小孩只是玩玩手機,玩玩遊戲,就當他閒暇休息。

    真的如此?真的是小題大做嗎?我們來分析這件事的性質,“不給手機玩,不上學”這明明是威脅嗎?你給他玩,不就是妥協了嗎?屈服了嗎?那下次他再要求什麼,你再妥協,長此下去,他的無理要求你都會一一滿足嗎?神童

    張炘煬要求父母在北京買房之事,如果是你,你真的去做嗎?當有一天你砸鍋賣鐵也滿足不了孩子慾望的時候你怎麼辦?

    現實中往往很多家長不在意這些小事,孩子的一次次無理取鬧的要求,總感覺小事,他還沒有長大,等長大懂事就明白,不會了。真的嗎?中國每年有多少年輕人因啃老和父母大鬧的,有部分人甚至還喪盡天良,對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父母拳腳相加,而這些就是源於父母對孩子不當行為的妥協,屈服。

    有人就會講,你太誇張了,不就是給他玩玩手機,沒必要就這事誇大吧!上升如此高度。好的,我們就說近的,近幾年手機上網,玩的花樣百出,每年夏天很多出門打工的家長都要把小孩接到身邊,由於家長忙於上班,小孩又沒有玩的,這樣就把手機給小孩玩,這樣就出現了小孩看直播,花光父母銀行卡情況出現,還有小孩被微信裡的人花言巧語騙得離家出走。這類情況多如牛毛,原因在哪裡—手機。

    再說剛才我們分析了這不是手機問題,是孩子威脅父母,這個事情本質就有問題,再看看上面手機給孩子玩也會有問題。哪家長遇到這樣問題怎麼辦?

    首先直接給孩子說不!你拿讀書威脅父母,不可能,然後你再問他,是不是不去讀書,他肯定要說是,很簡單,拉著他到學校。 “我們去給老師講你自願不讀書了,同時也到派出所去備案,為什麼呢?義務教育!不送你讀書是我們違法,備案說明你自己要求放棄,就和我們父母沒有關係了,同時備案後,由於你不讀書,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在供你。需要你自己明天出去打工,你掙多少錢花多少錢,在家裡住,不要你花錢,但吃飯,你每個月拿到工資要交伙食費。” 小孩聽到這裡心裡肯定害怕了,但嘴裡還犟著回答你“好啊”,你馬上拉著他的手出門,他肯定要死死攥著你的手。這時候就需要你把控了,對於已經傻眼的孩子,你可以用平緩語氣給他講訴,他這個行為錯誤在哪裡,讓他知道怎麼改正。

    對於嘴裡還死犟的孩子!必須強硬,當你再次表達你的態度行為後,他百分百哭著求你,這個時候你才引導他,讓他說說他的錯誤在哪裡,說完後,叫他寫保證書。

    至於怎麼讓孩子使用手機這個問題,就需要在父母的監督管理下讓孩子使用,引導他們如何看待網路,什麼情況下可以玩手機遊戲,要讓孩子使用手機過程在父母的管控下!不能強制孩子不用,因為孩子都有好奇心,你越不讓,他越要去做,這樣就會出現偏離讓孩子成長的方向,也會付出代價!

    家長們,孩子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要分析!關注!只有這樣,才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 3 # 育兒師紅姐

    首先告訴家長們一個習慣養成規律:堅持一種行為一個月可以培養成一個習慣!

    知道了,我想接下來大家就知道怎麼培養孩子了吧?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才能真正的成為棟樑之材。

    孩子告訴你說,不玩手機就不想學習,說明他喜歡玩手機。那麼,我們做家長的該如何處理呢?

    我認為,可以讓孩子玩。不過要把這個作為對他完成每天學習任務的一種獎勵。同時限定時間。

    可以和他一起制定每天的學習計劃,如果他按時保質的完成了,那麼就可以給他玩十幾二十分鐘!寓教於樂麼!

    也可以給他買個平板電腦,讓他玩平板電腦。因為手機螢幕畢竟太小,時間長了對孩子視力不好!

    當然,有的家長主張完全不讓玩。這個我倒覺得不用因噎廢食。因為我們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很多最新的知識都是從手機來的。讓孩子接觸接觸最新的知識,也未必就全是壞事!

    所以,我的建議是,把玩手機作為對他完成學習任務的獎勵,同時嚴格限制時間。

  • 4 # 月光瀲灩瀾飛

    走出手機的世界,才能欣賞到更美的世界。

    沒有手機就不想讀書,從表面看,是一個孩子玩手機成癮的問題,事實上,這是家長從小對孩子的教養不當而引起的問題集中爆發。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在網路世界呢?歸根結底是因為現實世界裡受到的關注太少了,想逃避現實。而當孩子玩遊戲時,玩的好的時候,遊戲會誇讚玩家;玩的不好的時候,也會鼓勵下一次一定能贏,刷手機時更不會有人在旁邊嘮嘮叨叨,這些不是家長能做到的。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增加與孩子之間的親密互動,提高親密度。當孩子在生活中得到了足夠的關愛,就不會去網路世界尋找寄託。

    漢語中有一個詞叫捨得,顧名思義,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到必須捨棄些什麼,也就是願意付出。而現在的孩子得到東西都太容易了,家長都是有求必應,並沒有要求他們去捨棄什麼,孩子也不會拿自己的努力去做交換,他也因此喪失了努力和上進的動力。因為他發現,他不努力也能得到。

    能影響孩子的,從來是父母的處理態度。

    1.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伴是最好的解藥。

    2.建立專屬的手機時間。 孩子越是被限制反而越容易沉迷於手機。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適使用手機的時間,讓孩子多一扇看世界的窗戶。

    3.家長以身作則。家長以身作則,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時間可以帶著孩子讀書,旅遊,運動。糾正一個行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可以被接受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

    改變一個行為比建立一個行為辛苦十倍,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 5 # 笑狼生

    孩子說沒有手機就不學習了?

    首先要明確:

    做為家長的你,是怎麼想的?

    是否想孩子學習?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是否學習無關重要。

    那麼繼續給他玩手機,就是順其自然的選擇。

    如果家長認為給孩子學習非常重要。

    那麼我們繼續說出我們的解決辦法和建議。

    第一,對症下藥,重症需用猛藥。

    既然孩子已經說出了沒有手機就不學習了這樣的話。

    那麼首先我們可以肯定,這是重症。

    沉迷手機的重症。

    第二,休克療法,甚至包括嚴厲體罰都是猛藥。

    可以非常明確的一點,針對於類似的重症,靠溫情的說教是沒有意義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孩子能夠突然醒悟,也是完全不現實的。

    所以,重症要下猛藥。

    休克療法的內容包括:

    斷掉家中所有網路;

    打10086,打10000,告知客服停止電話卡的網路服務。

    任何人都不會喜歡一部無法上網的手機,那樣的手機將變成磚頭。

    現在很多手機都加入了青少年模式;

    比如華為手機可以透過限制螢幕時間的方式,限制孩子對手機的使用。

    如果休克療法無法起到作用,

    那麼嚴厲的體罰也是需要的。

    留出足夠的時間,

    讓孩子去哭,

    讓孩子去鬧。

    一天不夠兩天,兩天不夠三天,三天不夠一週。

    一般情況下,我們非常反對體罰孩子。

    但是話又說回來,非常時期,當用非常之法。

  • 6 # 雪落無聲HN

    對於此問題我的答案是:父母立場堅定,孩子慢慢會好。

    那是發生在孩子上初二時的事情了。雖然已經過去三年多的時間,卻依然記憶猶新。

    孩子上初二時的國慶節假期,孩子姑姑家的兒子,在本市上職高的侄兒來家裡玩了幾天。

    那幾天,明顯感覺到孩子被他表哥影響了。因因為剛剛初中畢業上職高的侄兒,國慶節基本上沒有多少作業。而侄兒來我們家時,除了一套換洗衣服,就是一部某名牌手機了。

    那些天,侄兒一天到晚除了吃飯以外,眼睛幾乎不離開手機。好像手機就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他電視和電腦都不感興趣, 和我們基本上也沒有什麼交流。聽孩子說晚上,侄兒晚上很晚才休息。(他們晚上睡在一起。)

    而孩子正在上初二,是本市初中階段課程最多(共八門課程)、最辛苦的時光。國慶節假期孩子各科都有作業,加上生物地理要參加會考,試卷和習題尤其多。

    感覺第一天還好,我孩子還在儘量努力做著作業。開始時沒有注意到,後面我發現孩子做作業時,侄兒很認真地在房間裡玩著手機,還時不時發出笑聲。

    到了第二天以及後面幾天,我明顯感覺到孩子被表哥影響了。做作業不安心了,後面甚至不想做作業了。無奈,我只好客氣地小心翼翼地把侄兒請到客廳來,以讓孩子安心做作業。可是後面發現效果還是不好:孩子沒有心思做作業,也想玩手機。這在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感覺到了事情比較嚴重了,後來跟侄兒聊天中說到:建議他做做其他事情,比如看看書啊,有時間也可以和我們打打球下下棋什麼的。

    就在那之後,我孩子在學習方面和生活習慣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學習成績也看著慢慢下降了。並開始跟我們試探著提出來有時候溝通不方便,要買手機。尤其是在初二快結束時表現得更為突出。成績幾乎一落千丈。讓人擔憂的是:這樣的狀態怎麼上高中啊?

    說了這麼多貌似是題外話,其實也是看到手機對侄兒的影響非常大 。侄兒上初中時就喜歡玩手機,中考成績非常非常一般。

    回到題主的問題,孩子說沒有手機玩就不想讀書了。建議父母或其它監督人的態度要堅決一些:書肯定要繼續讀。中小學學生階段,手機最好不玩,即使在家,也應該 有個時間觀念,適可而止。

    當時對孩子提出的買手機的事情,我和孩子爸爸堅決不同意。因為我們覺得需要查詢學習資料或用於學習方面操作其他程式,電腦基本上都可以決絕了。實在需要用手機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使用我們手機。

    記得那時為此事,我們和孩子進行了多次耐心溝通和引導,態度很堅決。還好,孩子最終沒有糾結要買手機。學習方面也收心了,並在初三一年中不斷努力拼搏,進入了自己心儀的高中學校。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為人父母的我們,需要在孩子自控力不夠時,對自己的要求不夠高時多方面引導,多給予理解和幫助。最關鍵的是我們自己以身作則,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們。

    相信問題中的提到的孩子也一定會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傅雷家書1960年摘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