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閩記茶業
-
2 # 滴水之悟
有三種說法:
一種是靖難之變,也是主流認同的說法。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因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文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1400年4月6日(明建文帝二年農曆三十日)始,雙方几十萬大軍在滹沱河沿岸進行了長達一年之久的“拉鋸式”爭奪戰,最後燕王朱棣獲勝,明朝庭軍部都督被擒,主帥耿炳文逃入正定閉門固守。建文帝又令李景隆為大將軍,率兵50萬攻打燕王,欲挽敗局。
因將士多屬臨時拼湊,號令不一,指揮不靈,李景隆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拖得朱棣無法揮師南下。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朱棣得知朝廷的主力部隊大多集中在山東主戰場,而南京城防空虛,於是當機立斷,決定親率精銳,直搗南京,並很快便攻下了南京,建文帝赴火而死(也有的說他趁亂逃走,不知所蹤)。
1403年朱棣登帝位,改號永樂,後又遷都北京,是為明成祖。有人說,歷史上稱此事為“靖難之變”,民間則俗稱為“燕王掃北”。
第二種是燕王掃碑說。
於是有人提出了“掃碑”的解釋,認為燕王打著“清君側”旗號,去南京“殺奸臣以祭掃皇祖之碑”。由於“北”、“碑”同音,長期以來以訛傳訛,便成了“燕王掃北”。然而民間常說的是“掃墓”,沒聽說過“掃碑”。墓可掃,碑如何掃?再說,建文帝即位後忙於打仗,未來及為其祖父立碑。現在南京孝陵四方城中高8.78米的“大明孝陵神聖功德碑”是朱棣於永樂三年(1405)所立,在此之前七年無碑可掃。
第三種,說法認為“燕王掃北”是指朱棣征討北方的蒙古部落。元朝失敗後退回北方,分裂成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分,對明朝威脅仍很大。1390年,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晉王分兵合擊,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兒不花。朱棣首先派出幾股哨兵四出偵查,摸清乃兒不花的確切位置,然後趁著大雪天氣,頂風冒雪,快速而進,當大軍出現在乃兒不花面前時,他竟然還在帳篷裡烤火。
朱棣第一次大規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獲全勝,讓朱元璋非常高興,賞賜寶鈔100萬錠,誇讚朱棣:掃清沙漠裡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等朱棣登基後,為平定北方,又五次率軍親征蒙古各部,並在第五次徵北迴程途中病死在榆木川,享年65歲。
主要影響:大批移民
元朝末年,由於兵亂蝗疫、天災人禍造成中原廣大地區民不聊生、非逃即亡。燕王掃北戰爭沿途經河北、河南、山東、皖北等地,遭到政府軍和人民群眾的反抗和阻擋,反覆拉鋸作戰。據(明史)記載:“燕軍在戰爭中搶掠屠殺甚為嚴重。在真正(今正定)、順德(今邢臺)、廣平、大名等大肆殺掠。在真定斬首三萬級”。白溝河一仗,燕王“乘風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經過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打下南京,當上了皇帝,隨之對忠於建文帝的官員、軍隊和反抗過他的百姓大肆報復,殺無遺類,致使冀魯豫等廣大地區人民又一次遭受屠鼓,加劇了這些地方的災難。中原一帶地方的許多人祖輩相傳,他們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民來到這裡的。說在明初燕王掃北,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百姓慘遭殺掠,逃亡殆盡。北方大地人煙荒蕪,十室九空。明朝政府就從人口密集的山西組織大批鄉民,在洪洞縣大槐樹下集結,發給憑照川資,強行遷往各地。所以,本地古來有“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的說法。民間傳說中的明初大批遷民與燕王掃北有關。從洪武兀年到永樂十五年,這種大規模的活動持續了長達五十年之久,明初的這項移民屯田振興農業的措施,對恢復和發展生產,繁榮經濟,鞏固明朝政府的封建政權是有積極意義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邯鄲之謎》
燕王掃北順德府
-
3 # 平安才俊
1992年版《孟村縣誌》雲:“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王即位,令軍北返報復鄉民。百人幸難逃一,屍橫遍野。俗稱‘燕王掃碑’(亦稱‘掃北’)。”《洪洞古大槐樹志》也有這樣的記載:民間盛傳,燕王發起“靖難”之師,打的旗號是要打到南京去掃祭南京城的功德碑,也就是皇族的祖宗碑,所以又稱之“靖難之役”為 “燕王掃碑”。
燕王居北京,建文帝居南京,燕王借清明到南京“掃碑”一說貌似有理。但是去偽存真,是對歷史應持的態度,如果似是而非、以訛傳訛,只能歪曲事實,無法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
一、燕王掃碑,該詞彙未出現在明史典籍以及民國之前的各種方誌中。
燕王掃碑,與 《明史·太祖本紀》和《明史紀事本末》所記的燕軍打到鳳陽府泗州時“燕王謁祖陵”和殺進南京後燕王先祭孝陵的事實貌似吻合,查無史據。
二、“掃碑”,遠不及“清君側”及“靖難”具備鼓動性和正義感,難以成為起兵的口號。
三、“掃碑”二字是因民間讀音混淆附會而出,不足為信。
在北京官話中,“碑”字讀音為陰平即一聲,而“北”字為上聲即三聲,這兩個字的讀音不可能混淆。唯獨在滄州東部的方言中,這兩個字均為三聲,語音無區別。
-
4 # 逗B的沙雕
正是因為有了燕王掃北,才有的日後的北京城。
燕王,指的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子,後來的明成祖朱棣。眾所周知,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最初定都並不是北京,而是南京。原本,朱棣同志是沒有資格當皇帝的,因為在清朝之前,中國的封建王朝對帝位的繼承,實行的是“立嫡不立庶、立長不立幼”的原則,朱棣既不是嫡出也不是長子,所以他最開始連當太子的想法都沒有。朱棣出生的時候,朱元璋跟陳友諒打得正熱鬧,都沒顧上看兒子一眼,就上場指揮打仗去了。朱棣直到七歲,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由於生在戰亂年代,自小兒也沒接受到什麼好的文化教育,倒是經常跟著叔叔大爺們打仗,所以朱棣在軍事上倒是頗有心得。
後來朱元璋得了天下,立自己的嫡長子朱標為太子,其他幾個皇子皆封王。可惜的是,朱標還沒來得及繼承皇位,就病故了。此時,原本應該在其他皇子中再選繼承人,而朱棣所顯示出的聰明才智和軍事才能可謂出眾,其實是個很好的人選。可是朱元璋實在是太喜愛自己的大兒子朱標,愛屋及烏,也十分疼愛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加上朱標的生母馬皇后不喜歡朱棣,因此並不想傳位給他,甚至不想傳給任何一位皇子,而是想隔代傳位,讓朱允炆做太子,以此來彌補朱標和安慰馬皇后。偏偏此時的朱棣在朝中還很有人緣,繼位的呼聲還挺高,這不但引來了其他皇子的嫉妒,更招致了馬皇后的極大反感,有心將其置之死地而後快。
為了給朱允炆掃清障礙,朱元璋和馬皇后想了個主意:就是實行藩王制。所謂藩王,就是給諸位皇子封地,然後讓他們去自己的地盤兒上當王爺,別在南京待著了。朱棣被封為燕王,封地就是現在的北京。聖旨一下,命令朱棣立刻出發去就藩。這明擺著就是在整朱棣,因為朱氏家族是安徽人,起家也在南方,而當時的北京(那會兒叫燕京)由於地處北方,又靠近內蒙,風沙很大,冬天也很冷,去往北京的道路也十分難走。不但自然條件惡劣,而且“治安”條件也不好,剛剛被趕出北京的元朝,殘存勢力退回蒙古,號稱北元,他們虎視中原,時刻想打回北京,所以那時的北京是個軍事要塞。派朱棣去這麼個地方,不是有意整他是什麼?
不僅如此,派給朱棣的兵馬還都是老弱病殘,這樣的部隊去鎮守咽喉重鎮,還要掃清北元,這無異於去送死呀!可是朱棣很聰明,他在出發之前,給每位士兵都發了十兩銀子,跟他們說這是安家費,因為此去燕地十分兇險,可能回不來。第二天集合之時,一水兒全成了青壯年士兵。朱棣身邊的謀士大惑不解,就問朱棣是怎麼回事。朱棣微微一笑說:你看派給咱們計程車兵,老的無力提刀槍,小的跨不上戰馬,別說打仗,能不能走到北京都難說。我給他們安家費,並告訴他們很可能會客死他鄉,他們的家人怎麼忍心讓老人、孩子去送死?必然以兄帶弟、子替其父。謀士很是佩服朱棣的才智。就這樣,朱棣帶著自己的兵馬,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北京。剛剛安頓下來,朱棣就讓士兵給家裡寫信,說這裡其實挺好。於是士兵的家眷陸續趕來,北京逐漸繁榮起來。
朱棣在此休養生息,厲兵秣馬,不但有效的阻擊了北元的進犯,還親自帶兵遠征蒙古,將元朝殘存勢力越趕越遠。北京的政治局勢也逐漸安定下來,朱棣的勢力越來越大。沒過多久,明太祖駕崩,朱允炆登基,年號建文。建文帝登基後,看到各個藩王擁兵自重,一旦有不臣之心,是極大的威脅。尤其是朱棣,不但勢力很大,而且還是自己的長輩,對自己這個皇帝並不買賬,於是與侍臣密議削藩。開始只是搞掉了幾個勢力不大的藩王,沒敢明目張膽的對朱棣下手。可是朱棣已經聽到了風聲,他的確對於侄子的上位頗感不滿,但還真沒有造反的心,沒想到對方竟然“先下手為強”了,自己也要想想對策了。
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忌日到了,按理說朱棣應該親自回南京去參加祭掃,可是這節骨眼兒自己要是去了,恐怕就回不來了。於是他派自己的三個兒子替自己回了南京。仨兒子一走,朱棣就後悔了:這不是把人質往人家手裡送嗎?沒想到朱允炆為了麻痺燕王,並沒有把這三位扣留,又給放回來了。朱棣一看:不怪我看不上你小子,原來你是個糊塗蛋哪?乾脆我反了你得了。可是此時起兵未免準備不足,你不是麻痺我嗎?我也麻痺你一下吧!於是朱棣想了個主意:裝瘋!他不但在自己家裡鬧,還到人多的地方去折騰,大夏天的披著個被子烤火。訊息傳到南京,朱允炆果然放鬆了警惕。朱棣藉此機會招兵買馬,終於打著“誅奸臣,清君側”的旗號起了兵。建文帝得知,趕集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陳兵於滹沱河,阻止燕王南下。雙方在河北、山西一帶打了一場長達一年的拉鋸戰,史稱“靖難之役”,民間稱之為“燕王掃北”。
最後朱棣戰勝,並攻入南京,朱允炆自焚,朱棣登上皇位,改年號為永樂。被“逼”上皇位的朱棣開始也住在南京皇宮,可是住了沒幾年,他看哪兒都不順眼,覺得什麼東西都是朱允炆用過的,身邊很多人也都像建文帝的人。而且自己早就適應了北京的風沙,體驗到了遠征蒙古的“樂趣”。沒有了這些,自己反而有些不習慣,不如還是回自己的大本營——北京吧!於是在永樂四年,朱棣下旨遷都,並要求以南京皇城為藍本,以自己的燕王府為基礎,在北京建造一座新的城池。永樂十八年,歷時十四年,耗費巨資打造的新城終於建成。
後來,經過了擴建、改造、拆毀,六百多年過去了,如今偌大的北京城只剩下故宮,和幾座殘存的城樓。但不管怎麼說,燕王掃北是北京城建設的起點,沒有這次事件,恐怕也就沒有現在的北京。
-
5 # 江山待故人
燕王掃北是藉助掃北之名離開他認為的虎狼之地,是一種避害的手段,若不掃北,在南京又處於權力邊緣,就不會有後來的皇帝;在北京遠離當時的政治中心南心,可以一心發展壯大自已,積蓄政治資本和力量。總之是一種待時而動的策略。
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紅樓夢》裡的那位王爺,也有朱棣之心,可沒有朱棣之舉,最後草草收場。看來,待時而動不失為一智者。
-
6 # Inscription奕銘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名朱棣,領重兵鎮守大都(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逝,根據傳嫡不傳長的傳統,朱元璋死後,其皇太孫(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即位後,與侍臣密謀削藩之策,企圖改封朱棣於南昌。燕王朱棣本來就對朱允文繼承皇位不滿,便以“誅奸臣,清君側”為藉口,起兵反抗。建文帝得知,便詔集山東、河南、山西三省兵將30萬人,自太行山以東,陳兵於滹沱河沿岸,企圖阻止燕王朱棣南下。
-
7 # 依舊論英雄
燕王掃北是中華民族抵禦外族入侵,保衛華夏國土的歷史壯舉,不論他得位的正統性,站在民族大義上,成祖也可稱得上千古一帝!
-
8 # 懷握瑜兮
首先看他的功勞:
第一,靖難之役奪取皇位雖然在傳統思想來說有篡位的說法,但是如果真的把明朝叫給建文帝估計明朝肯定要走向敗亡,因為地方藩亡勢力不是軟弱的建文能控制的。
其次,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邊境得到幾十年的安寧。
再次,遠征南安(就是現在的越南),奠定了明朝在東南亞的領導地位。
第四,派遣鄭和下西洋,雖然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但是客觀上促進了中國的文化傳播。
第五,組織編撰《永樂大典》,使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了將各類學科總集的典籍。是為中華文化之盛事。
永樂十年以後,為打擊北元蒙古殘部,緩解其對明朝的威脅,朱棣開始了北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北征的頻率越來越快。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時,病逝於榆木川,在位22年,終年65歲,葬於北京昌平天壽山下的長陵。
總的評價,朱棣是中國歷史上一代英主。
回覆列表
燕王掃北!遷都燕京!即天子守國門!都是朱棣這樣人傑的壯舉!他深深知道帝國的危機在什麼地方!他也明白其祖朱元璋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