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蘭麥兜

    這個不太好回答,我只能憑我第一感覺,孟鶴堂被高估了,趙偉洲被低估了,其實郭德綱的對口水平如果和馬志明比,他當然是高估了,就比如於謙的捧哏水平放在整個相聲歷史中,也算被低估了。

  • 2 # 對講機56879131

    說實話,姜昆之流都快有不食人間煙火了!而德雲社,熱鬧非凡,剛哥主持節目遊刃有餘,幽默打趣,妙語詼諧!眾弟子爭榮攜手,並肩和睦!一片向榮,向光而燦爛!

  • 3 # hxc12179548302

    猴二被低估了。應該叫侯二大師。郭德綱被高估嘞,他就是一個草根相聲演員,靠相聲吃飯的,觀眾就是他的衣食父母。。

  • 4 # 聞香識電影

    如果提到相聲,大家第一個可能想到的就是郭德綱和德雲社。

    沒錯,現在的德雲社在曲藝界可謂是如日中天,無人能撼其地位。郭德綱的相聲水平不可否認,無論是說、學、逗、唱,還是表演過程中的“墊話”、“瓢把兒”、“正活”、“底”,他都拿捏得當,把控現場氛圍和節奏也是挑不出絲毫缺點。然而,他的徒弟們卻並沒有網傳的那麼優秀,就拿張雲雷來舉例吧。

    其實粉上張雲雷的“德雲女孩”大多都是衝著他的顏值去,論起他的相聲水平可以說連岳雲鵬也不如,他比較擅長的反而是唱。張雲雷的“唱”涉及的曲目和型別在德雲社僅次於郭德綱,他從小就在郭德綱身邊耳濡目染學會了各種小曲小調,加上自身優厚的嗓音條件,被郭德綱調侃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若沒有堅實的基礎,恐怕郭德綱也不敢誇大其詞。說句實話,如果沒有張雲雷,現在誰又知道《探清水河》?又有幾個人能對《鎖麟囊》張口就來呢?

    不過,張雲雷也就擅長唱,相聲表演可要講究很多東西。最考驗一個相聲演員天賦的就是看他的臨場反應能力。從張雲雷現掛能力就看出了他的缺點,每次遇到觀眾在臺下刨活,他也只能尷尬的笑笑,很多時候還是九郎幫他圓過去的。至於貫口等其他技能,張雲雷在德雲社眾師兄弟內更算不上頂尖。張雲雷的相聲水平的確被有點高估了。

    現在輩分比較高的相聲演員基本都有自己輝煌的過去,即便如今的名聲有些臭大街,那也不能否認他的專業水平和對相聲所做出過的貢獻。我知道的有兩位相聲演員的水平被低估。

    1.高峰。

    高峰也是德雲社的成員,但他可不是郭德綱的徒弟,而是地位崇高的德雲社總教習,德雲社招收新學員,也必須要他點頭才可以。

    高峰的相聲猶如細火燉雞湯,不加佐料,平淡如水。你需要耐心和靈敏的五官才能品嚐出他的滋味。說實話,我覺得他是德雲社內功底最深的相聲演員,但又說不上他哪裡好。對高峰的印象是“一個長相似雷軍的中年油膩大叔”,但又不反感,感受到的全是親和力。

    高峰的相聲風格在整個德雲社獨樹一幟,顯得格格不入。在岳雲鵬等新一代演員創作“騷浪萌”等迎合娛樂口味的相聲風格時,高峰一直秉承著傳統藝術的傳揚,雖然看起來效果不明顯,但正如同他本人一樣,時間久了,大夥也就發現他獨有的魅力了。毫不誇張的說,在如今所有的中年相聲演員中,我只在他身上看到了老一輩藝術大師的風範。

    2.楊振華

    很多人對楊振華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金炳昶的名字在東北相聲界早已家喻戶曉。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他的名氣和實力甚至超過了馬季。

    馬季的相聲以歌頌型為主,而楊振華則主打諷刺效果,針砭時弊。他創作了許多經典的相聲作品《下棋》、《計劃生育》等。不過後來慢慢主流相聲壟斷了所有資源,楊振華的風頭就輸給了馬季,連中國相聲十大家之一的稱號都不曾入選,實在可惜。

    一家之言,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 5 # 泉語飛花

    相信大家都流漢燒腦非常努力,取得的成績卻不可能同一時間相同,但他們的付出應該尊重,不應該提這種傷人的問題!

  • 6 # 鑫翔不鏽鋼

    我是70年代生人,我跟郭德綱同齡,我是南方人,讀小學的時候,村部剛剛買了唯一的一臺黑白電視機,,看電視就像過年一樣熱鬧,但每當螢幕上出現兩個穿長袍馬褂的人在的吧的吧拌嘴的時候,小孩子就都跑開了。一直到讀了初中,看了84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才知道那是個有趣的節目,那玩意兒叫“相聲”,從此迷上了相聲,迷上了馬季趙炎,姜昆李文華,馮鞏牛群,笑林,師勝傑,侯耀文……那時候是錄音機播放卡式磁帶,聽了一遍又一遍,總能帶給我們一整天的快樂,可能那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段子手吧,那些包袱總能讓我們開懷大笑!2012年的時候無意間在一個音響店裡買了一張郭德綱相聲的碟,第一次聽老郭的相聲感覺笑料百出,也能讓我開心一下,美中不足的就是各種損於謙老師的,反反覆覆的損,有些過於成人用品,少兒不宜,但總體還是可以接受的。後來的新生代演員的相聲我也聽過,能記得上名字的不多,多是相互貶損各種賣萌耍寶,好像是跟從前的不一樣,但相聲畢竟是個新生的曲藝形式,也就100多年曆史,我們不必爭論何為正統何為非主流,讓它自然發展,不需要用條條框框束縛起來,個人認為,德雲社的那個叛徒說的相聲也是不錯的,我的在吐槽大會上聽到他說了一段,不錯能讓我們開懷大笑的相聲都算是好的,反之,不管怎麼耍寶撓癢癢的逗我,我都笑不出來的,不管你是什麼名角,都不能算是好相聲演員,個人看法!

  • 7 # 飛馳的荷蘭土豆

    岳雲鵬,張雲雷,孟鶴堂這幾個被高估了。他們是被老郭當明星一樣炒作捧紅的。姜昆,還有相聲新勢力得盧鑫玉浩,被低估了。

  • 8 # 美滋滋143846640

    到底什麼叫水平???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每個人欣賞的角度都不一樣,水平這東西不是你說高就高你說低就低的吧。就好比說一個人的能力,能力大小是這麼好分辨的嗎?應屆大學生最直觀可信的也就是你的學校學歷,相聲水平同樣,直觀可信的就是商演,有人花錢去聽你相聲,水平一定不低。

  • 9 # 東北大伯有話說

    爭論這些太沒意思,觀眾打口仗更是傻逼一群!沒錢讓你白看嗎?用錢買的笑聲不值!當年相聲透過廣播有多少樂趣,又增加多少知識問問你們的長輩都知道,一種謀生的方式被一個群體認同不足為奇但不要誇大某人的作用,有它沒它照樣娛樂。

  • 10 # 自己133126

    現在哪裡有姜昆打壓別人,網上到處所見都是蜂擁而上打壓姜昆吧。說到電視相聲,新相聲,馬季,姜昆是數一數二的。著急,電梯奇遇,特大新聞,虎口遐想,樓道曲,送春聯,琢磨,如此照相,如此要求,嚴重警告等等,塑造的人物鮮活,故事有趣,諷刺到位,至今也立得住,栩栩如生。說到傳統相聲,姜昆雖不擅長,但也至少在公開表演場合說過五段傳統相聲,說過《八扇屏》渾人,說過幾回《大相面》,說過《金剛腿》,說過《怯剃頭》,說過《論富貴》。雖非所長,總體上還是說得中規中矩。在學方面也學過花鼓戲,黃梅戲,越劇,粵語,滬語,地方吆喝,山東快書等,還挺不錯。主持過正大綜藝風靡全國,模仿宋世雄解說惟妙惟肖。而打壓姜昆的那位,俗不俗,段子散亂先不談,那其實是要穴。就說他的學地方方言,學地方戲尤其南方方言,戲曲能力也不如姜昆,也不會學粵語,滬語,越劇,唱歌等,而且唱什麼說什麼都是一股尖利的評戲味。所謂唱就是調式簡單,不需唱功的太平歌詞一說更是用來迎合新奇,自我標榜的工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小動物吃東西的名家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