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人識中國史
-
2 # 文心雕龍丶丶
趙雲:主公不可攻打東吳。
劉備:你是老闆還是我是老闆?不想幹可以走人。
趙雲心裡:mmp,當初就應該讓你把阿斗摔死。
-
3 # 紅袖添香夜讀史
謝邀!劉備發動夷陵之戰,遭到了包括趙雲在內的諸多元老重臣的反對。《三國志·趙雲傳》裴松之注引的《雲別傳》中詳細記錄了趙雲的意見:“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趙雲的意思很明確,蜀漢集團的頭號敵人是曹魏,首要的進攻物件也是曹魏,雖然已經和孫權撕破了臉,但還不是報仇雪恨的時候,此時興兵伐吳很可能陷入戰爭的泥潭中難以自拔,從而陷入兩面受敵的危險局面。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等到集中精力滅掉了曹魏之後再和孫權秋後算賬也不遲。
趙雲的建議乍聽之下有幾分道理,但稍微分析一下卻站不住腳。按照諸葛亮隆中決策提出的戰略構架,想要滅掉曹魏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橫跨荊益之地,佔據荊益二州作為根據地,積蓄力量待機北伐;另一個則是和東吳孫權建立穩固的同盟關係,集合二者的力量共同與強大的曹魏爭衡。但現實情況是,由於荊州的丟失,吳蜀之間的聯盟關係已經破裂,劉蜀政權失去了一塊重要的根據地,跨有荊益的疆域態勢也不復存在。失去了北伐的兩個先決條件,僅憑一州之地自保尚且困難,伐魏滅曹更是隻能成為一紙空談。
退一步講,出於自身安全的考慮,也必須和孫權打上一仗。東吳孫權絕非善類,也是一個有宏圖大志的英雄人物。早在繼位之初,魯肅就為其制定了“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的戰略,目標是先佔據長江全流域,然後圖取天下。事實證明孫權也是按照這個戰略實施的,劉備剛剛平定益州,孫權就背棄盟約下過一次黑手,最後雙方平分荊州握手言和,此時再次背盟奪取荊州全境,如不予以還擊,很可能激發孫權的野心,使其“得隴望蜀”,進一步覬覦益州之地。
此外,還有一層不能明說的原因,劉備初登皇位,對待丟失半數國土這樣的大事不能不有一個明確的表態,如果忍氣吞聲不了了之,難以向以張飛為代表的強硬派交待。況且國內的局勢並不穩固,荊州集團和益州本土豪強勢力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出兵伐吳也是轉移國內矛盾一個最好的辦法。因此,無論從安全、進取、內政各方面考慮,劉備必須要和孫權幹上一仗,伐吳勢在必行。
伐吳不等於要滅吳,目標還是奪回荊州,恢復此前的戰略態勢。打的目的是以打促談,能奪回荊州更好,奪不回來也能逼孫權坐下來談判。而且只有打疼了東吳,才能在未來的談判中掌握更多的籌碼,為自己贏得更大的話語權,如果沒有軍事上的壓力作後盾,想要孫權主動把吃到嘴裡的肉吐出來無異於痴人說夢。
而且,東吳的實力和曹魏比起來要弱小的多,先伐吳後攻魏是先易後難,打起來更加順手,成功的機率也更大一些。
-
4 # 魚小糖吖
夷陵之戰是三國三大戰役的最後一場,也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著名的積極防禦成功的戰例。它是由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的戰爭,最後以失敗告終。
夷陵之戰前,諸葛亮趙雲等眾多大臣武將勸諫劉備,但劉備不為所動,親帥大軍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對諸葛亮一項言聽計從的劉備為何這次堅決伐吳呢?
東吳孫權中了曹操離間之計,再加上劉備據荊州直接威脅孫權東吳政權安危。為奪取荊州,孫權趁關羽與曹軍作戰之時,派大將呂蒙偷襲江陵,關羽腹背受敵兵敗,關羽與其子關平被吳將所殺。孫權佔領荊州六郡。
荊州是諸葛亮對劉備所做隆中戰略的重要戰略地,劉備夙願是一統天下回復漢家江山,荊州之失,對劉備一統天下是個巨大損傷。
荊州之失對於劉備來說還可以容忍。關羽父子之死對於劉備是致命打擊。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世人皆知,他們感情深厚,勝過親兄弟。劉備在關羽張飛幫助扶持下,從當年的賣草鞋走到如今的帝位,關張二人可謂是居功至偉。在宅心仁厚的劉備心中關張二人地位,無人可以取代,甚至是諸葛亮。
所以,聽到關羽被殺,荊州之失,劉備於私於公都會傾其軍討伐東吳。
-
5 # 周郎顧天下覆
對三國曆史有些瞭解的人都會對發生在那個時期的三大戰役有些印象,他們分別是奠定了曹操北方統治地位的官渡之戰、形成三足鼎立之勢的赤壁之戰和穩定三國疆域的夷陵之戰。這三場戰役均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演義說蜀軍七十餘萬對吳軍二十餘萬,但實際記載雙方兵力均為五萬),分別成就了三個人曹操、周瑜和陸遜。
在演義中這場戰役的開始,就似乎預示著蜀漢的失敗。演義中這場戰役的起點要追究到關羽大意失荊州,在失去荊州後關羽父子也被孫權殺害。對於劉備來說這是不能容忍的,他發誓要為二弟關羽報仇雪恨,百官苦諫不聽。電視劇作品中也在這裡極力刻畫出劉備對孫吳的仇恨和自身的老態,暗示著蜀國即將面臨的災難。在出徵前噩耗再一次傳來,三弟張飛被殺,劉備此時更是心神俱滅,這又為接下來發生的慘敗埋下了伏筆。
果不其然,雖然戰爭起始蜀軍連戰連捷,但隨著大軍深入、劉備拒絕和談、孫權啟用陸遜,戰爭的局勢發生了改變。夷陵一場大火燒掉了劉備帶來的全部家當、燒掉了劉備的雄心壯志、燒掉了劉備復興漢室的希望。 這場戰役之後近四十年的時間內,三國互相之間的疆域基本保持不變,吳蜀重修於好的聯盟再也沒有發生動搖,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夷陵之戰也因此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由於戰役的失敗,很多人就開始質疑劉備的決策,認為劉備這個戰略嚴重失誤。很多人開始想起來了戰役發動前那些勸諫劉備不宜出征的那些人如趙雲,秦宓等,認為他們很有遠見。但事實是如此嗎?我認為趙雲等苦諫劉備不無道理,但劉備此舉有他自己的考慮。 且不說關羽與他桃園結義一起出生入死幾十年,這一敗劉備一下子就失去了荊州這一戰略要地和荊州的一切(文武官員、兵力錢糧……)。而且荊州對於劉備北伐中原,再興漢室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詳情見陳壽的《隆中對》“……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向宛洛,將軍則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沒了荊州,就失去了北伐中原的臺階,從此北伐中原成為一件可盼而不可及的事業(詳情可見演義諸葛亮六出祁山和姜維九伐中原)。
還有就是這件事宜早不宜遲,古人有“人過七十古來稀”之說。失去荊州時劉備已經六旬有餘,不僅不能北伐中原興漢室與帝都,而且還失荊州兄弟皆亡,這怎能不讓劉備著急呀!再說,荊州剛剛失去民心不穩,荊州之前好歹還在劉備手中一段時間,荊州計程車民還是認可劉備的。如今孫權剛剛奪下荊州,及早去攻取荊州還是民心所向的。
所以,站在劉備的立場上來說攻取荊州是正確的,只是在戰役過程中的失誤和力量對比等因素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敗。我們也看到,這整個過程中諸葛亮並沒有像趙雲等人一樣苦諫。因為諸葛亮也看出來了攻取荊州不是一個錯誤的戰略,只是礙於當時的局勢,諸葛亮有不確定是否能夠成功收回荊州。
-
6 # 頂級老闆思維
你說劉備怎麼聽趙雲的勸你說?桃園三結義,劉關張義薄雲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是當初響噹噹的結義誓言,天下 婦孺皆知,傳之海內。現在兄弟被人殺了,還是為自己而死,你說怎麼辦,不報仇天下人怎麼看?史書怎麼記載?況且劉備還是以仁義著稱於天下,一旦人設崩潰豈不晚節不保,受人唾棄。古人又特別在意名節名聲。
還有在當時情況下,魏強吳弱,蜀漢比之東吳略強,在出師有名的情況下迅速吞併東吳有利於統一天下。
所以伐吳之事勢在必行,誰勸都沒有用。只可惜東吳出了個陸遜,來了個火燒連營,否則還真有可能吞併東吳,到時涿鹿中原,一統天下,復興漢室猶未可知。
-
7 # 一本夏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把劉備寫得有模有樣,是個重情重義的仁德君子,一生漂泊不定,雖有匡扶漢室的雄心壯志,無奈才識淺薄。桃源三結義有了鐵桿兄弟關羽、張飛,三顧茅廬有了智囊諸葛亮。在兄弟的力挺下,有了聲勢,在智囊的策劃下有了地盤。
劉備武功到底怎樣也不好評判,不過從他一手拉住關羽,一手拽住張飛的勸架來看,還是有點功底的,不然他也不敢和關羽張飛一起在虎牢關大戰呂布,呂布可是天下第一猛將,劉備也沒有被呂布當軟柿子給捏了。
劉備的才華,本人倒是沒有過多的發現,不過作秀還是有一套的,如趙雲救出阿斗,把阿斗交給劉備,劉備深情一摔,摔服了眾人,再就是劉備的表演水平不錯,一有事就急得直哭,搞得眾人不知所措。
劉備本來也是認真的學習他的老祖宗劉邦,自己能力不行,虛心一點,大度一點,重情一點,這點他一直做得不錯。軍事佈局有諸葛孔明,打仗有關羽、張飛、趙雲這幫兄弟,自己做形象代言人就好,也不用操心。按說日子挺悠閒的。
但在關羽被殺後,劉備卻執意要親自帶兵去討伐東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夷陵之戰,諸葛亮苦口婆心的勸說無效,趙雲也是極力阻止無果。劉備本就不是個帶兵打仗的將軍,夷陵之敗,讓蜀國從此日落西山,每況愈下。那劉備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傻事呢?
很多朋友認為夷陵之戰,是劉備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其實未必,劉備雖然和關羽、張飛是結拜兄弟,結拜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那為什麼關羽死了,張飛死了,劉備還活著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都是騙鬼的。
劉備稱帝后,性格大變,開始變得說一不二了,以前對諸葛亮言聽計從,稱帝后,弄得諸葛亮也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是好,雖然很多人說曹操生性多疑,其實劉備在這點上比劉備好不到哪裡去,可劉備卻沒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劉備很膚淺。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是借為關羽報仇之名,走出川地,四川盆地太鬱悶啦。
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其實劉備是個坐不住,待不住的人,川地也不是他想久居的地方。所以他的出戰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這與軍事家諸葛亮的理論相差甚遠,所以諸葛亮和趙雲的勸阻就是枉然。再說劉備還想借這個機會去風光一下。夷陵之戰的目標其實就是荊州,劉備為夷陵之戰做了具體的部署,可他那點小本事根本不行,導致大敗,退回白帝城後,劉備帶著遺憾離開了人間。
-
8 # 微史春秋
劉備伐吳,其實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
其實這從史書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一些門道來。
一、蜀漢到底有哪些人勸阻伐吳?先主既即尊號,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群臣多諫,一不從。這是《三國志》記載,面對劉備伐吳,“群臣多諫”但劉備沒有聽從。
但是縱觀《三國志》,明確提到勸阻的只有兩個大臣:趙雲和秦宓。
《三國志》中趙雲和秦宓分處兩傳,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將兩人的勸住合在一起,更方便我們瞭解。
漢主恥關羽之沒,將擊孫權。翊軍將軍趙雲曰:“國賊,曹操,非孫權也。若先滅魏,則權自服。今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群臣諫者甚眾,漢主皆不聽。廣漢處士秦宓陳天時必無利,坐下獄幽閉,然後貸出。秦宓是從天象上勸阻,劉備沒有聽還把他下獄。趙雲的勸阻更有實際性。
但是劉備沒有聽。
既然說,群臣多諫,那為何不見諸葛亮許靖等更重量級大臣的勸阻之言呢?
這至好說明,蜀漢有一些大臣是贊同伐吳的,諸葛亮的態度其實也是如此。
二、劉備伐吳並未僅為關羽復仇正史中對於此次伐吳,都是人為劉備為關羽報仇。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將東征孫權以復關羽之恥。的確,兄弟情深,這是劉備伐吳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是劉備堅持伐吳還有更重要的原因。
一是奪回荊州,這是實現他光復中原宏偉大業的戰略支撐點。
當年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便離不了荊州。
劉備伐吳,不是滅吳,而是想奪回荊州。
從這一點來說,一些出生於荊州的官員便支援伐吳。
二是顯示實力,“以威武自強”。
這一點曹魏大臣劉曄的觀點很獨到。
初,帝詔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孫權否,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而侍中劉曄認為會。
侍中劉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矣。”劉曄認劉備會用伐吳來顯示“威武”,圖謀自強。
若是劉備伐吳成功,他的意圖完成可以達到,其勢將威懾曹魏東吳。
只可惜造化弄人,夷陵一戰蜀漢戰敗,而這一戰才最終形成了三國格局。
劉備伐吳並非只是為關羽報仇的那樣意氣用事,有“猾虜”之稱的他有更深的政治考慮。
回覆列表
1.大家都知道的,桃園三結義,兄弟情深,為了關羽報仇。
2.蜀國形式所迫,關羽丟荊州使得益州本土人士人心動盪,朝局也不穩,加上劉備始終是外來的,蜀國要在巴蜀立足需要勝利來維持威望,所以是被迫不得不去伐吳。
3.蜀國出川要麼北上,要麼從荊州東出,奪回荊州是一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