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大罵徐庶,生氣的甩手就走,徐庶無言以對、慚愧離開了。
22
回覆列表
  • 1 # 歷史長流中的魚兒

    謝邀,題主說的是《三國演義》中的“徐庶走馬薦諸葛”的片段,在《三國演義》中,徐庶在離開劉備時,把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有感於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怕諸葛亮不出山,特地去找了諸葛亮一次。結果諸葛亮的反應是“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庶羞慚而退,上馬趲程,赴許昌見母。 ”,可以看出諸葛亮非常生氣徐庶的做法,覺得徐庶是把他給出賣了,這件事情很嚴重。以古觀今讀到這裡時覺得很矛盾,似乎是諸葛亮不願意跟著劉備幹,那為什麼又要接受劉備後來的“三顧茅廬”之邀呢?後來才瞭解到是羅貫中為了給後面的“三顧茅廬”做鋪墊,突出劉備之求賢若渴之誠意,使諸葛亮的態度產生了180度的大轉彎。也難怪題主會懷疑徐庶是否真心對諸葛亮了,羅貫中本是為了突出徐庶報恩、諸葛亮世外高人、劉備求賢若渴,而設定了這個情節,可是卻起到了相反的效果:1、我們讀者會懷疑,若是劉備值得追隨,徐庶應該早些推薦諸葛亮,而不是等到自己建功立業之後臨走時再推薦,這樣顯得他有些自私;若是覺得劉備不值得追隨,那就不應該拉諸葛亮下水,把諸葛亮請出來豈不是要害死他。2、徐庶明明告訴諸葛亮最近劉備會來拜訪,可是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有兩次都是不在的,顯得諸葛亮故意躲著劉備、故作高深、擺架子。這麼一來對徐庶和諸葛亮的形象都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所以以古觀今覺得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又去找諸葛亮有點多餘,前面的已經寫得很精彩了,多加了這個情節反而讓人有些看不懂了。而且正史上的諸葛亮是同時和徐庶一起輔佐劉備的,也正是徐庶推薦的諸葛亮,只不過是羅貫中想在《三國演義》中更加突出一下諸葛亮,讓故事情節更加精彩些,才出現了現在情節精彩卻經不起推敲的情況。

    歡迎關注“以古觀今”,與你一起輕鬆瞭解歷史!

  • 2 # 劉一千五

    諸葛亮沒有大罵徐庶,徐庶也沒有出賣諸葛亮。徐庶推薦諸葛亮是真心的。

    為什麼這說呢,因為徐庶看不慣孔明一天到黑誦什麼《梁父呤》,身長八尺不幹活,還高臥家裡啃老。現在碰上好老闆,給他找個工作幹。他孔明還心頭不高興,說些難聽的話。徐庶也不後悔,舉薦與否在我,應薦與否由你。朋友一場,對得住你孔明瞭。

    其實,孔明在等待時機。時機沒到,不可亂跳。象漢皇劉邦手下的韓信,陳平,都是找主不慎,到處亂跳的人。找對了劉邦才不跳了。這可是明鑑嘛。也難怪,軍閥混戰,變化瞬間,還是慎重點好。孔明早就曉得這些典故的。"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難道良臣不及良禽麼?

    孔明這是在要價。在下是大才,要大才的上門來。大才一般不會自己送上去,那是掉價的。這徐庶不是向劉使君推薦了麼,那就再高臥幾天吧,須知工作一落實,這隆中的好日子便結束了。

    後來的故事,就打住,三顧茅廬,揭開三國鼎立新理念。給劉使君指明瞭前進的路。

  • 3 # 手機使用者61660323609l

    徐庶薦諸葛亮是真心。他在曹營應付差事,長板坡在趙雲人飢馬困時巧計勸曹操命令給人吃肉包子,戰馬撒喟黃豆,助子龍七進七出成功救走後主。赤壁之戰不進言曹操,揭穿周瑜、黃蓋的苦肉詐降計。對龐統的鐵索連環計當面說破而對曹營緘口。這些事蹟證明徐庶真誠推薦了諸葛亮,始終都在暗處發力支援諸葛亮輔佐劉備的事業。

    然而這些事情曹操不可能毫無察覺。邀來不恭,留座以禮!庶亦信賴丞相度量。魏所以人才濟濟,孟德會留住為自己不設一謀的雅士,令今人讚歎!三國演義,政治家的風格,軍事家的智慧,詩人文學家的情懷,其中諸葛亮,徐庶,曹操的關係與感情世界,實在相當的幽默!……

  • 4 # 四馬奔程

    《三國演義》中描寫徐庶的母親被曹操擄獲,徐庶方寸大亂,不得已離開劉備投靠曹操,臨走之前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走馬薦諸葛的故事因此家喻戶曉,徐庶推薦諸葛亮是真心的,因為他沒有必要虛情假意。第一:古人十分注重忠孝仁義,徐庶為了盡孝捨棄了忠義,這是他人生巨大的敗筆。其實徐庶十分珍惜在劉備手下效力的時光,可以說與劉備惺惺相惜,劉備的仁義和氣度徐庶看在眼裡,他認為劉備一定能夠成為一代明君,他希望劉備能在群雄逐鹿的亂世間脫穎而出,如今自己要離開了,所以推薦更有能力的諸葛亮。第二:徐庶在推薦諸葛亮時毫無吝嗇的稱讚諸葛亮,甚至是主動貶低自己。劉備曾問:“諸葛亮和你比起來如何?”徐庶答道:“我之於諸葛亮,就好比劣馬之於麒麟,烏鴉之於鳳凰。諸葛亮就好比周朝的姜子牙,漢朝的張良;管仲、樂毅和他比起來都要遜色不少。”第三:諸葛亮大罵徐庶是覺得徐庶走了,自知對不起劉備,現在把他推薦出去,還劉備一個人情。諸葛亮不希望他自己的出場是被當做人情送來送去,這是他誤會了徐庶,徐庶完全是因為敬重諸葛亮才推薦他的。之後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得諸葛亮出山。從後期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劉備得到諸葛亮的確如虎添翼,諸葛亮投靠劉備的確大展拳腳,悲情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可見他推薦諸葛亮確實是真心的。

  • 5 # 楚狂接與

    演義中徐元直於新野出仕劉備大破曹仁八門金鎖陣,曹操問計於眾謀士,程昱獻計賺得徐庶母親赴許昌,並偽造書信詐徐庶赴曹營。

    徐庶事母至孝接到書信後立馬辭別劉備,臨行前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半路上他怕孔明不肯出山輔佐劉備特意跑到隆中勸說諸葛亮,結果諸葛亮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元直聞言,羞慚而退。這就是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橋段。

    諸葛亮為何作色?元直又為何羞慚而退?難道諸葛亮不想出山成就一番事業麼?

    這裡諸葛亮生氣和元直羞慚都在表明一個事,那就是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這件事並沒有事先徵得孔明的同意。就好像我本來逍遙山林,吟風弄月過著神仙般的隱士生活,你作為朋友自己輔佐君王建功立業本來與我無關,現在你有事要走找人接班推薦了我居然不先給我打個招呼?

    後來孔明出山對弟弟諸葛均說:“我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與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這也說明了孔明內心想歸隱。

    我答應吧,有違我逍遙山林的本心。

    我不答應,一來對不起朋友囑託。二來對不起劉備的屢次拜訪。三來對不起天下飽經戰亂的黎民百姓。元直你這不是陷我於兩難麼?

    看到這裡我們要問了,你諸葛亮不是每自比管仲樂毅麼?管仲者輔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諸侯。樂毅者扶助弱燕破齊七十二城。此二人出將入相名垂青史,怎麼看都不像一個隱士該自比的。

    再有,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中隆對時,孔明命童子掛出西川五十四州圖。這個圖也不想一個隱士該有的吧。

    為什麼會有這個矛盾?這個矛盾不是孔明的矛盾,是羅貫中的矛盾!歷史上孔明是個很純粹的人,我就是要得遇明主,我就是要建功立業,我就是要匡扶社稷,拯救黎明百姓於泥漿。

    而羅貫中或者說很大一批沒有登上廟堂之高的讀書人卻想要更多,我不只是要建功立業,而且我還不想努力,我還想要清高的名聲。而諸葛亮作為載體承載這個理想,所以羅貫中給諸葛亮加了戲,以體現諸葛亮的清高。但是經不起推敲,用力有點過。

    按照羅貫中的想法,理想的讀書人建功立業的道路得君主三次五次的來請我,我才扭扭捏捏的出來,我出來之後一切猶如神助,而且與君上君臣相得如魚得水,對我言聽計從。三國演義裡這個情節上的矛盾或者說BUG就是這麼來的,羅貫中在史實的基礎上加了自己的戲!或者說他把古代讀書人出世和入世兩方面的理想融入到了一個藝術形象之中。

  • 6 # 鄭秦雲

    謝邀。諸葛亮和徐庶在同學時代就是摯友,評點天下大事無所不談。諸葛亮曾對俆庶表示過他對漢宣帝前後的政局大勢非常失望,無意仕途,願意躬耕鄉間,終老一生。後來許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這才發生了三顧茅廬等精采故事。古今的知識分子都特別注重表面誠信,有一股子"玉在匣中待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的酸勁。這就是諸葛亮旣應承了劉備三人的三顧茅廬,還用對徐庶大罵一通表示自已是被迫出山的清高,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徐庶深知諸葛亮心中的那點小九九,懶得和諸葛亮理論,走開了事。

    咸陽人

  • 7 # 天外村藥房

    您說的諸葛亮大罵徐庶出賣了他,恐怕不太準確。三國演義的原文是這樣的:

    勒馬謂玄德曰:“某因心緒如麻,忘卻一語:此間有 一奇士,只在襄陽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煩元直為備請來相 見。”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親往求之。若得此人,無異周得呂望、漢得張良 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猶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 鳳耳。此人每嘗自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 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願聞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陽都人,覆姓諸葛,名 亮,字孔明……此人乃絕代奇才,使君 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佐,何愁天下不定乎!”玄德曰:“昔水鏡先生曾為備言: ‘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今所云莫非即伏龍、鳳雛乎?”庶曰:“鳳雛乃襄 陽龐統也。伏龍正是諸葛孔明。”玄德踴躍曰:“今日方知伏龍、鳳雛之語。何期大賢只在 目前!非先生言,備有眼如盲也!”……且說徐庶既別玄德,感其留戀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輔之,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入草 廬見孔明。孔明問其來意。庶曰:“庶本欲事劉豫州,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 舍之而往。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輔 之,幸甚!”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庶羞慚而 退,上馬趲程,赴許昌見母。

    可見,書中說的很清楚。徐庶原本是打算安心輔佐劉備,但因為老母被曹操捉住,為了母親,只好離開劉備。但是感激劉備的深厚情誼,決定推薦比自己才能更高的諸葛亮來輔佐劉備。當然,諸葛亮願不願意來,徐庶是並沒有把握的。所以他也給劉備說了,諸葛亮才能十倍於我,架子也大,你必須親自去請。此外他臨走之前,還專門去給諸葛亮說了一遍。

    這就好比今天某個企業高管因為家庭原因被迫離職,走之前不但給老闆推薦了一個好友作為繼任,離職後還專門去好友家裡勸說一番,應該算很有誠意了。諸葛亮最後能不能去,誰也說不準,但徐庶自己的工作都是做到了。

    至於諸葛亮大罵徐庶,這不是罵,只是裝腔作勢。是當時山林隱士的範兒,都說做官是世俗,隱居才清高,或者說諸葛亮自己還拿不準劉備是怎樣的人,先用這個來掩飾一下。不然,要是一聽徐庶推薦,那就欣然前往,就顯得太猴急了。其實以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的脾氣,本身也沒打算終老臨泉的。

  • 8 # 初心如舊

    諸葛亮曾大罵徐庶出賣了他,徐庶推薦諸葛亮給劉備是真心的嗎?(邀)

    這提問有點誇大其詞,從三國演義第三十六回描述看,諸葛亮聽徐庶說把自己推薦給劉備,確實不高興,正色而言:“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但這個過程,顯然不算罵。只不過嚴肅尷尬一些,要說這是大罵的

    話,那諸葛亮罵死王朗,又該放到那個位置?諸葛亮這裡的表現,在今天看來,確實費解,人家好心推薦你,卻遭遇如此冷冰冰,況且是朋友,但從羅貫中先生所處時代,就比較好理解。羅先生對於亂世的體驗,記憶猶新,羅貫中,諸葛亮都是知識分子,且不是普通的,芸

    芸眾生之類,而是靜待時機的藏龍臥虎。這類人認真,不會輕易盲從,也不會隨意放棄。前面諸葛亮已經習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率性隨意的田園生活,寄情山水,享樂朋友圈,悠哉樂哉,十分滿意。對於跟隨劉備,可能還沒有想好。有人說,那自比管仲樂毅,又當如何理解?那時諸葛亮二十多歲,正是風華正茂,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年齡,偶爾癲狂一下,

    應該很好理解。如果這時諸葛亮沒有一點激情,那就不是諸葛亮了。

    徐庶是諸葛亮的朋友,年齡可能比諸葛亮大一些,出於對劉備感恩,對師弟關愛,推薦是真心沒有疑問。但被搶白也很無奈,加上老母的事,心緒煩亂,路程遙遠,也就顧不上了。(14:40)

  • 9 # 歷史百家爭鳴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應該都知道"徐庶走馬薦諸葛"的情節,這段情節說的是曹操假借徐庶母親之手寫了一封信,叫徐庶投靠曹操,而徐庶又是個大孝子,便決定離開劉備去投靠曹操,可是徐庶覺得這樣空手就走不太好,就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他也怕諸葛亮不答應,就親自去拜見了諸葛亮,沒想到諸葛亮聽完就變色,還說“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可見諸葛亮對徐庶的行為很生氣,覺得徐庶出賣了自己。那麼,徐庶推薦諸葛亮是真心的嗎,這段是演義還是真實歷史?

    徐庶推薦諸葛亮應該是真心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過:“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可見諸葛亮與徐庶關係是不錯,他們倆作為一對好朋友,自然是瞭解各自的水平,徐庶要是離開了劉備,推薦諸葛亮情有可原,他也不想讓自己的好朋友空有一身才華卻得不到施展,正好自己要離開,不如把這個位置讓給諸葛亮,做個順水人情。對於這段歷史,《三國志》的記載並不是這樣的,並沒有像演義中說的一樣,在《三國志》中是這樣記載的: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此可見演義更多的是情節性,並不像正史中寫的一樣,不過正是徐庶這樣跟劉備說,才會有歷史上出名的“三顧茅廬”,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說了“三顧臣於草廬之間”。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軍駐西亞部隊是恐怖分子?伊朗如此宣佈,對兩國關係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