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春秋網

    道德經講:功遂身退天之道。自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凡是不懂這個道理的,沒有幾個有好下場的。春秋時的范蠡懂這個道理,從功臣化身富翁,文種不懂這個道理,被勾踐誅殺;漢初張良懂這個道理,隱身世外,韓信不懂這個道理,被呂后誅殺;宋初的開國元勳們都懂了這個道理,所以有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明初的開國功勳們不懂這個道理,所以開國功勳們被朱元璋殺了個乾乾淨淨。雍正朝也是一樣的道理。

    雍正繼位並非光明正大,而是在激烈的太子爭奪戰中勝出的。年羹堯死在哪?死在他的性格上。他是雍正朝的大功臣,但他倚功自傲,恃上而驕。驕到什麼程度?在邊疆時蒙古王公和額駙阿寶要跪拜他,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要跪道迎送他,甚至在雍正皇帝面前也“無人臣禮”,他擅作威福,結黨營私,貪斂財富,不是作死的節奏嗎?

    鄔思道是雍正奪位的功臣,也是一位范蠡、張良式的大智者。當雍正帝對他動了殺機,試探他,問他要什麼名分時,他什麼也不要,並提出了三條理由:自己腿有殘疾,登廟堂有損皇室威嚴,所以不要名分;自己是先朝欽犯,所以不能在新朝任命為官;自己是陰謀之士,新皇帝應該用光明正大之臣,所以不要任何名分。而且,鄔思道不在朝為官,也並不歸隱山林,而是“半隱”,隨時接受雍正監視,徹底讓雍正對他放了心,解除了殺機。

  • 2 # 純鈞LHGR

    首先,從真實歷史的角度來說。

    鄔思道不見於正史,只在野史上有些描述,卻全然不似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那麼厲害,僅僅是個很普通的謀士罷了。至於他的真實能力,恐怕也沒有野史小說中那麼高。

    有個典故曾經流傳,說是鄔思道為田文鏡府幕,聲名日重,後來連雍正都知道了。有次田文鏡上一道請安的摺子,雍正批道:“朕安,鄔先生安否?”——這件事是假的。雍正的硃批奏摺並沒有丟失,都被儲存下來了。現存漢文、滿文硃批折,共有41600餘件,沒有一筆提到過這個姓鄔的。

    因此,就算曆史上真的存在過這個鄔思道,恐怕也沒什麼大本事,其所擅長的大概也無非是些蠅營狗苟的分寸計較之術,雍正皇帝就算聽過這個名字也不會有太深的印象。他的死活,根本不配讓雍正操心。

    接著,說說電視劇中的事。

    電視劇中,把雍正洗了個白白淨淨,一副白麵包青天的模樣。這樣的正面角色,自當做正面的事情,而不是亂開殺戒。

    電視劇裡的鄔思道,除了對雍正登基有莫大助力之外,其餘方面還真沒有太多建樹。他能弄權,卻沒能力掌權。在雍正繼位後,已逐步控制住了局面,消除了幾個對帝位最大的隱患。如果鄔思道實際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也很強,再配合其謀略,這倒是個危險。但鄔思道的實際能力並不高明,只是擅長權謀之計。在權謀之計幾乎無用武之地的情況下,留著鄔思道也無所謂,反而,若殺了他還會落個壞名聲。

    電視劇裡的雍正是個懂感恩的人,並非那種能共苦不能同甘的君主。年羹堯的死,純粹是老年自己作的,而鄔思道在雍正面前,算得上是一直謹小慎微,沒犯過什麼錯。既然他沒犯錯,“正大光明”的雍正又怎麼會想殺他呢。

  • 3 # 炒米視角

    謝邀。炒米認為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雍正更願意殺了鄔思道,而留著年羹堯。

    因為鄔思道知道太多雍正的秘密,若為他人所用,則易威脅到雍正;而年羹堯是朝廷的封疆大吏,他的功績在明面上,不只有功於雍正,更有功於朝廷,雍正不可輕言生殺,雍正最大的顧忌恰恰就是怕擔“兔死狗烹”的罵名,本身年有功,影響太大。

    但是結果截然相反。

    在於鄔思道既懂謀國,亦懂謀身。而年羹堯卻犯了朋黨大忌(那就說明私慾過甚,和雍正直接出現嫌隙了),過於驕縱(這讓雍正很反感,你在利用我的惻隱之心)。

    拋開電視劇。我們知道雍正是一個真性情的漢子。但請問各位,他的“白手套”歷史上有記載麼?顯然沒有,你最多知道一個叫“粘杆處”,還有就是你不知道是“暗器”還是“機構”的所謂“血滴子”。但是粘杆處幫他幹活的人具體是誰?只能見於小說。

    所以玩陰謀的人也只能存在於小說野史裡,在正史上是不會被記錄的。

    而電視劇和小說裡,鄔思道或者戴鐸最終都是不能留的。然而鄔思道善於謀身,一方面很低調;另一方面又主動接受雍正監督;於是利用了雍正的“真性情”,棲身於雍正的心腹(李衛、田文鏡)身邊。

    翻開正史,年羹堯的真正死因應該是“功高不賞”。

    雍正找了個小理由就把年羹堯處理了,“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就因為這個小理由!痛罵一頓,就開始搞年羹堯,越挖罪狀越多,最後,牆倒眾人推,年羹堯不得不死。

    而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悲情”的意味更濃,那更多的是一種咎由自取。處處犯忌,不是才怪。

  • 4 # 日小堯茗居

    天作有雨,人作有禍,年羹堯一路走來是順風順水,由康熙年間的一個小提督,做到了雍正初年的川陝總督、大將軍、節制四省的西北最高行政長官,年羹堯必有過人之處。

    如果把年羹堯與鄔思道放在一起比較,那還真沒有可比性,因為年羹堯雖然看似魯莽,實際也是進士出身,也是有功名的人,說是四阿哥胤禛的門人,在四阿哥胤禛面前以奴才自居而得到了胤禛的信賴。

    鄔思道乃江南一書生,典型的文人墨客,只因煽動生員罷考被康熙朝關了幾年大獄,懷揣滿腹經綸投到了雍親王、皇四阿哥胤禛的門下。

    官做大了就瘋迷的年羹堯

    雍正帝登基前後,那時候的雍親王胤禛為了遏制大將軍王胤禵幾十萬大軍的威脅,透過自己推舉十四阿哥胤禵為大將軍王作為條件,換取年羹堯出任甘肅巡撫,雍親王胤禛的這部棋還是“鄔思道”出的主意,由年羹堯控制西北大營糧草。

    康熙帝駕崩後,大將軍王胤禵回京奔喪,年羹堯順其自然的屬理了大將軍職位。十四阿哥胤禵被雍正帝囚禁,年羹堯自然接管西北軍政。

    自持功高蓋世的年羹堯開始飄飄然了,別的不說,就一個“大不敬”就使雍正帝怒火中燒,一位皇帝絕對不會容忍一個奴才出身的封疆大吏搖身一變“代替皇帝發號施令”。

    自作孽不可活的年羹堯

    雍正帝不是亂殺無辜的皇帝,都說是狡兔死,走狗烹,如果瞭解年羹堯的一系列做派,別說雍正帝不能忍,就是滿朝文武也不會放過他。

    雍正帝為了給予他的警告,把他貶低為杭州將軍,一路上不知悔改大肆揮霍招搖,降為城門領竟然穿著皇帝親賜“黃馬褂”以示他年羹堯曾經的功勞,明目張膽攻擊雍正帝,自此:自己走進了陰曹地府。

    所以:年羹堯與鄔思道同為雍正帝效力,境遇完全不一樣,一個是將才,說穿了;看好大門就是年羹堯的本分,奢望太大就是自取滅亡!

    鄔思道就不一樣了,那時候的雍親王府也不是什麼人能進入的,雍正帝就是看到了鄔思道的肚子裡有些小小的計謀加上雍親王胤禛的雄才大略,用好了可以成就一番大業,所以;四阿哥胤禛有“識人之明”。

    扶持明君上位,進退自如

    一介書生識大體,在驚風密雨中處事不驚,當雍親王胤禛迷路了,鄔思道就會及時出現,能夠把形勢判斷的一清二楚,與那時候的雍親王胤禛做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鄔思道在劇中可以看到以下優點:

    一、擺正自己的位置,幕僚就是自己的使命,對待主人大公無私。

    二、沒有奢望,傾其所能毫無畏懼的出謀劃策,不計功名。

    三、懷有知遇之恩並知進退,不該取的不取,遵守承諾中隱於市,功成名就還能為主人歌功頌德。

    年羹堯與鄔思道的差距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年羹堯就不懂這一點,忘了有了功勞是朝廷的,是皇上的皇恩浩蕩,年羹堯的居功自傲在一定程度上刺傷了雍正帝的自尊心,最重要的是與雍正帝在皇權上“分庭抗禮”,高高在上的目空一切不但為雍正帝所不容,更是激起了朝廷上下的憤恨,必致他於死地而沒有後生。

    年羹堯:看功勞可嘉,觀其所作所為實在該死,下場悲慘。鄔思道是在雍正帝登基那天晚上即表明了心跡,列出來三不可用與歸隱之道!平常人的生與死都在皇帝的一念之差。

    鄔思道誠摯的語言道出了“君臣”的名分以定,但是夾雜了十幾年相處的情感所在,提前設計了互相思念的理由與君臣情感抒發,使雍正帝的思路還沉浸在“凡人”的境界中放走了鄔思道一條生路,鄔思道屬於撿了一條命,在雍正帝沒有悔意之前溜出了雍親王府。

    鄔思道:如果“論功行賞”,鄔思道如果沒有心胸,討價還價,定會死路一條,這就是與年羹堯不同之處。

    (圖片來自影視資料與網路)

  • 5 # 宋安之

    雍正殺年羹堯並非登上皇位之後的卸磨殺驢,而是年羹堯功高震主以後還想當西北土皇帝,最終罪有應得。鄔思道也並沒有放走,他透過半隱方式急流勇退被監督著讓雍正放心了才得以平安。

    雖然年羹堯與鄔思道都是雍正的潛邸舊人,在九子奪嫡時為其出力不少。但鄔思道具體是出謀劃策的,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猜透康熙帝的心思,威脅按說更大。而年羹堯更多是具體的操作人,比如說血洗江夏鎮。

    殺年羹堯是登基之後的事情了。

    如果說鄔思道是急流勇退的代表,年羹堯則是功高震主被鬼迷心竅的代表。

    雍正繼位後朝野不服根基不穩,尤其是八爺黨等著看笑話呢。他把寶押在年羹堯身上,力排眾議一直支援年羹堯這個漢人大將軍,最後年羹堯也不辱使命大獲全勝。

    但這時期的年羹堯屬於是功高震主了。而且要命的是他已經開始鬼迷心竅的飄起來了。

    決戰西北時年羹堯為了勝利不惜得罪眾多官員。勝利後入京敘職時百官跪迎事件更是徹底得罪了百官,而且不僅沒有巴結好主子雍正,還透過卸甲事件給雍正下馬威,之後雍正身為九五之尊放下身段與他商量西北裁兵一事,他也是堅決反對。

    雍正微服私巡時李衛還把在民間有關於年羹堯的傳言說出: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場。雍正都一笑置之,說他沒有這個膽並不打算深究。

    之後沒想到年羹堯真把自己當西北土皇帝了,將孫嘉誠給擅自殺了,到了這種地步,雍正又豈能不出手,即使如此,雍正也只是將其貶官,還想留一條活路。

    雖然百官一直參年羹堯,還有年羹堯在地方不知悔改依舊飛揚跋扈,但雍正只是一貶再貶,並沒有要殺他。最後還是重量級人物張廷玉說話了,說其有九十二條大罪,就算功過相抵後還是死罪。雍正聽後茶杯都打翻了,還是於心不忍。

    張廷玉又用李紱摺子上的話來說到年羹堯穿著黃馬褂每到一地大搖大擺招搖過市就是想向天下人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雍正是鳥盡弓藏了要卸磨殺驢了,這個人一日不去雍正的聖名就會被一直玷汙。雍正發現年羹堯是這樣的不知悔改還這樣的驕傲到底與他作對到底,終於起了殺心,賜死了年羹堯。

    年羹堯即使不像鄔思道那樣急流勇退也是深得聖恩,被雍正一直重用一直偏袒,可是功高震主後還想飄起來了要當西北土皇帝,即使如此雍正都想留其性命,奈何之後繼續作死,雍正只能一殺了之。

    雍正並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卸磨殺驢,而是年羹堯自己不知進退,最後才換來了殺身之禍。

  • 6 # 平章知事

    之前答主回答過關於帝王殺功臣的問題,與該題目有異曲同工之妙,故而附連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77759480749621517/,權作輔助閱讀。

    好的,對於這個問題呢,其實一樣站在兩個角度,皇帝一般殺的是哪類功臣,不殺的又是哪類功臣呢?

    (1)殺的多是權臣,尤其是手握軍權。有了軍權就有最為穩固的政治資源,而軍權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影響朝政甚至把持朝政,更進一步,就能影響到帝位,古來盜過者哪個不是軍權在握?而年羹堯就是軍權大臣的代表,而且隨著他擁立雍正之功和屢立平叛軍功,軍權和影響力如滾雪球一般,功高震主惹得雍正忌憚,偏偏年羹堯又是一個高調的主,難免不被清繳。

    (2)不殺的多是謀士文臣。文臣謀士說白了就是皇帝的幕僚和智囊,一般不會影響帝位,而且大多能輔佐皇帝的江山社稷。關於鄔思道為數不多的傳聞軼事來看,他是很有名的師爺,專注智囊工作多年,而且能猜得透雍正的心思。雍正多疑、性情多變,深得朕心的人才可遇不可求,當雍正這種不喜歡明談的帝王來說,更是難得,而且從流傳的雍正硃批來看,雍正的性格略有些“逗比”,不似同樣多疑的曹操那般對猜透自己內心的人難以容忍(參考楊修),因此出於惜才考慮也罷,出於鄔思道的威脅性低也罷,故而放其一馬。

  • 7 # 帥天揚

    僅從電視劇來看年太不是東西了;一、年為了搶劫屠光了江夏鎮;二、雍正為了讓國庫充盈厲行節約,而年又殺了那個推行銅錢新政的忠臣,也讓後人見到更多的雍正通寶,這個應該是真的,我小時侯見到很多雍正通寶,其它的基本沒見過,說明雍正是真的在關心底層百姓;三、因為年的只知軍權而不知皇權;四、年打的仗是完勝,雍正並不想殺他,後面有提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預測一下兩年後智慧手機會有什麼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