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目斌
-
2 # 龜仙人秀
潁川郡,大家要注意區別“潁”和“穎”。
潁川在今河南禹州市,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世族集中。為什麼這麼說呢?
追溯起來,黃帝生於此,大禹在此建都。
在秦王嬴政17年(公元前230年)設立潁川郡。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潁川郡設立的經過:“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意為:秦統一之前,潁川屬於南韓,滅韓後將潁川設為郡,得名“潁川郡”。
三國時期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挾漢獻帝到許縣建都,也稱許都。曹丕代漢後,改許為許昌,成為潁川郡管轄。西晉時,潁川郡西南部分置襄城郡,轄區縮小。南北朝時期,潁川郡原轄地分屬南朝、北朝。隋統一之後廢郡,潁川郡的名字就從歷史上永遠消失了,不過潁川卻被大家永遠的記住了。所以說並不是沒落,而是時代的更替。
潁川屬於大郡,人口極多,繁華程度僅次於京師。自然人才輩出,比如戰國時期的大商人呂不韋,著名大家韓非子,漢初三傑之一張良,法學家晁錯。三國時期更是人才輩出,有臥龍鳳雛之稱的諸葛亮龐統,曹操謀士荀彧,滅掉蜀國的鐘會,水鏡先生司馬徽,力薦諸葛亮的徐庶,謀略家郭嘉等等,唐朝時期“畫聖”吳道子,書法家褚遂良,潁川四長等。
因潁川歷史之悠久,很多姓氏出於此,陳,賴,韓,陸,方,鍾,郭,庾,烏,繁等。潮汕民間不少陳姓世稱“潁川舊家”,但是很多人不明白出處來歷,村落門牌樓上寫有“穎川舊家”或“穎川世澤”,“潁”和“穎”,“穎”其實是錯誤的,卻流傳至今。
大家應該正確看待歷史,歷史不容歪曲。
-
3 # 經典守望者
簡單來說,潁川郡以士族聞名,當地的人口眾多,西漢時有鐵官和工官,經濟條件還是不錯的。它的發展歷程應該是起於西漢,盛於東漢,興於三國,衰於兩晉,毀於南北朝,沒落於隋唐。最後一位出身於潁川地區的高官顯貴應該是初唐宰相褚遂良,之後的潁川郡鮮有高官貴胄,政治與地理是息息相關的,這基本上就代表著潁川郡的沒落。其衰落的原因如下:
1、潁川郡的地理位置險要,在三國時期它屬於曹魏的政治核心地帶,獲得了相當大的資源優勢。但同時亦是因為這個原因,晉朝的八王之亂的主戰場之一也是在這附近發生的。而後隨著晉室南度,國家的中心發生了轉移,其地位自然大幅度衰落。落入了少數民族統治之下,文化是潁川的立身之本,失去了這一點,沒落是自然的。
2,南北朝時期,潁川郡屬於南北交接的緩衝地,經常受到戰火的洗禮。國家之間相互攻打,造成了非常大的經濟負擔。所以,潁川原有的優勢也就不存在了。很多的歷史名人都是離開潁川郡之後,在其他地方發展才開始發跡的。比如陳元光被尊為開漳聖王,生於唐顯慶二年二月十六日。”儀鳳二年繼襲父職,任玉鈐衛翊府左郎將,永隆二年,授玉鈐衛中郎將,並任嶺南行軍總管。 進階正議大夫,漳州史上的首位刺史。這位出生於潁川的大將,發跡之地卻是在嶺南,可見潁川的政治地位已經沒落了。
3行政區劃的改變,潁川先後在南北朝時期多次改制,甚至被南北方互相爭奪過。地理區劃也發生大改變。南朝宋永初二年,置許昌郡(治今許昌縣張潘故城)。景平元年,許昌郡城被北魏大將周幾夷為平地,其地為北魏所據。北魏置潁川郡,治長社。西魏置許昌郡。東魏天平元年改為潁州。武定七年改潁州為鄭州,治移潁陰,領陽翟、潁川、許昌三郡。北齊將潁陰縣併入長社,以長社為潁川郡治。唐朝改潁川縣為長社縣,改潁川郡為許州。從此潁川不再作為地名存在,甚至原潁州之名也歸屬了潁水下游的原汝陰郡。所以,嚴格說自唐代之後,就不存在傳統的潁川含義了。
-
4 # 有風物語
先來一串人名。臥龍鳳雛之稱的諸葛亮、龐統,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荀彧、荀攸、郭嘉、鍾繇、鍾會、陳群……這些耳熟能詳的三國名人都是潁川人!後面幾位更是曹操麾下的文官核心集團——潁川集團,東漢魏晉時期,人才輩出的潁川可謂群星閃耀,公卿半中原。潁川也可算成是三朝故都
潁川現在已經不作為行政區劃存在,今做禹州,但是這個地名卻在歷史上留下過濃重的一筆。
按照《水注經》的說法,潁川地區的中心陽翟可是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都城,“河南陽翟縣有夏亭城,夏禹始封於此,為夏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陽翟是南韓的都城所在。
(秦朝時南韓舊都設潁川郡)
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潁川因潁水得名,陽翟縣則為潁川郡治所。
秦漢時期,潁川是門閥士族的最大聚集地,對東漢魏晉的社會政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僅東漢末年三帝的朝廷中,位列九卿的潁川人士就有18人之多。而無論是漢桓帝時的反對宦官干政、漢獻帝時的反對董卓專權,潁川人士都是主力軍。曹魏時代更是朝廷的支柱,而在其後司馬篡魏之中,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曹操將漢獻帝遷都到了許都,也是在潁川郡境內。
這麼算起來,潁川也堪稱三朝古都了。
不過到了唐代,隨著科舉制度的確立,門閥士族這種能夠左右朝政掌握州郡的社會勢力走向了末路,潁川郡也隨之成為歷史。
兩漢間 從貴族到豪族有個說法是“累世貴族、千年世家”,這裡講的是家族的底蘊,對社會的影響程度,完全不是現在暴發戶的富二代有多少錢的概念。
潁川門閥世家的出現是發軔於漢初。當時天下初定,劉邦把不少功臣封到了潁川一帶。
(漢朝時潁川郡)比如韓王信最開始就被封在了南韓原都城的陽翟之地。陪著劉邦鴻門宴走了一圈的猛將樊噲也封在了潁川的午陽,食邑五千戶。殺了項羽的灌嬰封在了潁陰,同樣是五千戶。
五千戶的概念可以這麼看。秦朝設立郡縣,縣的標準差不多就是方圓百里,人口萬戶。僅僅這兩位開工功臣,就等於直接拿下了一個縣的土地人口。其他的還有朱濞、祭遵等二三千戶的數人,東漢時更是直接給外戚閻顯在潁川封了一萬戶。這些可以說是潁川貴族的代表。到了漢武帝之後,雖然沒有了治民權,封地也被剝奪了不少,但是根基還在,也因而影響了潁川新崛起的其他家族。
光武帝劉秀起兵時,因為潁川臨近南陽,所以潁川的豪族成了劉秀奪取天下的一大助力,最有名的就是昆明之戰,而後與南陽集團、河北集團共為劉秀的三大支柱。不過因為沒有南陽與劉秀的同鄉之情,也沒有河北那麼顯赫的中興助力,所以潁川人出力雖大,但是東漢初期時並沒有獲取太大的權力,不過有著功臣身份終歸是退而成為地方豪族。但是因為沒有政治上的助力,所以東漢初期的那些潁川豪族也漸漸衰落了。
經學教育鼎盛的潁川現在也都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而潁川集團重新崛起也是有賴於教育。
東漢時期的情況是,政治中心從長安搬到了洛陽,文化是中心從山東也開始向洛陽轉移,而位於天下中心部的潁川就在洛陽的南邊不遠處,大形勢上就給了潁川發展的新機遇。
(今日禹州昔日的潁川之地)
漢朝之後,政治就離不開文化了,也就是官僚集團已經穩定形成。當時想要當官,就一定得明經,就是一定要學會儒家的典籍經書。但當時又是一個什麼情況呢,就是隻有官學,沒有私學,也就是哪怕是豪族之地,也未必能夠有書讀,有老師教。那時候的藏書樓真的是把書藏起來的。道理很簡單,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成為經學隆盛之地後,是有著滾雪球效應的,很多外地的大儒也過來交流,然後留在潁川成為外籍教授。
而且當時當官也是要“舉薦”的,也就是需要一個好名聲才行,一聽說是潁川學子,立刻就會被打上明經的標籤,被舉薦的機會自然也多,隨著當官的子弟越來越多,豪族官僚化之後,潁川人最終完成了從豪族到門閥士族的轉變。
屠刀之下 人心思變能夠維持好名聲可不是一時弄虛作假就行的,所以潁川人在注重經學教育之外,各家族也非常重視自家的家風,也就是家庭教育和道德建設。所謂“禮儀之家最重禮法”,這在道德評價關於仕途命運的漢代尤為關鍵,家風好的話,父子兄弟同時入仕的情況屢見不鮮。
注重培養道德的潁川人也因此十分注重氣節,常以國士為追求,因此在朝廷施政出問題時,潁川人常常挺身而出,而且互不相讓群起聲討。
因為反對宦官干政,潁川人可謂前赴後繼,最終引發了“黨錮之禍”,二次黨錮之禍使得潁川人損失慘重。
但是隨後的董卓專權,潁川人再一次不甘人後,可是面對武夫的屠刀,潁川人也無能為力。
(源於潁川的陳氏後人修家譜)
經過東漢末年的這幾次打擊之後,潁川人的思想也發生了變化,就是不再以忠君之事為唯一守則,而是開始“保家全身”。
三國亂起,經學已經沒什麼用處,尤其是曹操的“唯才是舉”之後,潁川人培養子弟開始朝重視智略發展。學問底子在那裡,就是學霸學什麼都快,於是就有了文章開頭列舉的那些人在三國亂世中的群星閃耀。
結語 戰亂足以摧毀文明潁川開始沒落,還是因為戰亂。和平年代可能嘴巴厲害,但是戰亂時節,刀子決定一切。
潁川位於洛陽和荊楚之間,自從司馬氏一家子的“八王之亂”開始,北伐的、西進的都要在潁川打幾仗,多結實的房子也會被一錘一錘地拆沒的。
司馬家這一頓亂打,給了五胡亂華的機會。當洛陽被胡人攻破後,也就是“永嘉之亂”後,畏懼胡人的刀子,許許多多的中原百姓開始往南邊跑,好聽點的是“衣冠南渡”,中性點的就是“永嘉南渡”。
處於戰亂中心的潁川人自然也躲不掉背井離鄉的命運。到了江南之後,潁川人也是有所作為的,比如潁川庾家,就在東晉朝廷有過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區域性計程車族集團,卻也就此不在了。
-
5 # 優雅的雲
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穎川郡的輝煌歷史,才會感慨現在的沒落:
1. 歷史上的穎川郡中的穎川就是現在的河南省禹州市。這可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黃帝生於此,夏朝建都在這。血統夠牛掰吧。不僅如此,接下來看。
2. 穎川郡所轄地域廣大:包括現在的許昌市、漯河市、禹州市、登封市、長葛市等;還有12個縣。
3. 在秦代、漢代、直到魏晉南北朝一直是繁榮昌盛之地,可謂人傑地靈:戰國的呂不韋、韓非子;秦漢的張良、晁錯;三國的荀彧、鍾會徐庶、郭嘉;唐朝的吳道子、褚遂良等等,璀璨如星空,不勝列舉。
可以說古時的穎川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了輝煌的頂點,唐朝後耀眼的光芒逐步的暗淡。究其原因,粗略如下:
1. 自然環境的變化,公認河南地區在古時是一個溫暖溼潤、森林繁茂、物產豐富的地區。又天然的處於中國的中部。但由於人類的過渡使用導致現在的氣候乾燥寒冷。
2. 歷史上中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常年的刀兵火難無論是對環境和人民的生活都是無情的摧殘,對文化發展的遲滯。
3. 加上宋朝後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政治中心的北移,作為中原地區的穎州(包括河南河北等省)逐漸的沒落也就不可避免了。
4.現代經濟包括近些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都是在沿海、長三角等有國際經濟交流便利的地區唱主角。中西部的發展相對落後了。
總而言之,穎川的發展輝煌和沒落也是中國歷史經濟的一個縮影,相信隨著國家對中西部發展的重視,投入的加大和勤勞人民的努力會再創輝煌的。
回覆列表
東漢開國是與地方豪強共天下,說的就是東漢開國時期中央政權,大部分都是由勢力強大好強擔任,最強的兩隻就是南陽豪強和河北豪強,南陽是劉秀的家鄉,河北是劉秀起家打天下的根基。潁川豪族因為離洛陽南陽較近,地理位置便利,土地肥沃,商賈經濟繁榮的緣故,開始逐漸強大起來。
漢末中央的混亂,導致了原有的平衡打破了,全國性的豪族不再輝煌,各自找到代理人,開啟了三國爭霸時代,由於曹操異數的崛起,為啥說是異數崛起呢,因為十八路諸侯,各個都是公卿名士,累世做官的,要麼就是這些世家的曲部,曹操算是寒門加宦官之後。潁川旬氏投靠曹操的先發優勢,天子定都許昌的地理優勢,潁川的豪族開始全國性的崛起。
作為河北的當權者袁紹,成為了河北豪族的代理者,如果說袁紹成為了一統者,那麼河北豪強會再次成為全國性的豪族,可惜袁紹敗了,河北豪族被迫融進到曹魏政權,隨著曹操一統北方,潁川豪族成為全國性合法豪族不遠了,加上和沛譙軍事貴族的聯姻,這種趨勢勢不可擋。
不過作為一個異數,司馬懿出現了,司馬懿是河內人,作為要取代曹魏的權臣,雖然沒有殺盡曹魏皇室,但是其周圍枝葉,潁川豪族和沛譙貴族一個一個被殺被貶,留下的權利真空,不得不依靠河北豪族,和司馬家族。作為北方政權,南方勢力無法插手,作為定都洛陽地理位置,排除關中勢力,河北豪族開始了復興。
我想說的是潁川作為四戰之地,全國統一穩定還好一點,地方豪強能夠分的一杯羹,一旦戰亂必是人口凋零失去根基,潁川豪強的崛起跟曹操中原崛起一樣都是異數,河北豪強的頑強,真是出人意料,從東漢開國,到唐朝末年,一直都是活躍在政權之中,貫穿門閥政治的整個過程